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17)
2023(13580)
2022(11835)
2021(10973)
2020(9189)
2019(20634)
2018(20700)
2017(39673)
2016(21292)
2015(23921)
2014(23272)
2013(23155)
2012(20737)
2011(18548)
2010(18377)
2009(16988)
2008(16103)
2007(13919)
2006(11947)
2005(10164)
作者
(59718)
(49377)
(49113)
(46533)
(31464)
(23625)
(22396)
(19408)
(18644)
(17606)
(16775)
(16372)
(15396)
(15321)
(15130)
(14925)
(14828)
(14822)
(14114)
(13979)
(12223)
(11962)
(11808)
(11235)
(11018)
(10965)
(10922)
(10848)
(9831)
(9720)
学科
(85785)
经济(85703)
管理(64533)
(62615)
(53225)
企业(53225)
方法(38611)
数学(32842)
数学方法(32470)
(22693)
业经(20701)
中国(20654)
(19260)
技术(18414)
(18118)
地方(17198)
(16058)
贸易(16052)
(15586)
理论(15209)
农业(15090)
(13888)
环境(13542)
产业(13504)
(13482)
(12996)
财务(12924)
财务管理(12903)
企业财务(12174)
(11730)
机构
学院(297531)
大学(295509)
管理(121261)
(116247)
经济(113754)
理学(105878)
理学院(104797)
管理学(103042)
管理学院(102527)
研究(95694)
中国(68048)
(62449)
科学(60031)
(49321)
(46944)
业大(44380)
(44200)
研究所(43037)
中心(42815)
(41679)
财经(40617)
(39866)
师范(39528)
北京(39104)
(36862)
(35275)
农业(34649)
(34469)
经济学(33631)
技术(33178)
基金
项目(208692)
科学(164360)
研究(155379)
基金(150031)
(129711)
国家(128639)
科学基金(111263)
社会(96904)
社会科(91872)
社会科学(91848)
(82860)
基金项目(80148)
自然(72072)
教育(71231)
自然科(70373)
自然科学(70360)
自然科学基金(69075)
(68889)
编号(64622)
资助(60948)
成果(50889)
重点(46374)
(45202)
(45102)
(44480)
课题(43803)
创新(41323)
项目编号(40293)
科研(39333)
国家社会(39040)
期刊
(125707)
经济(125707)
研究(84133)
中国(51672)
学报(44258)
管理(43868)
科学(41918)
(40019)
(36338)
教育(35401)
大学(33466)
学学(31433)
农业(28934)
技术(28787)
业经(22735)
经济研究(20606)
(20094)
金融(20094)
财经(18637)
图书(16362)
科技(16171)
(15953)
问题(15929)
技术经济(15699)
(15011)
商业(14195)
理论(14073)
现代(13661)
实践(13063)
(13063)
共检索到4183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晶梅  丁一兵  
中国对美国拥有巨额贸易顺差是当前美国发起中美贸易摩擦的重要原因,此次贸易摩擦主要针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因此,文章基于总贸易核算框架,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对2000~2014年中美高技术产业的真实出口规模重新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考察两国高技术产业在双边贸易中的分工地位。研究得出:由于两国总出口中包含相当比例进口中间产品价值,两国尤其是中国的真实出口规模被明显高估;中国对美国高技术产业出口拥有一定市场优势,但是在全球价值链位置上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从而中国在双边贸易分工中处于明显劣势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基于WIOD数据,利用WWZ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GVC)进行分解,并据此测算和分析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地位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A)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参与GVC程度在不断提升。(2)中国高技术产业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FIN)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INT),主要是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加工组装生产活动。(3)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国际分工程度要明显高于国内分工。(4)中国高技术产业前向垂直专业化率(VS1)要明显低于后向垂直专业化率(VS),其主要是以后向方式参与GVC。(...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淑颖  
文章基于2016年版WI OD数据库利用WWZ法对中美高技术产业(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贸易结构进行研究。首先对中美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双边贸易总值进行分解,然后计算比较了全球主要国家的GVC地位指数,最后对中国高技术产业的贸易地理方向进行测度。结果表明:传统的贸易统计口径高估了中国对美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品的贸易顺差规模,美国的获利能力远高于中国;中国计算机、电子和光学产业的GVC地位处于低端,远低于日美,短时间内难以赶超;中国对美国的出口依赖度居高不下,而对美国的进口依赖度较低。最后提出中国需提升创新能力,攀升全球价值链制高点;适度向日韩及部分欧洲国家进行进(出)口转移。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高举  周俊子  
基于非竞争型投入占用产出法,从单位出口品所能带来的国内完全增加值和就业量出发,度量了中国代表性省市高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样本范围内,中国高技术产业参与全球产品内分工的程度得到了提高,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深度和广度都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并对国内经济增长产生了更强的带动作用;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快速提升,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提升速度整体上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在2002年之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的生产效率加速提升;中国整体及代表性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国际分工地位快速上升,主要是劳动生产率的快速提升所致,且东部代表性省(市)的表现优于中西部代表性省份,但中西部代表性省份在2002年之后加速上升,与东部代表性省(市)趋于收敛。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仲常  马红旗  绍玲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角度对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三资"企业所取得的技术因素对价值链升级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其他类型企业则与之相反;规模经济效应在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大型企业;出口规模与企业的价值链升级呈倒"U"型关系;生产效益对价值链升级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三资"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型企业,对大型企业影响不显著;政府支持主要集中于大型企业,对其他类型企业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我国的金融环境多益于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价值链升级,而对"三资"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影响不明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桂黄宝  刘奇祥  郝铖文  
近期发生的"中兴被制裁事件"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从全球价值链重构视角探索该事件对中美高技术产业的影响,剖析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从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提高高技术专利强度、强化知识产权应用以及改善国际贸易地位等方面提出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重构政策建议,旨在为中国高技术实现创新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邹环  
在考量空间溢出效应的基础上,利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考察2011—2021年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有效促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可同时助力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均有助于本地区、邻近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且融合基础设施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数字基础设施对东部、中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积极作用更显著。基于此,提出布设“天地一体、安全可控”的数字基础设施、打造“先进引领、后发追赶”的差异化发展模式和构建“企业参与、多方协作”的跨区域合作体系的政策建议,以期丰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助力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升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龙   刘嘉利   蔡培民  
基于OECD-TiVA(2021)与世界机器人联合会(IFR)数据库,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考察工业智能化对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通过优化人力资本结构和促进技术创新提升一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地位;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工业智能化对低水平研发投入国家、高制度质量国家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的提升作用更大;进一步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壁垒会弱化人工智能对一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网络地位的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碧  
全球高技术产品国际贸易格局正孕育着新的变化,发达国家在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主导地位有所下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全球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本文在描述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及进出口贸易特征的基础上,通过100多个国家的HS4位码贸易数据测算了我国2001~2010年高科技产业的产品出口复杂度,并衡量了我国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发现,我国在高技术产品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升,高技术产业出口复杂度呈现上升趋势,但产品的技术含量不高,在高技术产业价值链上仍然处于低端。本文进一步考察了影响我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因素,并提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保质保量的发展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文质  
文章选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进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是全球价值链重构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因素;全球价值链重构可通过要素供给和技术溢出的正向溢出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并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动态演进趋势。此外,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经营主体差异性。由此提出深化制度政策指导、聚焦关键要素供给、完善技术引进机制等建议,期望为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相关研究提供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文质  
文章选用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进口技术复杂度和出口技术复杂度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生产效率和创新效率是全球价值链重构影响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重要因素;全球价值链重构可通过要素供给和技术溢出的正向溢出效应,促进高技术产业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并呈现先抑制后促进动态演进趋势。此外,全球价值链重构对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存在区域和经营主体差异性。由此提出深化制度政策指导、聚焦关键要素供给、完善技术引进机制等建议,期望为全球价值链重构下提升中国高技术产业技术复杂度相关研究提供参鉴。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煜  
以空间效应为切入视角,构建基于经济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金融科技对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与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集聚区域。全样本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本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相邻省份的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检验发现,“高—高”集聚区域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本省及相邻省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低—低”集聚区域金融科技可促进本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对相邻省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谢煜  
以空间效应为切入视角,构建基于经济与地理嵌套权重矩阵的空间杜宾模型,探讨中国2011—2020年30个省份金融科技对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科技与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且具有较为一致的空间集聚区域。全样本检验发现,金融科技对本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相邻省份的影响不显著。分区域检验发现,“高—高”集聚区域金融科技能够显著促进本省及相邻省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低—低”集聚区域金融科技可促进本省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升级,对相邻省份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赵玉林  高裕  
随着我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转换,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据2002-2016年湖北省高技术产业数据,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方法实证分析创新要素对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揭示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机制,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路径。研究发现:基础创新、产品创新和创新绩效对于提升高技术产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具有重要作用。其中,产品创新的贡献最为显著,基础创新和创新绩效都有明显贡献,政府支持有待加强,企业家精神亟待培育;技术创新驱动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中介效应因创新要素而异,基础创新主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创新绩效主要通过提高产业效率和增加产业效益,产品创新则通过产业效率提升、产业结构升级、产业效益增加来提升价值链地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涵  杨晓昕  
本文探讨了高技术产业与人才的地理集聚特征与空间相关性,并在创新价值链视角下,对比了两大要素地理集聚对区域研发创新与转化创新影响作用与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2000—2016年各省高技术产业与人才地理集聚度有所提升,研发创新和转化创新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高技术产业研发创新产出均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而转化创新产出具有一定负向直接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对各省高技术研发创新具有推动作用,人才集聚则具有显著负向作用,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非常有效,而竞争效应、示范效应、关联效应对推动研发与转化创新的影响具有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