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699)
2023(10750)
2022(9143)
2021(8549)
2020(7029)
2019(15803)
2018(15392)
2017(29114)
2016(15144)
2015(17202)
2014(16397)
2013(16430)
2012(14933)
2011(13596)
2010(13459)
2009(12902)
2008(12438)
2007(10586)
2006(9246)
2005(8470)
作者
(41092)
(34010)
(33979)
(32395)
(21821)
(16209)
(15442)
(13228)
(12982)
(12079)
(11678)
(11472)
(10856)
(10630)
(10610)
(10511)
(10168)
(9896)
(9787)
(9679)
(8547)
(8094)
(8081)
(7865)
(7665)
(7616)
(7442)
(7340)
(6783)
(6754)
学科
(69963)
经济(69901)
(42665)
管理(42385)
(35564)
企业(35564)
方法(29240)
数学(24785)
数学方法(24593)
中国(20815)
(17848)
贸易(17837)
(17473)
(17347)
业经(16147)
(14423)
地方(12370)
(12282)
(12208)
(12129)
金融(12128)
产业(11765)
(11057)
银行(11048)
农业(10864)
(10716)
(10453)
环境(10227)
理论(9864)
技术(9752)
机构
学院(217274)
大学(217163)
(102396)
经济(100885)
管理(83000)
研究(78532)
理学(71593)
理学院(70846)
管理学(69948)
管理学院(69539)
中国(60412)
(46051)
科学(43294)
(43041)
(38340)
研究所(34958)
财经(34898)
中心(33852)
经济学(33281)
(31962)
经济学院(29987)
北京(29528)
(29281)
(29059)
(28423)
(28137)
师范(27909)
业大(26843)
财经大学(26052)
(23743)
基金
项目(144314)
科学(115825)
研究(108591)
基金(107599)
(93145)
国家(92463)
科学基金(79596)
社会(72891)
社会科(69455)
社会科学(69445)
基金项目(55444)
(53106)
教育(49065)
自然(48420)
自然科(47345)
自然科学(47337)
自然科学基金(46509)
(45371)
资助(44563)
编号(42446)
成果(33901)
(33355)
重点(32755)
(32745)
国家社会(31557)
(30639)
课题(29405)
中国(29350)
教育部(29349)
创新(28633)
期刊
(110748)
经济(110748)
研究(67774)
中国(39372)
管理(31826)
(31419)
科学(29417)
学报(28455)
(26641)
大学(22330)
学学(20966)
教育(20883)
经济研究(20470)
(20063)
金融(20063)
农业(19225)
业经(17696)
技术(17607)
财经(17429)
(16662)
国际(16613)
(15338)
问题(14896)
世界(13988)
(11792)
商业(10801)
技术经济(10688)
统计(10078)
现代(9529)
科技(9336)
共检索到3246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谢锐  王菊花  王振国  
随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入发展,一国出口产品中蕴含了大量国外成分,科学测度产业国际竞争力需要基于全球生产工序的数据。文章构建了基于出口增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NRCA),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2016年最新发布的全球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和比较分析了20002014年中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及动态变迁。研究发现:中国产业国际竞争优势在研究期间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但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有不断减弱趋势;与此相反,资本和知识密集型制造业实现了比较优势的提升,推动中国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际分工已从按产品分工转变为按要素分工,从产业间水平分工转变为价值链分工;产业边界超越国家边界,改变了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性质;企业与国家之间也呈现出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局面;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的假设基础。本研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的焦点转移到企业,考察不同类型企业的竞争力贡献,据此构建了一个全球价值链背景下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二维评价模型,进而分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典型模式和演化轨迹。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林青  谭力文  马海燕  
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当前战略管理和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问题。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国家和企业都是全球竞争市场上的行动者,它们已成为提升一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时需要同时关注的力量。国家和企业究竟应该如何发挥作用治理是关键。与单一公司的治理相比,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治理显得更加复杂,总体上可以分为三类治理问题:企业内治理、产业治理和市场治理。本文从产业治理与市场治理的交互出发,构建全球价值链背景下发展中国家产业的二维治理模型,并由此区别出五种典型的主导治理模式,分别是自由市场、公共治理、产业治理、共同治理和网络治理。不同的主导治理模式体现了国家和企业在其中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而形成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不同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林青  周潞  
本文通过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二维评价模型和新的农产品分类方法,重新审视了中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问题。结果表明:尽管农产品出口在中国总出口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但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虽小却地位相当重要,且呈现上升趋势;中国农产品民族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降幅超过了国家产业国际竞争力,外资对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贡献已经接近40%;中国农产品出口已经开始向高附加值环节集聚,加工产品占到农产品出口的四成,但其国际竞争力的一半是由外资贡献的,民族企业的主角地位正在失去;进一步的跟踪调查表明,世界五百强中的"涉农企业"大多已在中国完成初步布局,开始影响甚至改变中国国内农产品产业价值链的基本架构,民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禹  严兵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使用出口增加值代替传统的总出口额,在Costinot et al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产业竞争力指标,对我国33个行业1995-2011年之间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发现我国的竞争力优势部门仍然集中在如农业、纺织业等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部门,而资本密集型部门、技术密集型部门和服务业虽然竞争力有所增强,但整体仍然处于劣势。通过对几种不同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测度方法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和定位我国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争力不足。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跃生  李宇轩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深入调整,贸易分工模式发生变化,同时中国进入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时期。分析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的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使用WIOD数据库1995—2011年的国际投入产出表,从供给层面测算中国整体及货物生产业、服务业增加值输出。并基于增加值测算产业显性比较优势。中国自身增加值90%用于国内最终品和中间品的生产,不足10%用于国外生产;各产业自身增加值用于国外最终品生产的比例大于中间品;传统货物生产业优势下降,而高技术货物生产业不具备比较优势;多数服务业具备比较优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竞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谭力文  马海燕  刘林青  
出口额、市场占有率的"繁荣"与企业遭遇困境、纷纷倒闭的现实两者并存是当前我国服装产业的特殊现状。原有的以最终产品为基础、"国家"为单位的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逐渐失效。本文运用全球价值链理论,从"企业"微观层面分析了我国服装产业国际竞争力现状,并以Nike全球价值链作为实证,得出的结论是:现有的评价夸大了我国服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我国服装产业处于全球价值链附加值最低位次,大多数本土企业还没有切入主流的全球价值链,国际竞争力非常脆弱。就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目标来说,全然从OEM—ODM—OBM来谈产业升级可能过于任意。中国服装企业要坚持同时走两条路,强化制造环节做强OEM是当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国安  赵新泉  
本文基于2002-2010年的UNCTAD数据,选取贸易竞争力指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四个指标,测度中美两国影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结果表明: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与美国存在巨大差距,但其差距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视角而言,中国影视产业尚处于全球影视产业价值链低端,核心价值链环节自我构建尚未完成;影视产业高端价值链运营能力不足,影视衍生品开发不够。因此,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促进影视产业价值链的整合与升级才是提升中国影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之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构建出相应修正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并据此对1995~2011年中日两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日两国制造业均具有持续的显示性比较优势,且呈现出不断增强趋势。(2)期初中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明显小于日本,但这种差距却在不断缩小并反超。(3)中国制造业中具有持续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而日本则主要集中于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制造业。(4)中日两国制造业中,技术水平相对较高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主要呈现出上升趋势,而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制造业则主要呈现出下降趋势。(5)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始终保持最高的竞争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翔  李洲  
本文综合考虑"物理定位"和"经济定位"的双重影响,改进了现有上游度指标测度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基础数据,测算了行业上游度和出口上游度等指标,并结合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对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进趋势进行分解分析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处于中低端。综合考虑"经济定位"后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改善趋势,但这一变化主要来自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仍趋于恶化。因此,为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中国未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应注重"双管齐下",不仅要依托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更应以服务贸易为抓手努力促进服务出口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戴翔  李洲  
本文综合考虑"物理定位"和"经济定位"的双重影响,改进了现有上游度指标测度方法,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基础数据,测算了行业上游度和出口上游度等指标,并结合出口国内附加值率,对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演进趋势进行分解分析和国际比较。结果表明,中国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地位处于中低端。综合考虑"经济定位"后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改善趋势,但这一变化主要来自制造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改善,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地位仍趋于恶化。因此,为摆脱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中国未来的产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志瑜  张梦  马野青  
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推进,全球贸易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服务贸易,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强弱逐渐成为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国务院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若干意见》要求"提升服务贸易战略地位",商务部等13部门印发《服务贸易发展"十三五"规划》,服务业以及服务贸易的稳健发展将成为新一轮深化改革的关注重点。近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取得了较快发展,贸易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