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71)
- 2023(14455)
- 2022(12031)
- 2021(11058)
- 2020(9468)
- 2019(21356)
- 2018(20921)
- 2017(39993)
- 2016(21390)
- 2015(24061)
- 2014(23426)
- 2013(23470)
- 2012(21502)
- 2011(19241)
- 2010(19409)
- 2009(18812)
- 2008(18896)
- 2007(16910)
- 2006(14843)
- 2005(13935)
- 学科
- 济(101828)
- 经济(101683)
- 业(94207)
- 企(85408)
- 企业(85408)
- 管理(84010)
- 方法(46086)
- 数学(37322)
- 数学方法(37123)
- 财(33928)
- 业经(31420)
- 农(30249)
- 中国(26439)
- 制(23892)
- 务(23773)
- 财务(23748)
- 财务管理(23717)
- 企业财务(22552)
- 农业(21032)
- 贸(19253)
- 贸易(19241)
- 易(18828)
- 技术(18601)
- 体(17944)
- 划(17321)
- 策(17035)
- 和(16573)
- 银(16350)
- 银行(16342)
- 融(16189)
- 机构
- 学院(313183)
- 大学(311441)
- 济(145321)
- 经济(143043)
- 管理(127335)
- 理学(109457)
- 理学院(108480)
- 管理学(107334)
- 管理学院(106725)
- 研究(101755)
- 中国(84450)
- 财(70506)
- 京(64740)
- 财经(55525)
- 科学(54180)
- 经(50633)
- 所(49114)
- 中心(46437)
- 江(46374)
- 农(45927)
- 经济学(45891)
- 研究所(43634)
- 经济学院(41444)
- 财经大学(41148)
- 北京(41025)
- 业大(39462)
- 商学(36751)
- 商学院(36411)
- 院(36371)
- 州(35958)
- 基金
- 项目(199233)
- 科学(161282)
- 基金(150828)
- 研究(150568)
- 家(128517)
- 国家(127427)
- 科学基金(112313)
- 社会(101952)
- 社会科(96956)
- 社会科学(96935)
- 基金项目(78152)
- 省(73962)
- 自然(69264)
- 教育(68038)
- 自然科(67730)
- 自然科学(67711)
- 自然科学基金(66644)
- 资助(61896)
- 划(61735)
- 编号(58981)
- 成果(48057)
- 部(46721)
- 创(44352)
- 国家社会(43874)
- 重点(43860)
- 制(43570)
- 发(41880)
- 教育部(41477)
- 业(40733)
- 创新(40708)
- 期刊
- 济(161777)
- 经济(161777)
- 研究(97438)
- 中国(60575)
- 财(58912)
- 管理(52788)
- 农(43010)
- 科学(40553)
- 学报(38657)
- 融(33904)
- 金融(33904)
- 大学(31853)
- 学学(30147)
- 农业(29407)
- 财经(29336)
- 技术(27818)
- 经济研究(26908)
- 业经(26160)
- 教育(25738)
- 经(25274)
- 问题(21183)
- 贸(19194)
- 业(18601)
- 世界(18143)
- 技术经济(18019)
- 国际(16902)
- 财会(15557)
- 现代(15150)
- 商业(14934)
- 统计(14745)
共检索到4779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万山 滕飞 侯翔瀚 李科霖
本文基于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和WIOD及亚行的世界投入产出表数据,考察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的激发效应和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美国的价值链脱钩策略对中国企业创新内在动力存在显著的正向激发作用,且激发效应能够抵消遏制效应。其次,脱钩策略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叠加效应显著为正,与产业上游度负相关,表明美国的脱钩策略并不会阻断中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攀升和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最后,中国企业自主创新对FDI技术外溢的吸收和转化等“学习效应”过于依赖,存在“低质低效”的双低现象,降低了价值链地位攀升的效率。FDI对产业价值链地位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但对国内企业“高质高效”的自主创新具有抑制作用。本文结论为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质量和效率以及价值链地位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英 顾诗雨
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构建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与出口国内增加值之间的Tapio脱钩模型,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基于WIOD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测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脱钩状态。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出口国内增加值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二者的脱钩关系由弱脱钩、负脱钩向强脱钩转变。(2)中国装备制造业四个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层面大体一致,出口国内增加值呈递增趋势,除了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基本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英 顾诗雨
以全球价值链为视角,构建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与出口国内增加值之间的Tapio脱钩模型,采用投入产出法估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基于WIOD数据、采用增加值贸易分解方法测算出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国内增加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脱钩状态。实证结果显示:(1)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出口国内增加值基本保持增长态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二者的脱钩关系由弱脱钩、负脱钩向强脱钩转变。(2)中国装备制造业四个行业出口隐含碳排放量的变化趋势与整体层面大体一致,出口国内增加值呈递增趋势,除了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各细分行业基本做到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实现了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攀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明月 肖宇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压力。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构建了一个衡量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指标——出口上游度,并收集了2000年~2009年我国各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研究了其与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导致贸易伙伴国的反制,最终陷入"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保护"的循环怪圈,对贸易双方造成损失;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不具有全球价值链位置优势的行业,上游行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更大;出口总量的增加会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递增,但技术密集度的提升,会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盈之 徐康宁 胡永舜
本文运用改进的拉氏因素分解法,对中国制造业1995-2007年碳排放的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并基于DPSIR框架构建了碳排放脱钩指数,对制造业部门碳排放的脱钩效应进行了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有着较强的阶段性特点;产出效应为主要的正向驱动因素,能源强度效应为主要的负向驱动因素;制造业部门碳排放存在一定的脱钩效应,但强脱钩年份较少;在强脱钩向弱脱钩的转变过程中,经济结构效应起着关键作用。本文据此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万璐 王子龙
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能源需求压力的增大,进而引起碳排放急剧增加,打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是实现产业节能减排的治本之策。利用Tapio脱钩模型和改进LMDI分解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装备制造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总体上呈现弱脱钩关系,经济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经济产出效应是影响装备制造业碳排放的主要诱因;装备制造行业间脱钩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各行业强脱钩效应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研究发现,能源消费强度降低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脱钩的最
关键词:
装备制造业 碳排放 经济增长 脱钩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飞
选取2010—2021年中国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考察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对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考虑一系列内生问题以及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对于出口企业、民营企业、拥有绿色实用型专利企业以及东部地区企业,价值链数字化对绿色创新的正向赋能效应更强。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价值链数字化带来的技术扩散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是激活企业绿色创新的重要渠道。动态分解结果显示,企业绿色创新水平提升主要归因于资源再配置,且资源再配置是价值链数字化影响企业绿色创新水平的又一重要渠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唐荣
基于国家"十五"规划和"十一五"规划中有关产业发展的信息,结合2001—201 0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海关贸易数据经验分析了中国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微观效应。研究发现:产业政策扶持与企业价值链升级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基于企业特征的分组回归发现,在民营企业样本中上述正相关关系更明显,但这种积极效应主要产生于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的硬约束地区,在政策执行软约束地区,企业价值链水平并没有显著改善;产业政策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主要是通过信贷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实现的,尤其是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更明显,而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机制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促进效应不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高鸣
脱钩收入补贴对粮食生产是否会产生影响,是国内外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本文使用20032014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的微观数据,通过实证分析,试图回答脱钩收入补贴是否会影响小麦生产率。为使研究更细致、更严谨,本文选用EBM模型和GML指数来分析河南省小麦生产率的变化,使用较前沿的IVQR模型进行回归估计,并利用相关工具变量和2SLS模型对估计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发现:20092014年,脱钩收入补贴对小麦生产技术效率具有积极作用,而对小麦全要素生产率作用不大;受资金约束,小麦全要素生产率较低的农户无法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伟文 游建民 张伟
“双碳”战略背景下,推进碳排放脱钩是实现制造业高端化、绿色化的必然之举。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研究方面,现有研究更多基于全国层面对制造业整体行业进行碳排放脱钩分析,缺乏分区域、分行业方面的研究,研究视角不够具体。文章从区域与行业层次双重视角出发,采用Tapio脱钩模型与LMDI、Kaya恒等式融合方法,考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脱钩效应及其分解效应。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制造业的碳排放脱钩效应呈现出不同特征,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整体上要好于快速发展阶段;高端和低端制造业相比中端制造业更容易实现碳排放脱钩。此外,在脱钩效应分解方面,碳排放强度对东、中、西部制造业碳排放脱钩作用总体为正,产出规模为负,产业结构作用方向不明确。在行业层次视角上,产出规模、产业结构、碳排放强度等因素对中端制造业碳排放脱钩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高端制造业,低端制造业受影响最小。这一研究结果为制定针对性的制造业降碳措施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碳排放脱钩 分解效应 双重视角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凯华 张海鹏 南士敬
本文通过将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拓展至企业层面,系统刻画了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程度及其结构特点。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国内数字化水平的提高,中国制造业企业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取得了显著提升,但是提升背后却隐藏着国内服务数字化缺位束缚制造业发展的困境;无论是跨国对比,还是区分贸易类型,这种“大而不强”的特征都十分明显;考虑到数字服务经济效益高于数字产品,国内数字化水平结构失调很难促进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计量模型显示,市场潜力更加偏好于促进国内数字服务投入,外资渗透度更加倾向于利用国内数字产品替代国内数字服务。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和制造业低端锁定并存的现象,同时为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切实依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友群 卢怀鑫 王立勇
数字化是新时期提升制造业GVC竞争力的有效路径。系统梳理数字化影响制造业GVC竞争力的理论机制,并利用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数字化通过成本效应、配置效应和协同效应促进GVC竞争力提升;样本考察期内,中国制造业GVC竞争力整体呈不断上升趋势,且基本稳定在前10行列,并以中低知识密集度行业竞争力最强;数字化整体上有利于GVC竞争力提升,分行业看,数字化对中低和中高知识密集度行业的GVC竞争力有显著促进作用;分投入来源看,国际数字化投入比国内数字化投入的促进效果更显著;分投入类型看,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促进效果最突出。结论可为制造企业制定数字化转型及GVC竞争力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关键词:
数字化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显性比较优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闵剑 刘忆
本文以2001—2015年跨国并购的A股上市中国制造业企业为研究样本,利用混合截面门槛模型实证分析融资约束对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非线性影响,并采用Zhi Wang等(2017)新近提出的全球价值链指标体系,研究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与嵌入度对企业融资约束与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跨国并购绩效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适度的融资约束有利于提高企业并购绩效;当前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抑制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负向调节作用;中国制造业较高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促进了企业跨国并购绩效,并对融资约束与并购绩效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融资约束是制造业企业出口和OFDI的原因吗?——来自中国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全球价值链影响下的中国关税水平——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
资源错配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全球价值链分工下制造企业出口附加值测算——来自中国微观企业层面数据
工业机器人应用与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升——来自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证据
服务业上游度、知识溢出与新建企业选址——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成本冲击与价格粘性的非对称性——来自中国微观制造业企业的证据
可达性、集聚和新建企业选址——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
技术标准与制造业资源配置优化——来自中国工业企业的微观证据
出口多元化如何影响企业产能利用率?——来自中国制造业的微观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