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17)
2023(4445)
2022(3757)
2021(3255)
2020(2691)
2019(5887)
2018(5766)
2017(11026)
2016(5505)
2015(6419)
2014(6306)
2013(6469)
2012(5605)
2011(5004)
2010(5006)
2009(4875)
2008(4638)
2007(4101)
2006(3427)
2005(2998)
作者
(16986)
(14212)
(14156)
(13268)
(8971)
(6700)
(6337)
(5646)
(5242)
(5142)
(4728)
(4626)
(4547)
(4463)
(4437)
(4334)
(4241)
(4190)
(4098)
(3910)
(3529)
(3502)
(3386)
(3217)
(3204)
(3166)
(3118)
(3055)
(2864)
(2816)
学科
(28295)
(28094)
经济(28077)
管理(26390)
(25402)
企业(25402)
方法(13804)
技术(12038)
数学(11785)
数学方法(11721)
技术管理(6980)
(6925)
供销(6924)
业经(6380)
(6294)
(6054)
中国(5838)
(5484)
贸易(5483)
(5349)
(5104)
理论(4604)
(4432)
财务(4418)
财务管理(4414)
农业(4285)
企业财务(4204)
环境(4143)
(3874)
(3837)
机构
学院(88039)
大学(87017)
管理(37885)
(37574)
经济(36940)
理学(33581)
理学院(33253)
管理学(32782)
管理学院(32619)
研究(27370)
中国(19468)
(17846)
科学(16555)
(14453)
(13507)
业大(12888)
(12454)
研究所(12424)
财经(12224)
(12127)
中心(11987)
(11101)
北京(11084)
(10995)
经济学(10926)
师范(10900)
商学(10622)
商学院(10531)
技术(10361)
经济管理(10158)
基金
项目(61566)
科学(50144)
基金(46115)
研究(44443)
(40283)
国家(39957)
科学基金(35274)
社会(30149)
社会科(28750)
社会科学(28745)
(24157)
基金项目(24147)
自然(22987)
自然科(22532)
自然科学(22529)
自然科学基金(22164)
教育(20751)
(19986)
资助(18373)
编号(16988)
(14136)
(13796)
重点(13615)
创新(13105)
(12757)
国家社会(12748)
成果(12515)
人文(12116)
教育部(12070)
课题(11570)
期刊
(38394)
经济(38394)
研究(23070)
中国(16393)
管理(14840)
科学(13035)
学报(12115)
技术(11761)
(11475)
(10048)
大学(9415)
教育(9032)
学学(9009)
农业(7271)
技术经济(6865)
经济研究(6800)
业经(6576)
科技(6090)
财经(6059)
(5212)
商业(5084)
(4918)
金融(4918)
(4851)
论坛(4851)
(4704)
问题(4521)
(4481)
(4286)
统计(4260)
共检索到123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宪萍  贾芸菲  
在深度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需要重新思考国际分工格局,对全球价值链的技术进步效果进行重新审视。研究发现,初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家努力与跨国公司的要求相匹配,在此条件下实现的技术进步只是一种"幻像"。一旦代工企业有可能更进一步攀升到价值链高端时,就会触及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利益,形成"技术进步悖论"。在非对称的贸易模式下,全球价值链实质上仍然是一个有中心和外围、主导和依附关系的国际劳动分工体系,技术创新的"锁定效应"和分工固化风险更加突出。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利用2007—2016年我国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多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关系。因此,需要彻底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构建国家创新链。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菁  
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对2009~2018年10年间的工业行业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发展中国家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不深入的情况下,其技术进步是依附并适应跨国公司而取得的。若代工企业处于价值链上游,会过多地分割跨国公司的市场,对技术进步造成不利影响。在全球价值链中,很多行业的技术进步与嵌入深度为非线性倒U型曲线关系。建议各行业主动转变低端的生产参与模式,全方位提高自主创新水平;充分发挥自贸区试点作用,纵向扩展对外开放程度;借助国际会议交流机会提升国际话语权以参与构建更公平的国际经贸准则。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玉燕  林汉川  吕臣  
本文构建了全球价值链(GVC)内在机理与中国嵌入GVC方式下技术进步效应的分析框架与假说,并利用1999—2012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基于投入产出表与索洛残差法分别测算工业行业GVC嵌入程度与全要素生产率。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嵌入GVC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并且高技术工业嵌入程度远远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技术进步明显。实证检验结果显示,GVC嵌入能够推动技术进步,但同时由于抑制效应的存在,导致GVC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关系。这是对"GVC低端嵌入限制了中国技术进步"有关观点和中国嵌入GVC价值的重新认识与审视,对中国企业转型升级与技术进步战略具有颠覆性启示。另外,研发强度一定程度上阻碍技术...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肖远飞  李青  杨双鹏  
基于企业决策模型,提出价值链嵌入影响产业进步的机制与效应,并据此提出理论假说:(1)嵌入价值链对产业技术进步有显著影响;(2)价值链嵌入与产业进步的具体关系呈现出倒"U"型关系。选取2006—2016年我国13个资源型产业行业的面板数据,基于投入产出表与索洛残差法分别测算资源型产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与技术进步,发现资源型产业嵌入GVC能够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但是嵌入程度与技术进步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利用替代变量法和细分行业回归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论显示理论假说在资源型产业中是成立的。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秋俊  董广茂  贾涛  
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等数据库,本文实证研究了中国制造业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其增值能力之间的关系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研究发现: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增值能力之间呈倒U形关系;技术创新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技术创新越强,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增值能力之间的倒U形关系越平缓,而技术引进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调节作用。这说明,不同的技术进步方式对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增值能力之间关系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的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增值能力之间的关系存在差异,在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中呈正相关关系,在中技术制造业中呈倒U形关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平  吴允  周祎庆  
全球价值链嵌入是否以及如何影响技术进步,学术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型产业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运用DEA方法测度了中国13个资源型产业2000—2014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并进一步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资源型产业技术进步的可能影响途径。实证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促进技术进步,同时由于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价值链上的技术低端锁定,产生抑制效应,从而导致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进步呈倒U型的关系。就中国的资源型产业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受环境规制、FDI和人力资本的异质性影响,影响作用最大的途径是环境规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孔海涛   张小鹿  
在对外开放战略升级和国内产能过剩的双重背景下,本文将全球价值链(GVC)与产能利用率置于统一框架,分析不同GVC嵌入方式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机制,并利用2000-2014年中国工业行业全球价值链和产能利用率的匹配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前向GVC参与度提高有利于产能利用率提升,后向GVC参与度提高则对提升产能利用率不利。具体而言,前向GVC参与主要通过技术进步而非投资对产能利用率产生影响;后向GVC参与影响产能利用率的技术进步渠道不显著,其主要通过加大投资降低了产能利用率。进一步研究发现,抑制后向GVC参与对产能利用率的负向作用可成为现阶段提升产能利用率的重点,鼓励竞争和加强环境规制水平是可行措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飞  孙文远  张松林  
全球价值链嵌入(GVC)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但也造成污染转移,使发展中国家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文章利用中国1995~2009年行业数据、GVC参与指数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和技术进步作用对行业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全球价值链嵌入小于门槛值时,技术进步会增加污染排放,当全球价值链嵌入超过门槛值时,技术进步会降低污染排放,其中,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门槛值显著高于服务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运胜   杜晓晴   杨晨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其内在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异质性嵌入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视角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GVC嵌入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并且GVC后向参与比前向参与的作用更强;GVC后向参与对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前向参与的抑制性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GVC双向参与深化引发了技术进步更多地偏向于资本要素,这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降低参与价值链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扩大前向GVC参与及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飞  孙文远  张松林  
全球价值链嵌入(GVC)能够促进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但也造成污染转移,使发展中国家成为隐含能源净出口国。文章利用中国19952009年行业数据、GVC参与指数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实证研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和技术进步作用对行业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当全球价值链嵌入小于门槛值时,技术进步会增加污染排放,当全球价值链嵌入超过门槛值时,技术进步会降低污染排放,其中,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门槛值显著高于服务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新玲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在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和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碳减排效应更明显。因此,应多头协作、跨区统筹、因业制宜的推动制造业碳减排。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何雅兴  余婕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对发挥新发展格局构建过程中双重价值链嵌入的推动作用至关重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技术进步对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技术进步通过单一国内价值链分工、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融合的双重分工推动了国内价值链的深化。第二,技术进步的影响具有区域和部门异质性。西部地区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抑制其嵌入浅层全球价值链分工;东部地区的技术进步对国内价值链嵌入的作用途径与全样本一致。高技术制造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并没有使其更深入地嵌入价值链分工,特别是最为复杂的双重分工;其他部门的技术进步有利于抑制其嵌入浅层全球价值链分工,促进其更深入地参与国内价值链分工。第三,技术效率增长是技术进步影响双重价值链分工的主要途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新玲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在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和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碳减排效应更明显。因此,应多头协作、跨区统筹、因业制宜的推动制造业碳减排。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行业以及生产者驱动型行业更为显著,而在非技术类行业和购买者驱动型行业并不存在,并且可能转变为正向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