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79)
- 2023(2898)
- 2022(2440)
- 2021(2091)
- 2020(1733)
- 2019(3744)
- 2018(3555)
- 2017(7153)
- 2016(3512)
- 2015(4111)
- 2014(3933)
- 2013(4085)
- 2012(3627)
- 2011(3293)
- 2010(3451)
- 2009(3370)
- 2008(3303)
- 2007(2991)
- 2006(2475)
- 2005(2277)
- 学科
- 济(16789)
- 经济(16777)
- 业(15395)
- 管理(14996)
- 企(14214)
- 企业(14214)
- 方法(6514)
- 销(6092)
- 供销(6089)
- 数学(5096)
- 数学方法(5041)
- 业经(4205)
- 财(4114)
- 贸(4025)
- 贸易(4024)
- 中国(4019)
- 易(3940)
- 农(3658)
- 融(3100)
- 金融(3100)
- 务(2978)
- 和(2972)
- 学(2970)
- 财务(2967)
- 财务管理(2964)
- 理论(2940)
- 制(2894)
- 银(2881)
- 银行(2878)
- 企业财务(2783)
- 机构
- 学院(54045)
- 大学(52941)
- 济(24413)
- 经济(24013)
- 管理(22095)
- 研究(19486)
- 理学(19007)
- 理学院(18823)
- 管理学(18611)
- 管理学院(18493)
- 中国(14696)
- 京(11624)
- 科学(10339)
- 财(10113)
- 所(9657)
- 研究所(8708)
- 中心(8442)
- 财经(8069)
- 江(7594)
- 北京(7544)
- 院(7263)
- 经(7243)
- 范(7027)
- 师范(6998)
- 经济学(6897)
- 农(6618)
- 业大(6342)
- 商学(6260)
- 商学院(6204)
- 经济学院(6097)
- 基金
- 项目(34732)
- 科学(28183)
- 研究(26073)
- 基金(26064)
- 家(22415)
- 国家(22234)
- 科学基金(19602)
- 社会(17407)
- 社会科(16524)
- 社会科学(16522)
- 基金项目(13024)
- 省(12979)
- 自然(12513)
- 自然科(12230)
- 自然科学(12229)
- 自然科学基金(12044)
- 教育(11952)
- 划(11086)
- 资助(10853)
- 编号(10329)
- 成果(8459)
- 重点(7846)
- 部(7840)
- 发(7538)
- 创(7312)
- 国家社会(7253)
- 课题(7051)
- 人文(6912)
- 教育部(6880)
- 创新(6756)
共检索到82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王中美
全球价值链对国际贸易和增长的影响,在近20年又有新的变化。来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两种动力——为了更低成本的供应链转移和为了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升级,其交相作用使得全球价值链达到一种新的平衡,任何一方面的力量都不应当被夸大。区域集聚效应使得亚洲成为全球产业链的关键区域,即平衡的中心点。对那些希望从效率驱动阶段进到了创新驱动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当前的另一动向是,离岸服务是前景巨大的新市场。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域集聚 升级和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荆林波 袁平红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研究现状出发,对全球价值链变化新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的驱动机制已经发生变化,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方兴未艾,全球价值链转型正在进行。全球价值链突破现有的物理空间局限,太空经济正成为新的增长点。发达国家主导区域贸易协定新规则,全球价值链重构内生化趋势明显。全球价值链分层逐步形成,附加值获取日益固化。针对全球价值链变化的新趋势,中国应当以新旧驱动力融合为着眼点,培育数字经济的中国优势;以中国空间站建设为契机,抢占太空经济制高点;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加速全球贸易网络构建;以复杂全球价值链打造为核心,提升附加值获取能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健 王奎倩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经贸治理乃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都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经济及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并逐步的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国家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积极开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规则 应对策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健 王奎倩
当前,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全球价值链的结构性变化与重构,这对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全球经贸治理乃至世界经济繁荣稳定都了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全球价值链的体系中,正在向多极化发展,分工逐步走向专业化和精细化,服务经济及贸易的地位日益重要,并逐步的推动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制定。我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重要参与者,但是总体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融入全球价值链面临很大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能够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全球价值链当中,国家要进行相应顶层设计,利用多双边平台不断增强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权,积极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加快推进"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平台建设,逐步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规则 应对策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莉萍 戴翔 孙大伟
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表现出新趋势,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等转型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为此,应通过打造综合竞争优势等方式,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在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深入拓展和重构中,逐渐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乃至主导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转变,以助推我国制造业从主要依靠中低端产业的规模扩张逐渐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新趋势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坤望 马天娇 黄春媛
受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投资活跃度下降等因素的影响,全球价值链重构趋势明显。首先,通过刻画1995—2019年全球价值链的变化趋势,本文发现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价值链的上升趋势停滞,甚至出现萎缩的态势,中美两国对此贡献约30%。其次,对比不同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贸易增速,本文进一步剖析全球价值链对全球贸易的结构性影响。最后,结合新冠疫情对中间品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冲击,本文对全球价值链未来发展和重构趋势做出预判。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重构趋势 贸易减速 疫情冲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吴菲 范晓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志龙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加上人民币双向波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使得前些年以外汇占款为主导的货币发行机制将发生变化2012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贸易盈余下降,使得经常项目顺差同步下行,金融与资本项目双向波动增加,随之导致国际储备增速放缓。这些变化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何武
本文利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中间品相对出口单价,对我国整体装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趋势和地位进行了分析,采用的数据是UN Comtrade2002-2011年HS六位编码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中国装备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大约一半金额的产品正处于升级,尤其是电信和船舶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引人瞩目,出现降级的装备制造业产品数量较少,占装备制造业总出口金额的比例不到7%,总体表现远超美国、日本和德国三个装备制造业强国。从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看,由于中国企业仍然趋向出口相对低价的装备制造业零部件,进口相对高价装备制造业零部件,因此,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总体上偏低。出口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谢兰兰 陈东升
文章分析了农产品价值链分析的特有议题,从时间、空间和产业维度对全球农产品价值链生产分工的变化特征及趋势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阶段,不同贸易区域、不同产业,全球农产品价值链生产分工扩展深化程度不一,越是标准化程度高的产业部门,深化势头越显著,且贸易政策对这一过程影响巨大。
关键词:
全球农产品价值链 WIOD 增加值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桂才
以低要素成本嵌入全球价值链,是中国许多产业快速扩张的成功经验,但同时也带来低端锁定的风险。本文采用Kaplinsky升级指数和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等方法,对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真实地位及其变化趋势进行研究,测算结果显示:尽管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产品在不断升级,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也在不断上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本文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应借鉴韩国的成功经验,在以低要素成本优势为依托成功嵌入全球价值链体系之后,及时转向以规模经济优势为依托,进行重点研发和突破,最终实现向全球价值链高端爬升的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剑 于雪梅 栾朔琛 姜宝
在逆全球化的背景下,区域经贸合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发展趋势明显。文章基于2007—2021年ADB-MRIO数据,通过中间品贸易矩阵和中间品贸易结合度指标验证了全球价值链的区域化趋势,进而构建划分区域的世界投入产出表,通过将WWZ模型进一步拓展为18项总出口分解模型,以区域内国(境)外增加值比重构建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指标,系统地刻画了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的空间分布和行业发展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布的区域化现象已经客观存在,主要集中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三大区域,分别以中国、德国、美国等作为区域核心国家,核心国家是参与跨区域全球价值链贸易的主角;发展趋势上,欧洲国家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最高,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变化趋势,亚洲国家(地区)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整体缓慢提升,北美洲国家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先减弱后恢复;行业层面上,各区域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区域化程度均较高,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区域化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付丽
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得益于通信技术的发展、运输成本的下降,以及全球多边贸易体制发展而带来贸易障碍的减少,跨国公司主导的各类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使得全球生产活动呈现出国际化分工、分散性模块化生产、任务贸易、服务外包等新型生产和商务模式,这种新的生产模式促进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一、全球价值链现状过去几十年间,得益于交通运输成本的下降和贸易障碍的减少,全球价值链逐步形成,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全球价值链的重要性也因此引起各国关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优树 唐家愉
国内国外形势的巨大变化使中国亟需重塑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突破发展困境提供了绝佳的机遇。首先在终端市场转移趋势下研究了"一带一路"终端市场促进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理论机制,然后基于ADB-MRIO数据库,从价值增值能力和控制能力两方面来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对中国融入和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的现实可能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必将成为未来全球价值链终端市场的重头戏,其不同于北方市场的市场特性有利于中国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中价值增值能力较强,嵌入位置更靠前,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有利于中国全球价值链经济地位和物理地位提升;中国在制造业领域具有较大优势,融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将有利于中国利用较高的制造业水平高端嵌入全球价值链。
关键词:
终端市场转移 “一带一路”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晓飞 陈超
2020年新冠疫情给全球农业价值链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农产品供需问题导致全球农业价值链萎缩,农业价值链的调整和转移加速了全球农业价值链的重构进程。本文研究发现全球各个国家都开始显现全球农业价值链重构的趋势,新冠疫情从全球农业经济、农产品供需与农产品国际贸易规则三个角度对全球农业价值链造成冲击,全球农业价值链开始出现地域化与周边化、特色化与个性化、垂直化与集群化以及数字化与智能化的主要趋势。对此,中国重新构建全球农业价值链应该注重农业产业集群发展、区域合作发展、农产品品牌特色发展及农业数字化人工智能发展。
关键词:
新冠疫情 全球农业价值链 集群化 数字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