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03)
- 2023(17405)
- 2022(14920)
- 2021(13931)
- 2020(11502)
- 2019(26320)
- 2018(25812)
- 2017(50045)
- 2016(26965)
- 2015(30379)
- 2014(29852)
- 2013(29152)
- 2012(26308)
- 2011(23607)
- 2010(23278)
- 2009(21502)
- 2008(20764)
- 2007(17962)
- 2006(15460)
- 2005(13430)
- 学科
- 济(105214)
- 经济(105068)
- 管理(83044)
- 业(77910)
- 企(65856)
- 企业(65856)
- 方法(49315)
- 数学(42719)
- 数学方法(42128)
- 财(29718)
- 农(28953)
- 中国(26615)
- 业经(25171)
- 制(22368)
- 学(21610)
- 地方(19317)
- 农业(19150)
- 贸(19046)
- 贸易(19039)
- 务(19029)
- 财务(18950)
- 财务管理(18908)
- 易(18541)
- 理论(18002)
- 企业财务(17924)
- 环境(17046)
- 技术(16915)
- 和(16774)
- 银(16245)
- 银行(16203)
- 机构
- 大学(377195)
- 学院(376687)
- 管理(151300)
- 济(150154)
- 经济(147014)
- 理学(132165)
- 理学院(130752)
- 管理学(128458)
- 管理学院(127754)
- 研究(120940)
- 中国(88783)
- 京(78689)
- 科学(73735)
- 财(70138)
- 所(58530)
- 农(57052)
- 财经(56553)
- 业大(55544)
- 中心(55287)
- 研究所(53458)
- 江(53364)
- 经(51440)
- 范(49177)
- 北京(48868)
- 师范(48716)
- 经济学(45492)
- 院(44628)
- 农业(44547)
- 州(43087)
- 财经大学(42363)
- 基金
- 项目(264434)
- 科学(209223)
- 研究(195893)
- 基金(192676)
- 家(166976)
- 国家(165583)
- 科学基金(143512)
- 社会(124393)
- 社会科(117882)
- 社会科学(117854)
- 省(102966)
- 基金项目(101767)
- 自然(92552)
- 教育(90625)
- 自然科(90388)
- 自然科学(90369)
- 自然科学基金(88699)
- 划(86340)
- 编号(80226)
- 资助(78610)
- 成果(64295)
- 重点(58883)
- 部(58658)
- 发(55775)
- 创(55557)
- 课题(54651)
- 创新(51787)
- 制(51408)
- 国家社会(51355)
- 教育部(50904)
- 期刊
- 济(159163)
- 经济(159163)
- 研究(108272)
- 中国(67201)
- 学报(57130)
- 管理(55120)
- 财(54533)
- 科学(52764)
- 农(51699)
- 大学(44737)
- 教育(42690)
- 学学(42151)
- 农业(35938)
- 技术(33748)
- 融(29682)
- 金融(29682)
- 财经(27252)
- 业经(26880)
- 经济研究(25501)
- 经(23233)
- 问题(20606)
- 业(18006)
- 理论(17848)
- 科技(17841)
- 图书(17829)
- 版(17768)
- 技术经济(17553)
- 现代(16474)
- 实践(16348)
- 践(16348)
共检索到534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闫云凤
本文构建世界投入产出模型将全球生产链长度分为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比较中美两国整体、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结果表明:(1)中国的全球、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美国,两国的国际生产链长度均大于其国内生产链长度。(2)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全球生产链、国内和国际生产链都变长。中国有3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1演进,7个细分行业沿路径2演进,11个细分行业沿路径3演进,1个行业沿路径4演进。(3)美国整体、三大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沿着路径3演进,但美国农业的全球生产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闫云凤 赵忠秀
文章借鉴Wang等(2017)对生产链长度的定义,构建全球投入产出模型,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生产链长度分为纯国内、传统贸易和GVC生产链长度,利用2000~2014年的全球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整体产业、三大产业及各细分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机制与演进路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是沿路径1演进的,即生产链长度增加,国内和GVC生产链长度都变长,说明中国的国际与国内生产分割呈现互补效应,生产结构复杂程度显著提升,产业关联更紧密。同时,中国的GVC生产链长度远远高于传统贸易和纯国内生产链长度,说明中国的生产关联存在"二元结构"。(2)中国的三大产业也是沿着路径1演进的,制造业的生产链长度大于农业和服务业,但农业的生产链增长最快。(3)中国大多数细分行业沿着路径1演进,但有些细分行业出现了国内生产和国际生产的替代效应,沿路径2或3演进,还有些细分行业的国内和GVC生产链同时变短,沿着路径4演进。中国要积极嵌入全球价值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还要防范大规模产业外迁的风险,避免国际生产与国内生产的替代效应。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媛 綦建红
针对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出发,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WIOD数据库和UIBE GVC Index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企业嵌入GVC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嵌入GVC能够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其中资本深化渠道会缓解这种负向影响,技术偏向与垄断加成渠道则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嵌入GVC时对劳动收入份额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最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企业参与中间品贸易的生产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程度超过纯国内和传统贸易部分;复杂GVC嵌入的负向影响程度要高于简单GVC嵌入。研究结论再次强调了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而鼓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GVC生产网络是必由之路。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应会逐渐消失或减弱,从而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此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余珮
本文以出口增加值为统计口径,采用KPWW算法定量分析了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其19个制造业显性比价优势和嵌入全球价值链(GVC)位置及深度的影响,并对比了中美两国制造业竞争优势的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证实了再工业化战略对美国制造业总体显性比较优势、中间品显性比较优势,以及高技术产业嵌入GVC的位置和深度的提升作用。与美国相比,虽然中国在大部分制造业嵌入GVC的位置和参与程度均落后于美国,但在过去15年,制造业的整体出口竞争力还是有所提高,在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能与美国竞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孙先民 韩朝亮
本文以全球价值链攀升动力机制为基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为视角,通过测度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耦合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分析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实现路径。研究表明,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处于松散耦合阶段。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过程中,应实现从低级要素向中级、高级要素升级,并不断进行产业组织创新;通过国内市场优势,实现国内分工体系重构,形成国家价值链(NVC);基于全球范围内关键要素的再整合,最终嵌入全球价值链(GVC),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岚 李宏艳
本文基于全球价值链布局模型,构建了一个综合反映增值能力和嵌入位置的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分析框架。在剖析全球价值链融入路径的不同演进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和测算价值链地位指数、增值能力指数和价值链获利能力指数,刻画了1995—2011年中国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及其演进特征。结果表明,嵌入位置是决定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关键因素,中国中技术、高技术和低技术制造业分别位于全球价值链的上、中、下游;中国制造业的行业技术水平与增值能力负相关,嵌入在低增值环节是导致中高技术行业增值能力弱的关键因素: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开始呈现嵌入位置攀升带动增值能力优势增强的积极态势:而中高技术行业则面临...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嵌入位置 增值能力 融入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玲 宋宪萍
GVC地位指数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处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位置,其中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低技术制造业部门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明显高于高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生产性服务业及融资约束三大因素对我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高端嵌入的作用机理是:深化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跃迁;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再造分工专业化;解构融资约束,适时去杠杆。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嵌入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毛加强
该文在分析产业集群和全球价值链之间联系的基础上,探讨了通过杠杆利用和学习机会、外商直接投资、跨国商品流通和技术许可等方式使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提出产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路径,即功能升级—产品升级—工艺流程升级—链条转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嵌入方式 升级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盛斌 苏丹妮 邵朝对
本文借鉴Wang et al.(2013)方法,构建了一个基于上游嵌入和下游嵌入的能够反映中国GVC空间路径选择的综合分析框架,并利用1995—2011年WIOD数据刻画了中国GVC嵌入空间路径选择的演变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嵌入GVC的空间路径总体上表现出区域性特征,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逐步向全球延伸。具体而言,下游嵌入是中国GVC的主要嵌入方式,也是中国GVC空间路径演变的主导因素。同时,由于要素结构、技术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不同产业部门GVC嵌入路径表现出异质性空间形态。进一步影响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谢丹
文章基于2012—2022年61个国家(地区)的面板数据,系统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促进数字产业创新,即随着嵌入位置的攀升,数字产业创新水平不断提高。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主要表现为在高收入国家和人力资源优渥国家的作用更明显。从传导机制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可通过促进消费升级与知识溢出,提高数字产业创新水平。进一步而言,知识产权保护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数字产业创新的影响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娜 齐欣
基于最优生产决策动态模型,采用世界银行企业问卷调查的微观数据,对中国制造企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当企业具有较强市场控制力时,上下游投资呈替代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当企业的控制能力较弱时,投资呈互补关系,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越接近上游,非股权模式生产的可能性越大。由此可见,我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模式选择,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和控制能力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