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48)
2023(16446)
2022(13872)
2021(12884)
2020(10668)
2019(23877)
2018(23228)
2017(45371)
2016(24083)
2015(26795)
2014(26502)
2013(25645)
2012(23189)
2011(20823)
2010(20807)
2009(19413)
2008(18882)
2007(16450)
2006(14356)
2005(12790)
作者
(66247)
(55529)
(55241)
(52501)
(35320)
(26357)
(25191)
(21442)
(21163)
(19615)
(18955)
(18828)
(17741)
(17268)
(17238)
(17194)
(16535)
(16339)
(15952)
(15934)
(13684)
(13497)
(13449)
(12838)
(12454)
(12386)
(12104)
(11937)
(10991)
(10901)
学科
(96441)
经济(96313)
管理(78820)
(71622)
(60508)
企业(60508)
方法(41168)
数学(35857)
数学方法(35333)
(28202)
(26736)
中国(24777)
业经(22349)
(21894)
地方(20375)
(18245)
(17808)
贸易(17801)
(17439)
财务(17380)
财务管理(17342)
(17299)
农业(17224)
企业财务(16438)
(16005)
银行(15966)
环境(15861)
(15533)
金融(15527)
(15286)
机构
学院(339556)
大学(337380)
(139854)
经济(137013)
管理(133533)
理学(115861)
理学院(114568)
管理学(112568)
管理学院(111905)
研究(110646)
中国(83326)
(68890)
(68068)
科学(65904)
财经(53690)
(53261)
中心(51413)
(50874)
(50015)
(48809)
研究所(48294)
业大(46655)
(45020)
师范(44627)
经济学(43260)
北京(42187)
(41130)
财经大学(39963)
(39854)
农业(38967)
基金
项目(233502)
科学(187553)
研究(172784)
基金(172612)
(149386)
国家(148182)
科学基金(129652)
社会(112526)
社会科(106878)
社会科学(106856)
基金项目(90873)
(90444)
自然(83237)
自然科(81340)
自然科学(81318)
教育(80199)
自然科学基金(79867)
(76300)
编号(69585)
资助(68974)
成果(56307)
重点(52735)
(52418)
(50171)
(49444)
课题(47826)
(47369)
国家社会(47248)
创新(46196)
教育部(45720)
期刊
(153071)
经济(153071)
研究(98408)
中国(61822)
(53277)
管理(50737)
学报(47861)
科学(46765)
(45209)
大学(37831)
学学(35837)
教育(35454)
(31925)
金融(31925)
农业(30788)
技术(29717)
财经(26329)
业经(25926)
经济研究(24397)
(22550)
问题(19903)
(16285)
(16019)
(15936)
技术经济(15479)
商业(15432)
理论(15137)
现代(15115)
科技(14941)
资源(14475)
共检索到493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松林  武鹏  
本文运用一般均衡及超边际分析方法,通过建立一个包含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内生分工模型来探索全球价值链的"空间逻辑"。研究表明:促进制造组装环节与品牌营销环节空间分离的主要动力有两个:一是发挥各个区域的外生比较优势,最大限度地提高整条价值链的生产效率;二是充分利用各个区域的专业化经济,尽量降低整条价值链的固定学习成本。而要实现制造组装环节和品牌营销环节的空间分离,需要制造产品以及品牌服务的区域间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的临界值,其中,品牌服务在提高市场交易效率方面的"正反馈效应"对上述两个环节空间分离的实现起着促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模型衍生的一系列区域经济政策含义。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琳琳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和根本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基于制造组装和品牌销售分离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条理化地梳理了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以及制造组装与品牌销售分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特点,并建构了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分离的理论模型。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陶琳琳  
全球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复杂和根本性的影响。本论文主要基于制造组装和品牌销售分离的角度来分析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条理化地梳理了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以及制造组装与品牌销售分离的相关理论,分析了国际化价值链区域经济的逻辑化指向特点,并建构了制造组装和品牌营销分离的理论模型。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胡瀚文  
本文利用全国区域间IRIO数据,采用省域出口增加值分解框架,从路径偏好、参与程度、嵌入方向与省级关联四个方面,对广东省制造业价值链治理情况进行测度分析。结果表明,广东省制造业偏好于国际垂直专业化,国内价值链参与程度低且为后向嵌入,国内价值链治理的关联省份较为集中。为此要适配内需、转换动能,加快完善“双链交互”价值链治理;因势利导、相机而动,加大国际性区域价值链建构耕拓;技术为先、自主创新,增强国内国际价值链体系建构主导能力;要强化文化赋能、立体营销,提升“广东制造”的品牌影响力。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星  李斌  
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份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与经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五大分解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到经济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程度越高越会增加碳排放量,这主要是由中国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低端制造环节所引起的。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所引致的间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碳排放效应的分解模型表明技术效应对经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规模效应其次,全球价值链效应仅次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决定经济低碳转型能否成功的主要变量,结构效应较为复杂,环境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瑾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分工的深化,全球价值链已经成为决定当代及未来国际经济格局的一个重要因素。全面认识全球价值链的十大特点及其政策含义对于把握全球经济发展大势,在产品内国际分工新格局中创造我国产业竞争新优势,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建立中国自己的全球价值链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覃成林  
用了各省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值的离差和比率两个指标,分别判断1990~1995年我国区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变化的空间状态,并进一步阐明了其调控区域经济差异的政策含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华亮  
推进产业链现代化,构建制造业发展新格局,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是党和国家在新阶段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贸易和产业分工格局发生重大调整,推动着全球价值链的深度重构。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在全球价值链中"两头挤压"态势明显。本文基于"社会—共生—技术"逻辑探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响应过程,并从价值链升级视角对变化态势进行了分析,需要从供给端、需求端、市场端、技术端解决发展的碎片化和协同化的契合问题、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挤压问题、精准性和海量性的匹配问题、前瞻性和现实性的结合问题。遵循发展逻辑、变化态势、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中国制造业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应加强工业互联网建设,提升发展升级能力,强化复合人才培养,加强商业模式创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睦军  龚勤林  
区域政策是国家优化区域空间格局、强化区域空间治理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具有明显的空间属性。区域政策的空间属性包括"人的繁荣"的空间中性和"地区繁荣"的空间干预两种思路,然而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对二者的权衡和取舍莫衷一是。为此,本文首先梳理两种思路的论争,进而考察中国不同阶段的区域政策实施思路,在此基础上分析新时期坚持两种思路并举的内在逻辑。本文的核心观点是:区域政策的两种思路可以和谐并存,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区域政策只有兼顾空间中性和空间干预,才能更好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升区域空间治理能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俊   甄马莲   张鹏清  
在全球产业链扩张动力衰减并加速向区域化转变的背景下,我国积极推动构建互利共赢的区域产业链,为破解全球发展失衡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本文基于传统产业链与互利共赢产业链比较视角,从制度型开放、创新合作机制以及收益分配模式三个层面分析了构建互利共赢区域产业链的理论逻辑;立足于我国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及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的成功实践,从规则对接、产业合作以及公共产品供给三方面阐释了构建互利共赢区域产业链的重点环节。最后,从治理机制、治理规则以及治理平台三方面提出建立互利共赢区域产业链的治理框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巫强  刘志彪  
本文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研究我国本土装备制造业市场空间障碍的产生机制以及实现有效产业升级的政策取向问题。本文发现,作为购买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的主导者,国际大买家将从实现自身最优利润出发,设定从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采购的最优产品质量要求。为了获得质量更好的消费品,国际大买家愿意提高采购价格。国际大买家的纵向压价行为,与选择以发达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的策略,均有利于其方便设定最优产品质量要求。发展中国家消费品厂商被国际大买家俘获后,倾向于选择进口机器设备,这使本土装备制造业面临必然的市场空间障碍。构建国家价值链,提高价值链终端的竞争程度,有助于突破本土装备制造业的市场空间障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简晓彬  仇方道  车冰清  
运用传统DEA、超效率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及空间收敛性模型,对我国30个省域(不含西藏及港澳台)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及空间收敛性进行测度和分析。研究发现,地理空间上呈"V"型分布的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等13个省市属制造业价值链攀升DEA有效,但辽宁、河北、山东等东部沿海省份及中西部多数省份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偏低;地域相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典型的空间自相关特征;时间推移使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表现出明显的绝对收敛和条件收敛性。对条件收敛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工业发展及信息化水平对省域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正向推动作用,但科技创新并没有成为制造业价值链攀升的重要推动力;此外,产业集聚与配套、人力资源禀赋、对外开放等因素对制造业价值链攀升效率提升的作用尚未充分表现出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真真  
融媒体传播技术给消费市场注入了新活力,亦给文化消费品市场带来革故鼎新的发展新样态。基于媒体跨界融合,文化消费品的品牌发展呈现重视全渠道营销密码、充分利用自媒体引流获客增量、搭建“中心场”深化品牌认知等新逻辑。融媒体亦为文化消费品品牌价值链构建提供了私域流量降低品牌获客成本、KOL和KOC合作塑造品牌形象、短视频营销达成品牌市场业绩、社群系统实现品牌忠诚等赋能路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詹刘满  
通过对营销学从G-D逻辑到S-D逻辑演进过程的对比分析,本文发现从品牌的发展阶段看,基于品牌价值创造的品牌理论从商品聚焦的品牌阶段逐步演进到价值聚焦的品牌阶段、关系聚焦的品牌阶段和利益相关者聚焦的品牌阶段,这种演进平行于并反映了营销学从G-D逻辑到S-D逻辑的演进,形成了品牌化演进的方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川  
面对日益加剧的国际市场竞争,基于低要素成本比较优势的国内制造业在跨国公司对国内产业链的低端锁定和战略性隔绝机制作用下,亟待进行产业链整合与结构升级。本文围绕价值链和创新链,以制造业价值链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探讨制造业升级的内涵、影响因素与机制,同时构建模型对中东部地区制造业的升级能力与升级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制造企业可通过原有价值链深度嵌入、价值链上下游嵌入以及新价值链嵌入三种方式推动国内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环节的改变与升级,而某一地区制造业的升级能力与其产业资源投入水平密切相关,升级绩效则主要受产业结构与资源利用效率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