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57)
2023(9399)
2022(8028)
2021(7049)
2020(6039)
2019(14004)
2018(13650)
2017(26703)
2016(14183)
2015(16372)
2014(16701)
2013(16914)
2012(15907)
2011(14786)
2010(15186)
2009(14648)
2008(14490)
2007(13243)
2006(11619)
2005(10705)
作者
(43473)
(36798)
(36726)
(35104)
(23464)
(17513)
(16871)
(14388)
(13674)
(13137)
(12638)
(12076)
(11630)
(11605)
(11528)
(11500)
(10985)
(10823)
(10616)
(10510)
(9186)
(9035)
(8899)
(8461)
(8411)
(8284)
(7931)
(7910)
(7426)
(7199)
学科
(87292)
经济(87224)
管理(44223)
(41291)
(34599)
企业(34599)
方法(34127)
数学(29469)
数学方法(29251)
地方(19174)
中国(17648)
(17294)
(17111)
(16283)
业经(16107)
地方经济(13153)
(12507)
贸易(12504)
(12032)
(12026)
(11832)
理论(11521)
农业(11324)
(10987)
金融(10985)
环境(10938)
(10327)
银行(10307)
(9925)
财务(9902)
机构
大学(226936)
学院(226050)
(105890)
经济(103897)
管理(85853)
研究(78205)
理学(73791)
理学院(72964)
管理学(71885)
管理学院(71444)
中国(58393)
(47015)
科学(45716)
(45670)
(40055)
财经(36679)
研究所(36249)
(35014)
中心(34767)
经济学(34145)
(33890)
(32988)
业大(30908)
经济学院(30514)
北京(29861)
(29306)
师范(29086)
农业(27545)
(27127)
财经大学(26850)
基金
项目(141135)
科学(111068)
研究(103617)
基金(102756)
(88345)
国家(87628)
科学基金(74936)
社会(67887)
社会科(64342)
社会科学(64323)
(54761)
基金项目(53562)
教育(47366)
自然(46538)
(45637)
自然科(45408)
自然科学(45393)
自然科学基金(44610)
资助(42718)
编号(41745)
成果(34230)
重点(31865)
(31854)
(31694)
(28731)
课题(28629)
国家社会(28164)
教育部(27617)
人文(27019)
创新(26869)
期刊
(122648)
经济(122648)
研究(69572)
中国(39494)
(36594)
学报(32234)
(31199)
管理(31196)
科学(30251)
大学(24269)
学学(22999)
经济研究(20961)
农业(20635)
技术(20578)
教育(19757)
财经(19457)
(19370)
金融(19370)
业经(17952)
(16902)
问题(15986)
技术经济(13821)
(12546)
统计(12399)
商业(12051)
(11256)
世界(11219)
(10818)
国际(10602)
理论(10577)
共检索到3384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文宣  
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产物,其形成程度取决于价值环节片断化和空间重组过程中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之间的对比。技术进步和制度变迁对其边际成本曲线的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专业化经济则是影响其边际收益曲线移动的源泉。边际成本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的移动共同决定了价值环节片断化和空间重组的程度,即决定着全球价值链的形成程度。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廖涵  
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注入新动力的同时,也带来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剧增等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利用经济学中的成本收益分析方法,分析了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比较优势。结果显示,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下,低碳技术进步、低碳需求的培育以及碳排放权、碳金融市场的完善是各国充分发挥竞争优势、实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价值链升级的基本条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涵  
低碳经济中,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要素除了传统的资本、劳动以外,还包括了能源使用以及碳排放的环境容量等。因此,对于我国而言,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下,要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竞争优势,必须在以下方面作出努力:1.低碳技术进步是缓解我国参与价值链低碳发展成本压力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而言,虽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雷切尔·费菲  安德烈斯·施瓦曾伯格  王宇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的推动下,全球价值链不断发展,而一个基于规则的、开放、透明和非歧视的全球贸易体系是经济全球化和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全球价值链发展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但新冠肺炎疫情暴露了其脆弱的一面。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化进程有所放缓,全球价值链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中间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增加了贸易统计及相关研究的困难,潜在的就业岗位损失也引起了各国经济学家的关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铮  张亚斌  
本文在管理学和经济学价值链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用成本法在经济学框架里定义价值链;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一国在要素结构、技术能力和分工迂回度变动后,其嵌入该国经济环境的价值链的变动状况。接着,文章给出了全球价值链的攀升模型,阐明了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的战略定位及升级。最后,本文依据以上分析做出结论,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汪斌  侯茂章  
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促进了生产的全球离散化和区域集聚化倾向。而全球价值链(GVC)这种新的生产和贸易组织方式把片段化的生产集聚区域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进一步强化了全球贸易一体化倾向。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背景、概念形成、研究方法及主要研究内容等方面,对全球价值链理论这一产业与贸易研究的新范式进行了综述。然后,对全球价值链理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及其对我国企业与产业集群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产业升级方面的启示进行了探讨。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管考磊  
当前会计界所界定和运用的公允价值实质上只是一个交易双方认可的价格,它既非价值,也谈不上公允,故其中的失误是显而易见的。文章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剖析公允价值的内涵、本质和运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使用"可接受价格"和"估计金额"取代"公允价值",并构建"可接受价格"和"估计金额"的运用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胡民  
经济全球化时代,跨国资本借助其分布于全球的子公司、分公司,通过“市场内部化”等途径,以“内部转移价格”的定价方式,根据自身的战略需要实现了定价权垄断。同时,金融资本的稀缺性相对下降,技术、知识资本的重要性上升;由于产品同质化程度大大提高,消费者在消费时是以“交易惠利”为基本动力所拉动。在这一系列的新情况下,国内企业必须对“价值链”进行准确理解和认识,各参与方必须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必须注重对行业价值链的培育,建立持股网络,提升整体行业价值链的增值水平;提高诚信水平,把中国企业的价值链打造成为一条诚信链;对价值链再行细化分解与延伸;建立品牌情感价值链。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伟萍  崔苗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全球化下 ,基于企业能力的价值链优化问题。文中将企业活动按其价值创造大小划分为 :核心活动、亚核心活动和基础活动三类 ;分析企业自主执行各项活动能力的强弱 ;构建企业活动、能力与战略选择矩阵 ,从企业能力与企业活动的匹配关系角度 ,对企业活动进行恰当的战略选择 :自制、合作或外包 ,以优化企业价值链 ,实现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璇  
发展数字经济不仅能够助力我国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开发出高附加值的产品与服务,同时还能促进我国企业实现高产能、高质量转型,从而提升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然而,数字技术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范围还有待扩大,大多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程度较低,价值链分工地位尚待提升。因此,为了促进我国企业提升数字化程度,进而提高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本文构建价值链分工地位模型,并收集相关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在总体上,数字经济、出口总额、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劳动密集产业中,仅有数字经济对价值链分工地位存在显著正向作用。在资本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出口总额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外商直接投资、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在技术密集产业中,数字经济、研发力度显著正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资源禀赋程度显著负向促进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琳  
近二十年来,世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额迅速增长,中美贸易差额也随之不断扩大。文章基于双边和多边贸易框架,通过对中美贸易的结构分析揭示了两国的贸易不平衡是由包含了中美两国以及价值链上相关各国的中间投入、最终产品以及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链接等各价值链环节之间的跨境贸易关系所导致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不平衡,只要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格局不改变,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以及贸易差额的扩大就具有一定的刚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何文彬  
利用经济合作组织与世界银行共同发布的2016版贸易增加值TIVA数据,以此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经济体发展的相对空间;其次对主要国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度及分工位置指数进行数据度量;再次对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分解。结论为:更积极有效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大物质资源投放、充分的就业率、完善的营商环境以及坚实完备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提升廊内经济体的能级。金融服务水平以及外商投资水平的实证,更深刻地诠释出创新性技术与创新性金融服务效率、高技术高质量高附加值的外国资金流入是全球价值链升级更有力的驱动因素。最后提出我国政府应当以"一带一路"倡议为抓手,主导重构全球价值链,推动"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廊内国家区域价值链的转型升级,并与国际价值链互动协调,在推动区域一体化的同时,把依靠发达国家的"外围"关系转变为以中国为"核心"的主导关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宪萍  周钊宇  
全球价值链作为世界经济的研究框架和出发点,将国际经济的宏观图景与特定公司的微观透视结合起来,使各个参与者在充分享受专业化分工和发挥各个环节比较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风险的传导与传播,并使风险随着生产网络链条的扩张而不断放大与扩散。全球价值链风险分别通过数字化技术放大机制、中间品交易放大机制、订单库存放大机制使风险的放大成为可能。对于全球价值链中风险放大的根源,需从资本逻辑中进行学理疏通和规律寻绎。一般利润率下降趋势使剩余价值生产与剩余价值实现间的矛盾日益激化,资本逻辑导向的世界经济金融化与空间化并不能解决一般利润率的下降,反而放大了风险。基于资本逻辑的风险治理和防控显然无法通过跨国公司主导的风险衍生系统的自适应来化解,只有通过对资本关系的根本变革,才能实现全球增长共赢链。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王宇  
文章通过对失衡与均衡的经济学分析,说明全球经济失衡也表现为一种动态均衡,近年来国际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是理解失衡的背景,而失衡的根源可能与重大的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有关。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从失衡走向均衡的过程,对失衡的调整过程也是市场力量自动纠错和成长进步的过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