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57)
- 2023(16028)
- 2022(13588)
- 2021(12600)
- 2020(10571)
- 2019(24014)
- 2018(23599)
- 2017(45753)
- 2016(24962)
- 2015(27855)
- 2014(27437)
- 2013(26848)
- 2012(24081)
- 2011(21729)
- 2010(21670)
- 2009(19919)
- 2008(19252)
- 2007(16512)
- 2006(14187)
- 2005(12181)
- 学科
- 济(96927)
- 经济(96826)
- 管理(72630)
- 业(69497)
- 企(58831)
- 企业(58831)
- 方法(48930)
- 数学(42917)
- 数学方法(42198)
- 农(25634)
- 中国(23562)
- 财(23466)
- 学(22325)
- 业经(22157)
- 贸(17892)
- 贸易(17886)
- 理论(17423)
- 易(17387)
- 地方(17247)
- 农业(16900)
- 制(15931)
- 务(15657)
- 财务(15579)
- 财务管理(15553)
- 技术(15529)
- 环境(15487)
- 和(15318)
- 企业财务(14721)
- 划(13807)
- 银(13234)
- 机构
- 大学(352490)
- 学院(351947)
- 管理(140684)
- 济(133702)
- 经济(130889)
- 理学(124087)
- 理学院(122737)
- 管理学(120173)
- 管理学院(119575)
- 研究(114344)
- 中国(81935)
- 科学(75480)
- 京(74317)
- 农(62688)
- 业大(58741)
- 财(58010)
- 所(57576)
- 研究所(53419)
- 中心(51259)
- 农业(49771)
- 江(48671)
- 财经(48072)
- 北京(46085)
- 范(45739)
- 师范(45193)
- 经(43812)
- 院(41690)
- 州(39835)
- 经济学(39493)
- 技术(38231)
- 基金
- 项目(252498)
- 科学(197324)
- 基金(182825)
- 研究(177554)
- 家(162194)
- 国家(160874)
- 科学基金(137543)
- 社会(111310)
- 社会科(105521)
- 社会科学(105491)
- 省(99528)
- 基金项目(96821)
- 自然(92669)
- 自然科(90555)
- 自然科学(90531)
- 自然科学基金(88875)
- 划(84352)
- 教育(82560)
- 资助(75826)
- 编号(71567)
- 重点(56778)
- 成果(56128)
- 部(54342)
- 创(52821)
- 发(52534)
- 创新(49254)
- 课题(49212)
- 科研(48796)
- 计划(47674)
- 大学(46208)
- 期刊
- 济(136188)
- 经济(136188)
- 研究(94844)
- 学报(63512)
- 中国(60400)
- 农(55813)
- 科学(55600)
- 管理(49437)
- 大学(47291)
- 学学(44891)
- 财(42782)
- 农业(38965)
- 教育(38685)
- 技术(30262)
- 融(24109)
- 金融(24109)
- 业经(23836)
- 经济研究(23020)
- 财经(22366)
- 业(20286)
- 经(19031)
- 科技(18530)
- 版(18173)
- 业大(17631)
- 问题(17535)
- 图书(17353)
- 技术经济(16740)
- 统计(16096)
- 商业(16046)
- 理论(15642)
共检索到4835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岭 罗斌 吴东 董建新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影响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其决定变量的剖析,探索了标准化、技术发展与创新、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和政策四方面因素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1)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交易的可编码性提高,供应商能力增强;(2)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降低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交易的可编码性及增强供应商能力;(3)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降低;在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提高;(4)政策因素对决定变量的作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祝慧敏
文章从贸易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方式和价值链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中美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借助于WTO/OECD-TIVA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实证考察了中美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美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地,两国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与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与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从演进态势看,中美价值链合作存在"直接价值链合作发展缓慢,深度价值链合作不断弱化"的突出问题。(2)从影响因素看,中国产出规模扩大和中美制度质量差异显著促进了中美总体价值链合作,而美国产出规模扩大、中美劳动力禀赋差异及物资资本禀赋差异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政治关系改善没能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关键词:
中美价值链合作 模式演进 影响因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陈茜茜
加快全球价值链合作是促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关键引擎。从总体、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此外,中巴、中印主要开展简单的价值链合作,而中俄价值链合作的复杂度相对较高。(2)从影响因素看,除制度质量差异和地理距离外,政治关系、总产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与物质资本差异及入世,均对总体价值链合作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宋耘 王婕
社会网络对企业价值提升有基础性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和当地治理水平将对中国企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当地治理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地治理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标准化组织的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模块型治理模式;纵向关系治理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市场型治理模式。当地创新系统和纵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而横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的影响不显著。在不同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企业过程升级、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的水平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宋耘 王婕
社会网络对企业价值提升有基础性作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以来,经济全球化出现新的变化与发展,嵌入全球价值链(GVC)模式和当地治理水平将对中国企业升级产生重要影响。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广东企业作为样本,通过实证研究考察当地治理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的影响以及当地治理水平和全球价值链嵌入模式对企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地标准化组织的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模块型治理模式;纵向关系治理水平越高,全球价值链越可能表现为市场型治理模式。当地创新系统和纵向关系治理对企业升级绩效存在正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石洁
本文在梳理全球价值链相关定义的同时,着重归纳价值链治理模式的研究,以期能更有效深入理解不同价值链上的经济主体如何进行有效分工协调以及权力利益的分配,更好地把握全球化发展的驱动力量及其运行机制。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治理模式 研究综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作为全球价值链治理者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他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着分布于全球的占据全球价值链低端环节的成千上万的地方产业集群,中国正遭受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竞争和发达国家核心要素控制的双重阻击。积极参与乃至成为全球价值链的治理者当是中国主导企业、政府和学者考量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要培育一批跨国领导企业,聚集创造核心能力的高级和专业化生产要素、铸造基于国内外的专业化市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和整合资源。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蓉 蒋伏心
本研究从贸易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形式和价值链合作程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并借鉴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以价值链合作、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为主,以非价值链合作、间接和深度价值链合作为辅;双方价值链合作整体较稳定,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呈上升趋势;物质资本禀赋差异等因素对不同价值链合作模式的影响各异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鉴于此,文章提出加强中国与东盟价值链合作紧密性,警惕中国与东盟价值链断裂风险等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查日升
全球价值链治理既受交易的复杂程度、信息和知识的可编码程度、供应商的供应能力等GVC内部因素影响,也受政府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政府要创造一种机制和制度,供给高级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科技金融、自主产权的知识、科技服务等生产要素,其具有边际收益递增的特性。活跃的竞争状态既倒逼企业不断创新也催生大量创新型企业,政府需保证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企业的公平有序竞争。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特别是精致性需求为GVC治理者产生创造必要条件,政府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完善消费政策培育GVC治理者成长所需的需求结构、需求规模和需求增长率。中央政府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各级地方政府需积极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治理 政府 作用机理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李健敏
文章首先从嵌入方向和嵌入深度两个维度构建中国嵌入亚太价值链的模式升级分析框架,然后利用WTO/OECD-TIVA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测算中国各行业的亚太价值链嵌入模式位置指数,并对亚太价值链模式升级的影响因素展开实证检验。结果发现:(1)无论从嵌入方向还是嵌入深度视角来看,中国的亚太价值链嵌入模式位置指数均相对较低(均小于1),但从变动趋势来看,其呈现出波动式增长的态势;(2)从影响因素看,工人技能结构优化、人均资本水平提升、产出规模扩大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均有助于亚太价值链嵌入模式的优化升级。此外,劳动生产率增长和加入WTO仅有助于后向嵌入模式向前向嵌入模式的优化升级,国内中间品投入增加有助于浅度嵌入模式向深度嵌入模式的优化升级,而不利于后向嵌入模式向前向嵌入模式的优化升级。需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具有行业和经济体异质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辉
地方产业集群沿着全球价值链往上升级,并不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而是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中进行的。全球价值链片断化后,各个价值环节之间是有着严格的价值等级体系的。价值等级体系的形成一般有跳跃式和蔓延式两种空间布局模式。占据不同价值环节的地方产业集群,也由此在全球形成了严格的空间等级体系。在该等级体系中,既紧密合作又相互激烈竞争的各个层级的地方产业集群时刻演绎着升级和反升级的较量。既然各个地方产业集群之间攀登和反攀登都是在全球价值链中展开,那么就应该遵循链条本身所包含的各种竞争关系。不同的竞争和升级关系又会带来不同的经济影响。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曾咏梅
在借鉴Humphrey和Schmitz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价值链治理结构概括出被并购、贴牌生产、互利合作、交钥匙工程和出口五种嵌入模式,这五种嵌入模式将价值链治理结构与具体嵌入渠道联系起来。一方面提供了进入全球价值链的直接入门之道,另一方面体现了全球价值链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权力的对称程度,能够成为分析价值链参与者升级前景的代表性同一框架。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嵌入模式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建伟 戴俊骋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失衡正在深度调整,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不断加快,主要发达国家纷纷调整自身发展战略以适应全球形势的新变化。笔者通过构建全球价值链分工演变的动力机制,并结合大量最新的实际案例分析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变化,个性化需求、新型生产模式变得越来越重要;在依赖传统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空间被压缩的同时,我国向先进制造模式转变、围绕需求变化实现创新发展的难度很大;不加选择地盲目跟从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战略,可能会陷入新一轮引进发展理念、发展路径和技术设备的追赶陷阱。基于上述分析判断,笔者认为发达国家倡导的先进制造模式并不完全适应于我国发展实际,我国需要立足...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科技革命 先进制造 分工模式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生华 吴晓冰
经济全球化使产品价值创造环节分散于世界各地,形成了全球价值链。由于价值链的不同环节,所蕴含的价值附加值并不相同,融入全球价值链中的地方产业必须沿着价值链不断的进行升级,才能获得持续的发展。本文应用全球价值链理论,根据浙江产业集群的结构特点以及各自融入价值链的程度差异,认为由地方价值链到全球价值链,由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到功能升级、跨链条升级是一个有效的升级模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 升级模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立
本文在对价值链和运营模式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价值链管理引发运营模式的转变。运用运营模式分析架构分析了我国电信产业价值链演进过程,这个过程经历了垄断经营模式、双寡头垄断模式和多商竞争模式等阶段。分析了我国主要电信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典型业务的运营模式,比较了它们的特点及优势与劣势,探讨了电信运营商运营模式的优化途径。
关键词:
价值链 运营模式 电信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