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47)
- 2023(10917)
- 2022(8944)
- 2021(8256)
- 2020(6781)
- 2019(15076)
- 2018(14822)
- 2017(28321)
- 2016(15111)
- 2015(16621)
- 2014(16074)
- 2013(16070)
- 2012(14452)
- 2011(12636)
- 2010(12709)
- 2009(12112)
- 2008(12132)
- 2007(10779)
- 2006(9502)
- 2005(8721)
- 学科
- 业(83860)
- 企(77795)
- 企业(77795)
- 济(70057)
- 经济(69975)
- 管理(66530)
- 业经(28603)
- 方法(26536)
- 农(25898)
- 财(24559)
- 务(19657)
- 财务(19645)
- 财务管理(19628)
- 农业(19090)
- 企业财务(18570)
- 数学(18400)
- 数学方法(18252)
- 技术(17333)
- 地方(15707)
- 划(14340)
- 中国(14277)
- 制(13986)
- 策(13919)
- 和(13878)
- 理论(12997)
- 企业经济(12497)
- 经营(12320)
- 体(12123)
- 技术管理(11694)
- 贸(10889)
- 机构
- 学院(217087)
- 大学(208598)
- 管理(92776)
- 济(90967)
- 经济(89367)
- 理学(79804)
- 理学院(79033)
- 管理学(78262)
- 管理学院(77824)
- 研究(64708)
- 中国(51950)
- 京(43500)
- 财(42057)
- 科学(36919)
- 江(33839)
- 财经(33223)
- 农(32900)
- 所(30718)
- 中心(30301)
- 经(29910)
- 业大(28737)
- 研究所(27428)
- 州(26985)
- 北京(26400)
- 商学(26231)
- 范(26083)
- 经济学(26040)
- 商学院(25978)
- 师范(25918)
- 农业(25521)
- 基金
- 项目(142295)
- 科学(115251)
- 研究(109393)
- 基金(104542)
- 家(88721)
- 国家(87832)
- 科学基金(78788)
- 社会(72140)
- 社会科(68318)
- 社会科学(68299)
- 省(57193)
- 基金项目(56167)
- 自然(49448)
- 自然科(48311)
- 自然科学(48303)
- 教育(48175)
- 自然科学基金(47509)
- 划(45766)
- 编号(45262)
- 资助(39908)
- 成果(35129)
- 业(33608)
- 创(33555)
- 发(31414)
- 重点(30957)
- 部(30869)
- 创新(30332)
- 国家社会(29718)
- 课题(29446)
- 制(29372)
- 期刊
- 济(108618)
- 经济(108618)
- 研究(61751)
- 中国(39950)
- 管理(39161)
- 财(37533)
- 农(32054)
- 科学(27503)
- 学报(24403)
- 农业(22235)
- 技术(21752)
- 业经(21474)
- 大学(19752)
- 学学(18695)
- 教育(18635)
- 融(17827)
- 金融(17827)
- 财经(16564)
- 经济研究(16167)
- 业(14657)
- 经(14465)
- 问题(14042)
- 技术经济(13196)
- 财会(12708)
- 现代(12321)
- 商业(11406)
- 世界(10708)
- 会计(10333)
- 资源(10314)
- 贸(10300)
共检索到3238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赖磊
代工企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战略性和紧迫性,其升级并不是独立自发的,而是受到了全球价值链中各经济主体之间的组织形式和关系安排的统一约束。知识经济的发展也为代工企业的升级创造了新的机遇。全球价值链、知识转移以及代工企业的升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通过分析全球价值链治理下的全球领先企业与代工企业之间的知识转移模型,从而提出代工企业的升级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邱红 林汉川
运用全球价值链(以下称GVC)理论让本文更关注此次国际产业转移所内含的驱动力对发展中国家企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GVC理论向贴牌加工生产(以下称OEM)企业微观分析层次延伸,试图将GVC、企业能力及企业转型升级路径模式放在一个系统平台上透析,构建一个GVC、企业能力与转型升级机理和路径选择模型,并以珠三角纺织企业调查数据为依据,利用主成分和逻辑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企业能力与珠三角OEM纺织企业转型升级之间的影响机理和升级路径。研究发现,OEM纺织企业的内外部影响因素与其升级路径模式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因果联系。即:GVC视角下的外部驱动力和嵌入其中OEM厂商的...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李海舰
全球价值链嵌入中的我国本土代工企业升级问题,是涉及我国经济转型大势的战略性与紧迫性命题。浙江工商大学俞荣建副教授的专著《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长三角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王亮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12家工业上市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30个省份的投资数据,将地区和企业层面特征综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别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从本土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成本、市场需求、集聚外部性、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企业规模是影响我国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利润率、资本结构则不是决定性因素;(2)集聚外部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尚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引资效应;(3)靠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发育完善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当前我国本土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动力;(4)大规模企业比小规模企业具有更强的转移意愿。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动力机制 上市公司 国家价值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郭文伟 李嘉琪
在对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进行测度的基础上,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数据模型,从时空维度揭示了房价水平、城市创新能力对产业转型升级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珠三角9个城市的房价水平对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机制存在着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一种是城市房价水平会直接对城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另一种是城市房价通过降低城市创新能力和城市投资效率进而间接抑制产业转型升级;珠三角地区其他城市的房价水平会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城市房价差异也对本市产业转型升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房价水平 城市创新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本土代工企业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战略演变的内外部驱动力,提出了这一战略演变的实现路径。认为全球价值链框架下本土代工企业可以通过模仿创新、合作创新、自主创新三种模式实现技术进步,其创新模式的选择受到企业能力、外资战略、网络关系、市场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多因素动态约束的特征。根据本土代工企业的核心能力与战略目标,选择适宜的创新模式,并依据环境的动态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与创新收益,并逐步实现由成本领先向创新领先的战略演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怡安 占孙福 李中斌
在科技、经济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背景下,技术转移已成为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组织学习理论,认为培育一定程度的吸收能力,并将所获得的知识进行整合,有助于组织知识与技术转移绩效的提升。本文以珠三角地区102家高科技企业作为研究对象,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方法探讨吸收能力、知识整合对组织知识与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吸收能力对知识整合有显著的直接正相关关系,吸收能力与知识整合对技术转移绩效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企业若能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将外部技术转化为企业组织自身的知识(技术),将能更好地提升技术转移绩效。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汪志红 谌新民
本文基于当前珠三角地区中小型企业转型升级中人才瓶颈问题,从企业角度分析其人才结构特征与类型人才流动性特征,根据Price-Mueller雇员离职模型原理构建类型人才流动影响因素,使用两分类与多分类logistic计量分析模型,从概率风险比率角度分析其不同类型人才流动性影响因素、人才开发模式及其与企业转型升级的关系。结论显示,当前,珠三角地区中小型转型升级企业人才结构多以"三低"模式为主,各种类型人才流动性对企业转型升级影响程度不同,管理类人才最大,技术技能型人才最小。企业需根据自身人才结构特点,采用不同的人才开发模式,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并以此提升人才结构模式,缓解人才流动性,突破人才瓶颈,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除继续高速增长外,其区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0年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地区的某些省份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转移有加剧的迹象。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对FDI在我国地区间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吸引FDI的状况,然后对影响FDI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地成本升高加速FDI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促使FD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项桂娥 胡鹏
传统的产业转移理论无法解释我国区域间产业转移进程缓慢问题。随着分工深化到产品内部,全球价值链治理下国际产业转移微观机理发生了改变,处在俘获型和层级制治理结构下我国东部地区产业集群进一步进行空间转移的能力较弱。因此,推动区域间产业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GVC治理结构出发,把区域经济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经济的大循环中,提供与价值链治理激励相容的机制,增加价值链环节和拉伸价值链条,立足企业网络理论构建区域网络化产业链体系和供应链体系,将产业升级寓于产业转移之中,提升集群中本土企业在GVC中竞争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区域产业转移 泛长三角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胡军 陶锋 陈建林
OEM企业是珠三角区域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力量,其持续成长有利于提高珠三角产业国际竞争力。我们分析了OEM企业成长与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的动态演变,并归纳出全球价值链外包体系中的OEM企业的一般成长路径。我们将珠三角OEM企业划分为两大阵营,分别探讨了企业实现持续成长的路径选择:第一阵营主动承接价值链高端环节,一部分企业从OEM向ODM转变,另一些则走OEM与OBM相结合的成长模式,也鼓励大企业适当的相关多元化;第二阵营要“做大”OEM,实现规模经济,并向配套产业的方向发展。OEM企业持续成长还要有一个良好的外生环境,主要包括发展机遇、制度环境和文化环境等。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外包体系 OEM 路径选择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向阳 陈日新 周静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最终产品与中间产品生产企业以及单产品与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的布局与集聚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为了分析这些不同类型的行业布局特征及其对城市增长的影响,论文选择珠三角城市群的多产品生产企业在城市之间的布局和在代表性城市内部的布局为研究对象,运用经济地理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我们调查的数据分析珠三角地区多产品生产企业的布局特征及其对企业本身范围经济与城市增长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的集聚效应明显,多样化水平高;珠三角城市群多产品生产企业为了使企业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电子信息产业是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本文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对长三角和其他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对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升级策略提出可行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魏丽华
我国制造业一直以低成本、低技术含量、核心竞争力弱为基本特征。随着国内外形势的演变,制造业的困境日益明显。金融风暴的袭击更是加剧了其生存危机。因此推动产业集群升级,迫在眉睫。本文以珠三角制造业为例,剖析了其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并提出了推动其集群升级的战略措施。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升级 制造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