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30)
- 2023(12831)
- 2022(10682)
- 2021(9816)
- 2020(7770)
- 2019(17806)
- 2018(17004)
- 2017(31932)
- 2016(16291)
- 2015(18623)
- 2014(18166)
- 2013(18105)
- 2012(16914)
- 2011(15657)
- 2010(15608)
- 2009(14500)
- 2008(14263)
- 2007(12347)
- 2006(11077)
- 2005(10256)
- 学科
- 济(79795)
- 经济(79708)
- 业(47553)
- 管理(46769)
- 企(37227)
- 企业(37227)
- 方法(28043)
- 中国(27809)
- 贸(24625)
- 贸易(24607)
- 易(23907)
- 数学(23761)
- 数学方法(23629)
- 农(21969)
- 地方(20500)
- 业经(18229)
- 财(16252)
- 农业(14408)
- 融(14331)
- 金融(14331)
- 银(14077)
- 银行(14066)
- 制(13808)
- 行(13762)
- 发(13097)
- 环境(12814)
- 学(12608)
- 地方经济(11227)
- 关系(11208)
- 技术(11191)
- 机构
- 学院(240398)
- 大学(239779)
- 济(114811)
- 经济(113063)
- 研究(90803)
- 管理(89600)
- 理学(76379)
- 理学院(75517)
- 管理学(74665)
- 管理学院(74206)
- 中国(70291)
- 京(51721)
- 财(49986)
- 科学(49533)
- 所(44606)
- 研究所(40290)
- 财经(39733)
- 中心(39677)
- 经济学(37047)
- 经(36472)
- 农(35138)
- 江(34322)
- 北京(33689)
- 经济学院(33384)
- 范(32875)
- 院(32712)
- 师范(32633)
- 财经大学(29719)
- 业大(29442)
- 州(27685)
- 基金
- 项目(156630)
- 科学(125941)
- 研究(119474)
- 基金(116612)
- 家(101618)
- 国家(100412)
- 科学基金(85931)
- 社会(80869)
- 社会科(76927)
- 社会科学(76913)
- 基金项目(59772)
- 省(57535)
- 教育(53207)
- 自然(51065)
- 自然科(49904)
- 自然科学(49890)
- 划(49242)
- 自然科学基金(49057)
- 资助(47331)
- 编号(46458)
- 发(39779)
- 成果(37851)
- 部(36361)
- 重点(35524)
- 国家社会(35272)
- 发展(33248)
- 创(33121)
- 展(32705)
- 课题(32617)
- 中国(32049)
- 期刊
- 济(130807)
- 经济(130807)
- 研究(80413)
- 中国(51009)
- 财(36345)
- 管理(35582)
- 农(33892)
- 科学(32419)
- 学报(32244)
- 教育(26271)
- 融(25813)
- 金融(25813)
- 大学(25665)
- 学学(23961)
- 农业(23833)
- 经济研究(23542)
- 业经(21668)
- 贸(20460)
- 财经(20266)
- 技术(19808)
- 国际(18918)
- 问题(18166)
- 经(17756)
- 世界(16108)
- 业(13826)
- 商业(12141)
- 技术经济(11751)
- 坛(10745)
- 论坛(10745)
- 现代(10650)
共检索到379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少军 侯慧芳
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中贸易条件的改善,不仅关系到本国贸易利益的多少,而且关系到本国的产业升级前景。为此,本文以WIOD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发展中国家1995—2014年的跨国面板数据,探究了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影响机制,主要的发现如下。第一,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将不断恶化。第二,分别从出口渠道与进口渠道来看,GVC使发展中国家的出口价格指数下降和进口价格指数上升,形成了"高进低出"的贸易条件模式。第三,对比分析两种渠道,GVC对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的恶化作用可能更多的是通过出口渠道来实现的。第四,GVC嵌入度对贸易条件的作用受到GVC分工位置的影响,随着GVC嵌入度的提高,居于GVC下游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所能得到的贸易利益更加微薄,表现为贸易条件逐渐恶化。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何为
发展中国家不断恶化的贸易条件,造成其福利损失,收入减少,抑制了经济的发展。本文从产品、技术力量、市场控制力以及发展中国家的汇率政策四个方面,阐述了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的原因,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和权利分配差异,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董国辉
“贸易条件恶化论”是由劳尔·普雷维什和汉斯·辛格提出来的一种理论,它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西方经济学界引起了广泛争议,由此引发了一场历经数十载的“贸易条件之争”。然而,这一理论并没有因此失去其生命力,而是获得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发展。这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外围国家可能会继续面临贸易条件恶化的问题。
关键词:
劳尔·普雷维什 贸易条件 知识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觉力 王文龙
本文通过对贸易条件恶化论进行全面的分析 ,得出了低技术层次出口商品相对于高技术层次出口商品存在着长期贸易条件的恶化 ,并且随着科技的进步 ,贸易条件恶化的范围越来越广 ,但一国可以通过持续的技术进步来改善贸易条件 ,从而得出要改变我国不利的贸易条件 ,其最佳途径是不懈的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升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学锋 陆丽娟 黄云湖 陈勇兵
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由于忽略了贸易品种类变化的重要影响,低估了出口价格指数,高估了进口价格指数,从而导致贸易条件测度出现实质性偏误。本文借鉴新贸易理论和企业异质性贸易模型新近拓展的理论框架,利用HS6位数级双边贸易流量数据,在考虑种类变化的情况下,测算了1995~2004年间中国与40个贸易伙伴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和贸易条件的变化。我们发现,基于固定种类篮子的传统测度方法,平均而言,确实导致中国的出口价格指数被低估0.93%,进口价格指数被高估0.73%,从而最终导致中国的贸易条件被低估1.63%。在固定种类下,中国的贸易条件确实恶化了0.5%,但考虑种类变化的实际贸易条件大约改善了1...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刚 魏蔚
考察了价格贸易条件对亚洲7国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都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增长。而价格贸易条件对价格水平的影响却呈现出差异性,随着价格贸易条件的改善,菲律宾和土耳其(1)的价格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巴基斯坦的国内物价水平反而会上升。VEC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当受到价格贸易条件变动冲击时,中国、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和菲律宾的经济虽然会一时偏离长期均衡状态,但通过误差修正过程影响人均实际GDP,其经济仍将恢复均衡。而印度和马来西亚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对人均实际GDP的影响并不显著。针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分析,当价格贸易条件变动造成经济不均衡时,通过误差修正过程调整物价,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经济会重新恢复均衡状态,但变量间长期均衡关系并不能对中国、菲律宾和土耳其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产生显著影响。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VEC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浜源 王亮
传统理论认为,贸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基于25个发展中国家1980-2011年的平行面板数据,对贸易条件变动如何影响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方面,贸易条件的恶化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这与传统理论相悖;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开放程度的提高,这种促进作用逐渐减弱。此外,贸易条件的频繁剧烈变动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经济增长 发展中国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王云飞 蒙英华
研究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会扩大国内工资差距。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及WWZ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主要13个制造业与12个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在三要素中间投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且服务业比制造业更加显著,但2003年前后出现分化。研究创新:本文采用新的VSS指数测算方法并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工资差距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王云飞 蒙英华
研究目标: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深入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是否会扩大国内工资差距。研究方法:基于WIOD数据库及WWZ方法,测算了1995~2011年中国主要13个制造业与12个服务业垂直专业化指数,并在三要素中间投入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对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与现有研究结果不同的是,本文发现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参与国际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提高,进一步缩小了中国熟练和非熟练劳动力的工资差距,且服务业比制造业更加显著,但2003年前后出现分化。研究创新:本文采用新的VSS指数测算方法并新增服务业的分析视角。研究价值:分析融入GVC程度对中国制造业与服务业工资差距影响的差异及形成原因,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分工 制造业 服务业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王亮 吴浜源
本文基于1980~2011年间的跨国数据,对发达国家贸易条件与贸易收支之间经验性的S曲线假说在发展中国家是否适用进行了检验。然后,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和采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实证分析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统计关联性上,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存在S曲线效应;在实证经验上,贸易条件恶化会导致贸易收支盈余在短暂的下降之后再上升。本文的实证结论与S曲线假说是吻合的,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长期以来中国贸易条件不断恶化与贸易收支顺差持续扩大并存的现象。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贸易收支 S曲线 动态面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方杰炜 施炳展
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结合发展中国家在区域贸易协定框架内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约束的现实,本文利用2005—2015年26个发展中国家与64个伙伴国(地区)的区域贸易协定数据和价值链分工数据,实证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影响。结果表明,签订并实施涵盖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区域贸易协定有效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全球价值链分工水平,这主要通过降低被模仿风险、降低合约成本并提升创新能力实现。此外,与知识产权保护相关的区域贸易协定存在第三国溢出效应,可以强化发展中国家与非缔约国的价值链关联。进一步研究发现,知识产权保护更大程度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参与知识密集型行业的价值链分工,从而优化了发展中国家价值链嵌入结构,促进价值链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玮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借用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理论来分析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理论、产业升级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的详细梳理,系统总结了全球价值链理论的发展脉络,以及当前全球化生产组织体系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进程带来的机遇与阻力。在此基础上,本文尝试通过融合"技术能力"和"技术——经济范式"变革的演化视角,简要评述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分析方法上存在的局限,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展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红霞 张哲 杨昊昌
本文解析了全球价值链的演进及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实践,梳理了贸易增加值核算和跨境贸易成本估算的研究进展,采用HS-6分类体系下的零部件贸易额和跨境贸易便利度指标,衡量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增值能力及跨境成本。研究发现,便利的营商环境和低跨境贸易成本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基本前提;加快技术创新、提升商业与运输领域服务效率、改进制度设计质量是摆脱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低端地位必行的发展路径;期望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经济相对后进国家,优先参与区域价值链分工不失为合理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