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55)
2023(18176)
2022(15266)
2021(13720)
2020(11710)
2019(26267)
2018(25798)
2017(49815)
2016(26756)
2015(29385)
2014(28557)
2013(28356)
2012(25374)
2011(22549)
2010(22424)
2009(21132)
2008(20728)
2007(18362)
2006(15918)
2005(14223)
作者
(76817)
(64432)
(64043)
(60661)
(40697)
(30777)
(29040)
(25021)
(24334)
(22722)
(21903)
(21468)
(20287)
(20194)
(20122)
(19599)
(19040)
(19030)
(18501)
(18387)
(15880)
(15664)
(15473)
(14630)
(14371)
(14284)
(14140)
(14025)
(12823)
(12603)
学科
(112951)
经济(112797)
(103725)
管理(94850)
(91776)
企业(91776)
方法(54185)
数学(45050)
数学方法(44565)
(37266)
(34576)
业经(32936)
(26317)
财务(26266)
财务管理(26228)
中国(25599)
企业财务(24978)
(24476)
农业(23794)
技术(20844)
(20000)
贸易(19994)
(19416)
(18519)
(18475)
理论(18429)
(18263)
(18138)
环境(17574)
(16982)
机构
学院(383833)
大学(379337)
(161914)
经济(159111)
管理(154714)
理学(134672)
理学院(133382)
管理学(131250)
管理学院(130559)
研究(120047)
中国(92813)
(77294)
(76924)
科学(72773)
(69400)
财经(61783)
业大(60031)
(59304)
(56592)
(56297)
中心(56008)
农业(54971)
研究所(53805)
经济学(49885)
北京(47014)
财经大学(46004)
经济学院(45296)
(43660)
(43433)
商学(43310)
基金
项目(263037)
科学(209409)
基金(195650)
研究(186038)
(171747)
国家(170304)
科学基金(148427)
社会(122632)
社会科(116561)
社会科学(116528)
基金项目(103454)
(102689)
自然(98109)
自然科(96001)
自然科学(95974)
自然科学基金(94354)
(85816)
教育(85400)
资助(79716)
编号(71674)
重点(58813)
(58401)
(57446)
成果(55334)
(54914)
创新(53185)
国家社会(51870)
(51609)
(51309)
科研(51126)
期刊
(173469)
经济(173469)
研究(104775)
中国(67072)
(63333)
(63261)
管理(61120)
学报(61032)
科学(56270)
大学(47149)
学学(45377)
农业(43209)
技术(34188)
(34100)
金融(34100)
财经(31011)
业经(30539)
教育(28587)
经济研究(28176)
(26630)
(25423)
问题(22886)
技术经济(20757)
(18840)
商业(18579)
统计(18469)
财会(18425)
(18043)
(17791)
现代(17718)
共检索到5501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华  
本文基于我国贸易强国建设背景下,就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中介效应机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同时还会通过外商直接投资的间接渠道对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其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作用。具体表现为,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资本和技术溢出效应进一步强化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文章最后从加大政策支持、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借助“一带一路”与APEC等载体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扩大开放吸引更多外商直接投资,以及加快全球产业体系布局等方面提出提升我国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笑雷   刘贤宁   李新奥  
本文基于2013-2022年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对这一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科技创新具有中介作用。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东部地区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效果较差。本文结合现阶段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我国物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成果提出相关建议,以期为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玲   王晓蕾   官鹏飞  
本文基于生产分解模型的WWYZ法,测算全球42个经济体的运输业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并分析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效应。研究表明:无论前向嵌入还是后向嵌入,发达经济体更大程度地嵌入GVC分工;从GVC嵌入地位看,发展中经济体正缩小与发达经济体的差距;发达经济体的GTFP增长水平长期领先,但发展中经济体因技术进步作用呈现快速追赶态势。影响机制表明,GVC前向嵌入通过技术进步、环境规制对GTFP的影响效应尚不显著;但GVC后向嵌入会加大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显著抑制GTFP的增长;而GVC嵌入地位对GTFP具有U型增长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嘉歆  
本文以2011-2022年A股流通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提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创新与人力资源要素配置作用于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东部地区数字化转型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最显著,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效应并不显著;相对非国有流通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效应在国有流通上市公司中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赋能绿色创新活力、培育数字创新人才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姜能鹏  陈经伟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中1998-2009年相互匹配的数据,对微观层面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度,考察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还基于中介效应基本原理构建实证模型,对全球价值链机制下FDI影响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同时论证了FDI对不同所有制企业的作用具体异质性特征。基本结论为:(1)中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FDI对中国企业作用机制显著,即中国企业可通过FDI促进其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提升中国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2)FDI对国内外资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民营企业次之,对国有企业的作用比较弱。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越  黄艳希  陈勇兵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微观企业数据以及2001-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合并数据,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改善效应。我们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可以有效提高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企业的生产效率改进存在"倒U型"关系。同时,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会通过中间品效应、大市场效应以及竞争效应改善其生产率。经验研究结论支持了上述3个全球价值链的生产率改善机制,但随着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的技术距离缩短,上述3个机制的改善效应会逐渐消失或减弱,从而可能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风险。此外,全球价值链嵌入的生产率效应在国有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吴书新   李薇  
本文选取201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碳金融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碳金融可显著促进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在碳金融推动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过程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异质性检验发现,碳金融对东中部地区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大于西部地区。基于此,应完善碳金融市场体系、推动流通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差异化绿色流通模式,提高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弘媛  丁一兵  
本文基于2001~2014年中国17个制造业的数据,从理论机制和实证研究层面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双向嵌入对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不同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中国制造业基于后向参与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污染转移效应和低端锁定效应,会抑制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提升。第二,中国制造业基于前向参与的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存在规模效率效应、技术进步效应、环境规制效应和生产转移效应,会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产生正U型影响。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的影响具有行业异质性。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中国制造业早日突破"低端锁定"的困局,有效提高中国制造业绿色全要素能源效率,最终实现经济发展和绿色环保的"双赢"。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许冬兰  于发辉  张敏  
中国的全球分工参与对本国的经济与环境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基于2000~2015年中国33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模型和动态EBM-Malmquist指数分别测算了33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和低碳全要素生产率(TFP),然后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回归分析了GVC嵌入对中国工业低碳TFP的内在传导机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增长趋势,而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整体略有下降;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促进了中国工业低碳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其内在传导路径为规模效率、环境改善效率与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产业结构调整、环境规制及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低碳TFP增长,而能源结构、所有制结构对低碳TFP增长表现为阻碍作用,研发投入对低碳TFP未产生显著影响。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梁会君  
基于2003~2014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通过中介效应模型检验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技术促进效应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并根据工业技术密集程度和污染程度的不同进行分异性检验。研究结果显示,基于工业全行业层面,研发投入具有一定的"遮掩效应",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技术促进效应影响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间接路径削弱了服务贸易开放对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直接效应;在低技术密集和高技术密集行业,服务贸易开放通过技术促进效应最终提升工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均不存在;在清洁行业,技术促进的中介效应显著为负,而在高污染行业则显著为正。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范斐  张雪蓉  连欢  
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SBM模型,测度长江经济带沿线102个城市2004—2018年绿色创新效率,构建中介模型分析外商直接投资在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影响下的中介效应,并基于门槛回归模型考察环境规制在不同FDI发展水平下对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的绿色创新效率存在空间非均衡性;加强环境规制对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FDI在其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环境规制对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FDI存在双门槛效应,呈现"N形"非线性关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郑书渊   张潇化   赵云海  
文章通过建立动态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低碳物流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碳物流能够显著提升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检验发现,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低碳物流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边际作用最强;城镇低碳物流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显著强于乡村。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产业结构升级在低碳物流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过程中起中介效应。门槛效应检验显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在低碳物流对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动态影响过程中发挥门槛效应。由此,提出相关建议:搭建低碳物流发展平台、健全低碳物流发展机制与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高流通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旭   侯杰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是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分析了在《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政策背景下,试点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作用机制及政策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两业融合”政策主要是通过市场示范机制和结构优化机制引导试点企业“精准”融入重点领域,降低企业试错成本,促进创新投入结构优化,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新能源和制造业、研发设计服务和制造业等试点领域提升更明显;西部、东部地区提升效果相对优于中部地区但整体差异并不明显。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董有德  夏文豪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文基于SBM距离函数和GML指数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使用系统GMM和门槛模型检验了中国各省份外商直接投资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FDI对中国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种负向影响在地区分布上呈现“东弱西强”的特征。进一步回归发现:FDI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存在基于环境规制和技术吸收能力的单一门槛效应。使用面板分位数模型进行拓展分析发现,FDI对不同分位点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本文的研究为评估外商直接投资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提供了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