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67)
2023(16609)
2022(14139)
2021(13066)
2020(10896)
2019(24916)
2018(24155)
2017(46443)
2016(25081)
2015(28076)
2014(27339)
2013(27533)
2012(25122)
2011(22842)
2010(22252)
2009(20435)
2008(19682)
2007(16696)
2006(14331)
2005(12432)
作者
(73392)
(61058)
(60498)
(57494)
(38763)
(29302)
(27271)
(24023)
(23212)
(21493)
(20696)
(20694)
(19114)
(19101)
(18778)
(18774)
(18309)
(18232)
(17443)
(17284)
(15291)
(14709)
(14632)
(13738)
(13667)
(13420)
(13298)
(13255)
(12183)
(12069)
学科
(103032)
经济(102920)
管理(73922)
(69704)
(56803)
企业(56803)
方法(49913)
数学(44233)
数学方法(43864)
中国(28110)
(26864)
(25330)
(22722)
(21787)
贸易(21779)
业经(21674)
(21210)
环境(19096)
农业(18025)
地方(17891)
(16872)
(16167)
(16161)
财务(16104)
财务管理(16081)
技术(15464)
企业财务(15282)
(15162)
金融(15161)
(15118)
机构
大学(360893)
学院(356777)
(148494)
经济(145823)
管理(142030)
理学(124809)
理学院(123443)
研究(123289)
管理学(121476)
管理学院(120862)
中国(90888)
科学(77049)
(76510)
(64105)
(62466)
(61670)
业大(57231)
研究所(57065)
中心(54484)
财经(53205)
农业(49575)
(48786)
北京(48263)
(47821)
经济学(45715)
(45130)
师范(44610)
(44582)
经济学院(41483)
财经大学(39966)
基金
项目(254402)
科学(199931)
基金(187592)
研究(180238)
(166311)
国家(165011)
科学基金(140706)
社会(116179)
社会科(110303)
社会科学(110277)
基金项目(99340)
(96494)
自然(92997)
自然科(90843)
自然科学(90817)
自然科学基金(89238)
(82751)
教育(81605)
资助(77306)
编号(70438)
重点(57114)
(56686)
成果(55471)
(53808)
(52998)
创新(49538)
科研(49343)
国家社会(48835)
教育部(48400)
课题(48035)
期刊
(150202)
经济(150202)
研究(101979)
学报(62794)
中国(61021)
科学(55732)
(55205)
管理(49363)
大学(46762)
(46342)
学学(44422)
农业(38579)
教育(33245)
(27839)
金融(27839)
技术(27572)
经济研究(26368)
财经(25587)
业经(23988)
(21837)
(21007)
问题(19765)
科技(17977)
(17473)
(17149)
技术经济(16800)
图书(16382)
业大(16160)
理论(16046)
商业(15859)
共检索到5005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吕越  马明会  
采用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数据库》以及《中国能源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在测算中国各省份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影响及内在机制。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降低中国的碳排放水平;机制检验结果显示,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来改善碳排放水平,而其所引发的经济规模扩张则会加剧碳排放;从区分地区的研究来看,沿海省份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更加突出;从区分环境规制强度的研究来看,环境规制强度越高的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相对越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俊红  余雪微  
深入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节能减排的影响,对于科学探析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境效应,进而促进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全球价值链嵌入、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纳入同一分析框架,并从能源消费强度和能源消费结构两个维度,理论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碳减排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采用WIOD数据库测算了全球43个经济体54个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并通过构建动态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碳减排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显著地降低了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发展中经济体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助于其行业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而发达经济体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则不明显;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位于链条上游和下游行业的碳排放均表现出显著的抑制效应;全球价值链嵌入对非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显著为负,但不利于低技术制造业的碳减排。机制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不仅有助于节能和减排,还能通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两个途径对碳排放产生显著影响。本文结论为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的绿色转型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冬兰  郭宇钦  宋晓敏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正在全面推进“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究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互动如何促进国内低碳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国2005~2020年30个省(区、市)的碳福利绩效值和GVC/NVC嵌入度进行测算,然后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各地GVC、NVC嵌入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的碳福利绩效呈现出“N”型波动态势,且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分布;(2)各地GVC嵌入呈下降态势,NVC嵌入呈上升态势,且东部GVC嵌入度高于NVC,中、西部则相反;(3)嵌入GVC会显著提高本地碳福利绩效,同时对邻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嵌入NVC对本地碳福利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邻地则显著为负。此外,GVC与NVC的互动对碳福利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价值链嵌入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丽丽  彭水军  
本文将区域投入产出表嵌入全球投入产出表并构建相应的碳排放账户,利用投入产出模型和结构分解分析方法,试图从价值链渠道、区域(国别)流向、部门结构和影响因素等角度解释我国各区域国内-外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移效应。结果表明,国内贸易的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通过国内价值链实现并且以中间品贸易为主,而国际价值链对于对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的贡献程度更大;国内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沿海地区和中部地区,国外增加值碳排放转入主要流向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碳排放强度和增加值系数的下降有助于降低国内-外贸易增加值碳排放转入,而需求结构和需求规模的变动效应则相反。本文结论对于如何协调国内-国际分工、调整国内产业和碳减排布局,有效促进区域间平衡发展和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会强  
本书重点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和逻辑梳理,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全面测度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整体及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最后,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王玉燕  王建秀  阎俊爱  
构建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的节能减排效应分析框架与假说,并利用1999—2012年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工业行业GVC嵌入程度以及能耗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工业行业嵌入GVC程度整体呈上升趋势;工业节能减排效果明显,并且高、低能耗排放组之间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特征。实证检验结果显示,GVC嵌入能够推动节能减排,但同时由于俘获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GVC嵌入与能耗排放呈U型关系;工业R&D整体吸收能力很弱,反而对节能减排存在反向抑制作用。这有利于重新审视中国嵌入GVC价值以及中国节能减排战略。另外,研发强度一定程度上阻碍节能减排;产业结构对节能减排的作用日益不显著;出口密集度越高,能耗与排放越严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改善有利于推动节能减排;行业集中度越低,节能减排越显著;国有经济比重越高,越有利于减排的实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行业以及生产者驱动型行业更为显著,而在非技术类行业和购买者驱动型行业并不存在,并且可能转变为正向提升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玉燕  李一凡  闫舒婷  
利用1999-2015年23个工业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中国工业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能耗和排放强度,并实证检验技术进步的节能减排效应以及GVC嵌入对偏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工业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高技术工业明显高于传统工业;工业行业能耗强度和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但高能耗、高排放和高投入的"三高"行业并未带来较高的人均产出以及吸纳较多的劳动力。实证检验结果显示,技术进步能够显著推动中国工业行业节能减排,然而GVC嵌入会在技术进步对节能减排的偏效应中产生显著负向作用,但这种负向作用存在行业异质性特征,在技术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尹天宝  赵红岩  仲颖佳  
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绿色发展是中国未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基于2001—2014年海关微观数据库和省级面板数据,在测度中国30个省份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绿色经济效率指数的基础上,实证考察全球价值链(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影响发现,GVC嵌入能显著促进绿色经济效率提升,但这一促进效果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并存在明显的地理区位和时间阶段的异质性。中介效应与调节效应检验发现,GVC嵌入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绿色创新和刺激绿色消费需求提升绿色经济效率,且人力资本、研发投入、金融发展和互联网发展水平的吸收能力也可正向调节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正向影响。另外,GVC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扩散效应”会随地理距离增加而不断衰减。基于此,各地区政府在持续扩大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重视高质量人才培养和科研经费使用效率,完善地区金融体系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区间行政壁垒,有效发挥全球价值链嵌入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史青  赵跃叶  
传统关境统计法由于高估贸易利益进而导致企业出口引致的真实就业效应产生偏误。本文测算出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从增加值贸易视角重新探讨中国企业出口的就业效应,并选取实际有效汇率做工具变量,解决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发现:与传统关境统计方法下的贸易总量相比,企业DVAR提升对就业规模的促进作用更大,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提高出口国内附加值比单纯扩张出口规模更为重要;出口到高收入国家的企业其DVAR对就业规模的提升最明显,对技术工人的需求相对更大,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出口最终品的企业其DVAR带来就业规模的提升最大,而出口中间品的企业其DVAR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更小;随着产品差异化程度的增加,出口该类产品的企业DVAR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变大,同时对就业结构的负面影响变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范德成  刘凯然  
文章测度了2003—2019年中国工业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前向和后向参与度,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PVAR)和系统GMM模型考察了全球价值链与能耗排放的动态关联性。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度和能耗排放均对自身有显著的滞后性影响;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与能源消耗呈“倒U”型关系,能源消耗对价值链参与度有一定的负向影响;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碳排放之间的作用关系较不显著;相较于前向嵌入形式,后向嵌入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吸收国际技术溢出从而发挥节能减排效应;增强市场开放度、扩大出口规模是通过GVC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有效途径。自主创新不仅是实现价值链升级与节能减排动态循环的作用机制,也是避免受到发达国家“低端锁定”的关键因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新玲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在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和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碳减排效应更明显。因此,应多头协作、跨区统筹、因业制宜的推动制造业碳减排。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代新玲  
选取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16个制造业的面板数据,运用回归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技术进步、双重价值链嵌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研究发现:技术进步会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可以显著促进制造业碳减排;双重价值链嵌入在技术进步与制造业碳减排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在内陆地区和高技术行业中,技术进步和双重价值链嵌入的制造业碳减排效应更明显。因此,应多头协作、跨区统筹、因业制宜的推动制造业碳减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肖远飞  罗叶  杨双鹏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出发,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云南省2004—2014年10个资源型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能促进资源型产业的节能减排,且效果显著;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碳排放量;规模效应不仅没有增加碳排放量,反而减少了经济碳排放量。门限回归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越高,其通过能耗强度、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对减少云南资源型产业碳排量的效果越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彭星  李斌  
采用中国大陆29个省份2002—2010年的面板数据,对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与经济碳排放之间的因果关系及五大分解效应进行空间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存在从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到经济碳排放的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的程度越高越会增加碳排放量,这主要是由中国整体上仍处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的低端制造环节所引起的。中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制造环节所引致的间接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及技术效应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性,而碳排放效应的分解模型表明技术效应对经济碳排放的抑制作用最大,规模效应其次,全球价值链效应仅次于规模效应和技术效应,是决定经济低碳转型能否成功的主要变量,结构效应较为复杂,环境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