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95)
- 2023(5975)
- 2022(4961)
- 2021(4220)
- 2020(3307)
- 2019(7413)
- 2018(6759)
- 2017(12828)
- 2016(6756)
- 2015(7455)
- 2014(7222)
- 2013(7126)
- 2012(6211)
- 2011(5476)
- 2010(5534)
- 2009(5192)
- 2008(4956)
- 2007(4337)
- 2006(3630)
- 2005(3322)
- 学科
- 济(28139)
- 经济(28122)
- 管理(26323)
- 业(25328)
- 企(21078)
- 企业(21078)
- 贸(13676)
- 贸易(13670)
- 易(13545)
- 方法(13102)
- 数学(11613)
- 数学方法(11531)
- 出(11466)
- 财(11208)
- 农(10546)
- 口(8534)
- 出口(8527)
- 出口贸易(8527)
- 中国(7635)
- 销(7086)
- 供销(7085)
- 业经(6523)
- 务(5867)
- 财务(5851)
- 财务管理(5842)
- 产品(5744)
- 企业财务(5540)
- 农业(4838)
- 制(4644)
- 市场(4538)
- 机构
- 学院(96171)
- 大学(94525)
- 济(43771)
- 经济(43114)
- 管理(39583)
- 理学(34821)
- 理学院(34546)
- 管理学(34144)
- 管理学院(33974)
- 研究(29029)
- 中国(22307)
- 财(19450)
- 京(18991)
- 财经(15832)
- 科学(15718)
- 农(14848)
- 经(14431)
- 经济学(13973)
- 中心(13724)
- 江(13663)
- 业大(13555)
- 所(13339)
- 经济学院(12775)
- 研究所(12022)
- 农业(11840)
- 财经大学(11717)
- 商学(11647)
- 商学院(11558)
- 北京(11499)
- 经济管理(11251)
- 基金
- 项目(66709)
- 科学(53422)
- 基金(49943)
- 研究(49059)
- 家(43294)
- 国家(42957)
- 科学基金(37663)
- 社会(33526)
- 社会科(32085)
- 社会科学(32076)
- 省(25642)
- 基金项目(25294)
- 自然(23691)
- 自然科(23200)
- 自然科学(23198)
- 自然科学基金(22832)
- 教育(22759)
- 划(20984)
- 资助(20709)
- 编号(18962)
- 部(15361)
- 重点(14745)
- 国家社会(14540)
- 成果(14271)
- 发(14139)
- 创(13981)
- 教育部(13509)
- 人文(13501)
- 创新(13044)
- 制(13025)
共检索到138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子睿 刘钧霆 董丹丹
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数据库以及WIOD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和年鉴数据,经验分析了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变化对工薪差距的影响以及出口产品质量在全球价值链与工薪差距关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质量提高又会扩大工薪差距。异质性分析表明,开展混合贸易的企业和民营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对工薪差距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只开展一种贸易方式的企业、国有企业、外资与港澳台资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所处位置的提升不影响工薪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从加大研发投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提升低技能劳动人力资本水平,增加高技能劳动供给,将缩小工薪差距重点放在提高低技能劳动的收入水平上等方面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闽 杜婧 康振宇
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考察嵌入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另外,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低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大于对高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对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提升作用较为显著;对中间品和资本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大于对消费品的提升作用。鉴于此,建议我国企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应深度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合作,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唐青青 王珏
本文运用微观企业数据,借鉴行业上游度的方法测算企业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检验企业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动与出口产品质量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上游度提高显著促进了我国制造业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采用企业到最近港口距离作为工具变量并控制一系列变量以降低内生性问题后,回归结果依然稳健;由作用机制检验分析可知,出口上游度通过企业劳动力和中间品投入规模效应、进口产品种类、进口产品质量及进口产品技术溢出效应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而企业研发效率的中介效应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出口上游度提升对一般贸易企业、本土企业、高技术行业企业及中西部地区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作用更大。因此,应鼓励企业在优化全球价值链嵌入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同时更加注重自主研发能力,选择可持续性的内生增长模式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章韬 卢晓菲 沈玉良
价值链嵌入位置对出口产品质量、出口产品复杂度的影响机制关乎一国贸易政策以及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全球分工战略制定。文章基于需求侧"技术复杂度偏好"这一视角考察价值链嵌入位置差异对一国出口产品复杂度的影响。使用UN COMTRADE(1998~2014年)6位数贸易数据和WIOD(1995~2011年)国家-行业水平经济指标及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基于全球生产分工下的出口复杂度和价值链中要素供给侧上游度、产品需求侧下游度。研究发现,供给侧以及需求侧嵌入位置均与出口产品复杂度显著正相关;出口产品复杂度随出口目的国人均收入递增;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出口目的国人均收入之间交互项为负,当出国目的国为高收入国...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钧霆 王子睿 佟继英
使用CEPII中BACI-HS02微观贸易数据库,运用"质量-调整"价格法测算了中国行业层面的出口产品质量。并选取2007~2016年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的相关数据,借助OLS法以及差分GMM模型,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出口产品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将通过技能溢价机制和利润分享机制扩大工薪差距,劳动生产率和外商直接投资对扩大工薪差距也具有显著影响。技术进步和外商直接投资对出口质量对工薪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调节效应,其中技术进步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外商直接投资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稳健性检验表明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为缩小工薪差距,政府应加大对低技能劳动力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同时企业应增加对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度,提高低技能劳动力的技能水平。
关键词:
出口产品质量 工薪差距 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体俊 黄建忠 高翔
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已成为推动我国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企业价值链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2000~2011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以及WIOD(2013)数据,实证检验了制造业服务化对中国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具有倒U型关系。(2)制造业服务化对企业出口DVAR的异质性影响依赖于中间投入服务化差异和行业技术类型。(3)企业成本加成率和企业技术创新是制造业服务化影响企业出口DVAR的中介渠道。(4)制造业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概率,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呈倒U型特征,且异质性影响依赖于企业贸易方式、所在地区和所有制类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高翔 黄建忠 袁凯华
研究目标:测算中国制造业2000~2011年的产业上游度及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并考察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U"形关系)。研究方法: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及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基于投入产出方法及企业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进行测算和估计。研究发现:2000~2011年间中国制造业"上游化"趋势明显,然而上游度和企业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在总体层面不存在"微笑曲线"关系,"微笑曲线"更多是存在于加工贸易企业中。进一步研究后发现,随着产业"上游化"进程的推进,一般贸易企业出口增值能力的"扁平化"趋势明显,劳动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呈现出明显的"微笑曲线"特征,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企业则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武藏曲线"特征。研究创新:从价值链分工和增加值贸易的视角验证了中国制造业是否存在价值链嵌入位置和出口增值能力之间的"微笑曲线"关系。研究价值:为中国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及高质量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军波 黎峰
首先,基于增加值的视角提出出口产品质量的内涵,基于要素的国民属性对属地出口产品质量及属权产品质量进行界定,进而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提出增加值视角下的出口产品质量度量方法。通过以中国工业部门为案例的实证,发现以属地原则衡量的出口产品质量出现了明显高估。通过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及出口规模,且以上因素对属权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应更加重视外贸增长的结构及质量,更加重视国内高级生产要素培育,更加重视发展国内本土配套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魏军波 黎峰
首先,基于增加值的视角提出出口产品质量的内涵,基于要素的国民属性对属地出口产品质量及属权产品质量进行界定,进而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提出增加值视角下的出口产品质量度量方法。通过以中国工业部门为案例的实证,发现以属地原则衡量的出口产品质量出现了明显高估。通过对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实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及出口规模,且以上因素对属权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更为显著。为此,应更加重视外贸增长的结构及质量,更加重视国内高级生产要素培育,更加重视发展国内本土配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任希丽 刘璐 刘宪鑫
文章利用2001—2018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中国与贸易伙伴之间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传递渠道及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中国与其他经济体在全球价值链中嵌入位置距离越远,经济周期联动程度越高。在克服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仍然稳健,并且不受度量方法和样本选择的影响。就传递渠道而言,各经济体主要通过贸易与直接投资渠道传递外部冲击。基于空间相关性视角,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距离对经济周期联动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在增强中国与贸易伙伴经济周期联动的同时,降低了中国与该贸易伙伴相邻经济体的经济周期联动程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韩德超 刘国光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带来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外生地提升出口质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俘获效应导致企业内生自主技术创新失灵,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有可能为非线性。文章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但过度嵌入会降低出口质量,两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的质量效应、规模效应依然能够提升出口质量,但技术外溢效应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为负,再加上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降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拉低出口质量,因此中国企业内生的与外生的技术创新无法相互吸收和匹配。全球价值链嵌入OECD国家市场会提高企业出口质量,嵌入非OECD国家市场会降低出口质量,但如果全球价值链嵌入东盟市场或金砖国家也依然能够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增加会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下降,但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会激励企业提高出口质量从而进入收入层次更高、距离更远的市场。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司增绰 佟思齐 周坤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成本加成率 中介效应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婷
危机期间,由于价值链传导中“长鞭效应”的存在,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的企业将面临越大的出口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通过退出价值链或缩短供应链以降低“长鞭效应”的危机传导呢?企业又该如何降低“长鞭效应”对出口的冲击,提升出口韧性呢?有鉴于此,文章首先建构了一个能够反映外需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影响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接着,通过出口企业风险抵抗能力这一指标的构建来对抵御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出口韧性加以区别刻画,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海关以及UIBE GVC Index数据库,来对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方向及机制加以检验。基准结果表明:由于价值链分工下“长鞭效应”的发挥,随着制造企业嵌入价值链的加深,企业的出口韧性会随之降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价值链长度的缩短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程度显著缓解价值链嵌入加深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内生性检验和企业异质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对于基本结论同样给出了证据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业性质看,知识和技术密集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从FDI的关联性上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