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048)
2023(17012)
2022(14607)
2021(13384)
2020(11314)
2019(25950)
2018(25355)
2017(49662)
2016(26635)
2015(29632)
2014(29015)
2013(28680)
2012(25960)
2011(23025)
2010(22658)
2009(20593)
2008(19775)
2007(17075)
2006(14546)
2005(12414)
作者
(74142)
(61749)
(61163)
(58500)
(39227)
(29582)
(27948)
(24315)
(23481)
(21747)
(21096)
(20741)
(19275)
(19204)
(19164)
(18749)
(18419)
(18391)
(17641)
(17630)
(15114)
(14921)
(14868)
(13998)
(13789)
(13593)
(13367)
(13337)
(12325)
(12178)
学科
(108780)
经济(108667)
管理(77056)
(75826)
(62267)
企业(62267)
方法(55386)
数学(49057)
数学方法(48470)
(29383)
(29292)
中国(26926)
业经(23961)
(21779)
农业(20092)
(19733)
贸易(19728)
地方(19603)
(19172)
(18246)
财务(18174)
财务管理(18136)
(17643)
理论(17386)
企业财务(17235)
技术(16332)
(15989)
环境(15943)
(14874)
金融(14872)
机构
大学(373149)
学院(370777)
管理(151155)
(150747)
经济(147835)
理学(133303)
理学院(131903)
管理学(129506)
管理学院(128836)
研究(117737)
中国(85854)
(77303)
科学(72729)
(66574)
(57501)
(56770)
业大(56198)
财经(55376)
中心(54066)
研究所(52299)
(51017)
(50731)
(48053)
北京(47788)
师范(47570)
经济学(46444)
农业(45088)
(43304)
经济学院(42277)
财经大学(41684)
基金
项目(265513)
科学(210658)
基金(195476)
研究(192510)
(170105)
国家(168742)
科学基金(146913)
社会(123418)
社会科(117244)
社会科学(117211)
基金项目(103458)
(102622)
自然(96359)
自然科(94219)
自然科学(94199)
自然科学基金(92532)
教育(89352)
(86454)
资助(81122)
编号(77563)
成果(61099)
重点(59026)
(58886)
(55260)
(55089)
课题(52130)
国家社会(51473)
创新(51393)
科研(51277)
教育部(51219)
期刊
(151091)
经济(151091)
研究(103221)
中国(62648)
学报(58396)
科学(53289)
管理(53133)
(50163)
(49708)
大学(45091)
学学(42534)
教育(38133)
农业(35144)
技术(32517)
(27317)
金融(27317)
财经(26482)
经济研究(25720)
业经(25333)
(22579)
问题(19857)
图书(18872)
(18109)
统计(18070)
技术经济(17835)
理论(17257)
科技(17205)
商业(16909)
(16887)
(16333)
共检索到5128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陈秀英  
本文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的收入分配效应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劳动收入占比的研究假说,并利用40个国家和地区的跨国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与要素禀赋结构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全球价值链嵌入加深将会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且影响程度与国家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有关;第二,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占比的负向效应,会随着要素禀赋结构转换、资本积累进程的加深不断减弱;第三,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不同技能类型的劳动者收入占比产生差异化的影响,对高技能劳动者收入占比的负向影响相对更小;第四,不同价值链嵌入结构对劳动收入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耿伟  郝碧榕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是影响一国行业内劳动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本文运用下游度指标刻画一国特定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分析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对高技能与低技能劳动收入差距影响的理论机制。采用1996—2009年跨国跨行业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全球价值链越接近下游的生产位置,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大,低技能劳动收入占比越小,劳动收入差距随之扩大;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变化通过增加值率的变化改变了劳动的需求结构,进而改变了劳动相对收入差距;在考虑了不同指标、内生性等因素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通过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二者之间存在以增加值率作为中介变量的作用机制。政策含义为一国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强调以下游度较高的行业嵌入到价值链中,由此带来较高的增加值率,但同时也应考虑到随之而来的劳动收入差距,因此需要加强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曙光   周宏伟   庞素勤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是经济全球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进程,其对要素收入分配的影响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本文构建了“三阶段”理论框架,并利用1995—2018年38个国家(地区)的制造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且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高,该正向效应有所减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提高均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但在发展中国家该效应更强;与购买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相比,生产者驱动的全球价值链显著提升了劳动收入份额;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和后向嵌入均有助于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但后向嵌入的作用更强。机制检验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正向影响受到贸易规模、要素禀赋结构和技术进步的负向调节,且该调节效应在发展中国家、生产者驱动型全球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前向嵌入模式中更强。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袁媛  綦建红  
针对近年来我国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热点问题,从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出发,在构建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采用2004—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库、WIOD数据库和UIBE GVC Index数据库,实证检验了企业嵌入GVC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及其作用渠道。实证结果表明:企业嵌入GVC能够显著降低劳动收入份额,其中资本深化渠道会缓解这种负向影响,技术偏向与垄断加成渠道则发挥了相反的作用;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嵌入GVC时对劳动收入份额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是影响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劳动密集型企业最高,技术密集型企业最低;企业参与中间品贸易的生产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向影响程度超过纯国内和传统贸易部分;复杂GVC嵌入的负向影响程度要高于简单GVC嵌入。研究结论再次强调了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必要性,而鼓励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GVC生产网络是必由之路。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阿莱·也尔肯   邓峰  
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无形资产收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机制及知识产权制度质量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讨论该效应的国家发展水平和行业异质性效应。研究显示,无形资产收入是全球价值链嵌入降低劳动收入份额的重要机制路径,同时高水平知识产权制度质量对劳动收入份额也存在负面影响。本研究补充和完善了全球价值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就提高劳动收入份额、促进分配制度进一步改革、促进共同富裕和包容性全球价值链构建提供了一定的政策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璐瑶  
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并且可通过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对其产生间接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在不同数字经济发展门槛值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熟期企业、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提高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与劳动收入分配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冲击效应,技术创新可驱使劳动收入分配合理化;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降低。分区域探讨得知,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东部、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低附加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根植于此,提出全面深化技术创新,助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化;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分配平衡性;重塑西部地区分配体制机制,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分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阳  
文章以中国31个省份2012—2020年数据为基础,探讨全球价值链嵌入、技术创新与劳动收入分配之间的传导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产生负面冲击效应,技术创新可驱使劳动收入分配合理化;技术创新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中发挥调节效应,即随着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负面影响降低。分区域探讨得知,全球价值链嵌入与技术创新的交互项对东部、中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正,对西部地区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显著为负。进一步拓展分析可知,低附加值产业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收入分配的影响具有中介作用。根植于此,提出全面深化技术创新,助力收入分配趋向公平化;构建“橄榄型”分配结构,提升劳动收入分配平衡性;重塑西部地区分配体制机制,实现东、西部地区协调分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许璐瑶  
选取2012—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构建多种计量模型,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与作用机制。结果发现: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显著推动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并且可通过降低企业外部交易成本对其产生间接影响。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在不同数字经济发展门槛值下,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呈现边际递增的非线性特征。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成熟期企业、制造业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促进作用更强。据此,提出提高数字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宏兵  陈岩  李毅  
在将SITC贸易部门分类与工业分类体系匹配的基础上,本文利用1998~2012年的跨国行业面板数据,通过固定效应和系统GMM方法,实证检验了全球及分国别的制造业行业进口对我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并通过引入行业交互项,细致对比了进口对不同行业的影响差异。研究发现,进口贸易对劳动收入占比呈现出显著的负效应,即进口贸易扩张降低了劳动收入占比,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国家间呈现明显差异,西欧和美国的负效应最为明显,而东盟和金砖国家的影响次之,日韩两国的影响则最小。区分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的研究也证实,进口贸易对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劳动收入占比的降低作用大于劳动密集型行业,扩大了劳动收入占比的行业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高运胜   杜晓晴   杨晨  
20世纪中期以来,全球主要国家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但其内在影响机制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异质性嵌入与技术进步偏向性的视角对劳动收入份额下降这一现象进行理论解释和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提高GVC嵌入度显著降低了劳动收入份额,并且GVC后向参与比前向参与的作用更强;GVC后向参与对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行业的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影响更明显,而劳动密集型行业受前向参与的抑制性影响更大;机制检验发现,GVC双向参与深化引发了技术进步更多地偏向于资本要素,这是劳动收入份额下降的重要原因。为降低参与价值链分工对劳动收入份额的负面影响,本文从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扩大前向GVC参与及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等视角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唐志芳  顾乃华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考察了我国制造业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表明,制造业服务化与劳动收入占比呈倒U型规律,我国处于倒U型曲线的上行区间。电信服务化、金融服务化和分销服务化对劳动收入占比的正向作用明显,而运输服务化的提升效应并不显著。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对劳动收入占比产生不利影响,减弱制造业服务化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从劳动者的技能类型来看,制造业服务化和价值链分工对高技能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较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刘慧慧   杨晨  
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研究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OECD发布的2000~2020年贸易增加值数据(TiVA)及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并验证了制度质量及贸易壁垒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服务业自由化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削弱贸易壁垒两条路径对制造业的价值链分工位置产生影响,这一机制存在显著的国家、行业与部门异质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更大,并且销售、信息通信和金融保险等细分服务部门提升作用更强。文章对于新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实现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少军  
中国"全球最重要的外包制造平台"的地位及其推动的对外贸易发展,与劳动收入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下降之间的反差,是斯托尔珀一萨缪尔森定理难以解释的。本文认为,全球价值链作为一种组织和治理力量,可以通过价格驱动、低端锁定和世界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三种渠道,降低发展中国家劳动的工资,进而降低劳动在国民收入中的份额。利用中国的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带有Driscoll-Kraay标准误的固定效应估计方法等稳健性检验后,发现全球价值链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效应显著为负。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陈波   卿念  
文章通过精确价格指数理论,将出口份额与价格联系起来,通过GDP函数构建了行业相对出口、要素聚集与劳动收入占比之间的可检验模型。通过基于2000~2014年的海关大数据形成的分行业分省的面板回归,结果表明:(1)劳动密集型行业出口扩大会增加劳动收入占比,资本密集型行业出口扩大会降低劳动收入占比,证明S-S定理在中国的适用性。(2)生产要素增加对出口行业增加值占比的影响与罗伯津斯基定理的推测不一致。(3)劳动收入占比的39.7%可以由相对出口来解释,且劳动收入占比年度变化中的20.4%来自于相对出口的年度变化。此外,我们发现东部向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以及出口产业结构的变化部分解释了出口对劳动收入占比U型变化的影响,但2011年后影响趋于边际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