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22)
2023(13039)
2022(10575)
2021(9450)
2020(7646)
2019(17230)
2018(16545)
2017(31945)
2016(17126)
2015(19252)
2014(19068)
2013(19097)
2012(17607)
2011(15776)
2010(16179)
2009(15460)
2008(15658)
2007(14360)
2006(12859)
2005(12285)
作者
(49747)
(41217)
(41150)
(38633)
(26652)
(19672)
(18563)
(15882)
(15624)
(15026)
(14072)
(13684)
(13464)
(13100)
(12932)
(12542)
(12178)
(12134)
(11790)
(11755)
(10267)
(10151)
(10021)
(9554)
(9308)
(9287)
(9250)
(9122)
(8188)
(8081)
学科
(87923)
经济(87836)
(86116)
(79329)
企业(79329)
管理(70057)
业经(30984)
方法(30873)
(26868)
(25970)
中国(23924)
数学(22234)
数学方法(22129)
(20601)
财务(20573)
财务管理(20555)
地方(20170)
企业财务(19532)
农业(19140)
技术(18286)
(17213)
(15616)
(15325)
(15314)
贸易(15308)
(14794)
理论(14776)
(14665)
(14328)
金融(14328)
机构
学院(256474)
大学(247673)
(114780)
经济(112767)
管理(104630)
理学(88116)
理学院(87285)
管理学(86425)
管理学院(85923)
研究(85406)
中国(69983)
(53773)
(53270)
科学(46190)
(42626)
财经(41740)
(41177)
(39807)
中心(38879)
(37662)
研究所(37493)
北京(34296)
经济学(33454)
(32884)
业大(32532)
(30773)
(30771)
农业(30748)
师范(30525)
商学(30523)
基金
项目(155949)
科学(125779)
研究(119565)
基金(113406)
(96074)
国家(95106)
科学基金(84554)
社会(78458)
社会科(74575)
社会科学(74557)
(62740)
基金项目(59006)
教育(53688)
自然(52477)
自然科(51319)
自然科学(51311)
自然科学基金(50487)
(50395)
编号(48642)
资助(46107)
(38946)
成果(38330)
(36298)
(35990)
重点(34596)
(34260)
课题(33641)
创新(32597)
发展(32406)
国家社会(32054)
期刊
(141390)
经济(141390)
研究(81490)
中国(55740)
管理(47097)
(45561)
(38338)
科学(31763)
(30243)
金融(30243)
学报(29071)
教育(26704)
农业(26443)
业经(26258)
技术(26032)
大学(23568)
学学(22268)
经济研究(22221)
财经(21809)
(18946)
问题(17670)
(16892)
技术经济(15892)
(14929)
商业(14664)
世界(14479)
国际(13918)
现代(13717)
经济管理(13072)
财会(12868)
共检索到412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瑛  
文章以2011—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及国内大市场优势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主要通过自主创新和数字化转型两条路径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调节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国内大市场优势在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具有正向调节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市场竞争较强地区企业而言,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更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亚男  余东华  
基于全球价值链嵌入视角,探究后发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路径选择。通过分析梳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技术路径选择的影响及作用机理,明确后发国家制造业适宜技术路径选择依据。在此基础上,通过匹配WIOT数据和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适宜技术路径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在为后发国家提供技术溢出机会的同时,通过低端锁定和竞争效应倒逼后发国家制造业在技术路径选择中加大自主研发投入;随着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加深,自主研发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正逐渐显现;由于考察期内自身要素禀赋不足,引进模仿技术路径相比于自主研发对制造业生产效率提升更有利。在新型国际分工与贸易背景下,及时调整技术路径,加大研发投入,对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进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范红忠   胡杨   王馗  
本文基于国家竞争优势理论将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置于统一分析框架,利用2003—2015年微观企业数据对国内市场潜力与企业GVC地位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研究表明:国内市场潜力能够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证明了大国市场可以作为企业GVC地位提升的动力来源。解构国内大市场优势因素发现,国内超大市场规模引致的虹吸效应、集聚效应、竞争效应通过降低国内中间品相对价格以及提升生产和研发效率的内在渠道促进企业向GVC高端环节攀升。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国内市场潜力优势不仅可以促进本行业企业GVC地位攀升,还可以通过国内价值链的传导途径带动上下游行业企业GVC地位升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廉军伟  曾刚  
在全球价值链的构筑当中,物流业很好地嵌入价值链不同环节,提供便捷服务,满足企业发展需要。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上海物流业通过不断融入全球价值链中,捕捉和发现有用信息,逐渐向物流链的高端演进,进而提升上海物流业的能级。文章阐述了世界物流业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上海物流业发展的状况,面临的挑战,并提出推动上海物流业向物流价值链高端演进的对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建锁   方勇彪   姜佳彤  
厘清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的环境影响及其机制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微观基础。本文提出嵌入GVC、能源消耗和企业环境绩效的统一分析框架,并基于微观企业数据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嵌入GVC程度上升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的污染排放强度。机制分析表明,嵌入GVC主要通过投入结构转型效应促进企业使用进口中间品替代能源消耗,降低企业的能源投入强度,进而提升环境绩效。进一步引入国内环境规制差异的分析发现,中国企业嵌入GVC的投入结构转型效应是基于劳动力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的结果,而非为了规避国内环境规制主动进行的污染外包。动态机制的检验结果显示,嵌入GVC主要通过存续企业“内部减排”和“市场份额再分配”的集约边际,以及“清洁企业进入”的扩展边际降低行业排放强度。在企业退出机制较完善的地区,还可通过“污染企业退出”的扩展边际发挥作用。本文对于新发展阶段下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静  韩德超  刘国光  
随着中间品贸易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价值链(GVC)嵌入程度最深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全球价值链嵌入可以通过中间品进口带来高质量的中间品和技术,外生地提升出口质量;另一方面,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的俘获效应导致企业内生自主技术创新失灵,因此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出口质量升级的关系有可能为非线性。文章使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数据库和工业企业数据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嵌入会提高中国企业的出口质量,但过度嵌入会降低出口质量,两者之间成"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的质量效应、规模效应依然能够提升出口质量,但技术外溢效应对出口质量升级的影响为负,再加上全球价值链嵌入会降低企业自主研发创新从而拉低出口质量,因此中国企业内生的与外生的技术创新无法相互吸收和匹配。全球价值链嵌入OECD国家市场会提高企业出口质量,嵌入非OECD国家市场会降低出口质量,但如果全球价值链嵌入东盟市场或金砖国家也依然能够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提升。全球价值链嵌入下中间品进口贸易成本增加会带来企业出口质量的下降,但出口贸易成本增加会激励企业提高出口质量从而进入收入层次更高、距离更远的市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潘闽   杜婧   康振宇  
嵌入全球价值链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对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迈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考察嵌入全球价值链如何影响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结果显示: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提升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但两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呈现倒U型关系。另外,嵌入全球价值链对低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大于对高技术企业的提升作用;对不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提升作用较为显著;对中间品和资本品质量的提升作用大于对消费品的提升作用。鉴于此,建议我国企业在未来全球竞争中应深度参与更高水平的国际分工合作,提高产品质量,积极推动科技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谢贞发   杨健鹏   梅思雨  
国家发展整体性与地方发展积极性是贯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矛盾,市场统一与市场分割的对立是矛盾的突出体现。为了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必须深入研究财政体制对市场一体化的激励性效应。分税制以来,中央通过将主要流动性税种从隶属税转为共享税,在财政利益上扭转了地方激励机制扭曲:“降分成”减少了地方政府来自隶属企业的财政利益,引导打破市场分割“;扩税基”赋予了地方政府通过市场一体化建设做大税基的财政激励,推动形成统一市场。基于2002年所得税分成改革,本文实证检验了财政利益、统一市场与企业效率的内在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市县级政府在中央与省级政府参与分享后的边际所得税损失越高,则地区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越多,以非隶属企业与民营企业最为明显。改革使市县级政府偏好的政策工具从立足地方保护的财政补贴转向以招商引资为目标的税收优惠,优化了企业进入退出机制,降低了企业非生产性支出,削弱了市场垄断程度。生产率分解结果显示,提升主要源自企业成长效应与退出效应。本文的研究为进一步推进央地间尤其是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史本叶  马晓丽  
文章在构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的理论模型基础上,采用2000~2013年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从微观企业层面实证检验了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以及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延伸国内价值链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国内价值链培育能够通过提高固定成本投入效率和生产率两个渠道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东部地区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和低产品质量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扩展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增强延伸国内价值链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促进效应。因此,延伸和发展国内价值链,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有助于促进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高,是中国制造业摆脱“大”而不“强”困局的关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高运胜  朱佳纯  代蕊  
随着中国融入全球生产网络程度不断加深,贸易自由化形成的竞争效应与资源在不同生产率企业间优化配置,促使一国出口企业总体加成率水平得以提升,但与已有研究"低加成陷阱"结论相悖。本文采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基于全球价值链参与的视角展开经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从整体上看,融入全球价值链有效提高了加成率,但两者存在"倒U型"关系,且不同企业类型具有异质性。进一步分析机制检验发现,技术溢出和目的地市场效应可以改善加成率,但成本节约效应作用有限且随嵌入程度加深会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婷  
危机期间,由于价值链传导中“长鞭效应”的存在,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的企业将面临越大的出口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通过退出价值链或缩短供应链以降低“长鞭效应”的危机传导呢?企业又该如何降低“长鞭效应”对出口的冲击,提升出口韧性呢?有鉴于此,文章首先建构了一个能够反映外需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影响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接着,通过出口企业风险抵抗能力这一指标的构建来对抵御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出口韧性加以区别刻画,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海关以及UIBE GVC Index数据库,来对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方向及机制加以检验。基准结果表明:由于价值链分工下“长鞭效应”的发挥,随着制造企业嵌入价值链的加深,企业的出口韧性会随之降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价值链长度的缩短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程度显著缓解价值链嵌入加深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内生性检验和企业异质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对于基本结论同样给出了证据支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耿景珠  杜明威  刘文革  
在数字革命蓬勃发展及全球价值链面临重塑的趋势下,数字技术应用已经成为企业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全新动力。借助机器学习方法,利用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文本大数据测度了2001—2016年中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指数,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了企业数字赋能对自身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赋能对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数字赋能通过提升生产效率和供应链效率共同推动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异质性分析表明,企业数字赋能因企业所有制、企业规模、出口贸易方式的不同而对价值链嵌入产生差异化影响。拓展分析表明,企业数字赋能与全球价值链位置两者间存在U型的非线性关系。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政府应加速推进数字技术与外贸企业深度融合,对各类企业给予差异化政策扶持,并进一步提高数字基础设施供给质量,为数字经济时代中国外贸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奠定良好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文成  
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的数据,克服从行业和宏观层面上难以说明进口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问题,改进Upward etal.(2013)对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测算方法,考察全球价值链嵌入对我国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创新具有重要影响。随着传统资源对经济发展支撑力度的减弱,基于全球视角激发创新活力,已经成为促进发展的重要选择。为此,应进一步加快全球价值链嵌入步伐,通过优化加工贸易布局、构建自身价值链,来提升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德学  吴旭梅  
文章基于OECD TiVA数据库构建跨国面板数据模型,从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双重视角实证考察信息通信技术对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1)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和质量均能显著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但二者的作用大小存在明显差异,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数量提升的效果更强。(2)机制检验表明,信息通信技术能够通过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率两条路径促进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3)异质性分析表明,信息通信技术对交易环节少、价值链短、信息技术密集度高的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健  赵洋  赵迪  
从国别角度出发,本文研究借助生产分割阶段数测度,通过将全球价值链解构为国内和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同时在区分制造和服务功能环节基础上,探讨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其内在机制。结合定量考察与实证分析,研究证实:全球价值链分工联系拓展对服务贸易总体表现为促进作用,这在金融危机后进一步增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过度集中于在制造环节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特点,决定了该分工联系更主要存在不利影响。全球价值链解构下的机制探讨表明:在推动服务贸易增长方面,国内或国际价值链拓展的影响并非彼此"替代",而是可以呈现"互补"关系;相比国内价值链,拓展国际价值链、尤其服务环节国际价值链分工联系能够更好促进服务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