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09)
- 2023(12494)
- 2022(10705)
- 2021(9515)
- 2020(8251)
- 2019(18856)
- 2018(18489)
- 2017(36005)
- 2016(19046)
- 2015(22029)
- 2014(22301)
- 2013(22208)
- 2012(20782)
- 2011(19205)
- 2010(19512)
- 2009(18745)
- 2008(18638)
- 2007(17031)
- 2006(15047)
- 2005(13962)
- 学科
- 济(101317)
- 经济(101205)
- 管理(63461)
- 业(56927)
- 企(48061)
- 企业(48061)
- 方法(39171)
- 数学(33817)
- 数学方法(33569)
- 财(24279)
- 贸(23721)
- 贸易(23709)
- 易(22959)
- 中国(22230)
- 农(22100)
- 地方(21971)
- 制(20386)
- 业经(20084)
- 学(18644)
- 务(14757)
- 财务(14716)
- 财务管理(14678)
- 体(14672)
- 融(14602)
- 金融(14598)
- 银(14401)
- 银行(14374)
- 环境(14206)
- 农业(13806)
- 企业财务(13795)
- 机构
- 大学(294006)
- 学院(293829)
- 济(136495)
- 经济(133904)
- 管理(110496)
- 研究(101409)
- 理学(94543)
- 理学院(93497)
- 管理学(92128)
- 管理学院(91568)
- 中国(77141)
- 财(62455)
- 京(60729)
- 科学(57834)
- 所(51597)
- 财经(48956)
- 研究所(46206)
- 农(45772)
- 中心(45403)
- 江(45245)
- 经(44012)
- 经济学(43471)
- 业大(40020)
- 经济学院(38936)
- 北京(38406)
- 范(36260)
- 师范(35955)
- 院(35911)
- 财经大学(35802)
- 农业(35746)
- 基金
- 项目(184664)
- 科学(145494)
- 研究(136239)
- 基金(135163)
- 家(116213)
- 国家(115285)
- 科学基金(98728)
- 社会(89407)
- 社会科(84814)
- 社会科学(84790)
- 省(71401)
- 基金项目(70753)
- 教育(62172)
- 自然(61414)
- 自然科(59948)
- 自然科学(59929)
- 划(59364)
- 自然科学基金(58901)
- 资助(55644)
- 编号(54445)
- 成果(45036)
- 部(42047)
- 重点(41692)
- 发(40612)
- 创(38302)
- 制(38066)
- 课题(37802)
- 国家社会(37386)
- 教育部(36572)
- 创新(35947)
- 期刊
- 济(158208)
- 经济(158208)
- 研究(91489)
- 中国(56508)
- 财(50723)
- 学报(41951)
- 农(41867)
- 管理(41848)
- 科学(38940)
- 大学(32426)
- 学学(30787)
- 融(28619)
- 金融(28619)
- 农业(27547)
- 经济研究(26970)
- 技术(25817)
- 财经(25599)
- 教育(25169)
- 业经(23829)
- 经(22088)
- 问题(21277)
- 贸(21053)
- 国际(18423)
- 技术经济(16486)
- 世界(15445)
- 商业(15085)
- 业(14684)
- 统计(14340)
- 理论(13548)
- 策(12989)
共检索到451535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孔琳
近二十年来,世界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额迅速增长,中美贸易差额也随之不断扩大。文章基于双边和多边贸易框架,通过对中美贸易的结构分析揭示了两国的贸易不平衡是由包含了中美两国以及价值链上相关各国的中间投入、最终产品以及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链接等各价值链环节之间的跨境贸易关系所导致的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贸易不平衡,只要两国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分工格局不改变,中美之间的贸易不平衡以及贸易差额的扩大就具有一定的刚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中间产品 贸易差额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宗刚 刘璐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方贸易顺差也日益扩大。这种贸易顺差是否是有效率的、贸易差额的真实利益是否被作为贸易顺差国的中国所占有是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埃奇沃斯盒型图和效用函数两个理论模型入手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说明了近几年中美贸易结构是低效率,不经济的,贸易差额的真实利益没有被中国所占有。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美国长期以来实施的严格的对华高技术产品出口管制,并根据这种情况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孙炜
近年来,随着中美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逆差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双边贸易摩擦也日益加剧,给中美经贸关系的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本文基于对1994—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差额的分析研究,剔除统计不对称及增值率因素,重估十年来双边贸易差额范围,进一步全面探讨深层次原因,并提出为平衡中美贸易,中方应采取的对策应推进新贸易统计方法的研究实施;调整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加快产业的升级换代;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发展技术贸易;企业应该采取措施缓解中美贸易摩擦。
关键词:
重估贸易差额 新贸易统计方法 正和博弈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静
90年代中期以来,中美贸易差额一直是影响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用大量数据论证了过去二十多年中美贸易差额的演变,阐释了中国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贸易差额对两国经贸关系发展的影响。最后,本文还对中美贸易差额未来的变化作出了前瞻性分析。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姜鸿
解决中美两国间贸易赤字问题,一直成为中美双边贸易中引人注目的问题。 根美方统计,1983年前美对华贸易一直为顺差,1983年开始逆转为逆差,以后越来越大,199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最高达183亿美元。然而,根据中方统计,1980—1992年间,中国对美一直逆差,1989年最高达22亿美元,1992年达3.1亿美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熊鹭
本文首先指出,中美贸易现状及贸易摩擦中,美方主要运用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关税三种税收手段;其次认为,美国的现行税制设计是造成其与中国、日本及欧盟等主要经济体对外商品贸易持续逆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最后,本文提出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几点建议,包括:中国应积极应对反倾销税,积极应对美国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法中的矛盾问题,推动美国立足本国税制进行改革,切实改善中美贸易。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姜新安
中美贸易差额的变化及其对中美贸易关系的影响厦门大学国际贸易系姜新安一、中美贸易的迅速发展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中美贸易关系开始解冻;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于同年7月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此后.两国经济贸易迅速发展起来。从197...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彬
近年来,伴随着中美贸易顺差额的持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越来越成为了阻碍双边经贸关系顺利发展的障碍。中美贸易顺差形成的原因众多,但中美双方均未将服务贸易统计在中美贸易额中是构成中美巨额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将把中美服务贸易的数据计入中美贸易总额,从而对中美贸易差额进行重新的估算,由此得出中美贸易差额的另一种景象。一、中美贸易差额的基本状况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葛明 赵素萍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基于属地原则的双边贸易统计已经不能适应资本要素跨境流动、跨国公司迅速发展的现实特征。本文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构建了基于所有权原则的三国双边贸易模型,并推导论证了该模型下的属权统计体系能够更加客观、真实、全面地反映国家双边贸易流量及差额。在理论论证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运用属权统计方法对中美贸易差额进行了重估,结果发现:现行的贸易统计严重高估了中美贸易差额的真实水平,而在华FDI是造成中美贸易顺差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键词:
属权原则 属地原则 贸易差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明武
(一)解读“贸易顺差情结”的理论根源 国际贸易收支失衡会对国内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而言,世界各国在国际贸易中大都把国际收支平衡作为政府调控的主要目标,并往往侧重于对逆差的调节,追求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顺差,从而为本国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动力源。在国际贸易中各国都有着浓厚的“顺差情结”。虽然没有专门的理论论述贸易差额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最早的国际贸易理论体系——重商主义就极力主张顺差。重商主义学说尤其是晚期的贸易差额论的许多政策主张至今仍然影响着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重商主义对国际贸易的理论说明更多地停留在对国际贸易活动表象的描绘上,而以凯恩斯主义的“新重商主义”和“新贸易保护...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冯宗宪 李祥发
文章通过建立中美两国TV-FAVAR模型,考察了中美经济因素、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波动对中美贸易差额等主要经济变量的动态影响。结果表明: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升值在降低出口增速的同时,对进口增速也具有弱的负向冲击;美国经济因素对中国向美出口的影响,在中国加入WTO和次贷危机前后具有较大差异,且在次贷危机之后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分析认为,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不是导致中美贸易逆差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增长引致的需求增加是中美贸易差额的重要原因,但在次贷危机后又有新的变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魏琦 王春波
自1992年至今中方在中韩贸易中始终处于逆差地位,且逆差出现逐年扩大的趋势。本文在分析中韩贸易逆差特点和成因的基础上,提出解决中韩贸易逆差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国 韩国 贸易 逆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孙露晞 黄楠
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在长期中,中美双边贸易对人民币汇率的敏感性较低。由于中美双边贸易具有互补性特点,人民币汇率调整并不能改变中美双边贸易余额。中美双边贸易的真正原因来自于,中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本身存在差异,在美国自身产业结构向外转移过程中,中国的劳动力比较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
关键词:
中美贸易顺差 汇率 产业结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蓝庆新 窦凯
2018年由美国发起的中美贸易摩擦与以往不同,美国对中国征税的焦点集中在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这意味着中美之间的矛盾根源不在于贸易失衡,而是由于双方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的地位逐渐攀升而导致中美双方贸易竞争性增强。文章对GVC参与度指数和GVC地位指数的测度表明,中美之间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地位逐渐由低端向中高端迈进,由此验证了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源。在此基础上,文章利用动态GTAP模型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两国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美贸易摩擦对中美双方宏观经济、部门产出和全球价值链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并且对中国的负面影响大于美国,但对中国整体经济而言,贸易摩擦的影响完全处于可控状态。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晓辉
随着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外贸平衡已逐步演变成影响两国双边经贸关系乃至政治关系的突出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经济全球化条件出发,探讨在当前形势下原产地规则作为统计两国双边贸易的一个基本指标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以及由此对中美贸易差额统计造成的影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