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31)
- 2023(4171)
- 2022(3424)
- 2021(3112)
- 2020(2490)
- 2019(5638)
- 2018(5416)
- 2017(10517)
- 2016(5644)
- 2015(6365)
- 2014(6047)
- 2013(6197)
- 2012(5501)
- 2011(4783)
- 2010(4778)
- 2009(4543)
- 2008(4262)
- 2007(3792)
- 2006(3181)
- 2005(2971)
- 学科
- 济(24443)
- 经济(24424)
- 业(19452)
- 管理(18014)
- 企(15505)
- 企业(15505)
- 方法(12087)
- 贸(11871)
- 贸易(11871)
- 易(11786)
- 数学(10925)
- 数学方法(10849)
- 出(10818)
- 口(8054)
- 出口(8047)
- 出口贸易(8047)
- 中国(7433)
- 农(7238)
- 财(7101)
- 供销(6229)
- 销(6229)
- 劳(5167)
- 劳动(5150)
- 业经(4666)
- 农业(4522)
- 学(4285)
- 务(3679)
- 财务(3663)
- 财务管理(3655)
- 企业财务(3379)
- 机构
- 学院(79045)
- 大学(78311)
- 济(36696)
- 经济(36205)
- 管理(30251)
- 理学(26540)
- 理学院(26305)
- 管理学(25899)
- 研究(25871)
- 管理学院(25758)
- 中国(19437)
- 京(16049)
- 财(15725)
- 科学(14722)
- 财经(12963)
- 所(12674)
- 经济学(12549)
- 农(12009)
- 经(11872)
- 研究所(11593)
- 经济学院(11507)
- 中心(11395)
- 江(11266)
- 业大(11183)
- 北京(9814)
- 院(9700)
- 财经大学(9672)
- 农业(9568)
- 范(9368)
- 师范(9253)
- 基金
- 项目(54686)
- 科学(43480)
- 基金(41335)
- 研究(38997)
- 家(36147)
- 国家(35884)
- 科学基金(30901)
- 社会(26549)
- 社会科(25352)
- 社会科学(25348)
- 基金项目(20818)
- 省(20331)
- 自然(19846)
- 自然科(19432)
- 自然科学(19429)
- 自然科学基金(19111)
- 教育(18190)
- 资助(17911)
- 划(17249)
- 编号(14837)
- 部(12671)
- 重点(12074)
- 国家社会(11560)
- 成果(11235)
- 发(11190)
- 教育部(11171)
- 创(11107)
- 人文(10855)
- 科研(10704)
- 创新(10436)
共检索到1160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孙照吉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增加值出口视角下的劳动要素含量,对KPWW方法下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进行改进,并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验证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及劳动技能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导致单位增加值出口中的劳动要素含量下降,全球价值链地位主要通过禀赋效应影响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全球价值链地位越高,增加值出口中包含的低技能劳动比重越小;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扩大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的负效应;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高,并不会使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比重大幅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出口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照吉 陈雯 赵萍
本文基于贸易要素含量模型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构建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的测算方法,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测算增加值出口的劳动含量及技能构成,比较各国真实外需拉动就业的情况,并进一步从产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方法高估了中国真实外需劳动含量20%左右;入世后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劳动含量迅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增加值出口规模的扩大;新兴经济体实现单位增加值出口需要投入更多劳动要素,因为在国际生产分工中主要承接劳动密集型工序,低技能劳动投入比重较大;相对于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美两国劳动密集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孙照吉 陈雯 赵萍
本文基于贸易要素含量模型与增加值贸易核算法,构建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的测算方法,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测算增加值出口的劳动含量及技能构成,比较各国真实外需拉动就业的情况,并进一步从产业层面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传统贸易统计方法高估了中国真实外需劳动含量20%左右;入世后中国增加值出口的劳动含量迅速增长,主要来源于增加值出口规模的扩大;新兴经济体实现单位增加值出口需要投入更多劳动要素,因为在国际生产分工中主要承接劳动密集型工序,低技能劳动投入比重较大;相对于资本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中美两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外需的就业拉动及劳动技能构成差别更大。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路丽 孟萍莉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测算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方法 ,在按比例拆分获得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占用模型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区分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的中间投入,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最终出口体现的产品技术含量的贡献,得到出口制成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并对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分布及动态变迁做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水平稳步上升;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包含的国内技术含量差距不断扩大,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变动呈现出普遍性、稳定性和非均衡特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工业制成品 国内技术含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飞 孙文远 余泳泽
信息技术和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以及全球价值链深度参与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产生了重要影响,为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全球价值链地位对我国技能劳动就业变动的影响。通过构建基于生产任务的全球价值链模型和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研究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显著提升了高、中、低技能劳动就业,其中,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最快。相比高技术产品和服务品,传统制造品全球价值链对高技能劳动的需求增加更快。进一步对技能劳动就业影响因素进行的分解表明,高技能劳动就业增加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全球总需求增加和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中、低技能劳动就业主要源于全球总需求增加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资本偏向性技术进步降低了中、低技能劳动就业。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晓毅 王明益
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探讨劳动报酬提高对中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并使用BHC分解方法,验证不同价值链地位下,劳动报酬提高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机制路径。结果表明:劳动报酬提高对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中长期内的影响大于短期;对私营企业的影响大于国有和外资企业,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促进作用大于其他类型企业。同时,价值链地位的提高增强劳动报酬促进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对中长期内、国有企业和高技术密集型企业影响最大。此外,随着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劳动报酬提高更能促进企业自身出口产品质量、改善企业间资源配置,同时降低企业进入效应。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晨阳
由于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传统的贸易统计方法已难以反映国际贸易现状,传统贸易统计侧重于计算进出口总值,使得国际贸易出现"看似失衡"的局面。本文在分析传统贸易统计方法弊端的基础上,对增加值核算方法进行了梳理,认为增加值核算方法能够合理反映一国出口价值含量。以Koopman(2010)的研究方法为建模依据,对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我国出口价值含量进行实证分析,以期对我国出口整体及各行业价值含量进行合理测算。结果显示,增加值核算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出口贸易现状,有助于提升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从而增加实际出口贸易收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文章基于全球2000—2019年数据,利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中国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测算,并拓展贸易附加值测算模型从劳动报酬份额、劳动嵌入深度两个角度,解析中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时空演变差异。结果显示:从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来看,中国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各国劳动报酬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国劳动要素报酬份额时空演变不同于其他国家,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007年以前世界总体劳动嵌入深度呈上升趋势,2007年以后中国与欧盟、美加澳劳动嵌入深度持续上升,新兴经济体、日韩劳动嵌入深度有所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乔平平
文章基于全球2000—2019年数据,利用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对中国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进行测算,并拓展贸易附加值测算模型从劳动报酬份额、劳动嵌入深度两个角度,解析中国与国际主要经济体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时空演变差异。结果显示:从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来看,中国劳动要素全球价值链地位整体呈现波动上升态势。从国际比较来看,世界各国劳动报酬份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国劳动要素报酬份额时空演变不同于其他国家,呈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2007年以前世界总体劳动嵌入深度呈上升趋势,2007年以后中国与欧盟、美加澳劳动嵌入深度持续上升,新兴经济体、日韩劳动嵌入深度有所下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本文提出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制度质量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出口品技术含量影响的内在理论机制。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附加值贸易法计算了各国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以此作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代理变量,并利用166个国家HS1996六位码产品数据测算了各国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最后基于1995-2011年37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出口品技术含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全球价值链与制度质量的交叉项的系数也显著为正,实证结果全面印证了理论假说;区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区分OECD...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度质量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司增绰 佟思齐 周坤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成本加成率 中介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思宇 黄繁华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基础、构成体系以及贸易方式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41个国家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前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稳定,而后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剧烈;对前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对后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要小于国外附加值水平。此外,本文还同时考察了外需冲击、出口产品集中度、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波动要素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提升我国出口波动稳定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