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8)
2023(20837)
2022(17824)
2021(16608)
2020(14022)
2019(32230)
2018(31537)
2017(60086)
2016(32538)
2015(36749)
2014(36184)
2013(35697)
2012(32583)
2011(29468)
2010(29510)
2009(27190)
2008(26481)
2007(22926)
2006(19780)
2005(17188)
作者
(95393)
(79680)
(78918)
(74945)
(50632)
(38147)
(35767)
(31255)
(30289)
(28091)
(27040)
(27003)
(25242)
(24915)
(24571)
(24561)
(23748)
(23673)
(22854)
(22750)
(19819)
(19469)
(19401)
(18134)
(17836)
(17613)
(17445)
(17362)
(15977)
(15681)
学科
(131251)
经济(131096)
管理(91051)
(88004)
(72619)
企业(72619)
方法(62699)
数学(55142)
数学方法(54300)
中国(35162)
(34767)
(31741)
(29346)
业经(28393)
(25865)
贸易(25852)
(25121)
农业(23251)
地方(22983)
(22576)
理论(21848)
技术(20194)
(20018)
(19935)
财务(19930)
财务管理(19887)
环境(19660)
(19493)
金融(19489)
(19264)
机构
大学(467400)
学院(463776)
(185539)
经济(181877)
管理(179293)
研究(159179)
理学(156825)
理学院(155025)
管理学(151825)
管理学院(151005)
中国(117188)
科学(101146)
(99332)
(82073)
(81836)
(80634)
研究所(74486)
业大(73821)
中心(70996)
财经(67115)
(65033)
农业(64922)
北京(62408)
(61419)
(61268)
师范(60548)
(57627)
经济学(56644)
(52588)
经济学院(51205)
基金
项目(325148)
科学(255014)
基金(237068)
研究(230336)
(210699)
国家(208864)
科学基金(177644)
社会(145473)
社会科(137892)
社会科学(137855)
(125238)
基金项目(124310)
自然(118134)
自然科(115461)
自然科学(115423)
自然科学基金(113359)
(107332)
教育(107184)
资助(99043)
编号(91687)
成果(73910)
重点(73721)
(71697)
(68454)
(67501)
课题(63864)
创新(63124)
科研(62922)
教育部(61012)
国家社会(60625)
期刊
(192015)
经济(192015)
研究(130361)
中国(84346)
学报(81980)
(73610)
科学(72772)
管理(64401)
大学(61609)
(60860)
学学(58212)
教育(51293)
农业(51073)
技术(39907)
(36230)
金融(36230)
经济研究(32599)
财经(32258)
业经(30942)
(27868)
(27665)
问题(24735)
(23672)
科技(22830)
图书(22416)
统计(22299)
业大(21646)
技术经济(21607)
(21472)
(20464)
共检索到6617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陈茜茜  
加快全球价值链合作是促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关键引擎。从总体、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此外,中巴、中印主要开展简单的价值链合作,而中俄价值链合作的复杂度相对较高。(2)从影响因素看,除制度质量差异和地理距离外,政治关系、总产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与物质资本差异及入世,均对总体价值链合作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碧波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祝慧敏  
文章从贸易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方式和价值链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中美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借助于WTO/OECD-TIVA数据库和WIOD数据库提供的基础数据,实证考察了中美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美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地,两国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与浅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与深度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从演进态势看,中美价值链合作存在"直接价值链合作发展缓慢,深度价值链合作不断弱化"的突出问题。(2)从影响因素看,中国产出规模扩大和中美制度质量差异显著促进了中美总体价值链合作,而美国产出规模扩大、中美劳动力禀赋差异及物资资本禀赋差异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政治关系改善没能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克岭  罗斌  吴东  董建新  
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是影响产业和企业升级的关键因素。基于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及其决定变量的剖析,探索了标准化、技术发展与创新、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和政策四方面因素对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决定变量的作用。研究发现:(1)随着标准化程度的提高,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交易的可编码性提高,供应商能力增强;(2)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将降低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交易的可编码性及增强供应商能力;(3)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降低;在标准化程度较低的产业中,强化供应商与采购商之间的关系,交易的复杂性降低,供应商能力提高;(4)政策因素对决定变量的作用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杨慧瀛  杨宏举  符建华  
在数字贸易“井喷式”发展的今天,深入探析其对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RCEP框架内国家2011—2020年的数据,实证考察数字贸易对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提升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与一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之间存在着U型关系,数字贸易发展在初期会降低一国的全球价值链位置,但达到某一阈值后,则会提高价值链位置;数字贸易对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促进作用受到贸易便利化程度的正向调节效应影响;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发展中国家尚处于数字贸易前期积累阶段,对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抑制作用相对明显。研究结果为发展中国家制定数字贸易政策以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先平  罗瑞丰  皮永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还需高度关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基于全球39个国家及地区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显著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参与,具体通过抑制中间品贸易与降低外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且全球供应链压力降低及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会缓释此冲击。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低创新力国家的作用更强;地缘政治行动影响强于地缘政治威胁。此外,国际制裁对发起国与被制裁国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不同,贸易制裁与金融制裁分别对被制裁国的后向及前向参与造成了负面冲击。研究结论对维护地缘政治稳定、增强经济体韧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黄海蓉  蒋伏心  
本研究从贸易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形式和价值链合作程度三个方面阐述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及其演变过程,并借鉴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东盟价值链合作模式演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以价值链合作、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为主,以非价值链合作、间接和深度价值链合作为辅;双方价值链合作整体较稳定,直接和浅度价值链合作度呈上升趋势;物质资本禀赋差异等因素对不同价值链合作模式的影响各异且存在行业异质性。鉴于此,文章提出加强中国与东盟价值链合作紧密性,警惕中国与东盟价值链断裂风险等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文春晖   郭骞谦  
农业全球价值链(AGVC)作为全球国际分工的载体对各国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构建农业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模型的基础上,运用2007—2019年全球60个国家的面板数据,检验了农业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AGVC嵌入通过产业融合中的农业工业化和农业服务业化两条途径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从而实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AGVC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农业工业化与农业服务业化程度越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更快;(2)AGVC上游嵌入对结构高级化和结构合理化均产生较明显的促进作用,而AGVC下游嵌入仅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产生影响,对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不显著;(3)AGVC嵌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AGVC嵌入仅通过农业服务业化带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未来,基于我国新发展格局和产业结构发展阶段判断,需要坚定不移地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发展战略,形成高水平的农业对外开放发展新格局;加快农业领域科技创新与国际合作,增强国际市场竞争力;坚持农业工业化和农业服务业化双轮驱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刘婧颖  张顺明  
证券流通性能够产生价值。股权分置改革将完全不能流通的非流通股转变为能够预期到解禁时间的有条件限售股,股票流通性发生变化。本文利用非流通性折价(DLOM)的概念,通过对价和价值总和两种方式计算出股改前后股票流通性的变化值,并对DLOM的影响因素做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当前有条件限售股的估值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瑞丽  曲晓辉  张国华  
文章以2007-2012年持有投资性房地产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的动机及影响因素,试图从一个侧面解释财务信息的质量和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高、管理层持股比例高、投资性房地产比重高的非国有上市公司倾向于选择公允价值模式,管理层货币薪酬、盈余平滑度、资本市场监管和房地产市场是否活跃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模式选择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文武  黄海蓉  袁佳煜  
本文基于价值环流特征识别内需主导型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深化程度,考察其对国际经济协动的影响。主要结论有:一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分工将通过转换增加值创造的动力结构,为宏观经济带来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利益及滞后于国外经济繁荣的弊端,但利大于弊,可助力经济平稳运行;二是依靠外包中间品环节构建内需主导型GVC将抑制上述经济独立利益,尤其当向发达国家外包该环节时,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同时这也是发展中国家内需主导型GVC并不能使其独立于国外经济低迷的原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则相反;三是深化内需主导型GVC可通过增强内生增长动力的方式加速一国经济增长,进而弥补以上弊端,但该作用随着内需主导型GVC分工深化而递减。上述结论可为新发展格局下的经济维稳政策制定与风险防范提供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彬  高敬峰  宋玉洁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交汇时期,研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打造贸易强国和发展高质量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要素角度提出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新思路,并使用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及中国各行业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并且中国使用国内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此外,数字技术的使用对于中国参与欧盟地区全球价值链分工、农业采选业和制造业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更大。中国应重视发展国内数字技术,发掘国外数字技术潜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机会,进一步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宇芙   邓宗兵   文江雪  
数字技术发展为贸易便利化革新带来重大机遇,数字贸易便利化成为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07—2021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数据,构建数字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从高度和广度两个维度刻画全球价值链升级,探究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且具有非线性递增效应;数字安全、数字基础设施分别是提升全球价值链高度和广度的关键因素,数字贸易便利化对制造业和发达国家全球价值链升级作用更大;促进技术溢出和强化市场竞争是数字贸易便利化推动全球价值链升级的重要机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静   王薇   高英铭  
全球价值链升级是我国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的重要内容,“营改增”是减税降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文章基于中国海关数据库的微观数据和OECD的跨国投入产出表,测算城市层面全球价值链升级状况,实证分析“营改增”对城市沿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营改增”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升级,表现为“营改增”提高了城市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上游度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指数。进一步研究发现:“营改增”通过促进城市专业化分工,提升城市创新水平,提高城市生产率,进而推动城市沿全球价值链升级;在中西部、税负较高、金融市场化程度较低和小规模纳税人较少的城市,其影响更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