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8)
- 2023(14027)
- 2022(11750)
- 2021(10982)
- 2020(9294)
- 2019(21316)
- 2018(20647)
- 2017(39549)
- 2016(21250)
- 2015(24231)
- 2014(23411)
- 2013(23314)
- 2012(21340)
- 2011(19415)
- 2010(19571)
- 2009(18381)
- 2008(17943)
- 2007(15363)
- 2006(13276)
- 2005(11831)
- 学科
- 济(94405)
- 经济(94299)
- 管理(60848)
- 业(59869)
- 方法(48573)
- 企(48517)
- 企业(48517)
- 数学(43908)
- 数学方法(43285)
- 中国(25263)
- 农(23043)
- 贸(22023)
- 贸易(22014)
- 财(21860)
- 易(21539)
- 学(18666)
- 业经(18433)
- 融(15700)
- 金融(15698)
- 制(15438)
- 农业(15143)
- 银(14506)
- 银行(14453)
- 行(13849)
- 环境(13703)
- 理论(13423)
- 务(13315)
- 地方(13310)
- 财务(13273)
- 财务管理(13250)
- 机构
- 大学(315057)
- 学院(310893)
- 济(135581)
- 经济(133458)
- 管理(119654)
- 研究(109380)
- 理学(105095)
- 理学院(103910)
- 管理学(101960)
- 管理学院(101413)
- 中国(83538)
- 科学(66673)
- 京(66431)
- 财(58470)
- 所(55693)
- 农(54989)
- 研究所(51408)
- 财经(48187)
- 业大(48046)
- 中心(47999)
- 经(44321)
- 农业(43858)
- 经济学(43423)
- 江(42313)
- 北京(41994)
- 经济学院(39383)
- 范(39105)
- 院(39013)
- 师范(38627)
- 财经大学(36395)
- 基金
- 项目(215013)
- 科学(170406)
- 基金(161384)
- 研究(149105)
- 家(143981)
- 国家(142907)
- 科学基金(121742)
- 社会(98410)
- 社会科(93608)
- 社会科学(93584)
- 基金项目(83767)
- 自然(80725)
- 省(79570)
- 自然科(79023)
- 自然科学(78999)
- 自然科学基金(77652)
- 划(69614)
- 教育(69332)
- 资助(67876)
- 编号(56292)
- 重点(49168)
- 部(49070)
- 发(45046)
- 创(44849)
- 成果(44713)
- 国家社会(42525)
- 创新(42093)
- 教育部(42091)
- 科研(41953)
- 大学(40140)
共检索到4448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碧波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亮雄 林子月 王贤彬 肖霞
在全球范围内日益增强的“机器换人”趋势,不仅促进当前全球化的生产组织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变革,还对全球价值链的动态演化产生重大影响。本文运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法,测算全球价值链议价能力指数,选取2002—2019年71个经济体12个行业的面板数据,结合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检验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工业机器人应用对经济体各行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有正向促进效用,且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究其机制,工业机器人应用通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和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效用在资本相对充裕、制度环境相对稳定的经济体和资本密集型行业上表现得更为明显。本文深化了对于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理解,为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政策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郑丹青
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改变着全球价值链的格局。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采用基于倾向得分匹配的倍差法全面评估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对外直接投资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之间存在显著的因果效应,对外直接投资明显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并呈现出递增的持续滞后效应;不同类型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投资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表现出更大的价值链升级效应,当地生产型企业的价值链推升效应明显大于商贸服务型;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直接投资表现出超过整体平均水平的价值链分工地位促进效应。本文研究为中国继续有效推进企业"走出去"战略,逐步构建以中国企业为主导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有力的微观经验支撑。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志明 熊豪 陈茜茜
加快全球价值链合作是促进金砖国家经贸合作的关键引擎。从总体、合作方式和合作深度三个视角,构建了"三维一体"的价值链合作模式指标体系,并实证考察中国与金砖国家价值链合作模式演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与金砖国家的贸易合作呈现出"价值链合作为主、非价值链合作为辅"的特征,进一步,价值链合作又呈现出"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主、间接价值链合作模式为辅"的典型特征。此外,中巴、中印主要开展简单的价值链合作,而中俄价值链合作的复杂度相对较高。(2)从影响因素看,除制度质量差异和地理距离外,政治关系、总产出、高技能劳动力占比与物质资本差异及入世,均对总体价值链合作产生显著影响。需特别说明的是,以上结论存在显著的价值链合作方式、价值链合作深度及行业异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彬 高敬峰 宋玉洁
在数字经济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交汇时期,研究数字技术如何影响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于打造贸易强国和发展高质量经济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生产要素角度提出衡量全球价值链分工新思路,并使用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程度及中国各行业使用的数字技术进行测算。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显著促进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并且中国使用国内数字技术更能促进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此外,数字技术的使用对于中国参与欧盟地区全球价值链分工、农业采选业和制造业以及复杂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促进作用更大。中国应重视发展国内数字技术,发掘国外数字技术潜力,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机会,进一步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刘斌 王杰 魏倩
对外直接投资和全球价值链是学术研究的前沿问题。本文运用对外直接投资和世界投入产出表等数据深入分析对外直接投资的"价值链升级效应",结果显示:首先,对外直接投资能够显著提高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的"分工地位",促进企业产品升级和功能升级;其次,多分支机构和研发加工型对外直接投资更有利于企业价值链升级,投资于发达国家有利于企业产品升级,而投资于发展中国家更有利于企业功能升级。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勤 周祥祥
数字贸易发展为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带来重要机遇和动力。文章测度了2013~2017年中国257个地级市数字贸易发展水平,以出口技术复杂度衡量全球价值链地位,研究了数字贸易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显著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门槛效应检验显示,该影响呈现边际递减的非线性特征。经过跨境电商试点政策多期DID检验及Bartik工具变量等检验,研究结果依然稳健。机制研究表明,城市数字贸易发展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两条路径分别是技术创新和成本节约;相对于成本节约效应,技术创新效应需要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异质性检验表明,城市地理区位、所属城市群、城市层级的差异都会影响研究结果;对中国西部地区、稳定型城市群及四五线城市而言,数字贸易发展对于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的影响明显,说明数字贸易发展具有重要的普惠效应。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丁勇
随着中国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我国的对外贸易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通过贸易结构分析、国际竞争力分析和垂直专业化分析,得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地位为低利润的劳动密集型制造环节,最后根据中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结构 垂直专业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先平 罗瑞丰 皮永娟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除了经济不确定性,还需高度关注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基于全球39个国家及地区1993—2018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地缘政治风险对全球价值链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国地缘政治风险上升会显著降低其在全球价值链的整体参与,具体通过抑制中间品贸易与降低外国直接投资发挥作用,且全球供应链压力降低及参与区域贸易协定会缓释此冲击。异质性分析发现,地缘政治风险对中低创新力国家的作用更强;地缘政治行动影响强于地缘政治威胁。此外,国际制裁对发起国与被制裁国价值链参与的影响不同,贸易制裁与金融制裁分别对被制裁国的后向及前向参与造成了负面冲击。研究结论对维护地缘政治稳定、增强经济体韧性具有理论及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日明 宋换换 李丹
当前中国正处于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本质所在。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生产投入的服务质量水平,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投入服务质量对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投入服务质量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区分投入服务来源后发现,投入的国内外服务质量均能显著促进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但国外服务质量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区分投入服务结构后发现,不同类型服务质量都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具有正向效应,但信息通讯和金融保险服务质量的效应更显著;区分制造业要素密集度后发现,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投入的服务质量促进了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知识密集型则表现出抑制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是投入服务质量影响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的重要作用渠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岚
本文基于附加值贸易框架,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各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V"型发展轨迹。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模式不同,导致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我国不同技术层次行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存在差异。中国低技术制造业在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同时实现了国际分工地位的提升;而对于中高技术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锁定"效应十分明显。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丹 武杰 董程慧
将增加值贸易总分解方法拓展到数字贸易层面,基于贸易数字化视角构建全球价值链数字化测度框架,从双向数字关联、数字化依存度及国际比较等维度分析中国制造业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的现状,利用层级结构分解方法分析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如下:中国制造业主要通过前向参与方式融入数字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在数字全球价值链位置中处于中游水平,以美国为首的发达经济体占据制造业数字贸易主导地位;中国制造业数字化增加值出口对发达经济体市场的依赖性较强,其中前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分布范围更广,后向数字化增加值出口所依存经济体的集中度较高;出口国内增加值相对属性因子和全球价值链数字化属性因子的正向变动能够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黎峰
从增加值的角度出发,国际分工地位是决定一个部门生产和出口对国内增长贡献的重要因素,且反映了该部门生产和贸易的动力来源。通过对国际分工地位影响因素的理论及实证分析,发现部门的要素禀赋结构、国内生产配套水平与其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正相关,其中国内生产配套水平对提升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更为重要,而部门的出口市场份额与其国际分工地位呈现负相关关系。为此,应进一步转变以规模为导向的贸易发展模式,努力提升我国要素禀赋结构及国内生产配套水平。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际分工地位 贸易增加值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