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34)
- 2023(12769)
- 2022(10946)
- 2021(10319)
- 2020(9024)
- 2019(20466)
- 2018(20341)
- 2017(39405)
- 2016(21411)
- 2015(24455)
- 2014(24140)
- 2013(23690)
- 2012(22108)
- 2011(19884)
- 2010(20070)
- 2009(18892)
- 2008(18475)
- 2007(16517)
- 2006(14625)
- 2005(13255)
- 学科
- 济(83958)
- 经济(83825)
- 管理(64586)
- 业(60274)
- 企(50133)
- 企业(50133)
- 方法(40456)
- 数学(35672)
- 数学方法(35105)
- 财(24611)
- 中国(24544)
- 农(23037)
- 制(20064)
- 学(18813)
- 业经(17603)
- 贸(16679)
- 贸易(16666)
- 易(16313)
- 银(15552)
- 银行(15502)
- 行(14804)
- 农业(14312)
- 务(14218)
- 财务(14162)
- 财务管理(14123)
- 融(14004)
- 金融(14003)
- 体(13547)
- 企业财务(13373)
- 理论(13291)
- 机构
- 大学(309168)
- 学院(305836)
- 济(123443)
- 经济(120878)
- 管理(115855)
- 研究(102967)
- 理学(99410)
- 理学院(98348)
- 管理学(96421)
- 管理学院(95856)
- 中国(79552)
- 京(65892)
- 科学(63398)
- 财(60299)
- 农(53819)
- 所(52210)
- 中心(48223)
- 财经(47512)
- 研究所(47220)
- 业大(47096)
- 江(46703)
- 经(43058)
- 农业(42660)
- 北京(41525)
- 范(39104)
- 师范(38573)
- 经济学(38282)
- 院(37736)
- 州(36836)
- 财经大学(35323)
- 基金
- 项目(202203)
- 科学(157828)
- 基金(147540)
- 研究(143770)
- 家(130731)
- 国家(129656)
- 科学基金(109759)
- 社会(90799)
- 社会科(85869)
- 社会科学(85845)
- 省(77784)
- 基金项目(76737)
- 自然(72680)
- 自然科(70998)
- 自然科学(70972)
- 自然科学基金(69697)
- 教育(67151)
- 划(66946)
- 资助(61784)
- 编号(57357)
- 成果(47233)
- 重点(46022)
- 部(45283)
- 发(42578)
- 创(41721)
- 科研(39762)
- 课题(39761)
- 创新(39151)
- 教育部(38637)
- 计划(37959)
- 期刊
- 济(135478)
- 经济(135478)
- 研究(90357)
- 中国(59706)
- 学报(52884)
- 农(48149)
- 财(47402)
- 科学(46458)
- 管理(44996)
- 大学(40239)
- 学学(37866)
- 教育(32893)
- 农业(32090)
- 融(30212)
- 金融(30212)
- 技术(27155)
- 财经(24268)
- 业经(21876)
- 经济研究(21698)
- 经(20878)
- 问题(18547)
- 业(16983)
- 贸(15777)
- 版(15312)
- 理论(15131)
- 图书(14977)
- 技术经济(14634)
- 统计(14477)
- 国际(13650)
- 实践(13634)
共检索到459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赵晓霞 胡荣荣
基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研究了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度对处于价值链中不同地位的劳动力工资差异的影响。通过构建一个关于低技术国家的理论模型可以发现,对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高地位的行业,价值链的参与度对工资差距有放大效应。相反,对于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较低地位的行业,价值链的参与度对工资差距具有一定的收敛效应。使用WIOD等数据验证也支持了这一研究结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昭玲 李红阳
本文采用下游度指标刻画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首次从价值链分工位置角度考察其对我国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对1995-2009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后,我国多数行业的分工位置越来越接近初始投入品阶段,分工位置下滑导致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在价值链嵌入位置50分位以上,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而在50分位以下,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分工位置 工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置,并且在信息技术、科学研究与发展等细分行业的地位指数与参与度指数呈反向变化;中国具有显性比较优势的服务业细分行业主要集中于传统服务业层面;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参与度指数与服务业贸易规模并没有明显的正向线性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晓华 方福前 骆哲翀
本文利用中国的跨省投入—产出数据对各省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发现中国各省主要是通过国内垂直专业化路径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其次是省内垂直专业化和国际垂直专业化。东南沿海地区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路径从国际垂直专业化向国内垂直专业化转移的趋势明显,其他地区则相反。省内垂直专业化在缩小各省技能溢价和低技能劳动间工资差距的同时扩大了北部和东南沿海省份高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国内垂直专业化在扩大各省技能溢价(北部沿海省份例外)和高技能劳动间工资差距的同时缩小了低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东南沿海省份例外);国际垂直专业化则同时缩小了各省三种技能工资差距(中部省份低技能劳动间的工资差距例外)。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能工资差距 参与路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玲 容金霞
本文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及社会经济统计账户表中的数据,分别测算了各国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国内工资收入差距水平,以此研究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本国工资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在不同发展程度国家之间,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本国收入差距的关系。结果表明:各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与本国高低技术工人工资收入差距之间存在稳定的负相关关系,即各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合作有助于缩小本国国内的收入差距,且这一负向关系并不随着出口产品类别的不同或出口国家发展程度的差异而有所改变。此外,在产品类别上,相较最终产品而言,各国中间产品后向参与度的提高对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在不同国...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后向参与度 工资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清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全球价值链为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提供了新机制,本文的理论分析表明参与全球价值链带来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据此,利用2000~2013年海关数据库测算我国省际层面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发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的提高显著降低城乡收入差距,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中也成立;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在参与全球价值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参与全球价值链通过贸易和FDI两个途径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新时代要充分发挥全球价值链在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全要素生产率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莹莹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和行业收入差距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随着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水平提升,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西与东北地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均存在倒U型影响,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两个变量在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孟莹莹
选取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基准回归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实证考察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并探究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和行业收入差距呈显著倒U型关系,即随着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水平提升,行业收入差距呈现先扩大后缩小的变化趋势。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东、中、西与东北地区,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均存在倒U型影响,但作用大小存在差异。机制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和产业集聚两个变量在数字全球价值链参与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过程中发挥调节效应。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盈盈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服务贸易限制指数以及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研究了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分工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服务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前向参与而抑制了其后向参与,显著提升了制造业企业在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分工地位的提升效应大于发达国家;不同服务部门的开放具有异质性影响,其中零售、电信、金融和专业服务部门的自由化能够显著提升一国制造业的分工地位,而运输服务部门自由化促进制造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并不明显。本文为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贸易开放,助力制造业利用国内外优质服务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提升国际竞争力、实现价值链跃升提供了实证支持和政策参考。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尹伟华
文章基于WIOD数据,利用WWZ方法对中国高技术产业全球价值链(GVC)进行分解,并据此测算和分析其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和地位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中国高技术产业出口中的国内增加值(DVA)比重呈现明显下降趋势,说明参与GVC程度在不断提升。(2)中国高技术产业中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FIN)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FVA_INT),主要是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加工组装生产活动。(3)中国高技术产业价值链变得越来越长,国际分工程度要明显高于国内分工。(4)中国高技术产业前向垂直专业化率(VS1)要明显低于后向垂直专业化率(VS),其主要是以后向方式参与GVC。(...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光锋 杨国才
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面临重构和调整,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被赋予新的内涵。文章从中间产品和增加值贸易视角,基于WIOD数据库和WWZ模型对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进行考察。结果表明:2008年以来,制造业国内增加值DVA和RDV比重上升,国外增加值FVA比重下降,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多环节生产的能力不断提升;2004—2018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度缓慢提升,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呈下降态势,但前向参与度上升,中间产品出口增加值占比提升;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在参与分工中价值链提升及产业结构优化方面存在异质性的影响。资源禀赋和生产环节技术密集度差异影响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和地位;计算机光电设备、纺织服装等制造业前向垂直专业化(VS1)程度有所上升,从依靠进口中间产品逐步向生产中间产品出口国位置转化。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龙鹏 李长乐
由于研究数据和方法选择的不同,已有关于中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地位测算的文献研究结论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对中国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地位的准确判断。在“总出口增加值分解—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地位测算指标—测算数据来源”的分析框架下,梳理相关测算文献研判中国产业的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地位。研究发现,已有文献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和地位演变趋势、制造业和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以及不同技术水平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等方面达成了基本一致的研究共识;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的具体大小、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方式、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研究分歧。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聆 李三妹
如何突破由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主导的国际分工体系,提升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是目前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制造业产品增加值的全球价值链分布,构建并计算了价值链高度指数,以此为依据剖析了我国在制造业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结论是:中国在资本、资源密集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端,分工地位显著提升;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有一定提升;在技术密集型产品全球价值链中的中低端,分工地位没有提升或提升很小。国内需求、人力资本和服务业投入等对分工地位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为此中国需要促进传统"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大力推进制造业企业自主创新,由"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向"内需带动型"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米歇尔·鲁塔 齐藤美香 李想
787梦想客机——波音公司的最新产品,是闻名的美国产品,它在华盛顿州组装并销往世界各地。然而,梦想客机不仅在全球范围内销售,而且在全球范围内生产。许多部件都在美国以外的地区制造:中央机身来自意大利,飞行舱的座位来自英国,轮胎来自日本,起落装置来自法国,货舱门来自瑞典。飞机只是跨国制造的例子之一,汽车、手机和医疗器械等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一个地方最终生产,但其投入品却来自其他许多地区。这归因于过去二十多年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