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1)
2023(6776)
2022(5976)
2021(5537)
2020(4870)
2019(11270)
2018(11303)
2017(22374)
2016(12117)
2015(13977)
2014(13783)
2013(13720)
2012(12412)
2011(11339)
2010(11563)
2009(10948)
2008(10762)
2007(9692)
2006(8407)
2005(7689)
作者
(36759)
(30118)
(29950)
(28573)
(19491)
(14639)
(13626)
(11823)
(11643)
(11033)
(10338)
(10192)
(9833)
(9816)
(9562)
(9434)
(9096)
(8981)
(8794)
(8752)
(7506)
(7473)
(7453)
(7133)
(6842)
(6816)
(6807)
(6617)
(6234)
(6031)
学科
(53298)
经济(53228)
管理(36131)
(34702)
(30338)
企业(30338)
方法(27384)
数学(24174)
数学方法(23629)
(12886)
(11689)
中国(11473)
(11380)
(10669)
贸易(10664)
业经(10544)
(10407)
理论(9730)
(8447)
(8091)
供销(8089)
(7765)
(7744)
金融(7743)
(7392)
银行(7363)
(7361)
财务(7322)
财务管理(7302)
农业(7118)
机构
大学(175009)
学院(174559)
(71781)
经济(70343)
管理(67762)
研究(61000)
理学(58611)
理学院(57993)
管理学(56629)
管理学院(56329)
中国(46204)
(38449)
科学(38099)
(32208)
(31323)
(30983)
研究所(29294)
业大(27515)
中心(27332)
(26378)
农业(24968)
北京(24662)
财经(24628)
(22356)
(22325)
(21583)
师范(21268)
经济学(21194)
(20745)
技术(19138)
基金
项目(116281)
科学(90895)
基金(84674)
研究(80581)
(75671)
国家(75136)
科学基金(63715)
社会(49766)
社会科(47177)
社会科学(47162)
(45167)
自然(44116)
基金项目(43166)
自然科(43142)
自然科学(43128)
自然科学基金(42379)
(38827)
教育(38271)
资助(37862)
编号(32303)
重点(26620)
成果(25699)
(25695)
(24180)
(23984)
课题(22715)
科研(22714)
计划(22529)
创新(22447)
教育部(21693)
期刊
(76059)
经济(76059)
研究(49647)
中国(33836)
学报(28729)
(27020)
管理(26778)
科学(26542)
(23685)
大学(21620)
学学(20398)
教育(19146)
农业(18607)
技术(17127)
(14951)
金融(14951)
经济研究(13421)
业经(12084)
财经(11980)
(11363)
统计(10849)
(10301)
理论(10145)
技术经济(9475)
(9447)
问题(9372)
实践(9333)
(9333)
国际(8831)
(8811)
共检索到2616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涉及中间品的进口,又涉及最终产品的出口,就产生了“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分工后的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属于“分工利益,”而“价格倾斜”优势属于“贸易利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最发达国家能从分工中获取“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而落后国家在获取“分工利益”的同时“贸易利益”可能受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本文从国家比较优势向世界比较优势转化的角度解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产量、企业生产和国家福利的影响,分析了以世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造成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离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贸易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关键词: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昕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 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05~2015年间比较优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服务业,在G20中已居于前列。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核算显示,我国各项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呈比较劣势,我国制造业部门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链收入,服务业部门获取的价值链收入也在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间接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取,2015年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电信业、膳宿业和艺术与文化娱乐五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5~2015我国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RCA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各服务业附加值出口RCA的提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斯密的绝对优势和李嘉图的比较优势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给贸易双方带来的更大利益,但他们并没有对贸易产品的成本进行比较。本文紧接着斯密和李嘉图的思路,进一步探讨了国际贸易在增加贸易双方“产品利益”的同时贸易国的“成本利益”得失,认为基于绝对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产生的“成本利益”具有不确定性,而基于比较优势的国际分工和贸易带给先进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正,带给落后国的“成本利益”一定为负,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产品利益”和“成本利益”背离的原因以及发展中国家为缩小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而采取的应对措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蓉  
推进贸易便利化、发挥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构建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101个国别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贸易便利化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扩大双边贸易合作,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本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因此,在扩大贸易便利化的同时,要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产业升级带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方  
通过建立和扩展马克思国际价值的理论模型,提出以国际价值理论为基础的比较优势理论,由此研究基于国际价值和比较优势基础上的贸易利益,分析得出:各国可以在相互贸易条件下获得贸易利益,但其贸易利益的来源具有差异。在一定条件下,一国在国际贸易中获得贸易利益的同时,另一国可能会出现贸易利益的损害,在此基础上,如果某个国家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出现技术进步,即该商品生产的劳动生产率出现变化,比较优势结构相应改变,则这种技术进步会通过国际相对价值的变化,对处于经济表层的相对价格产生影响,并进一步导致参与国际贸易的各国的贸易利益的得失发生变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宏  董梓梅  
在双循环发展格局下利用市场规模优势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是促进一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利用2005-2015年的国际面板数据,构建市场规模指标反映各国不同时期的需求侧市场规模变化,分析市场规模优势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结果显示,市场规模的扩大能显著促进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并且受到国家发展水平及收入水平的异质性影响;市场规模通过研发水平的中介效应来影响价值链地位;市场规模的扩大会通过降低价值链上游依赖度以及提高价值链下游影响度来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且前者作用相对更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子鹏  许培源  朱廷珺  
一国的地理区位与行业生产规模是影响其在全球价值链中位置的重要因素。本文借鉴Baldwin和Venables (2013)的分析思路,构建地理区位与行业生产规模影响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理论模型,并利用OECD-ICIO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规模扩张能够推动一国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的提升,且更大的生产规模可以弥补地理区位优势的不足;(2)地理区位优势与生产规模扩张有助于产出供应链和投入需求链拓展,且对产出供应链的促进作用更大,进而促进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3)行业集聚度影响作用效果,集聚度越高的行业,地理区位与生产规模对产出供应链的促进作用越弱,对投入需求链的促进作用越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化对全球价值链生产位置形成的认识,并有利于推动我国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与全球价值链治理能力的提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涛  赵彦平  胥林峰  
通过论证核地、门槛限地、空间生地、盘活低效用地、收回闲置土地、分期供地、考核节地,江西省上高县将有限的土地资源向优势项目倾斜,实现了从"招商"向"选商"的转变。近年来,上高县工业园重点引进了346个科技含量高、税收高、产品附加值高和投资强度大的项目,以及中国网库宜春实体企业上高电商谷、盛然五粮液华东总部经济基地等一批高效用地企业。2013年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最后,行业上游垄断时会进一步加剧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