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52)
- 2023(5992)
- 2022(4976)
- 2021(4774)
- 2020(3851)
- 2019(8951)
- 2018(8592)
- 2017(16277)
- 2016(8067)
- 2015(9603)
- 2014(9216)
- 2013(9447)
- 2012(8590)
- 2011(8167)
- 2010(7950)
- 2009(7739)
- 2008(7613)
- 2007(6351)
- 2006(5532)
- 2005(5172)
- 学科
- 济(41664)
- 经济(41629)
- 管理(24368)
- 业(23308)
- 贸(20635)
- 贸易(20625)
- 易(20124)
- 方法(19408)
- 企(19100)
- 企业(19100)
- 数学(16797)
- 数学方法(16743)
- 中国(13645)
- 农(8929)
- 关系(8852)
- 出(8750)
- 财(8058)
- 业经(7689)
- 口(7509)
- 出口(7508)
- 出口贸易(7508)
- 融(6731)
- 金融(6731)
- 制(6627)
- 银(6572)
- 银行(6572)
- 行(6419)
- 销(6169)
- 供销(6164)
- 环境(6157)
- 机构
- 大学(126329)
- 学院(124068)
- 济(67352)
- 经济(66671)
- 研究(47355)
- 管理(46453)
- 理学(40223)
- 理学院(39820)
- 管理学(39497)
- 管理学院(39264)
- 中国(37270)
- 京(26817)
- 财(26657)
- 科学(23466)
- 经济学(23075)
- 所(22719)
- 财经(22098)
- 经济学院(20879)
- 研究所(20706)
- 经(20408)
- 中心(19417)
- 北京(17705)
- 院(17006)
- 贸(16806)
- 财经大学(16587)
- 范(15311)
- 师范(15247)
- 江(15079)
- 科学院(14543)
- 商学(14229)
- 基金
- 项目(80093)
- 科学(64645)
- 基金(62436)
- 研究(60804)
- 家(53901)
- 国家(53556)
- 科学基金(45748)
- 社会(42972)
- 社会科(41042)
- 社会科学(41038)
- 基金项目(31263)
- 教育(27017)
- 自然(26815)
- 资助(26569)
- 自然科(26226)
- 自然科学(26220)
- 省(25848)
- 自然科学基金(25820)
- 划(23107)
- 编号(22543)
- 中国(20415)
- 部(20246)
- 国家社会(19694)
- 成果(18308)
- 教育部(18097)
- 重点(18032)
- 发(17611)
- 人文(17107)
- 创(16594)
- 社科(16443)
共检索到1880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戴翔 张二震
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大幅下滑引起了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极大关注。实际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外贸增速变化既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有关,也与一国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方式及其升级有关。中国外贸从超高速增长转向低速增长其实正是反映了中国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阶段性特征,是在全球分工深化趋势减缓背景下中国价值链升级的结果,是价值链升级后贸易统计"虚高"弱化的结果。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对外贸易的内涵、外延、性质、功能和作用等均发生了深刻变化,从而发展对外贸易的意义更多在于融入"全球生产"以获取经济发展红利,并使得国与国之间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利共赢"。因此,从全球价值链视角...
关键词:
贸易增速 全球价值链 创新驱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经 戴翔 刘梦
当前,全球贸易增速出现了大幅下降,这难以简单地从危机冲击及其后续影响层面进行解读。实际上,贸易的基础是分工,看待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现象理应深入到国际分工层面。鉴于此,文章构建理论模型以刻画上述现象及其成因,研究发现:(1)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的阶段性变化对贸易增速具有深刻影响,当分工深化到一定程度后,贸易规模扩大的"基数效应"和分工深化的"边际效应"会导致贸易增速下降;(2)对单个国家来说,价值链攀升也会影响贸易增速。进一步地,利用跨国面板数据的计量分析表明:(1)在有效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程度对贸易增速呈倒"U"形的非线性影响;(2)价值链攀升对单个经济体的贸易增速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由此可知,在当前全球经济处于深度调整的特殊时期,价值链分工深化趋势减缓乃至"停滞",是导致当前全球贸易失速的根本原因之一;而中国的外贸失速除了受到上述因素影响外,还与自身的价值链升级有关。因此,面临全球贸易增速下降的压力,中国外贸发展亟待转型升级,充分发挥"稳定"全球贸易增长的应有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贸易失速 动态演进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二震 张晓磊
通过对比G20经济体的货物出口增速与其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本文发现2012年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物出口增速大多低于其GDP增速,此轮出口增长"失速"并非是中国特例,而是全球性现象。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造成此轮全球性出口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发现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出现的"天花板"现象、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分工位置升级和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以及发达经济体国内价值链的收缩都会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本文认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平台扩张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外部空间和以自贸区战略为依托推进中国对外开放水平由"边境上"向"边境内"深化,是中国应对出口增速下降可能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货物出口 贸易衰退 全球价值链 国际对比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张二震 张晓磊
通过对比G20经济体的货物出口增速与其GDP增速之间的差距,本文发现2012年后世界主要经济体货物出口增速大多低于其GDP增速,此轮出口增长"失速"并非是中国特例,而是全球性现象。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视角分析了造成此轮全球性出口增长"失速"的主要原因,发现近年来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出现的"天花板"现象、发展中经济体价值链分工位置升级和国内价值链的延伸以及发达经济体国内价值链的收缩都会导致世界贸易规模萎缩。本文认为,以"一带一路"战略为平台扩张全球价值链分工网络的外部空间和以自贸区战略为依托推进中国对外开放
关键词:
货物出口 贸易衰退 全球价值链 国际对比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安
基于MRIO模型并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得到19952009年中国GVC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以及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以考察中国参与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整体GVC地位有所改善,但较低的分工地位会使中国产生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且随着参与GVC分工逐渐深入,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中间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比逐渐提升与中国逐渐深入地融入到GVC分工体系有关;中国重制造业主要处于GVC的下游环节,其出口隐含碳排放也随着GVC参与程度逐渐提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GVC分工下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潘安
基于MRIO模型并采用WIOD提供数据,计算得到1995~2009年中国GVC地位指数和参与度指数以及对外贸易隐含碳排放量,以考察中国参与GVC分工对贸易隐含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整体GVC地位有所改善,但较低的分工地位会使中国产生较高的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且随着参与GVC分工逐渐深入,贸易隐含碳排放规模也会随之扩大;中间品贸易隐含碳排放占比逐渐提升与中国逐渐深入地融入到GVC分工体系有关;中国重制造业主要处于GVC的下游环节,其出口隐含碳排放也随着GVC参与程度逐渐提升呈现出上升趋势;在GVC分工下,中国贸易隐含碳排放水平的提升反映出贸易利益与环境利益存在一定冲突,但贸易引起的环境代价正在逐渐降低,与GVC分工地位的逐渐改善相一致。最后,从转变外贸发展模式、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鼓励服务业出口以及主导区域价值链等方面就如何在GVC分工趋势下实现碳减排目标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德良 李佐智
在全球价值链体系中,尽管目前中国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参与度最高,但资本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服务部门正在快速融入全球价值链,从而将成为我国服务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方式。世界各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方式大同小异,这意味着在中国服务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将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因此,我国可以采取加快服务业与制造业相融合等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也可以利用WTO优惠条款对服务部门进行合理保护,还可以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扩大服务业产品出口。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服务贸易 服务业 增加值贸易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翔 徐柳
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增速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大幅下滑,但从行业层面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通过特征事实的考察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层面出口增速变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差异性有关。因此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步入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新阶段后,中国需要依托技术进步等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夯实进一步融入乃至扎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应抓住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尽快构建起中国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戴翔 徐柳
当前,中国出口贸易增速虽然在整体层面上出现大幅下滑,但从行业层面看却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通过特征事实的考察和初步的相关性分析可以发现,行业层面出口增速变化表现出的差异性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程度的差异性有关。因此在全球经济进入深度调整期,尤其是全球价值链分工边际深化难度逐步加大的背景下,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尤其是步入传统比较优势逐步丧失的新阶段后,中国需要依托技术进步等构筑新型比较优势,夯实进一步融入乃至扎根全球价值链的基础;另一方面,应抓住和充分利用"一带一路"倡议提供的机遇,尽快构建起中国自身的全球价值链。这不仅是实现中国出口贸易"稳增长"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出口贸易转型升级和发展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萍
数字贸易领域制度型开放是当前中国推进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抓手,数字贸易开放对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攀升GVC中高端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基于ADB-MRIO(2021)与OECD的DSTRI数据库构建了2014—2020年的中国行业面板数据,实证分析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贸易成本削减、要素配置效率提升及研发创新激励效应是其重要作用机制;拓展分析表明,数字贸易开放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提升作用因出口市场、产业类别、行业显性比较优势及行业数字化水平的差异而呈现明显不同。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净雪 湛谌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在GVC分工的上游参与度(增加值供给者)和下游参与度(增加值使用者)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但在2009年后出现大幅下降。从分工地位看,我国的GVC下游参与度始终低于同期的上游参与度。同时,参与简单GVC分工(中间品跨境一次)程度高于参与复杂GVC分工(中间品跨境多次)程度,我国在GVC分工中的地位偏低。从参与GVC分工的国别结构来看,不管是从增加值供给者还是从增加值使用者的角度,我国与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的依存关系均显著高于与巴西、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依存关系。但是,与新兴经济体之间的依存关系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应妥善处理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依存关系,避免过分依赖一个或少数几个国家从而产生不利影响。
关键词:
上游参与 下游参与 分工地位 国别结构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张斌 邓娜
一、我国外贸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过程及成效外贸是我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一条重要主线,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的增值贸易就是重要衡量标准。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的专题研究,增值贸易对发展中国家GDP的平均贡献率约为28%,对发达国家GDP的贡献率为18%。据估计,中国增值贸易对GDP的贡献率还要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中国和一些发展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娟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层面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理及路径,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中国工业行业1995~2010年间的出口技术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FDI资本要素的积累与进步。但随着这些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制和路径也发生了动态变化:2001年前,物质资本是影响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首要要素,但2001年以后,物质资本对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效应明显减弱,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呈现出边际贡献动态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本要素培育和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巩爱凌
通过扭曲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中国快速嵌入到全球价值链的低端环节,由此成为"世界工厂",外贸出口高速增长。然而,这种扭曲性粗放出口并非遵循市场规则的自然健康结果,尽管它摆脱了市场机制的约束,在短期内实现了快速增长,却远离了公平市场机制下良性发展的长期利益。随着时间的推移,扭曲性粗放出口表现出越来越无法持续的不平衡性;与此同时,又在其"内生性"的升级困境与难题中无法自拔。由是,从根本上纠正扭曲可能是实质性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理性出路。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施明霞 徐秋晨
当前全球价值链呈现高级化、复杂化和中间化的发展趋势,给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看,中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地位不断攀升,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但与此同时,对外贸易附加值低、缺乏核心技术和跨国品牌、国际贸易环境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等问题日益凸显。为此,应当采取借鉴发达国家成功经验、不断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推动自主创新生态建构、提高中国制造产品附加值,完善对外贸易合作体系、消除对外贸易合作壁垒,建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促进消费和出口同向互动等措施,积极促进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对外贸易 贸易壁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