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81)
- 2023(12853)
- 2022(11025)
- 2021(9877)
- 2020(8529)
- 2019(19244)
- 2018(18845)
- 2017(36411)
- 2016(20069)
- 2015(22488)
- 2014(22397)
- 2013(22284)
- 2012(20357)
- 2011(18629)
- 2010(18550)
- 2009(17841)
- 2008(17840)
- 2007(16011)
- 2006(13708)
- 2005(12406)
- 学科
- 济(81336)
- 经济(81218)
- 管理(65314)
- 业(61811)
- 企(51984)
- 企业(51984)
- 方法(38621)
- 数学(34059)
- 数学方法(33789)
- 财(25484)
- 农(22012)
- 制(19779)
- 中国(19639)
- 业经(18262)
- 贸(17695)
- 贸易(17691)
- 易(17266)
- 学(17026)
- 务(16327)
- 财务(16291)
- 财务管理(16252)
- 企业财务(15403)
- 银(14113)
- 银行(14059)
- 农业(13920)
- 融(13663)
- 金融(13659)
- 体(13541)
- 行(13283)
- 地方(12988)
- 机构
- 大学(296613)
- 学院(294992)
- 济(122977)
- 经济(120568)
- 管理(112415)
- 研究(99090)
- 理学(97539)
- 理学院(96462)
- 管理学(94967)
- 管理学院(94415)
- 中国(75261)
- 科学(61601)
- 京(61107)
- 财(58575)
- 农(56454)
- 所(51427)
- 业大(47974)
- 研究所(46770)
- 财经(46555)
- 中心(45589)
- 农业(44987)
- 江(44083)
- 经(42140)
- 经济学(38429)
- 北京(37885)
- 范(35576)
- 师范(35077)
- 院(34994)
- 经济学院(34886)
- 财经大学(34545)
- 基金
- 项目(198557)
- 科学(155331)
- 基金(145672)
- 研究(138566)
- 家(129131)
- 国家(128090)
- 科学基金(108667)
- 社会(89637)
- 社会科(85043)
- 社会科学(85016)
- 省(77486)
- 基金项目(77387)
- 自然(71893)
- 自然科(70241)
- 自然科学(70215)
- 自然科学基金(69037)
- 划(65831)
- 教育(63664)
- 资助(59189)
- 编号(54305)
- 重点(45150)
- 部(44200)
- 成果(43787)
- 创(41689)
- 发(41543)
- 创新(39102)
- 制(39081)
- 科研(38969)
- 计划(37802)
- 教育部(37643)
- 期刊
- 济(130459)
- 经济(130459)
- 研究(82477)
- 中国(54271)
- 学报(52587)
- 农(50202)
- 财(47987)
- 科学(45493)
- 管理(39587)
- 大学(38742)
- 学学(37091)
- 农业(32982)
- 融(28911)
- 金融(28911)
- 教育(24540)
- 财经(23672)
- 技术(23557)
- 经济研究(21821)
- 业经(21307)
- 经(20196)
- 业(17979)
- 问题(17583)
- 版(15754)
- 贸(14994)
- 技术经济(14337)
- 商业(14132)
- 理论(13914)
- 科技(13666)
- 业大(13239)
- 财会(13124)
共检索到427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魏如青 郑乐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分工是探究一国(地区)通货膨胀成因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维度,系统性地讨论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一国(地区)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一国(地区)通货膨胀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因果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此外,在考虑时间跨度、国家发展水平等异质性条件时发现,全球价值链分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存在差别化影响。最后,在机制作用分析方面研究表明,贸易失衡是全球价值链分工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渠道。本研究结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宏观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重要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韩长(月军)
七十年代以来世界通货膨胀加剧,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或者是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通货膨胀,在投资决策与经济分析中都必须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一、通货膨胀对企业投资收益的影响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所特有的经济现象。所谓通货,是指处于流通中的货币。流通中货币量超过商品流通过程的实际需要,引起货币贬值与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流通中的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有多种因素。有为弥补财政赤字之需;有人为刺激经济而过度扩张信用之需;有为在外贸顺差情况下形成巨额外汇储备时,为收购出口所得的外汇之需等等。可见,影响通货膨胀因素尽管是多重的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卞志村 高洁超
本文以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NKPC)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通货膨胀动态形成机制,并据此构建SVAR模型以分析实际通胀对各影响因素的冲击反应。研究发现,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通胀预期和通胀惯性对实际通胀的影响力持续增强,而产出缺口的影响力则没有明显的时变特征。值得关注的是,本文发现通胀预期对实际通胀的影响效果缺乏稳定性,暗示我国目前的通胀预期粘性程度可能较大。中央银行在进行预期管理时首先要厘清通胀预期与实际通胀的关系,疏通预期传导机制,以便更好地服务于防通胀任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浜源
输入型通货膨胀主要通过国际产品价格、汇率制度调节机制和国际资本流动这三个路径进行传导。首先,原油、铁矿砂和大宗农产品等初级产品进口价格波动上升的同时,我国对初级品的进口需求不断提高,从而助推了国内物价水平的上涨。其次,人民币升值对国际市场通货膨胀的传递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作用有限。最后,我国外汇储备的提高使外汇占款形式投放的基础货币增加,进而产生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关键词:
开放经济 通货膨胀 汇率制度 资本流动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学彬
通货膨胀形成机制研究□陈学彬作者简介陈学彬,男,四川自贡人,1953年生。上海财经大学财务金融学院副教授。1994年于四川大学经济系荣经济博士学位。先后在政府机关、研究所和高等院校从事宏观经济、价格、货币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应用经济教学、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柳欣 冯伟
本文认为当前我国经济中出现的通货膨胀不是一般经济周期中产生的价格上升。而是类似于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所产生的滞胀,即由于资产价格上升所带来的消费品价格上涨,对当前的通货膨胀不应该采用全面紧缩的政策,而是在保持货币供应量和名义GDP增长率基本稳定的条件下,调整过高的资产价值和提高工资在GDP中的比重,通过调整结构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以增加就业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关键词:
通货膨胀 经济增长率 滞胀 剩余劳动力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成思 李颖
本文基于21个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自上世纪90年代初至2009年期间的季度数据,将国外产出缺口、进口价格等全球化因素引入传统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中,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分析全球化对其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虽然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在上世纪没有普遍出现全球化显著影响通货膨胀动态机制的现象,但是全球化因素在近十年来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明显增强,而且开放度越高的国家其通货膨胀对进口价格的敏感度越高。
关键词:
全球化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 面板数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田娟 张爱武
从2007年至今,已经有许多国家和地区出现了消费者价格指数明显上升的现象。美国和欧元区的物价均超出调控的预期值,甚至经济复苏缓慢的日本也出现了摆脱通缩跨入通胀的迹象。种种迹象表明,全球性通货膨胀时代已经来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秦宛顺 王明舰
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通货膨胀成因的基础上,建立我国通货膨胀的经济计量模型,以便定量地考察各种因素变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我们从货币数量论出发探讨我国通货膨胀的成因,根据货币数量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L.R.克莱因 沈利生
一、对通货膨胀的理解把价格的概念作一般的延伸就是通货膨胀指标。如果我们把价格指数定义为:我们就可用下式来量度通货膨胀上式用变化率的形式表示就是(以上各式中的P为价格,W为权数,t为时间——译者注)。把单个的百分比变化平均(在加权的意义上)以后的其他公式也能同样很好地表示。实际上都用离散的变化,作为瞬间变化的近似。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于光耀 范建伟
作者通过人民银行发布的《全国储户问卷调查综述》中关于物价预期的原始数据,假定居民的物价判断分别服从差额法、正态分布、均匀分布以及逻辑分布的情况下,分别计算了不同分布下的通胀预期,并对其进行了适应性与理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的判断主要取决于我国居民对于物价的预期所服从的分布,这直接影响着我国抑制通胀的手段与策略的选择。
关键词:
通胀预期 理性 适应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甘小军 甘小武 潘永强
强制储蓄理论认为增加货币供给引发的通货膨胀会加剧收入分配两极分化,文章利用中国16个省份1990—2016年相关数据采用动态GMM方法实证检验得出:通货膨胀导致低收入组、中等偏下收入组、中等收入组、中等偏上收入组等组别收入份额持续下降、高收入组收入持续上升,加剧了居民收入两极分化,与古典强制储蓄效应理论分析相符。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姜伟 闫小勇 胡燕京
本文基于消费者行为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理论,构建了一个两期的经济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分别研究了消费者在不同情况下的消费者情绪与物价变动和消费的关系。结果表明:消费者情绪会影响物价和消费的波动;消费者情绪会对货币政策的效果产生影响;在制定利率政策时要考虑到居民的消费习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消费者情绪对物价的影响不同;在消费者异质的情况下,国家的收入分配政策会影响国家调控物价的效果。
关键词:
消费者情绪 通货膨胀 过度乐观 过度悲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仁和 陈柳钦
上海A股市价格波动无法用红利与无风险利率的变化来解释。通过实证分析发现,跟传统理论相反,中国股价跟通货膨胀呈现反向关系。其原因在于Fed模型的拥护者将E/P跟名义利率进行比较来判断股市估值是否合理。中国投资者中存在通货膨胀幻觉。通货膨胀幻觉假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上海A股市场价格变化,特别是该假设能解释1996-2001年的大牛市。
关键词:
股市 通货膨胀幻觉 Fed模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