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75)
- 2023(12010)
- 2022(9995)
- 2021(9339)
- 2020(7343)
- 2019(16419)
- 2018(15880)
- 2017(29726)
- 2016(15388)
- 2015(17180)
- 2014(16206)
- 2013(15973)
- 2012(14227)
- 2011(12999)
- 2010(12742)
- 2009(12083)
- 2008(11345)
- 2007(9758)
- 2006(8448)
- 2005(7758)
- 学科
- 济(67204)
- 经济(67156)
- 管理(47088)
- 业(46584)
- 企(38385)
- 企业(38385)
- 方法(28321)
- 数学(25020)
- 数学方法(24843)
- 中国(21752)
- 贸(19226)
- 贸易(19218)
- 易(18932)
- 农(18811)
- 财(16532)
- 业经(15185)
- 技术(14870)
- 出(12890)
- 制(12485)
- 农业(12167)
- 学(11505)
- 银(10530)
- 银行(10516)
- 融(10349)
- 金融(10347)
- 环境(10216)
- 行(10189)
- 产业(10092)
- 地方(10058)
- 体(9547)
- 机构
- 学院(217703)
- 大学(215362)
- 济(100851)
- 经济(99329)
- 管理(82850)
- 研究(76627)
- 理学(71882)
- 理学院(71157)
- 管理学(70210)
- 管理学院(69795)
- 中国(58932)
- 京(44945)
- 科学(42991)
- 财(42812)
- 所(37048)
- 财经(34806)
- 研究所(33805)
- 中心(33655)
- 经济学(33140)
- 经(31989)
- 农(30090)
- 经济学院(29959)
- 江(29870)
- 北京(28518)
- 业大(28040)
- 院(28018)
- 范(27737)
- 师范(27474)
- 财经大学(25961)
- 州(23706)
- 基金
- 项目(147793)
- 科学(118778)
- 研究(111627)
- 基金(110087)
- 家(95599)
- 国家(94894)
- 科学基金(81917)
- 社会(75159)
- 社会科(71596)
- 社会科学(71584)
- 基金项目(56430)
- 省(55272)
- 教育(51144)
- 自然(49517)
- 自然科(48437)
- 自然科学(48427)
- 自然科学基金(47620)
- 划(46853)
- 资助(44642)
- 编号(43935)
- 成果(34454)
- 部(34118)
- 重点(33788)
- 发(33198)
- 国家社会(32886)
- 创(32121)
- 课题(30448)
- 创新(30112)
- 教育部(29953)
- 中国(29650)
共检索到3215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余娟娟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的双重层面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分工模式下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理及路径,得出如下结论及启示:中国工业行业1995~2010年间的出口技术结构呈现出不断优化的趋势,其优化动力主要来源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及FDI资本要素的积累与进步。但随着这些要素禀赋条件的变化,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演进机制和路径也发生了动态变化:2001年前,物质资本是影响中国出口技术结构的首要要素,但2001年以后,物质资本对出口技术结构的提升效应明显减弱,人力资本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效应更加显著,且呈现出边际贡献动态上升的趋势。因此,加大对人力资本要素培育和创新将会成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和经济持续增长的新的驱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维林 李兰冰 刘玉海
本文提出了基于产品与功能双重嵌入结构的全球价值链嵌入水平测算框架,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嵌入结构与价值来源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其两面性,进而采用二次优化算法对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进行估算,得出用以反映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的各项国外附加值率指标。在此基础上利用2001—2010年中国27个制造部门的面板计量模型检验了国外附加值率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制造业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所获取的国外中间投入推动了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相对于原材料、零部件等产品投入,服务投入对技术提升的贡献更大;在控制了国外附加值的直接贡献情况下,来自发达国家的...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国外附加值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赵素萍 葛明 林玲
全球价值链分工背景下,"贸易转移"和"贸易折返"问题日趋严重,"总值"统计难以追踪出口价值的来源与利益分配。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和MRIO分析框架,从增值构成、国别贡献、商品结构、产业变动四个层面分析了中国出口额的GVC来源,结果表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呈现"U"型轨迹,近1/4的价值由国外提供;美、日、德等发达国家贡献比较高,发展中国家占比有所提升;中国嵌入GVC的程度不断加深,中间产品贸易贡献的价值逐步提高;主要出口产业国内增加值率较低,且整体趋于下降态势。因而,中国出口增长既有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也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但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存在价值链"低端锁定"的风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晓华 黄先海 刘慧
本文通过将Long(2001)的两部门模型拓展为三部门模型,构建了一个分析出口技术结构演进机制的新框架,并运用经适当修正的Hausmann(2005)模型对2002~2008年中国各省级区域出口技术结构进行了测度。在此基础之上,从国内外两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出发,对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因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出的结论主要有:(1)近几年,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并没有Rodrik(2006)等人测度的那么高。(2)中国出口技术结构较高的省份都位于东部地区,虽然产业层面和区域层面的技术结构差异呈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但未出现"两极分化"。(3)中国出口技术结构演进的动力机制与普通发展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孙玉琴 郭惠君
一、引言对贸易结构的分析是国际贸易领域一个重要的课题,出口贸易技术结构分析在近年来更是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2010年制造业出口占总出口的88.2%,2015年为94.3%。制造业出口在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分量一目了然,然而"大"已不是目的,"强"才是必然选择。制造业出口结构升级成为新常态下经济结构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于谨凯 蒋雪莹
通过建立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模型,测算2001—2013年包括中国在内的43个国家(地区)的通讯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研究表明中国通讯服务商品技术含量偏低,位于全球通讯服务价值链低端。对复杂度影响因素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发现,中国通讯服务商品技术内涵没有显著提高,主要受通讯服务贸易开放度、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力资本水平的制约。通讯服务业、通讯货物贸易对通讯服务贸易的带动作用较弱,成为通讯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复杂度水平偏低的次要原因。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文章利用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出中国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DTC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从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和国外制造品嵌入两个维度,分析全球价值链双重嵌入对我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显著地提升了中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而国外中间制造品嵌入对中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对低技术密集度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高技术密集度服务业,最后是中技术密集度服务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惠娟 蔡伟宏
文章利用非竞争性投入占用产出模型,测算出中国服务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出口技术复杂度DTC指数和全球价值链嵌入度,从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和国外制造品嵌入两个维度,分析全球价值链双重嵌入对我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促进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显著地提升了中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而国外中间制造品嵌入对中国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国外中间服务品嵌入对低技术密集度服务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最大,其次为高技术密集度服务业,最后是中技术密集度服务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述忠 龚洋琦 沈雨婷
基于WIOD2016数据库和全球价值链研究院的GVC指数,本文从出口技术复杂度中存在的“瘸腿”型深化现象出发,探究提升本土数字化水平、降低高技术中间品进口依赖对一国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技术复杂度“瘸腿”型深化抑制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主要作用机制为制约资本和人力资本的积累;“瘸腿”型深化对中低收入国家具有更强的“低端锁定”效应,对中高知识密集度行业GVC分工地位的负面影响更大;数据赋能可有效减轻“瘸腿”型深化对GVC分工地位提升的抑制作用。据此,应加大对中高数字强度行业的资源倾斜,通过数据赋能改善出口技术复杂度“瘸腿”型深化,降低对高技术产业中间品的进口依赖程度,以提升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出口 全球价值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杨先明 张胜利 李波
充分挖掘内外双向价值链参与的技术升级效应,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重要前提和理论依据。文章将全球价值链(GVC)和国内价值链(NVC)置于多区域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中,利用2002~2017年间中国30个省区域间的投入产出表,考察内外双向价值链参与对中国地区-行业维度出口技术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参与GVC和NVC均能显著促进中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但二者的促进作用存在一定替代关系,其结果通过了较好的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价值链参与对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效应存在时间、空间及行业部门上的异质性。GVC和NVC不同参与方式及地位对出口技术复杂度效应呈非对称性特征。GVC上游环节参与是衔接NVC与GVC有效互动的主要方式。因此,各地区应不断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本身的技术吸收及研发创新能力,因地制宜地参与价值链。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钱志权 杨来科 蒋琴儿
运用GRAS方法构建1995—2016年可比价格连续时间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增加值隐含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出口增加值隐含碳降幅虽快,但仍高于创造GDP环境成本,行业分布极不均衡且有扩大趋势;碳排放强度下降是其下降的主要原因,出口结构变动影响较弱。因此,应将出口增加值隐含碳作为国家低碳价值链构建的重要监测指标,加强石化等重点行业低碳技术研发,抑制能源偏向型技术进步,提高金融等低排放高附加值行业出口比重。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文 张亚青 佘珉
本文研究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的形式与动因,建立了全球价值链重构的产业均衡模型,考察了全球主要制造业产品的贸易集中度,分析了中国作为贸易大国在其中的作用,结合中国主要出口商品值的波动与制造业内部各部门出口额占世界的比重及位次变化,分析了重构对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结构波动的影响。研究表明,全球价值链重构在中国并没有大规模出现,但重构的趋势是存在的,而最可能出现重构的并非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机电产品与高新技术产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重构 集中与分散 贸易波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牛猛 钟源
一国(产业)嵌入全球生产网络所从事制造、研发、管理和市场等不同活动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关乎其对价值链的影响和控制力,这便凸显既有基于总增加值贸易核算对全球价值链研究的不足。本文在全球价值链空间分工基础上考虑功能分工,以产业要素收益为依据,采用贸易增加值前向分解法修正了功能专业化测度方法,据此构建国家和行业层面修正的功能专业化指标,并利用WIOD提供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序列和最新编制开发的劳动力职业数据,测算并比较分析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的出口功能专业化水平及其最新动态演变。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出口呈现出较高的制造专业化水平,且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但总部经济活动(如市场、研发和管理)的功能专业化水平偏低,几乎被锁定在世界最低端层次,无法对欧美发达经济体构成出口威胁。中国制造业基本遵循着"依托制造—挺进市场—遥望管理和研发"的功能发展路径,"强"制造与"弱"管理和研发并存,典型加工贸易部门的"电气光学设备"的制造专业化水平更是达到国际领先。中国服务业的功能专业化水平总体上弱于制造业,且处于全球落后位置,与服务贸易强国之间仍有较大差距。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