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6)
- 2023(4366)
- 2022(3790)
- 2021(3393)
- 2020(2830)
- 2019(6209)
- 2018(5943)
- 2017(11284)
- 2016(5806)
- 2015(6741)
- 2014(6402)
- 2013(6334)
- 2012(5815)
- 2011(5225)
- 2010(5487)
- 2009(5296)
- 2008(5323)
- 2007(4720)
- 2006(4109)
- 2005(3813)
- 学科
- 济(25098)
- 经济(25056)
- 业(21479)
- 管理(19010)
- 企(18677)
- 企业(18677)
- 方法(8967)
- 数学(6938)
- 中国(6874)
- 数学方法(6851)
- 农(6687)
- 销(6201)
- 供销(6198)
- 贸(6195)
- 贸易(6192)
- 易(6072)
- 业经(5950)
- 财(5838)
- 世界(5718)
- 学(5420)
- 融(5406)
- 金融(5405)
- 银(4519)
- 银行(4511)
- 和(4486)
- 行(4327)
- 制(4326)
- 理论(4245)
- 农业(3987)
- 关系(3983)
- 机构
- 大学(86649)
- 学院(85161)
- 济(38037)
- 经济(37412)
- 管理(33205)
- 研究(32909)
- 理学(28442)
- 理学院(28094)
- 管理学(27760)
- 管理学院(27558)
- 中国(23816)
- 京(19185)
- 科学(17895)
- 所(16643)
- 财(16275)
- 研究所(15090)
- 中心(14255)
- 财经(12987)
- 北京(12649)
- 范(12319)
- 江(12261)
- 师范(12221)
- 农(12039)
- 院(11862)
- 经(11747)
- 经济学(11297)
- 业大(10688)
- 师范大学(10187)
- 经济学院(10040)
- 财经大学(9676)
- 基金
- 项目(55641)
- 科学(44415)
- 研究(42157)
- 基金(41131)
- 家(36833)
- 国家(36054)
- 科学基金(30330)
- 社会(27728)
- 社会科(26209)
- 社会科学(26202)
- 基金项目(20545)
- 省(20208)
- 教育(19128)
- 自然(18745)
- 自然科(18302)
- 自然科学(18298)
- 自然科学基金(18002)
- 划(17665)
- 资助(17121)
- 编号(16602)
- 成果(14320)
- 部(12813)
- 重点(12573)
- 发(12109)
- 创(11766)
- 国家社会(11743)
- 课题(11470)
- 教育部(11156)
- 创新(10879)
- 人文(10846)
共检索到13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本文从国家比较优势向世界比较优势转化的角度解析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对全球产量、企业生产和国家福利的影响,分析了以世界比较优势为基础的国际分工造成的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分离等一系列的变革,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贸易国在当前国际分工体系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炳南 黄太洋
随着全球分工体系的深化与国际贸易形式的演进,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全球价值链成为了当今国际分工的主要发生形式,对各国的价值创造体系持续进行着重构与深化,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使得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但产业结构仍停留在价值链的分工中低端,而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从比较优势的演化入手,讨论了比较优势如何演化以及全球价值链分工与中国产业升级三者的联动关系,分析了中国产业的三大基本特征,认为中国产业升级必须走比较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曹明福 李树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价值链分工逐渐成为国际分工的重要趋势。由于全球价值链分工涉及中间品的进口,又涉及最终产品的出口,就产生了“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分工后的比较优势、规模优势属于“分工利益,”而“价格倾斜”优势属于“贸易利益”。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最发达国家能从分工中获取“分工利益”和“贸易利益,”而落后国家在获取“分工利益”的同时“贸易利益”可能受损。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凌丹 朱方兰 胡惟璇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分工深化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3个方面阐释了OFDI对比较优势动态升级的影响机理,利用WIOD数据库测算出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产业出口优化度EO指数、GVC地位指数并分别表征规模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应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对3个效应进行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企业开展OFDI可以促进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周昕
在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和产业融合的背景下,本文采用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服务业RCA三项指标,基于OECD-Ti VA的附加值贸易数据对2005~2015年13个服务行业进行研究,通过三项指标的核算与比较综合评估分析我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状况。结果表明,由于未能核算包含在其他行业出口中的服务业附加值,传统RCA指标总体上低估了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以服务业附加值出口的RCA核算,金融保险业是我国2015年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也是2005~2015年间比较优势提高幅度最大的服务业,在G20中已居于前列。以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收入的RCA核算显示,我国各项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都呈比较劣势,我国制造业部门在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得相对较多的价值链收入,服务业部门获取的价值链收入也在增加。我国服务业的比较优势间接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获取,2015年金融保险、运输仓储、电信业、膳宿业和艺术与文化娱乐五个行业具有比较优势,2005~2015我国服务业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的RCA迅速提升,也带动了各服务业附加值出口RCA的提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书法 邰俊杰 周绍东
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本土产业可以通过两条路径提升竞争力:一是融入全球价值链,二是构建国家价值链。被动地融入全球价值链将导致本土企业被锁定在低端环节,而孤立地构建国家价值链,将导致区域间产业发展差距的拉大。我国要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战略,应超越比较优势思路,主动引领区域价值链的构建,而"一带一路"构想的提出,正是推动"走出去"与"引进来"的有机结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基于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文章设计了基于引领能力的显性产业合作优势指数,并以"一带一路"沿线具有代表性的11国为例,选出中国与之开展合作的优势产业组合;在此基础上,梳理并总结了构建"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的产业合作路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蓉
推进贸易便利化、发挥对外贸易比较优势、构建更高质量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我国新时期对外开放的重要目标。本文基于101个国别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贸易便利化对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贸易便利化有利于促进各国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在发展中国家中,这一正向影响更加明显。贸易便利化有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升贸易效率、扩大双边贸易合作,进而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升本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因此,在扩大贸易便利化的同时,要深度嵌入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以产业升级带动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价值链 比较优势 贸易网络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良波
传统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力主要来源于劳动、自然资源、金融资本等物质禀赋的投入。而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认为,一国的竞争优势是由生产因素、需求因素、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企业战略、结构与竞争、政府及机遇决定的。本文主要从前提、角度、范围、性质等方面比较了两者的异同。
关键词:
比较优势理论 国家竞争优势理论 比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越 吕云龙 高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对于"新常态"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的理论框架,并采用2000—2009年WIOD数据库和《中国科技统计年鉴》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制造业行业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间品市场分割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的比较优势,在控制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考虑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其次,中间品市场分割对产出波动性较大行业和位于价值链分工下游行业的出口比较优势具有更明显的负向影响。最后,行业上游垄断时会进一步加剧中间品市场分割对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郑晨曦
文章基于全球价值链中的增加值贸易,借鉴Koopman等提出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指数以及基于国内增加值测算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运用WTO和OECD联合发布的Ti VA统计数据,对比分析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发展现状、趋势及特征。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主要由直接进口国消费的最终产品或服务增加值以及出口到第三方国家的中间产品增加值构成;美国、日本的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上参与程度较高,但中国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总体上还处于中下游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和世界主要国家(地区)分工地位的比较研究——基于行业上游度的分析
我国服务业及其细分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研究——基于“地位-参与度-显性比较优势”视角
中间品市场分割与制造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
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估——基于比较优势与全球价值链的测算
电子信息产业国内价值链省域比较优势测度及空间差异研究
大国市场与企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国内超大市场规模的国家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保护如何影响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
比较优势、FDI与中国农产品产业国际竞争力——基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思考
比较优势理论与家庭内部劳动分工
中国企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现状及其竞争优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