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0)
2023(5890)
2022(4907)
2021(4372)
2020(3552)
2019(8017)
2018(7643)
2017(14161)
2016(7352)
2015(8246)
2014(8206)
2013(8050)
2012(7322)
2011(6796)
2010(6835)
2009(6854)
2008(6784)
2007(5861)
2006(5257)
2005(4854)
作者
(23683)
(19769)
(19351)
(18399)
(12555)
(9511)
(8683)
(7609)
(7597)
(7052)
(6687)
(6673)
(6393)
(6311)
(6302)
(6191)
(5893)
(5817)
(5639)
(5613)
(4903)
(4837)
(4827)
(4646)
(4405)
(4383)
(4302)
(4206)
(4088)
(3849)
学科
(33193)
经济(33152)
管理(26492)
(25399)
(23176)
企业(23176)
方法(14737)
数学(11632)
数学方法(11470)
(9641)
中国(8393)
(8308)
业经(8009)
(7839)
供销(7836)
理论(7456)
(7211)
(5959)
(5724)
金融(5724)
(5667)
贸易(5666)
(5553)
(5515)
财务(5500)
财务管理(5488)
(5479)
(5370)
银行(5348)
企业财务(5234)
机构
大学(116605)
学院(114066)
(46885)
经济(45971)
管理(43379)
研究(41829)
理学(37792)
理学院(37377)
管理学(36598)
管理学院(36407)
中国(31289)
科学(26031)
(25444)
(21655)
(21487)
(20097)
研究所(19825)
中心(17949)
业大(17479)
财经(17118)
(16709)
北京(16250)
农业(16203)
(15608)
(15502)
(15133)
师范(14898)
经济学(14528)
(13052)
财经大学(12953)
基金
项目(76758)
科学(61067)
基金(57476)
研究(52523)
(51907)
国家(51484)
科学基金(43885)
社会(34516)
社会科(32642)
社会科学(32633)
自然(29903)
自然科(29248)
自然科学(29237)
基金项目(28886)
自然科学基金(28777)
(28692)
(25375)
教育(24598)
资助(24299)
编号(19586)
重点(17762)
(17156)
成果(16002)
(15967)
(15959)
科研(14958)
创新(14775)
教育部(14673)
计划(14663)
国家社会(14585)
期刊
(51703)
经济(51703)
研究(34279)
中国(22620)
学报(20783)
科学(18747)
管理(18395)
(17283)
(16745)
大学(15505)
学学(14579)
教育(12984)
农业(11764)
技术(9660)
(9354)
金融(9354)
经济研究(9171)
财经(8748)
业经(7582)
(7564)
(6739)
问题(6140)
(5770)
统计(5501)
(5461)
世界(5433)
业大(5405)
国际(5404)
技术经济(5378)
商业(5338)
共检索到171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倪红福  
一国及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影响其对价值链的协调和控制力,进而决定其获取价值的能力。近年来,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理论和应用受到广泛关注,但这些测度方法及结果与我们常识中理解的产业链位置存在一些差异,相关概念易混淆,需要进一步澄清和反思,为此,本文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了梳理。首先,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测度方法,重点介绍了Muradov的综合框架和测度思路。其次,辨析了上游度、下游度、生产阶段数和生产长度等相关概念,进一步探讨了基于投入产出模型测度的位置与真实经济中生产链位置的异同,并指出了相关实证研究中使用位置指标的缺陷。最后,对位置测度指标的应用和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小能  
探讨全球服务价值链的内涵,构建了全球服务价值链基本模型,并利用91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出口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了测度,发现中国服务业在参与全球服务价值链的过程中,价值链位置不断攀升。从结构上看,中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原小能  
探讨全球服务价值链的内涵,构建了全球服务价值链基本模型,并利用91个国家和地区的服务业出口数据,对中国服务业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的位置进行了测度,发现中国服务业在参与全球服务价值链的过程中,价值链位置不断攀升。从结构上看,中国生活性服务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服务价值链中处于相对低端的位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阎达五  
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我们重新审视现行的会计模式。本文在分析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迁、现行会计模式的不足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企业会计冲击的基础上,指出了改革现行会计模式,构建价值链会计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给出了价值链会计理论框架的基本构建思路,最后提出了价值链会计领域有待研究的若干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昭玲  汪子豪  
研究目标:在全球价值链测度框架中引入吸收马尔科夫链方法,拓宽其研究路径和内容。研究方法:通过比较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和吸收马尔科夫链理论,构建基于吸收马尔科夫链视角的全球价值链测度框架,并在全球投入产出表中进行应用。研究发现:本文讨论并拓展了Kostoska等(2020)的吸收马尔科夫链研究框架,发现特定吸收马尔科夫链路径与全球价值链中的生产路径具有一一对应关系,增加值分解与吸收概率、生产步长与条件平均吸收时间、非等间距价值链测度与马尔科夫奖励过程具有对应关系,且Ghosh逆矩阵和Leontief逆矩阵对应的吸收马尔科夫链在全球增加值分布和最终产品分布下互为可逆吸收马尔科夫链,表明全球范围内的价值链测度在Ghosh逆矩阵和Leontief逆矩阵测度下等价。研究创新:揭示了吸收马尔科夫链与全球价值链位置测度的形式一致性,提供了将吸收马尔科夫结论引入全球价值链测度的理论基础,并基于马尔科夫链中经历不同暂态比例、暂留时间、访问状态空间子集次数和条件首达时间等概念扩充了全球价值链测度内容。研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全球价值链测度研究方法和内容,揭示了部分价值链测度指标和方法的数学本质,为进一步研究全球价值链测度体系提供了新方法和新途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以文  周勤  毛春梅  李卫红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亭立  
旅游价值链是近年来旅游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方向,特别是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发展旅游业的战略定位,必将引起对旅游价值创造的关注与探讨。文章按照旅游价值链的研究基础与范畴、研究视角与切入点、研究方法与动态这一渐进思路,对旅游价值链主题的中外文献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旅游价值链的内在关系、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以及对旅游价值的度量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李泽怡  
以Global Value Chain、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为关键词,检索2006—2016年SCI、SSCI和CSSCI收录文献,遴选出91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献发布的时间节点、文献研究对象、文献主流理论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等维度,研究2006—2016年世界范围内关于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贸易政策选择、产业升级、贸易地位测算、全球价值链治理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前沿问题等相关内容,并分析国内为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希望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实现中国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高效对接、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地位与融入程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乔小勇  王耕  李泽怡  
以Global Value Chain、价值链、全球价值链为关键词,检索2006—2016年SCI、SSCI和CSSCI收录文献,遴选出91篇样本文献进行分析。从文献研究的主要内容、文献发布的时间节点、文献研究对象、文献主流理论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等维度,研究2006—2016年世界范围内关于全球价值链动力机制、贸易政策选择、产业升级、贸易地位测算、全球价值链治理以及全球价值链的前沿问题等相关内容,并分析国内为关于全球价值链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希望通过系统全面的分析为实现中国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高效对接、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韩沈超  
基于UIBE GVC-ADB MRIO数据库贸易流分解数据,对2007—2020年60个国家(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嵌入位置进行测算,并构建营商环境、要素质量和创新能力3组综合指数,实证检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和嵌入位置的因素。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参与度较低,但嵌入位置尚可,金融、电信等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强;营商环境、要素质量能显著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创新能力能显著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据此,提出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策略。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南南  于文洁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发展战略。基于此背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成为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先行者。本文旨在分析2000—201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农业各小类别以及2015—2018年中国农业整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变化情况,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投入产出系数,结果显示:在国际比较中,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落后于瑞士、挪威和法国等国家。总体看,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参与程度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大,还有一定上升空间。由于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低、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度低等,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存在"参与程度高,分工地位低"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着力深化农产品对外开放、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科技化及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南南  于文洁  
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未来一个时期内的重要发展战略。基于此背景,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要成为助力新发展格局的先行者。本文旨在分析2000—2014年中国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农业各小类别以及2015—2018年中国农业整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位置的变化情况,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WIOD),构建多国投入产出模型,计算投入产出系数,结果显示:在国际比较中,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落后于瑞士、挪威和法国等国家。总体看,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虽然参与程度不断上升,但上升幅度并不大,还有一定上升空间。由于农业对外开放水平低、农业技术含量低、农业与其他行业融合度低等,中国农业全球价值链存在"参与程度高,分工地位低"的问题,这迫切需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理念和思路,着力深化农产品对外开放、提高农业生产标准化和科技化及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邢李志  韩宇  
本文基于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国家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了全球产业价值链网络模型,从经济物理学视角对比了2000年和2019年世界各国产业部门与其上下游产业部门间的紧密程度,考察了产业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所处的相对位置。研究表明:(1)全球价值链网络发展整体呈异质性,但后向或前向产业关联中具有竞争优势可促进产业部门在另一侧的竞争优势提升;(2)2000~2019年,各国产业部门的后向和前向紧密度总体呈增长态势,但中国和美国在连接全球价值链中上游供给侧和下游需求侧的作用最为显著;(3)低技术含量、中高技术含量与公共和福利服务产业相对更加贴近上游供给侧,而基础类产业和商业服务类产业相对更加贴近下游需求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振国  张亚斌  单敬  黄跃  
研究目标:廓清中国分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及变动机制。研究方法:基于区分中国贸易方式的全球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位置核算和链式结构分解分析方法。研究发现:中国分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在2005~2015年间趋于上升,以一般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更高。中技术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总体上最高,高技术制造业最低;典型加工贸易部门计算机、电子和光学设备制造业明显向价值链上游迈进。中国制造业通过一般(加工)贸易嵌入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主要是由区内(区外)中间品供给效应的扩张引起的。研究创新:科学测度中国分贸易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及其变动机制。研究价值:为探寻谋求中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参考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超  
关注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对创新性效率的影响,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假设,采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19个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变化趋势,测算其整体创新效率。进一步将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通过观察分解变量值揭示行业差异。结果表明:研发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上升,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降低;生产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下降,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