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08)
- 2023(17015)
- 2022(14130)
- 2021(12943)
- 2020(11033)
- 2019(24673)
- 2018(24101)
- 2017(46616)
- 2016(24878)
- 2015(27144)
- 2014(26489)
- 2013(26130)
- 2012(23312)
- 2011(20385)
- 2010(20060)
- 2009(18575)
- 2008(18018)
- 2007(15572)
- 2006(13096)
- 2005(11521)
- 学科
- 济(103889)
- 经济(103781)
- 业(99654)
- 企(89988)
- 企业(89988)
- 管理(85967)
- 方法(50981)
- 数学(42075)
- 数学方法(41609)
- 财(34060)
- 业经(32013)
- 农(31882)
- 务(24815)
- 财务(24772)
- 财务管理(24740)
- 企业财务(23537)
- 中国(23472)
- 农业(22495)
- 贸(21954)
- 贸易(21949)
- 易(21493)
- 技术(20600)
- 制(19213)
- 理论(17333)
- 划(17146)
- 学(17083)
- 和(17008)
- 策(16383)
- 地方(15412)
- 体(14872)
- 机构
- 学院(348386)
- 大学(342731)
- 济(146445)
- 经济(144019)
- 管理(142600)
- 理学(124776)
- 理学院(123594)
- 管理学(121647)
- 管理学院(121015)
- 研究(106971)
- 中国(82901)
- 京(68886)
- 财(66645)
- 科学(65828)
- 农(63335)
- 业大(55028)
- 财经(54432)
- 所(52338)
- 中心(50701)
- 农业(50373)
- 江(50197)
- 经(49867)
- 研究所(47916)
- 经济学(44987)
- 北京(41352)
- 经济学院(41020)
- 财经大学(40704)
- 商学(40055)
- 商学院(39704)
- 州(39189)
- 基金
- 项目(244378)
- 科学(194912)
- 基金(182378)
- 研究(172148)
- 家(160446)
- 国家(159078)
- 科学基金(138802)
- 社会(113685)
- 社会科(108127)
- 社会科学(108104)
- 基金项目(96770)
- 省(95557)
- 自然(92343)
- 自然科(90390)
- 自然科学(90363)
- 自然科学基金(88825)
- 划(79948)
- 教育(79023)
- 资助(73707)
- 编号(66088)
- 重点(54596)
- 部(54210)
- 创(53790)
- 发(51471)
- 成果(50062)
- 创新(49671)
- 业(49619)
- 国家社会(48143)
- 科研(48032)
- 教育部(46845)
- 期刊
- 济(150940)
- 经济(150940)
- 研究(90996)
- 中国(57951)
- 农(57276)
- 学报(55654)
- 管理(55613)
- 财(55347)
- 科学(51654)
- 大学(42774)
- 学学(41399)
- 农业(39362)
- 技术(31342)
- 融(29621)
- 金融(29621)
- 业经(27299)
- 财经(27098)
- 教育(25556)
- 经济研究(24853)
- 业(23692)
- 经(23366)
- 问题(20278)
- 技术经济(18740)
- 版(17324)
- 贸(17281)
- 财会(17034)
- 商业(16948)
- 科技(16359)
- 现代(16192)
- 统计(16158)
共检索到4883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宁密密
本文通过拓展BMM模型,从产品层面分析企业在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 GVC)中位置变动对其出口汇率弹性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GVC位置攀升会提高产品质量、产品市场垄断度和产品核心度,从而降低出口量汇率弹性,增大出口价格汇率弹性,进而提升企业应对汇率风险的能力;GVC位置攀升对出口结构的优化效应显著,GVC上游企业在汇率贬值时不会盲目进入出口市场,而在汇率升值时不会轻易退出出口市场;随着企业向GVC高端攀升,汇率变动对其出口额的影响逐渐减弱,但对出口结构的优化效应不断增强;从贸易利得视角看,人民币贬值时,GVC位置的攀升增大了国内增加值占比,降低了国外增加值占比,因此GVC位置攀升不但有利于减缓汇率变动,还能够提高出口贸易利得。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以双边汇率与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是否弱化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通过后向参与的对冲效应与前向参与的竞争效应来削弱出口的汇率弹性,其削弱程度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进口投入来源分布与出口市场分布契合情况的影响。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对汇率弹性的弱化效应已然下降,前向效应是削弱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联系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后向效应要强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中的后向效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审慎对待全球价值链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影响,以避免作出过于乐观的政策预期。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人民币汇率 中间品投入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翟孝强
文章在考虑全球价值链(GVC)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评估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忽视GVC因素会导致出口贸易整体的汇率传递率低估7. 9%,汇率弹性高估15. 1%,电子信息和机械设备两个行业的汇率弹性高估30%以上。尽管GVC后向联系主导出口贸易的汇率传导机制,但前向联系在个别行业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制造业的价值链提升而趋于增强。GVC联系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导致出口贸易弹性表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国别特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行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主要货币汇率的非对称变动虽然有利于中国出口总量的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文章检验了我国出口汇率弹性的变动趋势,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弱化的过程。通过构建微观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削弱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有限,而中间品进口与中间品出口均削弱了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其削弱程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呈正比。比较而言,中间品进口对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影响力要强于中间品出口的影响力,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弱化的原因却在于我国中间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因此在生产全球化背景下,央行汇率政策制定的预期中需要考虑全球价值链参与因素。
关键词:
中间品 进口 加工贸易 人民币 汇率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唐夙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选取20002015年42个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传统分析范式下,作者发现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对本国制造业出口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影响作用。随后,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因素纳入实证研究模型中,结果发现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下降。这表明在考虑了全球价值链的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弱。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要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汇率贬值无法作为有效的政策手段,未来政策重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齐丹丹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2000-2007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两大微观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企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汇率升值和汇率波动均对企业利润产生负向影响,且汇率波动的影响相对更大,在替换核心变量后该结论依然稳健。同时,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在不同企业所有制类型、行业竞争程度、进口中间品投入、出口强度等方面呈现异质性特征。进一步地,本文采用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机制检验,汇率变动对企业利润的影响渠道的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出口收入效应、生产率效应、扩展边际效应、进口中间品投入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家云 徐莹莹
在全球分工生产的背景下,文章以出口国内附加值为切入点,就政府补贴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理进行系统考察。结果发现,政府补贴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DVAR)。异质性分析表明,与混合型贸易企业和纯加工贸易企业相比,政府补贴对纯一般贸易企业出口DVAR的积极影响最大;且政府补贴促进了民营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但是对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出口DVAR的影响并不显著。机制检验表明,创新激励效应是政府补贴影响企业出口DVAR的重要渠道。最后,行业出口DVAR的动态分解结果显示,资源再配置效应对行业出口DVAR提高的贡献度高达51%,说明其在政府补贴促进行业出口DVAR提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于准确评估政府补贴的经济绩效,以及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下如何提高企业出口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文涛 王岚
数字经济背景下,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能帮助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是促使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抵御全球冲击的重要抓手。文章采用微观企业层面数据,探究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对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了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对全球价值链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可有效促使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经稳健性检验、内生性分析后,结果依然显著。该影响效应在不同贸易方式、企业所有制、不同行业及区域间具有显著异质性,表现为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对一般贸易和混合贸易企业、外资及港澳台企业、中高技术行业及东部地区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效应更为突出。影响机制检验表明,企业人工智能出口主要通过提高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研发创新促使企业向全球价值链上游环节跃升。拓展性分析显示,企业人工智能出口可显著提升全球价值链韧性,主要体现在稳定已有链条、增强其韧性和安全性上。文章立足全球价值链上游攀升和韧性提高视角,为如何借助人工智能稳定高效地促使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印梅 张二震
从双边贸易价值链嵌入的前向嵌入度与后向嵌入度指标入手,分析价值链嵌入对汇率出口弹性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对美国出口为例对影响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美双边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显著,但影响效率下降。按行业分类,中国低技术行业出口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要高于高技术行业,高技术行业出口中的后向对冲效应与前向竞争效应均显著高于低技术行业。汇率的直接影响与价值链嵌入效应的双重差异,将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中国对美出口中高技术行业产品比重的上升。
关键词:
价值链嵌入 对冲效应 竞争效应 中美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季克佳 张明志
基于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和中国海关产品层面交易数据,文章实证研究了垂直专业化视角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1)人民币汇率升值提高了出口产品退出的概率、降低了出口产品进入的概率,从而降低了出口产品种类;(2)垂直专业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降低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出口产品进入与退出以及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3)在控制垂直专业化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种类的影响,会因企业生产率、企业所有制性质以及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水平的不同而有所差异;(4)在控制垂直专业化的影响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产品进入退出的影响,也会因是否为核心产品、产品质量以及产品竞争模式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傅建设
汇率变动对进出口价格的影响□傅建设汇率传递是指汇率变动所引起的进出口价格的变动。传统的汇率传递理论是以一价定律为基础的,一般假定本国是一个小国,世界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本国只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在没有运输成本、关税和其它贸易障碍的情况下,国际套利使进口价...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韩剑 郑秋玲 邵军
汇率变动影响产品边际成本以及加成率大小,从而影响进出口企业市场定价。在Berman等(2012)基础上,本文引入产品质量、外国进口中间产品投入以及出口目的国消费偏好因子,研究产品异质性对出口价格汇率传递的影响。结论是出口产品生产效率越高,使用国外中间产品投入越少,产品质量越高,出口价格对汇率变动的弹性越大,汇率传递越不完全。随后,本文采用中国19万多家企业对153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关出口数据,从企业、产品和东道国的三维层面(Firm-Product-Destination Level),分别检验产品绝对销售
关键词:
产品异质性 汇率传递 产品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余淼杰 王雅琦
本文主要分析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变动对中国企业产品出口决策的影响。基于对中国企业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的变动是解释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重要因子。人民币名义汇率的升值会带来企业出口种类的减少,同时也使得企业出口商品中核心产品比重显著上升。我们还发现人民币有效汇率的变动对于企业出口产品决策的影响呈现明显的企业异质性。面对升值压力,规模大或者高生产率的企业会更为明显地缩减产品线并集中生产其核心产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啟仁 黄建忠
本文基于人民币汇率水平变动和波动弹性增大的背景,分析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影响,以及融资约束等异质性特征的重要调节作用。基于Aghion et al.(2009)的扩展理论分析认为,不利的汇率冲击会减少支撑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资金,当企业面临较大的融资约束时,出口企业研发投资的概率显著降低。本文进一步采用2008-2011年"海关"与"全国税收调查"匹配数据库,详细地度量了企业级实际有效汇率等指标,实证研究发现:有效汇率的升值和预期波动风险的增大均显著不利于出口企业研发投资,但是,融资约束越低、出口产品种类和目的地越多的企业却能更好地隔绝汇率的不利冲击,政府的扶持和研发费用所得税减免政策也起到显著的对冲作用。
关键词:
汇率变动 研发投资 融资约束 人民币汇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朔 张伯伟 慕绣如
本文采用2000—2006年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匹配后的微观企业数据,实证分析企业层面实际有效汇率变动(包括汇率变化和汇率波动两个方面)对中国企业出口额及出口扩展边际的影响,重点考察上述影响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总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能够抵消汇率水平变化对企业出口额及扩展边际的影响,汇率波动影响企业出口的过程中进口中间品的作用不够稳健。按照三种标准划分的子样本进行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样本分组企业的中间品进口在汇率变动时所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