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0)
- 2023(19499)
- 2022(16638)
- 2021(15428)
- 2020(13051)
- 2019(29872)
- 2018(29037)
- 2017(55270)
- 2016(29929)
- 2015(33529)
- 2014(32720)
- 2013(32374)
- 2012(29459)
- 2011(26533)
- 2010(26092)
- 2009(24002)
- 2008(23243)
- 2007(19744)
- 2006(17021)
- 2005(14610)
- 学科
- 济(119436)
- 经济(119310)
- 管理(86545)
- 业(82176)
- 企(67637)
- 企业(67637)
- 方法(58854)
- 数学(52107)
- 数学方法(51489)
- 中国(32357)
- 农(31268)
- 财(31078)
- 业经(26147)
- 学(25897)
- 贸(24030)
- 贸易(24022)
- 易(23394)
- 农业(21007)
- 制(20979)
- 地方(20720)
- 务(19734)
- 财务(19655)
- 财务管理(19616)
- 企业财务(18609)
- 银(18580)
- 银行(18506)
- 环境(18501)
- 技术(18457)
- 理论(18326)
- 和(17878)
- 机构
- 大学(423744)
- 学院(420175)
- 济(171267)
- 经济(168029)
- 管理(165935)
- 理学(145574)
- 理学院(143979)
- 研究(142266)
- 管理学(141320)
- 管理学院(140576)
- 中国(106580)
- 科学(89781)
- 京(89591)
- 财(74944)
- 农(73492)
- 所(71012)
- 业大(67321)
- 研究所(65661)
- 中心(64584)
- 财经(61949)
- 农业(58301)
- 江(57537)
- 经(56818)
- 北京(55966)
- 范(53520)
- 师范(52882)
- 经济学(52673)
- 院(51687)
- 经济学院(47755)
- 州(46612)
- 基金
- 项目(299608)
- 科学(235509)
- 基金(220012)
- 研究(211677)
- 家(195214)
- 国家(193668)
- 科学基金(165645)
- 社会(135440)
- 社会科(128586)
- 社会科学(128552)
- 基金项目(115787)
- 省(114400)
- 自然(109964)
- 自然科(107497)
- 自然科学(107466)
- 自然科学基金(105562)
- 划(97967)
- 教育(97289)
- 资助(91267)
- 编号(83723)
- 重点(67467)
- 部(66078)
- 成果(66013)
- 发(62802)
- 创(62114)
- 科研(58219)
- 创新(58089)
- 国家社会(57114)
- 课题(57051)
- 教育部(56454)
- 期刊
- 济(171867)
- 经济(171867)
- 研究(116945)
- 中国(74050)
- 学报(73650)
- 科学(65057)
- 农(64832)
- 管理(58519)
- 财(56074)
- 大学(55408)
- 学学(52464)
- 农业(45258)
- 教育(41140)
- 技术(35174)
- 融(33265)
- 金融(33265)
- 经济研究(29825)
- 财经(29764)
- 业经(27707)
- 经(25529)
- 业(24720)
- 问题(22410)
- 图书(20759)
- 版(20727)
- 科技(20559)
- 统计(19946)
- 技术经济(19718)
- 贸(19243)
- 业大(19242)
- 理论(18696)
共检索到592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庚华 吴云霞
基于"微笑曲线"相关理论,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的变动影响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差距进行了相应理论分析,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的两端移动,将显著扩大中国的资本、高技术劳动、中技术劳动与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对资本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的影响最大,高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次之,中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最小;服务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的变动对高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资本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的影响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位置 生产要素 报酬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蒋庚华 吴云霞
基于"微笑曲线"相关理论,对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的变动影响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差距进行了相应理论分析,并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中国向全球价值链的两端移动,将显著扩大中国的资本、高技术劳动、中技术劳动与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对资本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的影响最大,高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次之,中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最小;服务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上位置的变动对高技术劳动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资本报酬与低技术劳动报酬之比的影响显著大于货物行业。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位置 生产要素 报酬差距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鲁晓璇 闫克远 李秀敏
本文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的数据,对中间品和最终品进口对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间品进口扩大了高技术劳动与资本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最终品进口缩小了中、低技术劳动与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中间品进口对中国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大于最终品进口对其的影响;中间品进口扩大了中国货物和服务行业中高技术劳动与资本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最终品进口缩小了中、低技术劳动与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报酬上的差距,中间品进口对服务行业的影响大于其对货物行业的影响,最终品进口对货物行业的影响大于其对服务行业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云霞 马野驰
文章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在相关理论框架下,实证研究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对中国行业内高、中和低技术劳动者就业结构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率扩大了全行业高技术劳动者与低技术劳动者就业差距,缩小了中技术劳动者与低技术劳动者就业差距。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率扩大了高、中、低劳动者就业差距,而后向参与率则缩小了就业差距。对于货物行业来说,呈现同样的影响效应。对于服务行业来说,中国在全球价值链的参与率缩小了高、中、低劳动者就业差距。服务业后向参与率缩小了高、中、低劳动者就业差距。总之,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主要是由后向参与率对劳动者就业结构差距起着重要影响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参与率 就业结构 差距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郑玉 姜青克
基于1995—2009年跨国制造行业面板数据,采用工具变量法(2SLS)对全球价值链前向参与、后向参与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整体上,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但前向参与产生的促进作用略大;融入高收入发达经济体生产网络的生产率效应相对较大;相较于低生产率制造行业,高生产率制造行业通过前向参与和后向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能获得更高的生产率效应;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的生产率效应均能通过"技术效应"与"资源再配置效应"而实现;全球价值链双向参与都有利于促进资本的有效配置,但不同经济体的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存在差异,即高收入发达经济体通过前向参与促进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率提升,中低收入经济体则不存在高技能劳动力配置效应。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张爱文 李唐
价值链贸易强度拉大了中国资本和低技术劳动同高、中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的报酬差距;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拉大了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同中、低技术劳动在行业内生产要素的报酬差距,间接中间品和最终品贸易强度均拉大了资本和高技术劳动同中、低技术劳动在生产要素上的报酬差距,且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对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要大于间接中间品贸易强度和最终品贸易强度对其的影响;价值链贸易强度对服务行业生产要素报酬差距的影响要大于其对货物行业的影响。因此,我国应加强对中、低技术劳动力的再培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科学合理的财税制度。
关键词:
贸易强度 全球价值链 生产要素报酬差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威
文章基于欧盟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对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并未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相对需求,主要还是吸收了较为低端的劳动力就业;研发投入强度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尤为突出;资本深化、外资强度提升了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促进了非熟练劳动力就业。为此,应该通过制造行业向价值链分工的高端迈进、继续加大研发经费的投入以及推动劳动力市场改革等方式,才能在保证非熟练劳动力就业的前提下,不断提高高技能劳动力的比重,获取更多的就业利益。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威
文章基于欧盟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对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并未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相对需求,主要还是吸收了较为低端的劳动力就业;研发投入强度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尤为突出;资本深化、外资强度提升了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促进了非熟练劳动力就业。为此,应该通过制造行业向价值链分工的高端迈进、继续加大研发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威
文章基于欧盟最新发布的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对1995-2011年连续17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指数进行了测算,并以熟练劳动力的相对就业量作为被解释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表明:中国的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总体上并未增加对高技能人才的相对需求,主要还是吸收了较为低端的劳动力就业;研发投入强度对高技能人才就业的影响是显著的,而且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尤为突出;资本深化、外资强度提升了行业的资本密集程度,促进了非熟练劳动力就业。为此,应该通过制造行业向价值链分工的高端迈进、继续加大研发经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胡昭玲 李红阳
本文采用下游度指标刻画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首次从价值链分工位置角度考察其对我国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工资差距的影响。对1995-2009年间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参与全球价值链后,我国多数行业的分工位置越来越接近初始投入品阶段,分工位置下滑导致不同技能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在价值链嵌入位置50分位以上,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而在50分位以下,非熟练劳动力之间的工资差距扩大更快。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下游度 分工位置 工资差距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郭沛 吴云霞
本研究根据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从双边贸易总体、最终品和中间品贸易、不同行业贸易3个层面,对1995—2009年中日双边贸易中两国所使用的国内生产要素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从附加值贸易的角度来看,虽然中日两国在双边贸易中所使用的资本、高技术劳动、中技术劳动和低技术劳动这4种国内生产要素的绝对数量不断增加,但中国对日出口的产品主要是由资本和低技术劳动来完成的,日本对华出口主要是由资本和中技术劳动这两种生产要素来完成的;日本对华出口所使用国内生产要素中高技术劳动占比相对中国对日出口所使用国内生产要素中高技术劳动占比要高,且这种情况在中日双边制造业贸易和最终品贸易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说明...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附加值贸易 生产要素 分解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长庚 张松彪
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本文实证分析了行业垄断和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垄断行业企业不仅获得了高工资收入,而且获得了高福利。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分别达到12670元、8754元和3914元。在考虑了企业效率和特征等因素之后,由行业垄断导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依然达到了7827元,相当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的36.74%。Oaxaca-Blinder分解结果发现,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之间的企业劳动报酬差距、工资差距和福利差距中不合理部分的比重分别达到了27.00%、23.07%和40.41%。进一步按所有制和地区分组分解结果表明,国有垄断企业高劳动报酬...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马建峰 赵田明娣
利用TiVA数据库和中国制造行业匹配数据,从行业出口异质和技术异质视角出发,测算并分析中国制造行业的全球价值链(GVC)分工地位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TFP)指数变化,检验了GVC分工地位对不同行业TFP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GVC分工地位提高对行业整体TFP具有促进作用;在出口型行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中,该作用更强且更显著;但在非出口型行业和资源劳动密集型行业中,GVC地位提升对TFP的正向影响并不明显;具有出口导向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是促进中国制造业TFP提高的主导力量。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GVC国际分工地位变动促进中国制造行业TFP提升的政策建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姜超
关注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对创新性效率的影响,基于新古典经济理论提出假设,采用非竞争性投入产出法计算中国19个代表性行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及变化趋势,测算其整体创新效率。进一步将创新效率分解为技术进步指数、规模效率指数、纯技术效率指数,通过观察分解变量值揭示行业差异。结果表明:研发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上升,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降低;生产阶段,处于全球价值链上游的行业,行业技术前沿水平下降,行业整体向前沿靠近的程度上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服务投入对中国货物贸易行业价值链长度的影响——基于WIOD数据的实证研究
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贸易反倾销——基于中国制造业层面数据的实证
中国各产业在全球生产价值链中所处位置的研究——基于上游度分析
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与劳动收入差距——基于跨国跨行业下游度指标的研究
中国制造企业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动态最优生产决策——基于嵌入位置与控制能力的实证研究
我国区域建设用地数量配置与资本流动关系研究——基于生产要素边际报酬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劳动力市场分割背景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要素报酬的影响机制研究
城市规模分布对地区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LandScan全球人口数据库的实证研究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与嵌入位置测度、影响因素及攀升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