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26)
- 2023(17556)
- 2022(14592)
- 2021(13641)
- 2020(11638)
- 2019(26383)
- 2018(25913)
- 2017(49655)
- 2016(26130)
- 2015(29491)
- 2014(28804)
- 2013(28688)
- 2012(25895)
- 2011(23140)
- 2010(23109)
- 2009(21961)
- 2008(21822)
- 2007(19248)
- 2006(16842)
- 2005(15425)
- 学科
- 济(117190)
- 经济(117037)
- 业(102209)
- 管理(95150)
- 企(91000)
- 企业(91000)
- 方法(56169)
- 数学(46346)
- 数学方法(45886)
- 财(37273)
- 农(34394)
- 业经(33003)
- 中国(30340)
- 贸(28838)
- 贸易(28818)
- 易(28062)
- 制(26453)
- 务(25803)
- 财务(25752)
- 财务管理(25709)
- 企业财务(24361)
- 农业(23100)
- 技术(20428)
- 体(19217)
- 和(19005)
- 理论(18888)
- 银(18534)
- 银行(18525)
- 划(18506)
- 策(18238)
- 机构
- 学院(377001)
- 大学(375051)
- 济(170063)
- 经济(167222)
- 管理(155323)
- 理学(134028)
- 理学院(132832)
- 管理学(131061)
- 管理学院(130333)
- 研究(118569)
- 中国(97117)
- 财(80479)
- 京(77145)
- 科学(64583)
- 财经(63994)
- 经(58323)
- 所(55941)
- 中心(55731)
- 江(55116)
- 农(53698)
- 经济学(52735)
- 研究所(49966)
- 业大(49035)
- 北京(48358)
- 经济学院(47588)
- 财经大学(47439)
- 商学(43485)
- 范(43170)
- 州(43121)
- 商学院(43069)
- 基金
- 项目(246359)
- 科学(198777)
- 基金(185331)
- 研究(184437)
- 家(158307)
- 国家(156999)
- 科学基金(138646)
- 社会(122978)
- 社会科(116930)
- 社会科学(116903)
- 基金项目(96624)
- 省(92494)
- 自然(87303)
- 自然科(85380)
- 自然科学(85360)
- 教育(84078)
- 自然科学基金(83936)
- 划(77297)
- 资助(75892)
- 编号(73271)
- 成果(58794)
- 部(56697)
- 重点(54054)
- 创(53598)
- 国家社会(52421)
- 发(51503)
- 制(50790)
- 教育部(50250)
- 创新(49466)
- 人文(49299)
- 期刊
- 济(184766)
- 经济(184766)
- 研究(111977)
- 中国(69919)
- 财(65992)
- 管理(62800)
- 农(49500)
- 科学(48414)
- 学报(46895)
- 大学(38929)
- 融(37811)
- 金融(37811)
- 学学(36746)
- 技术(34648)
- 农业(34019)
- 财经(32640)
- 教育(31402)
- 业经(30763)
- 经济研究(30408)
- 经(28056)
- 贸(25260)
- 问题(24982)
- 国际(21955)
- 业(20798)
- 技术经济(20568)
- 世界(20010)
- 统计(19054)
- 商业(18430)
- 财会(17961)
- 策(17738)
共检索到564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超 邹晓瑛 赵邦锦
中国制造业具有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与遭遇贸易反倾销高位态势并存的现象。基于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影响的理论分析,利用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与贸易反倾销数据,分别从资本密集、劳动密集、高技术与低技术四类行业角度实证研究了价值链位置对反倾销的影响。总体上,当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处于领先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减少;处于追赶地位时,遭遇反倾销会增加,但在不同要素密集型和技术水平行业,价值链位置对贸易反倾销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随着中国制造业价值链位置不断攀升,将迎来贸易摩擦频发多发的阶段,这需要区别对待,采取针对性的应对举措。
关键词:
价值链位置 反倾销 贸易利益 价值链攀升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永明 潘安琪
文章基于WIOD投入产出表对中国总出口贸易流、中美双边贸易流、制造业部门贸易流以及双边制造业部门贸易流进行分解,依据贸易增加值核算法则对全球价值链分工进行了度量,并构造中国制造业遭遇美国反倾销和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相匹配的动态面板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美国对华反倾销措施显著抑制了中国的总出口增加值关联和区分中间品与最终品的增加值关联,但促进了前向和后向增加值关联。其中,对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产生的抑制效应要大于对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产生的抑制效应,对前向联系的增加值出口的促进程度大于后向联系的增加值出口的促进程度。就中国而言,针对反倾销的贸易破坏效应和贸易抑制效应,应根据外需和内需的关系及时调整战略,重视反倾销的国家间贸易转移效应和产品间贸易转移效应,从价值链的生产者和使用者角度与其他贸易伙伴构建区域价值链,从而形成更为全面的全球价值链分工关系。
关键词:
反倾销 全球价值链 贸易壁垒 贸易增加值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鸿 向训勇 顾乃华
探索中国出口企业成本加成的高低问题需要对企业参与全球分工的细节展开分析。本文基于2000—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海关数据和细分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借鉴行业上游度的方法测算了制造企业的出口、进口和净出口上游度,刻画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嵌入位置。本文进一步测算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加成,实证检验贸易上游度与成本加成的关系。计算发现,2000年以来,我国一般贸易进口上游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回归分析发现,出口上游度越高,成本加成越高;净出口上游度越高,成本加成越低;进口上游度与成本加成关系不明确。异质性检验发现,上述影响在外资企业和加工贸易企业中更为明显。机制检验发现,净出口上游度高导致企业成本加成较低的原因在于:更多国内生产环节的企业是通过增加国内中间品采购,而非通过研发和固定资产投资向上游延伸产业链。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柏喆 汪行东
中国制造业如何实现全球价值链的位置攀升是助推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制造业经济利益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测算了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产业上游度,实证考察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的影响机制。研究结论表明:虽然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呈现攀升趋势,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位置;制造业全样本以及区分行业异质性的实证研究均显示技术进步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位置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通过提高技术进步,有助于促使中国制造业由价值链上游向价值链下游移动,实现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由中低端向高端攀升;在控制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技术进步依然是促使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技术进步是当前实现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攀升的最根本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屠年松 薛丹青
利用2007—2016年中国30个省(区、市)面板数据,从区域层面研究了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演进发展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来看,中部地区的制造业相较于东西部地区存在着一定的竞争优势;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型产业是我国出口竞争中的优势行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不断增强,传统的资源型重工业行业则竞争力薄弱。此外,在对贸易自由化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关系的研究中发现:贸易自由化能够全面促进高技术制造业的全球价值链攀升,对中部地区的影响尤为明显;贸易自由化对东中西部的中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均不利;贸易自由化对东中部低技术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分别有负面和正面影响,对西部地区的影响则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苏莹童
数字贸易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全球贸易格局的转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和升级。为探析我国数字贸易发展对制造业价值链的提升作用,本文以TIVA(2021)和WIOD(2016)数据为基础,分别运用Koopman法和矩阵运算测算我国2000—2014年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和制造业贸易数字化水平。研究发现:在发展初期,数字贸易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的提升起负向作用,而在中后期则主要起正向促进作用;在对不同等级行业的影响上,数字贸易的发展对低端制造业的全球产业链位势的攀升具有显著促进效应;数字贸易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势攀升的影响效应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强。最后,本文针对上述结果从基础设施建设、政府扶持和人才培养三个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数字贸易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位势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运胜 刘慧慧 杨晨
在制造业服务化趋势下研究服务业开放如何影响制造业参与国际分工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OECD发布的2000~2020年贸易增加值数据(TiVA)及服务贸易限制指数(STRI),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探讨了服务业开放对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影响,并验证了制度质量及贸易壁垒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服务业开放显著提升了制造业全球价值链的嵌入位置;服务业自由化通过改善制度环境、削弱贸易壁垒两条路径对制造业的价值链分工位置产生影响,这一机制存在显著的国家、行业与部门异质性;服务贸易自由化对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影响更大,并且销售、信息通信和金融保险等细分服务部门提升作用更强。文章对于新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通过扩大服务业开放来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进而提升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实现制造强国和贸易强国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
服务业开放 国际分工地位 制造业服务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秋红 赵乔
利用OECD-Ti VA数据库和KPWW附加值贸易核算框架,测算全球价值链参与指数、地位指数和国内附加值,衡量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附加值贸易现状,并构建面板模型,分析中国制造业附加值贸易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分工地位偏低,国内附加值提升缓慢。劳动密集型行业国内附加值最高,知识密集型行业最低。中国陷入了价值链"低端锁定"的窘境。中国制造业分工地位与国内附加值正相关,且影响最大,通过加深参与程度提高国内附加值的前提是提高贸易地位。发挥要素禀赋优势和鼓励科研创新有利于国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明月 肖宇
作为出口贸易大国,我国在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程中,面临着较大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压力。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海关数据库,构建了一个衡量中国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指标——出口上游度,并收集了2000年~2009年我国各行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数据,研究了其与各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关系。研究发现:实施技术性贸易壁垒将会导致贸易伙伴国的反制,最终陷入"技术性贸易壁垒-贸易保护"的循环怪圈,对贸易双方造成损失;技术性贸易壁垒主要集中在不具有全球价值链位置优势的行业,上游行业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更大;出口总量的增加会导致技术性贸易壁垒递增,但技术密集度的提升,会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风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进口国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增加值,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主要是来自直接进口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5)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6)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最高,但只是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并不高;(7)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相对优势地位,较为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杨以文 周勤 毛春梅 李卫红
中国制造业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呈现收敛趋势。利用TiVA数据库提供的数据,采用附加值贸易法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进行测度。结果发现,1995-2014年,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经历了3个阶段(GVC1.0、GVC2.0、GVC3.0),在GVC1.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不断下降,在GVC2.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加速上升,在GVC3.0时期全球价值链位置稳步上升。构建全球价值链位置收敛计量检验模型,分别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条件β收敛,但是中高技术和高技术制造业行业全球价值链位置演化存在绝对β发散和条件β收敛。研究结论可为促进我国制造业不同行业迈向全球价值链更高位置提供新证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利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数据,分析数字贸易限制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贸易限制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消极影响最大,电子交易限制、知识产权限制以及其他限制次之,支付系统限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受数字贸易壁垒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扩展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和行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受数字贸易限制的消极影响越突出。基于此,应适度放宽数字贸易限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
关键词:
数字贸易限制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窦大鹏 匡增杰
近年来,制造业企业通过服务化转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本文利用匹配的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数据,实证分析了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对制造业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显著促进了企业全球价值链位置的提升,这种作用主要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成本两个机制来实现。结合互联网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制造业企业通过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全球价值链位置。因此,加快制造业企业的服务化转型,推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中国制造业企业提升全球价值链位置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制造业服务化 全球价值链位置 工业互联网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孙志贤 林发勤 李冰杰
印度对中国商品发起的反倾销调查和制裁在近20年中愈演愈烈,案例数量超越美国和欧盟,居首位。这种大规模的反倾销会在多大程度上对中国产生贸易抑制效应?本文将印度近年来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及数据系统梳理,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剔除实验前差异,从而更客观地衡量反倾销产生的真实贸易抑制效应。在中印反倾销问题上采用该方法进行研究尚属首次。本文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印度对中国的反倾销调查效应不显著,终裁反倾销税的抑制效应显著存在,同时这种抑制效应基于不同商品表现出较强的个体差异性和时间效应。建议中国政府和相关企业应根据不同行业反
关键词:
反倾销 贸易抑制效应 双重差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反倾销的贸易抑制效应——基于印度对中国反倾销案件的实证研究
选择一般贸易还是加工贸易?——基于制造业企业层面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影响
全球价值链分工如何影响贸易保护壁垒的实施——以反倾销为例
广东加工贸易企业遭遇反倾销的深度分析——基于企业层面
数字化投入与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攀升——基于49国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服务贸易、对外开放与全球价值链嵌入——基于省域层面数据的经验分析
贸易自由化、厂商技术升级与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关于中国制造业厂商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制造业贸易竞争网络及其全球价值链地位——基于跨国制造业细分行业数据的研究
中国反倾销引致的外商直接投资损害了中国国内产业吗?——基于制造业数据的校正模型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