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96)
- 2023(3410)
- 2022(2906)
- 2021(2577)
- 2020(2122)
- 2019(4813)
- 2018(4627)
- 2017(8948)
- 2016(4695)
- 2015(5327)
- 2014(5091)
- 2013(5199)
- 2012(4549)
- 2011(4132)
- 2010(4227)
- 2009(4204)
- 2008(3894)
- 2007(3272)
- 2006(2709)
- 2005(2517)
- 学科
- 济(18650)
- 经济(18631)
- 业(15614)
- 管理(15567)
- 企(13846)
- 企业(13846)
- 贸(11136)
- 贸易(11136)
- 易(11058)
- 出(10680)
- 方法(8453)
- 口(7917)
- 出口(7909)
- 出口贸易(7909)
- 数学(7423)
- 数学方法(7364)
- 财(6256)
- 销(6005)
- 供销(6000)
- 中国(4393)
- 农(4286)
- 业经(3939)
- 学(3706)
- 务(3167)
- 财务(3157)
- 财务管理(3149)
- 融(3048)
- 金融(3048)
- 财政(2947)
- 企业财务(2896)
- 机构
- 大学(67096)
- 学院(65913)
- 济(29684)
- 经济(29249)
- 管理(25178)
- 研究(23255)
- 理学(21838)
- 理学院(21626)
- 管理学(21407)
- 管理学院(21272)
- 中国(16838)
- 京(14243)
- 财(13084)
- 科学(12945)
- 所(11688)
- 研究所(10645)
- 财经(10479)
- 经济学(9771)
- 中心(9715)
- 经(9562)
- 江(9517)
- 范(9366)
- 师范(9295)
- 农(9203)
- 北京(9012)
- 经济学院(8925)
- 院(8691)
- 业大(8388)
- 师范大学(7795)
- 财经大学(7736)
- 基金
- 项目(44719)
- 科学(35503)
- 基金(33457)
- 研究(32965)
- 家(29019)
- 国家(28789)
- 科学基金(24588)
- 社会(22139)
- 社会科(21161)
- 社会科学(21158)
- 基金项目(16636)
- 省(16523)
- 自然(15435)
- 教育(15378)
- 自然科(15079)
- 自然科学(15073)
- 自然科学基金(14827)
- 划(14246)
- 资助(14184)
- 编号(12706)
- 部(10569)
- 成果(10335)
- 重点(9858)
- 国家社会(9500)
- 发(9454)
- 教育部(9282)
- 创(9264)
- 人文(9089)
- 课题(8728)
- 创新(8617)
共检索到997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邢予青
越来越多的美国跨国公司将自己的产品外包给国外公司生产。在这种生产模式下,这些跨国公司的主要收益,来自其拥有的核心技术和品牌的知识产权。然而,传统贸易统计是根据企业向海关申报的产品价值进行统计的。一般来说,产品中蕴含的知识产权增加值不会计入任何一国的进口或者出口。因此,现行的贸易统计不仅大幅低估了美国的出口,也夸大了其贸易赤字的程度。本文以美国最大的消费产品企业——苹果公司为例,来说明在全球价值链为主导的时代,传统的贸易统计并不能准确估算美国真实的出口能力。根据本文的分析,如果苹果公司通过其产品向外国消费者出售的知识产权增加值,被计入美国的出口,2015年美国出口总额将上升3. 4%,贸易赤字将下降7. 0%。从双边贸易的角度看,包含知识产权增加值的统计方法,将使得美国在2015年对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分别上升16. 6%和8. 6%,并把美国与两国的贸易逆差分别降低5. 2%和7. 8%。
关键词:
美国 出口 苹果公司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涂丽亚 徐龙伟
尽管L/C结算方式是一种银行信用,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做出付款保证。即出口商可依L/C直接向开证行凭单取款,无须先找进口商,因为开证行或保兑行是首先付款人。因而,若开证行或保兑行的资信能力出现问题,出口商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林桂军 王飞 任靓 裴建锁
本文基于1995—2018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数据,利用双边贸易分解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我国对美出口的贸易伙伴在地理格局上的变迁、出口产业升级和服务化特征等问题。研究结果显示: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东盟、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始终是我国最重要的全球价值链伙伴;亚洲全球价值链正逐渐以中国市场为导向形成相对稳定的系统,中国的出口平台地位明显降低;我国对美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占比明显提升,进口中间品越来越多地被国内生产替代;对美出口国内增加值的提升主要来自产品的服务化;我国对美出口的全球价值链伙伴长期稳定;全球价值链产品的生产呈现出向中国集聚的趋势,我国国内市场的引力成为抵消“去全球化”离心力的关键因素;服务化正在成为推动我国出口升级的最重要因素。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美贸易 出口结构 服务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程凯 金缀桥
在理论阐释对华出口管制影响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机制的基础上,以美国高技术中间品为例,利用中国微观企业数据检验了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会抑制中国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该结果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发现,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主要通过降低中国企业成本加成率与提高国内外中间品相对价格来影响全球价值链升级。扩展分析发现,相较于一般贸易企业,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加工贸易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抑制作用更大;相较于高技术创新企业,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低技术创新企业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抑制作用更大。另外,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会削弱美国对华出口管制对其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抑制作用。因此,中国应该不断扩展经贸合作范围,加深与其他进口来源替代国的经贸联系,从而削弱美国对华脱钩的不利影响。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司增绰 佟思齐 周坤
本文探究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对成本加成率的现实影响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整体上,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制造业企业成本加成率提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经过分样本检验发现,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加深对内资企业成本加成率的负向影响较外资企业更大;对一般贸易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来料加工企业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对高技术企业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低技术企业有显著负向影响。本文还发现生产率、劳动要素价格、中间品要素价格是影响企业成本加成率的重要中介要素。对全球价值链嵌入影响出口加成率的现实应客观认知,尤其在中美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俄乌冲突等事件影响下,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嵌入深度存在极大波动风险,宜实施“稳中求进”策略。
关键词: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成本加成率 中介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韩中
基于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表,采用总出口分解模型,将中国等40个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总出口完全分解为不同的增加值项目和重复计算项目,并衍生出增加值贸易的相关指标。从行业层面,测算了中国各行业的增加值出口规模及其实现路径。依据"吸收地原则",研究了我国总体、行业增加值出口的地区(国别)去向。结果显示,中国总出口中国外成分(VS)所占比例为21.77%,高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其重复计算项的比例为24.53%;中国传统出口规模较小的农业、狩猎业、林业及渔业、采掘业和服务行业,通过将行业产出用于制造业行业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本行业的增加值出口,其增加值出口规模位居行业前列;北美地区、欧盟地区是中...
关键词:
总出口 增加值 价值链 投入产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孙照吉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增加值出口视角下的劳动要素含量,对KPWW方法下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进行改进,并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验证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及劳动技能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导致单位增加值出口中的劳动要素含量下降,全球价值链地位主要通过禀赋效应影响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全球价值链地位越高,增加值出口中包含的低技能劳动比重越小;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扩大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的负效应;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高,并不会使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比重大幅下降。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周耀东 李颖
随着全球化分工体系逐渐深化,参与全球价值链为各国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但对不同发展程度国家的影响存在差异性。为此,构建中介效应模型,以2005—2016年世界银行、TiVA数据库62个国家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就业的影响机制。同时将不同国家按照世界银行的收入标准进行分组,探究了不同发展程度国家受影响的程度、方向及路径。得出结论:全球价值链对各国就业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通过出口效应间接影响就业,并起到“部分中介作用”;分组实证结果表明,总效应为正,分组国家在出口路径受影响方向与整体检验一致,但中低等收入国家受影响程度远高于中高等和高等国家。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中介效应 就业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牛华 马艳昕
利用总贸易流分解方法研究表明:1995~2011年,中国服务业出口中隐含在最终品中的增加值减少,返回国内并被吸收的增加值增加,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的地位正在逐步提升;服务业出口的国别分布呈现出"一头独大"趋势,美国占比从1995年的8.94%上升至2011年的18.24%;仍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服务业出口为主;批发贸易和租赁及其他商务服务两个行业占服务业出口总额的1/2,但前者在服务业出口中的占比下降幅度较大,而后者呈现显著上升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蒋含明 李婷
危机期间,由于价值链传导中“长鞭效应”的存在,价值链嵌入程度越深的企业将面临越大的出口冲击。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在面临外部冲击时需要通过退出价值链或缩短供应链以降低“长鞭效应”的危机传导呢?企业又该如何降低“长鞭效应”对出口的冲击,提升出口韧性呢?有鉴于此,文章首先建构了一个能够反映外需冲击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影响的多产品异质性企业模型。接着,通过出口企业风险抵抗能力这一指标的构建来对抵御期及恢复期的不同出口韧性加以区别刻画,并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背景,运用2008—2013年工业企业、海关以及UIBE GVC Index数据库,来对价值链嵌入影响制造企业出口韧性的作用方向及机制加以检验。基准结果表明:由于价值链分工下“长鞭效应”的发挥,随着制造企业嵌入价值链的加深,企业的出口韧性会随之降低。调节效应的检验结果则进一步表明,价值链长度的缩短以及出口产品多样化水平的提升能够从不同程度显著缓解价值链嵌入加深对企业出口韧性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内生性检验和企业异质性检验的回归结果对于基本结论同样给出了证据支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业性质看,知识和技术密集行业、劳动力密集型行业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影响路径存在差异。从FDI的关联性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思宇 黄繁华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分工基础、构成体系以及贸易方式三方面出发阐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的理论机制,在此基础上,通过运用41个国家7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了前向参与度与后向参与度对出口波动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前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稳定,而后向参与度越高的国家其出口波动越剧烈;对前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更大;而对后向参与度较高的国家来说,间接附加值对出口波动的影响要小于国外附加值水平。此外,本文还同时考察了外需冲击、出口产品集中度、技术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波动要素对出口波动的影响。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最终提出了提升我国出口波动稳定性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唐宜红 张鹏杨
本文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数据库等匹配数据,主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我国出口国内附加值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对我国出口品中的国内附加值存在正向影响,但从全球价值链嵌入的影响机制上看,这一影响并不显著。FDI通过全球价值链嵌入有利于提高出口品中来自本行业的国内附加值,然而也可能造成我国日益严重地嵌入在低附加值环节,导致我国出口品中来自上游行业的国内附加值下降,上述正反两方面的作用是造成全球价值链嵌入机制下FDI对出口国内附加值影响不显著的原因。从分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睿伣
文章基于2016版WIOTs数据,运用WWZ的16部分增加值贸易分解法,采用GVC指数法,应用SAS9.4软件,从三个层次(整体、产业、行业)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参与的程度、所处的地位、获取的收益等情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