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91)
2023(14448)
2022(12464)
2021(11886)
2020(9869)
2019(22978)
2018(22562)
2017(43609)
2016(23284)
2015(26291)
2014(25900)
2013(25849)
2012(23588)
2011(21305)
2010(21071)
2009(19707)
2008(19006)
2007(16077)
2006(14003)
2005(12328)
作者
(64941)
(54032)
(53332)
(50946)
(34408)
(25692)
(24408)
(21211)
(20412)
(19068)
(18310)
(18068)
(17068)
(16778)
(16512)
(16382)
(16046)
(15677)
(15339)
(15274)
(13158)
(13087)
(12908)
(12231)
(11998)
(11952)
(11809)
(11638)
(10751)
(10557)
学科
(97325)
经济(97213)
管理(69192)
(66278)
(56064)
企业(56064)
方法(45776)
数学(39689)
数学方法(39331)
中国(26923)
(25148)
(23350)
(21224)
贸易(21215)
业经(20718)
(20704)
(19246)
(16599)
地方(16514)
(16247)
财务(16185)
财务管理(16162)
(15957)
金融(15956)
(15401)
企业财务(15386)
理论(15356)
农业(15355)
(15144)
银行(15107)
机构
大学(334720)
学院(329615)
(140740)
经济(138122)
管理(133463)
理学(116453)
理学院(115190)
管理学(113492)
研究(113053)
管理学院(112902)
中国(85079)
(71169)
科学(66362)
(62333)
(55452)
财经(51129)
研究所(50839)
中心(49396)
(46815)
(46413)
北京(45634)
业大(45441)
(43523)
(43140)
经济学(43041)
师范(42844)
(41123)
经济学院(38825)
财经大学(38437)
农业(36320)
基金
项目(226891)
科学(180193)
研究(168192)
基金(168016)
(145590)
国家(144421)
科学基金(124690)
社会(108422)
社会科(102822)
社会科学(102795)
基金项目(88754)
(83919)
自然(80078)
自然科(78266)
自然科学(78248)
自然科学基金(76874)
教育(76668)
(72035)
资助(69423)
编号(67436)
成果(54794)
(51925)
重点(50146)
(47514)
(47119)
课题(45558)
教育部(45247)
国家社会(45169)
人文(43865)
创新(43859)
期刊
(147658)
经济(147658)
研究(100699)
中国(57003)
学报(48474)
管理(48265)
科学(46336)
(45878)
(41022)
大学(37311)
学学(34923)
教育(34827)
农业(29324)
(27941)
金融(27941)
技术(26721)
经济研究(25330)
财经(24825)
业经(22320)
(21254)
问题(19467)
(19020)
国际(18587)
世界(16384)
图书(16248)
(16083)
技术经济(15915)
理论(15719)
科技(14936)
现代(14529)
共检索到4755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白光裕  庄芮  
一、全球价值链的兴起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s,GVCs)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1世纪初,是由全球商品链、全球产业链、全球供应链等概念演变而来。全球价值链主要是指一个产品或一种服务从最初一个概念的出现到最后被最终消费者消费掉整个过程中形成的一条价值创造链条,包括设计、研发、制造、营销等诸多环节。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是与20世纪90年代日益兴起的产品内国际分工密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良清  温婷  
选取2000—2011年中国、美国、英国、日本和德国的服务业附加值贸易数据,研究了中国服务业各行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程度和国际分工地位,并探讨了中国与四个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服务业比较优势。研究发现,中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正逐渐加深,但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下游位置;总体来看,中国服务业对日本和德国具有比较优势,对英国具有比较劣势,而对美国由稍具优势转为略逊一筹;不同服务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变化和双边贸易比较优势状况各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程惠芳  刘睿伣  
文章利用WTO-OECD联合发布的2016版连续15年(2000-2014)的WIOT数据,运用WWZ等的16部分增加值贸易分解法将中美两国的制造业出口贸易额进行全球价值链分解,通过垂直专业化率(前向与后向)指标、GVC指数(参与和地位)指标,从整体与行业两个层面来剖析中美两国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与方式、所处地位和贸易收益等情况。分析结果显示:2000-2014年中美两国制造业的出口总值均明显高于出口所含的国内增加值,并且二者之间的差额在增加。中国制造业出口获利能力不及美国。中美两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善同  何建武  刘云中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国内省际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投入产出模型,拓展了关于贸易增加值的WWZ分解方法,提出国内省份对外贸易(出口、省际调出)分解的统一框架,分析国内不同区域参与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状况;通过价值链参与的国际国内比较总结了相关的典型化事实。根据这些研究本文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分工形成了一种类似于"哑铃型"分工模式;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三大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垂直专业化指数同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许冬兰  郭宇钦  宋晓敏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正在全面推进“3060双碳”目标的实现,因此,探究国内外两个市场的互动如何促进国内低碳发展尤为重要。本文对中国2005~2020年30个省(区、市)的碳福利绩效值和GVC/NVC嵌入度进行测算,然后利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分析了各地GVC、NVC嵌入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中国的碳福利绩效呈现出“N”型波动态势,且空间上表现为非均衡分布;(2)各地GVC嵌入呈下降态势,NVC嵌入呈上升态势,且东部GVC嵌入度高于NVC,中、西部则相反;(3)嵌入GVC会显著提高本地碳福利绩效,同时对邻地产生正向溢出效应,而嵌入NVC对本地碳福利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但对邻地则显著为负。此外,GVC与NVC的互动对碳福利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4)价值链嵌入对碳福利绩效的影响存在异质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丁秀飞  毕蕾  仲鑫  
本文基于2003—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及WIOD数据,通过测算中国制造业细分行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数,建立联立方程模型来验证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的双向促进关系。实证研究发现:整体而言,对外直接投资与全球价值链地位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对外直接投资发展会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提升,反之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也会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对于不同技术密集度行业,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的作用不同:对于低技术行业与中低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的效应不显著,只有高技术行业,对外直接投资才会显著影响全球价值链地位;全球价值链地位提升对对外直接投资的促进效应也受到行业影响:低技术行业不显著,中低技术行业和高技术行业才显著影响。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姚战琪  
一、引言从现有文献来看,针对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的理论研究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其一,先是从经济增长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目标的定位,专门针对中国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极小、占全球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过低、制造业对外投资规模大大小于外商直接投资规模、对外投资的产业分布不合理的事实展开讨论。其二,是关于中国对外投资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白艳娟  
随着产品内分工以及贸易的蓬勃兴起,基于传统总量贸易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局限日趋明显,增加值贸易视角的研究开始兴起,在核算体系及数据库等方面均日渐完善。文章在回顾全球价值链理论脉络及前沿动态基础上,梳理了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的完善过程,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融入路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融合三个角度总结了新近的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席艳玲  白艳娟  
随着产品内分工以及贸易的蓬勃兴起,基于传统总量贸易对全球价值链的研究局限日趋明显,增加值贸易视角的研究开始兴起,在核算体系及数据库等方面均日渐完善。文章在回顾全球价值链理论脉络及前沿动态基础上,梳理了增加值贸易核算体系的完善过程,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分工地位和融入路径、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的融合三个角度总结了新近的研究,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研究展望。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付丽  
一、全球价值链的发展趋势(一)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为价值链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体系的建立是对全球价值链(GVC)快速发展的回应。美欧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定》(TTIP)等超大型区域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来主导未来国际贸易、世界投资新规则体系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侯茂章  汪斌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对于大部分地方产业集群而言,通过嵌入全球价值链实现国际化发展是一个必然过程。本文以价值链理论为基础,以是否嵌入全球价值链为标准,将地方产业集群发展分为内源式和国际化两个阶段,并对地方产业集群国际化发展的类型、方式和程度等进行研究。为了分析转型期发展起来的中国产业集群的国际化发展情况,本文以浙江温州鞋业集群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研究目标:通过对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对外直接投资(OFDI)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测定,从理论和实证上分析其对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影响。研究方法:利用2003~2011年行业层面数据,采用两步系统动态GMM方法。研究发现:行业层面和国家层面的OFDI逆向技术溢出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呈现显著的促进效应;但是在分行业视角下,对于技术密集型行业尤其是高新技术密集型行业,逆向技术溢出效应的促进效应并不显著;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行业贸易规模扩大均对行业全球价值链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研究创新:本文对于OFDI逆向技术溢出与中国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程度和地位进行了全面实证分析。研究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完善企业走出去相关政策机制,着重推动技术密集型企业参与对发达国家的直接投资,对中国全球价值链升级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连星  罗玉辉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葛顺奇  谭人友  
本文针对全球主要国家和典型行业,使用基于贸易附加值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研究了全球产业竞争格局以及中国的国际竞争地位。结果发现,各国行业竞争力曲线变动趋势表明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制造业竞争十分激烈,中国在低技术和中低技术制造业拥有一定国际竞争优势,在中高与高技术制造业处于竞争劣势地位;在竞争缓和的商业服务业处于较为落后的竞争地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