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91)
- 2023(17589)
- 2022(14951)
- 2021(13568)
- 2020(11650)
- 2019(26050)
- 2018(26015)
- 2017(50471)
- 2016(27233)
- 2015(30812)
- 2014(30324)
- 2013(30138)
- 2012(27516)
- 2011(24833)
- 2010(24922)
- 2009(23881)
- 2008(23834)
- 2007(21627)
- 2006(18851)
- 2005(17112)
- 学科
- 济(120108)
- 经济(119952)
- 业(104020)
- 管理(95498)
- 企(91723)
- 企业(91723)
- 方法(53132)
- 数学(43292)
- 数学方法(42921)
- 财(37656)
- 农(36934)
- 业经(35098)
- 中国(28085)
- 制(26767)
- 务(26117)
- 财务(26074)
- 财务管理(26017)
- 农业(25246)
- 企业财务(24660)
- 地方(23553)
- 贸(22154)
- 贸易(22143)
- 技术(21754)
- 易(21474)
- 和(20031)
- 理论(19954)
- 体(19250)
- 学(18992)
- 划(18573)
- 银(18067)
- 机构
- 学院(394778)
- 大学(388447)
- 济(165618)
- 经济(162264)
- 管理(156624)
- 理学(134346)
- 理学院(132984)
- 管理学(131123)
- 管理学院(130368)
- 研究(124058)
- 中国(97640)
- 京(80703)
- 财(80101)
- 科学(72759)
- 农(63593)
- 财经(62868)
- 江(61607)
- 所(61406)
- 中心(58324)
- 经(56735)
- 业大(54907)
- 研究所(54842)
- 经济学(50409)
- 北京(50153)
- 农业(49843)
- 州(48555)
- 范(48457)
- 师范(48026)
- 财经大学(46078)
- 经济学院(45641)
- 基金
- 项目(254561)
- 科学(202068)
- 研究(190401)
- 基金(185100)
- 家(158275)
- 国家(156860)
- 科学基金(136924)
- 社会(122648)
- 社会科(116302)
- 社会科学(116273)
- 省(101353)
- 基金项目(98013)
- 教育(87336)
- 自然(86847)
- 自然科(84816)
- 自然科学(84795)
- 自然科学基金(83332)
- 划(83251)
- 编号(78180)
- 资助(74980)
- 成果(62673)
- 重点(56551)
- 部(56499)
- 创(55619)
- 发(55444)
- 课题(53404)
- 创新(51263)
- 制(51073)
- 国家社会(50232)
- 教育部(49195)
- 期刊
- 济(190659)
- 经济(190659)
- 研究(114914)
- 中国(75637)
- 财(67137)
- 管理(61564)
- 农(59320)
- 学报(53349)
- 科学(52014)
- 大学(41322)
- 农业(40162)
- 学学(39009)
- 融(37869)
- 金融(37869)
- 教育(37632)
- 技术(36387)
- 业经(34121)
- 财经(31972)
- 经济研究(29709)
- 经(27553)
- 问题(25215)
- 业(23998)
- 技术经济(21623)
- 贸(19945)
- 商业(19907)
- 财会(19182)
- 现代(19086)
- 版(18065)
- 世界(17737)
- 统计(17716)
共检索到590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艳辉
电子信息产业是长三角的主导产业。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基础之一是廉价的劳动力。本文通过构建生产函数,探讨劳动力、资本、科技投入等要素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总产值和新产品产值的贡献程度,并对长三角和其他省市进行对比分析,验证长三角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根据全球价值链理论中关于产业升级的基本路径,对长三角未来的产业升级策略提出可行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彩红
对于嵌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体系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来说,谋求产业价值链的高端提升和提升国际分工地位是重要的发展目标。本文不仅从理论上说明了FDI、国际贸易、技术创新、国际分工等因素能够影响产业价值链提升,并且运用面板数据模型、有偏估计等方法验证了这些因素对长三角制造业发展的影响。扩大吸引外资、积极开展对外贸易、增加研发投入和强化区域分工等可以推动包括长三角在内的我国制造业价值链提升。
关键词:
面板数据 有偏估计 价值链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江静 刘志彪
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作为高级要素投入的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升级的内在机理。基于2000-2007年长三角地区细分行业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长三角生产性服务发展与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然而,江苏、上海和浙江三地区影响程度不同。作为长三角的中心,上海的服务业,尤其是金融服务业,不仅仅为了本地区服务,其服务范围更多地扩散到周边地区,从而加速了长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中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沈飞
引言以"上海为龙头,苏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主要由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组成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已成为经济、科技、文化最发达的中国区域经济体之一,被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昕 陈林
分析了产业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产业聚集的最佳聚集程度和规模,并以我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样化的产业环境有助于区域创新,竞争对区域创新存在负面影响,研发多样化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总就业密度提高一倍,则创新水平将提高24%;就业密度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倒U型,且就业密度均为600人/平方公里时区域创新绩效达到最高;区域人口规模与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曲线呈U型,对应拐点大致出现在区域人口总规模为6500万人处。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珩
从研发和营销两个方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链高度评价指标体系,测度了2008—2010年我国14个省市(包括长三角两省一市)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指数。测度结果显示:长三角区域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呈良好的上升趋势;长三角地区的制造业价值链高度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但是长三角制造业的技术研发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江苏和上海制造业的营销能力急需快速提升。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制造业 价值链高度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袁小慧 范金 徐小换
中间投入也是一种资本,在生产过程中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中间消耗程度实际上反映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本文在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测算的基础上,进一步以江苏制造业为例,动态分析在嵌入全球价值链中不同制造业行业中间消耗的演化特征,并从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的角度寻求解释。研究表明:第一,相对于浙江和上海,江苏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较高,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和纺织业等占制造业总产值比重较高的行业,其嵌入全球价值链的程度也相对较高;第二,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较高的产业部门中间消耗也相对较高;第三,相对于进口品,国产品的中间使用受技术进步和结构变动影响程度较大;第四,尽管技术进步改善了嵌入全球价值链程度高的产业部门的中间消耗,但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却使得国产品中这些行业的中间产品性质加强。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制造业 全球价值链 中间消耗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昕 李廉水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制造业生产行为聚集所产生的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这些溢出包括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多样化溢出和空间溢出。对我国医药、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知识的专业化溢出对两类制造业的区域创新存在积极影响;多样化溢出对医药制造业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为正,对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影响为负。实证结果表明,各类知识溢出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存在行业间差异和国家间差异。
关键词:
制造业聚集 知识溢出 创新绩效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杨以文 郑江淮 黄永春
从组织学习的视角发现,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通过逐渐增加的经验、知识融合与知识编码,能够提高其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的能力。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利用长三角地区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的调研数据,对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路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存在关联,国际代工制造业升级到越高的阶段,获取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对于升级到较高阶段的国际代工制造业企业,政府部门应为其创造更加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充分发挥企业主体性作用,推动其进行突破性创新,实现产业转型与升级。
关键词:
国际代工 制造业 技术创新 长三角地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晓华 周旭
产业演进是单一产业所经历的由成长到衰退的演变过程,产业演进阶段的识别是科学制定产业政策的基础,也是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分别对产业组织视角下的二维识别法和产业规模视角下的产出增长率法与生长曲线法进行阐述,并以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1987—2008年的统计数据为例展开了实证检验,结果发现三种识别方法能够得到一致的结论,中国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目前处于产业成长期。因此,从多个维度定位产业演进阶段,不仅可以保证结论的稳健型,而且能够体现产业演进的内在演化逻辑。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超 姚利民
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区位不平衡性影响着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是否也是形成地区内行业间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文章利用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的数据,以制造业为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外资对制造业收入差距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分布对其制造业收入差距起到了缩小作用,而外贸和内资则起着拉大收入差距的效果。
关键词:
外资 长三角地区 收入差距 固定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卫星 刘赟 赵东安
经济转型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制造业的更新与升级。文章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企业问卷调查所得数据,结合对该地区高职教育现状的考察,得出如下结论:在现有条件下,低成本、恶性竞争的产业集群,企业"一窝蜂"式的产业选择和技术选择,以及产业地域集中后的"拥挤效应"而引致的集群不经济,依然是阻碍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更新升级的不可忽略的因素。因而从企业层面上来讲,应重视技术型员工在制造业企业中对技术创新的贡献作用;从政府层面讲,要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关注度和投入度,培植具有地方特色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等职业教育。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产业集群 制造业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录敬 陈晓明
本文采用行业平均集中率指标和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分析长三角制造业平均集中率和空间集中度,然后以制造业二位数分类行业集中分析两省(浙江、江苏)一市(上海)产业转移情况,研究发现,在产业转移方面长三角地区制造业发生了明显的空间调整和转移,上海通过转移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且吸收资本密集型、港口型、都市信息型等少数产业,降低了其在区域内总制造业的份额;浙江稳步吸收上海与江苏转移出来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从而增加了制造业份额;江苏通过吸收和释放制造业基本保持平稳和缓慢略微的增长。
关键词:
长三角 产业转移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阮文婧 武常岐 涂政
文章基于异质企业贸易理论构建产品质量和价格双重维度的企业出口优势指标,利用通讯设备制造业全球贸易数据,运用多元Ordered Logit计量模型,考察企业生产率和出口目的国质量偏好对中国企业出口优势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企业选择价格优势的可能性提高,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可能性降低。随着目的国市场质量偏好的提升,企业选择价格优势的可能性降低,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的可能性升高。研究结果表明当市场需求偏好无差异时,高生产率的中国企业更倾向于采用传统的价格竞争策略。当市场需求偏好存在差异时,目的国高质量偏好会倒逼企业从价格优势向质量优势转变。
关键词:
产品质量 单位价格 质量偏好 竞争优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琼洁 夏洪胜
本文针对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困境,应用全球价值链以及产业升级为理论依据,对全球价值链视角下推动我国制造业进行产业升级的方向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从做强自身产业、创造需求、经营人力以及开发新领域等几方面的思路。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造业 产业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全球价值链视角下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研究
我国环保设备制造业产业布局的实证研究——长三角地区的发展对策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及其演化机制——基于开放条件下长三角重点制造业的实证分析
区域一体化对供应链效率的影响研究——以长三角先进制造业为例
《基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长三角本土代工企业升级机理》评介
长三角制造业同构与集中的动态关系分析
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区域间产业转移机理与特征——以泛长三角为例
全球价值链升级视角下长三角国际代工产业自主价值体系构建
长三角地区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地区专业化与协同发展研究——基于长三角与京津冀比较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