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73)
- 2023(8329)
- 2022(7232)
- 2021(6736)
- 2020(5628)
- 2019(12412)
- 2018(12604)
- 2017(25167)
- 2016(13200)
- 2015(14932)
- 2014(14245)
- 2013(14292)
- 2012(12849)
- 2011(11609)
- 2010(11552)
- 2009(11261)
- 2008(10558)
- 2007(9282)
- 2006(8206)
- 2005(7206)
- 学科
- 济(54968)
- 经济(54919)
- 管理(38249)
- 业(37594)
- 企(29924)
- 企业(29924)
- 方法(20676)
- 数学(17865)
- 数学方法(17724)
- 农(17111)
- 中国(16165)
- 业经(13998)
- 地方(12614)
- 财(12220)
- 贸(11687)
- 贸易(11680)
- 制(11550)
- 易(11349)
- 产业(10751)
- 农业(10594)
- 银(9417)
- 银行(9414)
- 行(9049)
- 技术(8548)
- 环境(8491)
- 融(8261)
- 金融(8259)
- 体(8174)
- 和(8069)
- 学(8044)
- 机构
- 学院(183763)
- 大学(178460)
- 济(76788)
- 经济(75196)
- 管理(70608)
- 理学(60591)
- 理学院(59984)
- 管理学(59156)
- 管理学院(58813)
- 研究(56318)
- 中国(44197)
- 京(37487)
- 财(36182)
- 科学(32065)
- 财经(28607)
- 江(26955)
- 所(26612)
- 中心(26070)
- 经(25517)
- 范(24757)
- 师范(24603)
- 研究所(23689)
- 北京(23557)
- 经济学(23208)
- 农(23202)
- 业大(22933)
- 州(22306)
- 经济学院(21077)
- 财经大学(20787)
- 院(20718)
- 基金
- 项目(116050)
- 研究(91581)
- 科学(91577)
- 基金(81907)
- 家(68551)
- 国家(67933)
- 科学基金(58953)
- 社会(58143)
- 社会科(55135)
- 社会科学(55127)
- 省(47347)
- 基金项目(43673)
- 教育(41494)
- 编号(39863)
- 划(38536)
- 自然(35269)
- 自然科(34339)
- 自然科学(34332)
- 自然科学基金(33689)
- 资助(32512)
- 成果(31606)
- 发(27231)
- 课题(26945)
- 重点(25459)
- 部(25091)
- 创(24917)
- 项目编号(24256)
- 年(23446)
- 国家社会(23108)
- 创新(23099)
共检索到271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王发明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关乎国计民生的新兴产业。本文以全球价值链与产业升级理论为指导,利用大量的实证资料,论述了光伏产业全球价值链的空间分布、空间特征及治理结构,重点分析了我国光伏产业升级的条件、路径和方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光伏产业 产业升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政 宗喆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和参与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的被动局面,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的主要特征的分析,采用Kaplinsky指数对光伏产业的产品升级和产品及过程降级趋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中产品升级的比重高于产品和过程降级的比重,但产品升级范围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环节来看,主要的升级产品多分布于系统集成环节,降级产品则主要集中在电池生产环节。论文最后围绕提高产品价格和增加市场份额两方面,结合新常态下"提质增效"的目标,为我国光伏产业升级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会政 宗喆
在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企业通过提升技术和参与高附加值环节实现产业升级。中国光伏产业发展面临"内忧外患"的被动局面,如何实现产业升级摆脱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各环节的主要特征的分析,采用Kaplinsky指数对光伏产业的产品升级和产品及过程降级趋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2005—2014年我国光伏产业中产品升级的比重高于产品和过程降级的比重,但产品升级范围呈现递减趋势;从全球价值链环节来看,主要的升级产品多分布于系统集成环节,降级产品则主要集中在电池生产环节。论文最后围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申明浩 杨永聪
以我国第二产业为例,运用各地2000年到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并实证检验了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的产业升级和金融支持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我国第二产业的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信贷市场的发展和我国第二产业的升级之间仅存在较为微弱的负相关关系。此外,政府引导在我国第二产业的升级进程中发挥了较为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第二产业 产业升级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川 宋晓明
本文在产业升级理论的基础上,界定了高技术产业升级的内涵与特征,探讨了产业资源投入和升级环境要素对高技术产业升级的作用机理,进而构建高技术产业升级评价模型并对中东部地区15省市的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与升级绩效做实证分析。高技术产业升级能力的提升路径包括:提升区域产业资源整体投入与创新产出水平;扩大地区开放,增强政府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降低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短板"的影响,优化产业升级环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全球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的传递机制是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链接与异质参与者的多样性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局部的外部知识,但链条内部的知识溢出并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也无法实现链条内部自动传递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学习,在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内局部知识外部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实现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产业的持续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能力 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文宣
在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基础性变化的背景下,为保持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尽快促使产业升级已成为眼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看待产业升级很有必要。但就我国而言,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对二者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并给出沿着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立超 房俊民 唐钦能
作为产业风险预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风险识别是开展产业预警的前期基础性环节。在引入产业竞争情报理论的基础上,对影响产业风险的各类诱发因素进行系统剖析,提出产业风险来源的三维式分析框架,论述将产业竞争情报运用于产业风险识别的相关思路,并结合理论探讨我国光伏发电产业的实际案例,系统阐述其风险的主要来源以及产业竞争情报在其风险识别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姜爱月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的影响,概括了国内物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并指出物流产业集群升级要明确思路,确定方向。根据以上思路,提出了在价值链下推进物流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升级 物流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彭新敏 郑长娟
我国注塑机年产量世界第一,在全球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但通过对注塑机产业全球价值链的解构发现,我国注塑机企业主要生产低端通用型注塑机、产品附加值低;产业缺乏关键零部件的设计生产能力,难以升级到高端和正在增长的差别化注塑机市场。注塑机产品对缄默知识高度依赖的创新特性、我国低端的下游塑料制品企业的需求特点以及产业内非网络式的创新组织方式是我国注塑机产业处于价值链低端的深层原因。最后提出了我国注塑机产业应通过整机企业的带动,形成"点带动线、线推动点"的集群式整体升级方式。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注塑机 创新 产业升级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蔡勇志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不同方式嵌入到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价值链中,但是整个产业集群仍面临着一些问题,包括:被锁定在价值链低端发展;缺乏自主创新产品;过于依赖境外的技术和设备;跨国公司的研发溢出效应有限等。因此需要主动融入全球价值链并向跨国公司学习;从OEM转换到ODM、OBM,从加工组装向研发设计、营销服务环节攀升;通过运用模块化设计原理实施价值模块的协同网战略;促进高科技园区向具备活力的创新式模块集群转型。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模块化 路径依赖 跨国公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若雪
文章以全球价值链为研究视角,运用1995年~2011年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从价值链升级和价值元升级两方面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需求效应和生产结构效应出发对我国增加值变化进行了分解。研究发现,我国产业结构在价值链和价值元方向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升级趋势,产业结构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结构升级 增加值分解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罗勇 曹丽莉
产业集群的升级是保证集群长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任何产业集群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集群已融入全球价值链。我国制造业集群的比较优势在于所拥有的廉价劳动力等资源,这就决定了其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从事劳动密集型或资源密集型的生产加工制造。本文分析了我国制造业集群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结合全球价值链曲线的形状,提出了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即底端向上的"制造升级",向左右两端高附加值环节的创新升级和集群自身的结构优化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集群 制造业 升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国林 江华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加工贸易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赵放 曾国屏
随着中国进入以转型升级带动经济持续发展的阶段,多数城市和地区都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作为构建NVC、实现产业升级和沿GVC逆向攀登的切入点。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发现,当产业仍处于GVC中低端时,构建相关NVC可能出现高技术行业升级对低技术行业升级"挤出"大于"互补"的联动效应,从而抑制本地相应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此,本文构建了Verdoorn弹性系数指标并以深圳的产业升级为例验证了上述假说,最后提出了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