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33)
2023(4518)
2022(3841)
2021(3455)
2020(2797)
2019(6076)
2018(5667)
2017(11338)
2016(5712)
2015(6392)
2014(6109)
2013(6382)
2012(5551)
2011(5059)
2010(5126)
2009(4966)
2008(4749)
2007(4164)
2006(3604)
2005(3305)
作者
(15787)
(13278)
(12927)
(12429)
(8234)
(6077)
(6047)
(5053)
(4936)
(4883)
(4392)
(4209)
(4144)
(4092)
(4027)
(4020)
(3881)
(3828)
(3659)
(3632)
(3216)
(3157)
(3150)
(3048)
(3007)
(2900)
(2878)
(2682)
(2622)
(2577)
学科
(29760)
经济(29738)
(23667)
管理(20113)
(20010)
企业(20010)
方法(10115)
产业(8994)
(8990)
业经(8800)
数学(8047)
数学方法(7968)
地方(7021)
中国(6538)
(6267)
供销(6265)
农业(5892)
(5601)
(5499)
贸易(5499)
技术(5419)
(5241)
结构(5084)
(4551)
(4430)
地方经济(4391)
理论(4211)
(4116)
(3978)
(3841)
机构
学院(85803)
大学(83035)
(38855)
经济(38250)
管理(35157)
理学(30866)
理学院(30574)
管理学(30198)
管理学院(30028)
研究(27454)
中国(19605)
(16705)
(15296)
科学(15018)
(12847)
财经(12545)
(12431)
中心(12223)
经济学(11823)
研究所(11605)
(11235)
(11205)
师范(11161)
(10891)
业大(10848)
经济学院(10662)
北京(10339)
(10117)
(9996)
商学(9709)
基金
项目(57913)
科学(47084)
研究(44628)
基金(42472)
(36014)
国家(35679)
科学基金(31619)
社会(30448)
社会科(29016)
社会科学(29013)
(23644)
基金项目(22024)
教育(19567)
自然(18883)
(18818)
自然科(18436)
自然科学(18435)
自然科学基金(18160)
编号(17827)
资助(16658)
(14289)
成果(13733)
(12862)
重点(12740)
国家社会(12698)
(12428)
课题(12174)
发展(12014)
创新(11845)
(11843)
期刊
(44711)
经济(44711)
研究(24540)
中国(15273)
管理(13952)
(11640)
(10807)
科学(10766)
学报(9634)
业经(9284)
教育(8240)
技术(8121)
大学(7915)
经济研究(7777)
学学(7492)
农业(7470)
(6609)
金融(6609)
财经(6209)
问题(5842)
商业(5763)
(5574)
技术经济(4798)
(4720)
现代(4245)
科技(4217)
国际(4212)
(4031)
世界(4015)
(3880)
共检索到1237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莎莉  张纯  
通过低端道路切入全球价值链,中国在规模制造能力上迅速建立了优势,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代工平台。然而,全球价值链治理的权利不均衡性,使中国传统产业集群陷入竞次发展、低水平创新的两难困境。要突破两难困境的束缚,必须转换发展路径,由低成本集群向创新型集群发展。文章从国内市场、基于创意资本嵌入的集群协同创新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杰  冯彩  
从需求竞争角度入手,是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升级困境来源的关键切入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结构型封锁"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势力与市场势力的融合,而市场势力是决定性因素。我国国内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是导致"结构封锁"的主要原因。中国本土企业对发达国家"结构封锁"的突破之道在于:本土市场高端需求的培育与需求结构的协调;"自主独立"与"交换酬码"的战略平衡;"市场创造技术"与"市场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的平衡。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杜红玉  黄灿  
文章阐述了政府责任从指导规范阶段到规范扶持阶段的转变,指出了政府在规范扶持民办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陷入干预过度和干预不足的两难困境,进而提出了政府责任两难困境的突破策略:立足民办高校的实际情况,实现制度政策的本土化;做好制度顶层设计,推进民办高校自觉转型;淡化财政分化体制,着力解决民办高校转型的瓶颈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健  
课程整合是根据人才培养的需要,对课程进行门类归并、内容统整、教法革新的系统集成和重构的过程。当下高职课程整合面临课程观念陈旧,整合能力欠缺,内容整合难产,教材整合滞后等诸多困境;但我们没有理由拒斥整合,因为整合是具有多元价值和正能量的事物,即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整合是教育改革的关键,课程整合是内涵发展的根本,课程整合是特色建构的抓手,课程整合是教育创新的纽带,课程整合是学生生涯发展的基础,课程整合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石;课程整合困境突破、价值赋予的路径是,培养课程整合的意识与思维,提升课程整合的方法与能力,实现课程整合教材的突破与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东  
指标到校是我国现行中考制度中的基本政策,通过教育机会的再次分配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其核心价值诉求。尽管这一政策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其价值诉求、资源配置方式和政策实效都存在着问题,这些问题导致指标到校政策产生了合法性危机和可持续性质疑。只有厘定指标到校政策价值的合法性和理性边界,并通过合理的制度设计推动政策自身的完善,指标到校政策才能真正有助于教育的发展,成为一个好的政策。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林平  
当前,我国信贷总量和结构的矛盾颇为突出。尤其是商业银行难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下称信贷“两难”)深深困扰着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对于信贷“两难”的矛盾,商业银行与中小企业站在自身的立场各有说法。我们认为,信贷“两难”的根本原因主要不在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而在于社会信用体系不健全所导致的巨大信用缺口。因此,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才是解决的根本之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强  周培  
尽管单位土地的产出率并不一定随着土地规模化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但从发展现代农业和大幅提高农业经营者收益的角度讲,土地规模化经营具有显著的必要性。同时考虑到农民市民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了避免粗放经营和大量抛荒,如何实现土地平稳有效流转是一个重要而紧迫的问题。基于农民生存保障和土地规模经营以及农业生产保障和土地经营效益的两难选择,农村土地流转总体上发展缓慢和滞后。在坚持以农为本、兼顾效率的原则下,通过土地三权分立和土地流转业务专门化,农村土地完全可以实现既保障农民和农业的利益,又实现高效利用的平稳有效流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从需求因素视角入手,探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国家竞争力的来源,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认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及俘获型"结构封锁"价值链治理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层次需求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本文解析了由于对需求控制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四种国家发展模式,并以四国(地区)为例深入探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利用本土市场需求结构空间的转换与逐步高度化,突破发达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型"价值链治理关系"陷阱"的策略选择。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良纲  刘东英  郭娜  
推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农产品供应链整合,针对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理论认识与实践进展脱节,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实践中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途径。引入"狭义农产品供应链"概念,以供应链增值能力为评估标准,构建组织整合、信息整合、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实践中识别可整合的供应链,推动真正具有增值能力的供应链形成,有助于取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上的突破性进展。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良纲  刘冬英  郭娜  
推进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发展的当务之急是进行农产品供应链整合,针对这个问题,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都存在困境,具体表现为理论认识与实践进展脱节,理论不能有效指导实践,实践中的问题找不到解决途径。引入“狭义农产品供应链”概念,以供应链增值能力为评估标准,构建组织整合、信息整合、资源整合的理论研究框架,在实践中识别可整合的供应链,推动真正具有增值能力的供应链形成,有助于取得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上的突破性进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菡冰  李翔  柳乾坤  靳相木  
研究目的:通过对宅基地使用权身份化和物权化"两化复合"结构的事实关系进行理论提炼,揭示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研究方法:文献梳理法、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以身份化为内核、以"一户一宅"为表达形式的宅基地制度,保障了13亿人口大国的最大群体、最弱势群体的居住正义,但同时宅基地使用权的身份化"绑架"了物权化,使宅基地使用权无法成为真正的用益物权。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是去身份化,但面临着市场化流转和住房保障的两难困境。研究结论:以继承环节去身份化作为宅基地使用权去身份化改革的突破口,积累经验之后,再沿着"管住增量—调整存量—双轨管理"的思路,分阶段、按区域、有步骤地推进宅基地使用权的去身份化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微观企业创新动力的集体缺失与升级动力不足,是与转型背景下集群内模仿——套利行为的普遍盛行至为相关。而这种模仿——套利机制得以实现的关键在于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基于人力资本介质流动和产品介质反向工程的特有技术溢出渠道。从实践来看,以人力资本为介质的流转渠道是其主要方式。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先入企业与跟随企业的两方动态博弈模型,解析了这种模仿——套利机制与人力资本介质流动技术溢出效应的交互作用,以及其对双方企业自主创新动力产生抑制作用的内在机理,指明这种状况下集群微观企业创新动力集体缺失困境形成的必然性。并针对我国地方产业集群内模仿——套利机制的成因进行分解,据此提出扭转这种困境的相应...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平  
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优秀师资。然而,作为幼儿教师培养主体的高校学前教师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从事幼儿教师工作的意愿较低,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使学前教师教育面临极大的发展困境。在影响学前教育本科生就业选择的影响因素背后反映出的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在专业选拔、培养等环节的弊端。高校学前教师教育要提高培养效率,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多地选择从事幼儿教师职业,就必须健全专业选拔机制,突出"实践取向"的课程改革,强化职业情感教育。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有余  
隐藏的政策性问题目前在紧的金融政策下出现了企业有存款不能支用的现象,使社会资金循环受阻,说明我国的金融业正处于新的困境之中。这是自1985年以来金融业出现的又一次较为严重的问题。而现实的经济活动如何呢?据了解,湖南省某县农行的三个营业所,粮食企业存款超过100万元,为当时收购粮食所需资金的5倍,这100万元的存款由于都是靠扩大贷款而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俞平康  周为华  王晶  
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养老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基本已完成制度上的全覆盖,形成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和商业养老保险等多支柱相结合,国家、集体、个人三方共同负担的养老金体系,初步实现了居民"老有所养"的目标。但是,在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之下,公共养老金计划赡养比持续提升、财政补贴节节攀升、养老金替代率不断下降等严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