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09)
- 2023(14013)
- 2022(12211)
- 2021(11449)
- 2020(9587)
- 2019(21683)
- 2018(21715)
- 2017(41347)
- 2016(22308)
- 2015(25135)
- 2014(24509)
- 2013(24377)
- 2012(21835)
- 2011(19579)
- 2010(19302)
- 2009(17919)
- 2008(16918)
- 2007(14497)
- 2006(12526)
- 2005(10806)
- 学科
- 济(86161)
- 经济(86077)
- 管理(66963)
- 业(64197)
- 企(54610)
- 企业(54610)
- 方法(41071)
- 数学(35484)
- 数学方法(35064)
- 农(22695)
- 财(21985)
- 中国(21715)
- 贸(21588)
- 贸易(21582)
- 易(21040)
- 业经(19376)
- 学(19253)
- 技术(18329)
- 地方(15980)
- 理论(15108)
- 农业(15051)
- 和(14008)
- 制(13851)
- 务(13779)
- 财务(13705)
- 财务管理(13683)
- 环境(13645)
- 出(13319)
- 企业财务(12867)
- 教育(12031)
- 机构
- 学院(308907)
- 大学(308742)
- 管理(124349)
- 济(120790)
- 经济(118211)
- 理学(108547)
- 理学院(107428)
- 管理学(105515)
- 管理学院(104974)
- 研究(101026)
- 中国(73069)
- 京(65178)
- 科学(63915)
- 财(52653)
- 所(50313)
- 农(48858)
- 业大(47556)
- 研究所(46173)
- 中心(45338)
- 江(43500)
- 财经(42963)
- 范(40726)
- 北京(40662)
- 师范(40337)
- 经(39146)
- 农业(38527)
- 院(37242)
- 经济学(35759)
- 州(35656)
- 技术(34276)
- 基金
- 项目(217716)
- 科学(170622)
- 研究(159293)
- 基金(157289)
- 家(137131)
- 国家(136031)
- 科学基金(116888)
- 社会(99265)
- 社会科(94106)
- 社会科学(94082)
- 省(85484)
- 基金项目(83624)
- 自然(76715)
- 自然科(74932)
- 自然科学(74918)
- 自然科学基金(73551)
- 教育(73550)
- 划(71595)
- 编号(65540)
- 资助(64880)
- 成果(51673)
- 重点(48524)
- 部(47742)
- 创(46001)
- 发(45930)
- 课题(44525)
- 创新(42878)
- 科研(41698)
- 教育部(40975)
- 项目编号(40881)
- 期刊
- 济(127940)
- 经济(127940)
- 研究(87702)
- 中国(55454)
- 学报(49442)
- 科学(45228)
- 管理(44669)
- 农(43871)
- 财(39317)
- 大学(37033)
- 教育(36083)
- 学学(34798)
- 农业(31542)
- 技术(29277)
- 融(22002)
- 金融(22002)
- 业经(21900)
- 经济研究(21233)
- 财经(19782)
- 图书(17183)
- 业(17004)
- 经(16843)
- 科技(16552)
- 问题(16297)
- 技术经济(15963)
- 贸(14923)
- 理论(14523)
- 版(14012)
- 商业(13878)
- 现代(13467)
共检索到4403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华广敏
后危机时代,国际生产与贸易的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调整,中美产业结构也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不考虑进口的中间产品值,高估了中国的国际分工地位,本文试图建立一套有效测度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分析方法,利用投入产出表计算了中美两国若干年份出口产品的全部技术含量、国内技术含量和国内技术含量指数。结果显示:通过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国和美国出口品技术含量明显提高,但中国产业结构仍处于价值链分工的低端,而美国处于价值链分工的高端,且上升趋势明显。中国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产业升级,最后提出中国产业升级的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路丽 孟萍莉
基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改进了测算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方法 ,在按比例拆分获得非竞争型投入产出占用模型的前提下,通过进一步区分国内中间投入和进口的中间投入,剔除进口中间品对最终出口体现的产品技术含量的贡献,得到出口制成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并对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的分布及动态变迁做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出口制成品国内技术含量水平稳步上升;不同技术含量制成品所包含的国内技术含量差距不断扩大,出口制成品技术含量变动呈现出普遍性、稳定性和非均衡特征。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工业制成品 国内技术含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琳
本文提出了参与全球价值链、制度质量以及二者的相互作用对出口品技术含量影响的内在理论机制。使用WIOD数据库基于附加值贸易法计算了各国出口的国外附加值率,以此作为各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代理变量,并利用166个国家HS1996六位码产品数据测算了各国出口的技术复杂度。最后基于1995-2011年37国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制度质量与出口品技术含量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全球价值链与制度质量的交叉项的系数也显著为正,实证结果全面印证了理论假说;区分时间段的回归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全球价值链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提升效应有所减弱;区分OECD...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制度质量 出口技术复杂度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孟猛
垂直化分工的发展使得一国出口品中包含的全部技术含量并不等于其实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法分离了进口中间品的技术含量得到产品国内生产部分的技术含量。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低于全部技术含量;尽管中国出口最终品所含的全部技术含量与国内技术含量不断增加,但国内技术含量的增长速度低于全部技术含量;中国出口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增长速度慢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尽管中国正在出口更多的高技术产品,但中国出口的高技术最终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并没有提高。
关键词:
国内技术含量 垂直专业化 国际分工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于津平 邓娟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表测算中国各行业加工贸易、一般贸易和总贸易垂直专业化水平,并利用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衡量中国产业的价值链分工地位,实证研究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促进了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和产业价值链地位的提升。通过分拆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后发现,以一般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有利于产业价值链升级,而以加工贸易参与垂直专业化分工对产业价值链升级产生了负面影响。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出口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海波
本文综合测度了世界71个国家1995-2011年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在理论模型推导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system GMM方法实证分析ODI对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ODI能够提升母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进一步分析发现ODI仅对发达国家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而对发展中国家却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抑制效应。此外,教育水平、FDI、对外开放度、要素禀赋均能显著影响一国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但作用效果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具有明显差异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雯 孙照吉
本文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方法测算增加值出口视角下的劳动要素含量,对KPWW方法下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指标进行改进,并利用1995—2009年WIOD数据,验证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及劳动技能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导致单位增加值出口中的劳动要素含量下降,全球价值链地位主要通过禀赋效应影响单位增加值出口劳动含量;全球价值链地位越高,增加值出口中包含的低技能劳动比重越小;由技术进步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上升,扩大了全球价值链地位对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的负效应;由资源型产品出口引致的全球价值链地位提高,并不会使出口低技能劳动含量比重大幅下降。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徐久香 拓晓瑞 杨文芳
全球价值链下,越来越多的服务通过物化在商品中实现了可贸易,一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不仅包括服务本身跨境流动价值,还包括商品跨境流动中所隐含的服务价值。基于贸易增加值角度,测算1995—2011年中美两国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及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的变化及发展趋势,研究表明:中国总出口中的服务含量(尤其是境内服务含量)明显低于美国,而境外服务含量高于美国,中国服务出口增值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有待提高;服务业和建筑业的出口服务含量最高,除电力、煤气和水供应业外,中国各行业出口的境内服务含量均低于美国;中国总出口中的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晓华 黄先海
本文基于20多万组数据,采用修正后的Finger&Kreinin模型测度了中国与49个国家1993-2006年金属制品出口结构的相似度,以反映中国金属制品技术含量的动态变迁,并运用基于协整检验和广义最小二乘法的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对中国金属制品出口技术含量演进的内在动力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为:中国金属制品出口的技术含量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日渐相似,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偏离;中国金属制品技术含量与发达国家日趋一致的主要动力是出口增长,与发展中国家日益偏离的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出口品价格的增长速度快于中国;中国金属制品的自主创新能力还很弱,技术含量提升主要依赖外力。
关键词:
技术含量 出口相似度 金属制品 动态研究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淑琴
文章按照世界银行2006年人均GNI分组标准选取了32个国家或地区为样本,在SITC Rev2的3位码分类水平下,采用杜修立、王维国对Hausmann等人修正后的方法,测算了1996-2009年各国出口品技术含量。结果发现:中国出口品技术含量与英国、德国等高收入国家差距较大,与墨西哥、阿根廷等上中等收入国家的差距明显,不敌于金砖国家中的南非,低于东盟的新加坡,在可观测样本中仅居于下中等水平。鉴于此,文章认为中国是外贸大国但绝非外贸强国。未来中国由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在高技术领域我们会受到高收入国家的阻击;在中低技术领域,金砖国家和东盟是我们的竞争对象。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钟熙维 陈小惠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出口贸易总量不断上升,出口贸易结构也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是否得以提升却是一个仍存争议的问题。本文首先计算中国1996-2010年出口品的技术含量,在此基础上对其变化趋势进行深刻剖析,并对其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进行针对性的跨国比较,从更深层面上分析中国出口产品的技术水平,进而指出中国在当今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以及其自身的技术水平变迁路径。
关键词:
国际分工 技术含量 跨国比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肖文 樊文静
本文借鉴最新文献对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测度方法,用中国1952—2010年的地区面板数据对我国服务业比重变化的长期规律和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测度,结果认为:宏观国家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的变化确实有悖于世界经济整体服务化的趋势;但在地区层面上,我国服务业比重与人均GDP的关系基本符合"服务业比重随经济发展不断上升"的普遍规律,所谓经济服务化的"中国悖论"在地区层面上并不存在;对服务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地区差异进行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地区仍然处于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的第一波发展阶段,只有少数地区进入了以现代服务业发展为主导的第二波。文章最后对我国服务业发展规律的成因进行了一般分析和实证检验。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海波 李东
提升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型的关键所在。文章采用Hausmann等(2007)所修正的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来测度中国制造业1995~2012年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的变化轨迹,发现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上升趋势明显,目前已处于世界前列,其中纺织服装、机械与电子设备制造业尤其突出。进一步分析发现,人力资本、进口贸易、外商直接投资和对外直接投资均能显著提升中国制造业的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而传统的劳动力要素和资本要素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品技术含量无显著影响。
关键词:
出口贸易品 技术含量 测度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新茹 刘冀 唐月民
笔者通过对英、美、日、法、德、韩、中等10国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进行测度,来分析我国文化产业在国际价值分工中的位置和发展现状,试图研究10年来我国同发达国家在全球文化产业价值链分工中的差距,以期找出提升我国文化产业嵌入GVC中位置的策略。研究表明:世界文化产品出口技术含量呈雁阵格局,我国文化产业仍然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其中进入壁垒与权力不对称是外因,市场分割以及"技术"创新应用的相对滞后是内因。因此,推进高新科技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力度,通过各种制度创新来鼓励与引导创意创新氛围的产生,用高新科技来重构文化产业链是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必要手段。
关键词:
价值链 文化产业 国际分工 技术含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