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61)
2023(22370)
2022(19082)
2021(17752)
2020(15046)
2019(34248)
2018(33611)
2017(63743)
2016(34733)
2015(39018)
2014(38306)
2013(37900)
2012(34606)
2011(31161)
2010(31128)
2009(29363)
2008(28764)
2007(25328)
2006(22339)
2005(20121)
作者
(99592)
(82914)
(82483)
(78381)
(52908)
(39668)
(37453)
(32270)
(31424)
(29657)
(28105)
(27997)
(26377)
(26331)
(25916)
(25409)
(24747)
(24585)
(23891)
(23685)
(20460)
(20395)
(20009)
(19039)
(18547)
(18516)
(18412)
(18297)
(16744)
(16303)
学科
(139214)
经济(139019)
(112364)
管理(109533)
(97986)
企业(97986)
方法(62614)
数学(51370)
数学方法(50702)
(43053)
(40761)
中国(38132)
业经(37020)
(32765)
贸易(32747)
(31874)
(30285)
(28179)
(28028)
财务(27945)
财务管理(27891)
农业(27243)
企业财务(26396)
理论(25115)
地方(24518)
(23782)
技术(23670)
(22507)
银行(22446)
(22275)
机构
大学(492039)
学院(491619)
(202423)
经济(198368)
管理(190375)
研究(167399)
理学(163750)
理学院(161948)
管理学(159098)
管理学院(158205)
中国(128807)
(105151)
科学(101770)
(95711)
(84247)
(83610)
研究所(76280)
财经(75436)
中心(75063)
业大(73023)
(72729)
(68671)
北京(66318)
农业(65771)
(62330)
师范(61630)
经济学(61323)
(61018)
(58048)
财经大学(55929)
基金
项目(328157)
科学(258770)
基金(239922)
研究(238913)
(209830)
国家(208080)
科学基金(178676)
社会(151428)
社会科(143476)
社会科学(143439)
(126768)
基金项目(125550)
自然(116591)
自然科(113905)
自然科学(113873)
自然科学基金(111858)
教育(109949)
(106947)
资助(99169)
编号(96313)
成果(78559)
重点(73744)
(72699)
(69632)
(69226)
课题(66623)
创新(64332)
科研(63001)
国家社会(62802)
教育部(62427)
期刊
(225049)
经济(225049)
研究(147201)
中国(96699)
学报(78719)
(76998)
(76957)
管理(74350)
科学(72398)
大学(60309)
学学(56912)
农业(52918)
教育(52478)
(44787)
金融(44787)
技术(43034)
财经(37588)
业经(36844)
经济研究(36578)
(32348)
(30063)
问题(29538)
(28877)
国际(26310)
技术经济(24170)
(23714)
世界(23301)
科技(22486)
图书(22383)
现代(22172)
共检索到740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刘艳  王诏怡  
本文利用OECD-WTO最新国际投入产出表,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部门的GVC地位指数,测度了中国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国际分工地位。结果发现:不同贸易方式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存在明显差异,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低但大体呈上升趋势,而非加工贸易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但大体呈下降趋势;制造业不同细分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悬殊很大,电子及光学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及皮革制鞋业等出口主导产业国际分工地位较低,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国际分工地位较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芳  
文章介绍了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方法,并基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利用海关的对外贸易统计数据,编制了2002年和2007年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分析了中国加工出口的产业关联特性和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鲁慧鑫   冯宗宪  
利用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数据,分析数字贸易限制对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数字贸易限制显著抑制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基础设施领域限制对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消极影响最大,电子交易限制、知识产权限制以及其他限制次之,支付系统限制不显著;技术密集型行业和高技术行业受数字贸易壁垒的抑制效果最明显;扩展分析表明,随着制造业服务化和行业数字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受数字贸易限制的消极影响越突出。基于此,应适度放宽数字贸易限制,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中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提升。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建华  赵英  
本文基于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借鉴并拓展Los et aL(2015)和timmer et aL(2014)的方法,测度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和要素收入份额,并构建一国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指数。通过分析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趋势,得到结论:整体来看,中国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不断加深,要素结构在不断优化,中国在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基本保持不变;分行业来看,中国大部分行业产品内国际分工的程度在增加,其中分工程度最深的是电子制造业且中国在电子制造业产品内国际分工中的相对地位呈现上升趋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汤碧  陈莉莉  
近年来,我国加工贸易进入转型升级的调整阶段。文章分析了近10年来中国加工贸易政策变化的取向,探讨了近年来中国加工贸易的变化趋势,并采用工业增值率、进口中间投入比率、生产环节变化和出口复杂度指数(EXPY)来研究中国加工贸易价值链升级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张芳  
在中国近三十年发展中,出口(尤其是加工贸易出口)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对普通的竞争型投入产出表做了进一步开发,编制出中国针对加工贸易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然后采用包含居民部门的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就2002年与2007年中国加工出口和非加工出口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从2002年至2007年,出口对中国总产出、增加值和劳动投入的诱发量均显著增强,其中加工出口所诱发的绝对量大大小于非加工出口,但其诱发增长速度超过了非加工出口;从拉动机制看,出口对总产出和增加值的间接诱发系数增大,引致诱发系数却在下降;出口对劳动投入的直接诱发系数、间接诱发系数和引致诱发系数均在下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芳  
加工出口生产中,中间投入占比较高,因而增加值率较低,但正逐步改善;国内中间投入占比偏低,因此其对国内上游产业的带动能力仍然有限,但正逐步增强;加工出口生产的影响力明显低于国内使用产品生产和非加工出口生产,但其影响力正逐渐增大;由于全部加工出口产品在总产出中的占比有限,所以除个别部门外,加工出口生产对各部门的产业关联特性和产业波及特性均没有根本影响。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彭水军  袁凯华  
受制于"两头在外"的嵌入弊端,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一直颇受学界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本文利用OECD-ICIO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基于MRIO模型测算了中国加工贸易的要素含量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通过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含量,1995—2011年期间的出口利得实现了由22%到42%的快速攀升;并且这种价值攀升路径并非单纯的微笑曲线或哭泣曲线,而是以制造为支撑、以服务为动力,逐步实现由哭泣曲线到微笑曲线的转型变迁。不过受限于知识密集型服务嵌入不足,当前中国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可能陷入"低端服务—低端制造"的恶性循环。因此,未来价值攀升必须迈向链条上游并兼顾制造环节,才能真正"微笑"于全球价值链两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朱振东  
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和价值创造的再构,全球价值链逐渐形成。本文结合东莞的加工贸易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分析东莞面临的相关方面升级的各种困境和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和模型的支撑,提出东莞在全球价值链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过程的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国林  江华  
从全球价值链这个研究视角分析,加工贸易产业升级处于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中,是一个多层次、多领域、多阶段的动态发展过程。针对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现状,我国加工贸易产业升级要在两个方面实现产业耦合,一方面要与国内支柱产业耦合,发展产业影响力和关联效应大的加工贸易;另一方面要与国际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耦合,即通过功能升级、高新技术化并发展服务业加工贸易等形式实现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党玉婷  盛丹  
在中国官方公布的42个部门竞争性投入产出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基础上,通过建立区分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进口中间投入与国产中间投入的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测算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出口品中的国产和进口内涵污染、贸易的内涵污染平衡及贸易污染条件,以探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是否仍然为污染赤字国问题。在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剔除出口品中进口中间投入影响后,中国在国际贸易中转为污染盈余国,污染更多地由他国承担,剔除进口中间投入的出口品污染性低于进口品,但废水、废气的污染盈余有下降趋势,出口品的SO_2污染性有上升趋势;中国出口品生产的国内废水和COD污染降低,废气、SO_2、固体废物污染上升,其中,一般贸易影响最大,国有企业是污染产生最多的企业类型,出口生产对国内环境的污染主要是由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等沿海省份产生;中国通过进口大量节约了本国的废气、SO_2和固体废物污染,规模效应增加了环境污染,而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但结构效应的影响相对较小。中国在出口贸易中需从技术角度入手,通过提高环境标准降低重污染行业污染系数,通过调整贸易结构降低污染系数较高行业的出口份额、相应提高进口份额,尤其是提高其进口中间投入比例、降低国产中间投入比例,以降低高污染工序的参与,提升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位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唐铁球  
本文突破现有研究多是从产业或产品层面评价中国制造业国际分工地位的传统思路,采用兼顾出口与进口的净贸易指数,比较研究了全球价值链下中国制造业22个细分行业进出口贸易结构及其在价值链中不同生产环节的竞争力。结果显示,传统的出口总量统计法高估了中国制造业的国际分工地位,尤其是高技术制造业存在出口与实际竞争力相背离的"统计假象"。在价值链环节,中国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价值链的低端环节,而零部件等高端环节存在较高的进口依赖度,呈现出明显的竞争劣势。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于倩  
对一个国家来说,加工贸易留在国内的加工环节越多,价值链越长,国内增值率就越高,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就越有利。本文从我国加工贸易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及成因的角度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加工贸易实现在全球价值链基础上的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文府  
本文运用最终产品增加值方法,提出了一个理解世界各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竞争力的框架,并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评估了中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增加值创造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最终产品本地增加值比重一定程度下降不等于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下降;在中国制造业规模扩张过程中,尽管制造业最终产品本地增加值比重经历了先降后升再降的波浪式变化轨迹,但是它一直远远大于出口贸易本地增加值比重,而且制造业增加值在世界制造业全球价值链中所占份额呈稳步上升趋势。制造业中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的细分行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低技术行业和中技术行业,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在少数高技术行业逐渐获得显示性比较优势;中国制造业生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