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70)
- 2023(3518)
- 2022(2962)
- 2021(2594)
- 2020(2096)
- 2019(4490)
- 2018(4223)
- 2017(8644)
- 2016(4196)
- 2015(4818)
- 2014(4670)
- 2013(4919)
- 2012(4212)
- 2011(3767)
- 2010(3817)
- 2009(3677)
- 2008(3517)
- 2007(3117)
- 2006(2600)
- 2005(2263)
- 学科
- 济(25203)
- 经济(25190)
- 业(18269)
- 管理(17353)
- 企(16295)
- 企业(16295)
- 产业(8767)
- 方法(8353)
- 业经(7853)
- 数学(6790)
- 数学方法(6753)
- 供销(5984)
- 销(5984)
- 地方(5795)
- 农(5422)
- 结构(5207)
- 技术(4676)
- 中国(4534)
- 贸(3914)
- 贸易(3914)
- 地方经济(3913)
- 财(3882)
- 易(3787)
- 产业结构(3678)
- 农业(3219)
- 学(3166)
- 体(3144)
- 和(3138)
- 环境(3117)
- 制(3115)
- 机构
- 学院(65052)
- 大学(61819)
- 济(31399)
- 经济(31004)
- 管理(27710)
- 理学(24360)
- 理学院(24150)
- 管理学(23943)
- 管理学院(23805)
- 研究(20064)
- 中国(14039)
- 京(12577)
- 财(11803)
- 科学(10667)
- 财经(9687)
- 经济学(9563)
- 江(9300)
- 所(9094)
- 中心(8777)
- 经济学院(8651)
- 经(8615)
- 研究所(8200)
- 商学(7802)
- 经济管理(7802)
- 北京(7780)
- 商学院(7729)
- 业大(7703)
- 范(7598)
- 师范(7558)
- 院(7463)
- 基金
- 项目(44140)
- 科学(36067)
- 研究(33911)
- 基金(32354)
- 家(27174)
- 国家(26972)
- 科学基金(24199)
- 社会(23472)
- 社会科(22518)
- 社会科学(22517)
- 省(18271)
- 基金项目(16735)
- 自然(14373)
- 教育(14309)
- 划(14286)
- 自然科(14012)
- 自然科学(14011)
- 自然科学基金(13795)
- 编号(13094)
- 资助(12703)
- 发(11169)
- 创(10039)
- 国家社会(9880)
- 发展(9732)
- 重点(9703)
- 展(9603)
- 成果(9396)
- 部(9368)
- 创新(9251)
- 课题(9020)
共检索到911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纪玉俊 张莉健
制造业融入全球价值链是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行政垄断亦为全球价值链下我国制造业升级不可忽视的问题。从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环节攀升的途径出发,构建一个包含全球价值链、行政垄断与制造业升级的分析框架,并结合我国转轨经济特点,实证检验全球价值链下行政垄断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嵌入全球价值链能够促进制造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向非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也是实现升级的有效方式;但行政垄断会直接抑制我国制造业升级,而制造业嵌入全球价值链并向更高端环节攀升又会减小行政垄断对我国制造业升级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行政垄断 制造业升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影响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此外,政府补贴会加剧上游垄断的负向影响,而下游行业竞争程度的提高会抑制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负向影响。因此,推动上游行业的市场化改革、打破上游市场垄断,对于中国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和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本文考察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理论分析表明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品价格和生产率渠道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科技统计年鉴》和WIOD数据库的合并数据,以增加值视角测算的行业RCA指数、TC指数和MI指数作为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代理变量,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制造业行业出口比较优势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上游垄断程度的提高会显著降低制造业行业出口的比较优势;在控制了影响比较优势的其他因素和变量的内生性以及测算误差后,实证结论依然稳健。上游垄断会通过中间
关键词:
上游垄断 比较优势 中间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云俊
全球价值链理论阐释了产业发展的全球布局特征与价值分配规则,产业升级则表现为该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顺着价值阶梯逐步提升的过程。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为后进国家的产业升级提供了机会。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研究产业升级问题,其前提是依托产业转移,在正确评估产业自身发展阶段与技术水平的基础上,寻找适当的机会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嵌入、中端嵌入与高端嵌入)。产业升级的路径则是沿着全球价值链向两端高附加值环节延伸,延伸的方向必须结合产业特征,根据价值链动力机制(生产者驱动、购买者驱动与混合型驱动)来确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例,
关键词:
产业转移 产业升级 全球价值链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张向阳 朱有为
20世纪90年代末兴起的全球价值链理论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研究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在简要介绍全球价值链和产业升级两个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系统地论述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包括全球价值链治理与产业升级的关系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此外,本文也指出了目前全球价值链理论在产业升级研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值得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治理 产业升级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刘仕国 吴海英 马涛 张磊 彭莉 于建勋
全球价值链是市场经济全球化基本规律的新体现,在本质上是经济现象,遵从市场经济制度,其理念是多维且动态的统筹融通。要利用全球价值链促进中国的产业升级:对外开放,融入全球产业大循环,成为全球价值链的一部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升级直接促进产业升级;利用全球价值链上频密的国际中间品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促进产业创新;整合国内价值链,支持国内企业"抱团"加入特定的全球价值链,增强在其中的话语权;促进区域市场融合,充分发挥区域价值链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国胜
全球价值链内产业升级的传递机制是企业的内生技术能力,但技术能力的演化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尽管全球价值链的国际链接与异质参与者的多样性能够为本土企业提供局部的外部知识,但链条内部的知识溢出并不足以实现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也无法实现链条内部自动传递的产业升级,这就需要企业进行持续的技术学习,在充分利用全球价值链内局部知识外部性的基础上,整合企业内部与外部知识,实现技术能力的线性发展,从而推动本土产业的持续升级。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技术能力 产业升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文宣
在我国要素禀赋发生基础性变化的背景下,为保持和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尽快促使产业升级已成为眼前一个非常迫切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看待产业升级很有必要。但就我国而言,在东部和中西部地区嵌入全球价值链严重不均衡的情况下,产业升级对二者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角度对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进行了剖析,并给出沿着全球价值链促进产业升级的具体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俊豪 王建明
在现行体制下,中国垄断性产业除存在自然垄断外,还同时存在行政垄断,这是中国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行政垄断又可分为合理行政垄断和不合理行政垄断,这是行政垄断的两重性。为从根本上打破行政垄断,需要根据垄断性产业垄断的二元性和行政垄断的两重性特征,制定有效的分类管制政策。
关键词:
垄断性产业 行政垄断 管制政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吕云龙 吕越
从产业关联的视角来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不仅体现在下游行业,上游行业的市场化程度也会直接影响一国的贸易利得。本文构建了可用于分析上游垄断影响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理论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2000—2006年中国微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上游垄断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并基于2003年国资委成立这一外生冲击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上游垄断程度会显著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进一步的,上游垄断会通过抑制研发创新、促进中间品进口和抑制投资降低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其次,上游垄断对加工贸易企业、资本密集型和价值链分工位于相对上游企业的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相对较小。最后,值得注意的是上游国有垄断会降低下游民营企业出口的国内附加值率。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智强
跨国企业因控制全球价值链的核心环节而拥有垄断地位。在商品生产端,跨国企业以买方垄断价格向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购买组装完成品,代工企业为了获取利润,不得不利用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买方垄断,支付给本国工人低于同劳动生产率成比例的工资,通过倒逼机制,跨国企业将本应归发展中国家工人所有的部分剩余价值转变为自己的垄断利润。在商品销售端,跨国企业通过卖方垄断价格将全球商品购买者的部分工资或利润转变为自己的垄断利润。从全球转移来的剩余价值是跨国企业超额利润的本质来源。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应对跨国企业垄断所引起的剩余价值国际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理解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形成的"发达国家←→中国东部地区←→中国中西部地区"两个"中心—外围"的格局,应该考虑到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这一微观基础。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本文发现,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全球价值链与国内价值链(National Value Chain,NVC)之间,NVC1与NVC2之间均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种割裂关系可能是造成中国在GVC中低端锁定和地区差距扩大的微观机理。通过产业转移构建和发展国内价值链,促进全球价值链和国内价值链之间的良性互动,将经济拉动方式从"出口导向型"转变为"扩大内需型",将竞争模式从"环节对链条"转变为...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张婕 余壮雄
产业规划为全球价值链升级提供重要推力,是政府实现内循环与外循环良性协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不同层级政府的政策实施方向则体现了国家发展战略与地方比较优势之间的平衡。文章基于海关数据和重点产业政策数据,利用工具变量法探究央地产业规划差异对出口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和作用渠道。结果表明,中央产业规划通过提高一般贸易的国内增加值率(DVAR)来推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而地方产业规划则通过提高加工贸易的DVAR这一折衷路径来实现升级效应。此外,还发现升级效应在企业所有制类型和经营规模中存在异质性,而国内要素占比、生产率和创新效率是传导差异升级效应的重要渠道。文章揭示了不同层级政府在产业全球价值链升级中的差异化效用,为未来产业规划政策的实施空间与调整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思路。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涛
当前的全球汽车产业价值链演变为一个复杂的、具有多层级供应商并高度依赖外包的生产贸易体系。发达国家的贴牌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几乎控制了汽车产业的所有价值链创新活动,以此创造更多知识资本。发展中国家也需要不断提升高端生产要素在价值创造中的份额,从而推动产业升级。尤其是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汽车产业要实现快速升级,就要与国际领头汽车企业紧密合作,通过技术外溢和"干中学"提升其产品、工艺流程、功能和价值链所包含的要素质量。中国的汽车产业应该构建全方位的国内外价值链体系,依靠加大研发投入和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向国内增加值含量更高、技术更复杂的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环节攀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