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91)
2023(12122)
2022(10431)
2021(9638)
2020(8380)
2019(19470)
2018(19134)
2017(37194)
2016(19418)
2015(22201)
2014(22082)
2013(21734)
2012(19691)
2011(17510)
2010(17229)
2009(16128)
2008(15707)
2007(13747)
2006(11272)
2005(9866)
作者
(53775)
(45320)
(44992)
(42864)
(28673)
(21794)
(20925)
(17951)
(16902)
(15819)
(15193)
(15063)
(14127)
(13976)
(13922)
(13841)
(13798)
(13473)
(13070)
(12896)
(10966)
(10940)
(10789)
(10373)
(10222)
(10085)
(9882)
(9783)
(8970)
(8955)
学科
(83149)
经济(83073)
管理(57705)
(56153)
(47020)
企业(47020)
方法(43917)
数学(38773)
数学方法(38325)
(27351)
贸易(27343)
(26654)
(22499)
(21205)
中国(18976)
业经(16741)
(14890)
地方(14824)
(14549)
(14361)
财务(14315)
财务管理(14280)
农业(13438)
企业财务(13377)
(12865)
理论(12598)
(12168)
技术(11793)
环境(11614)
(11309)
机构
学院(277676)
大学(277326)
(120500)
经济(118383)
管理(111549)
理学(97691)
理学院(96745)
管理学(95153)
管理学院(94641)
研究(86033)
中国(64388)
(55580)
(52295)
科学(50869)
财经(43038)
(41888)
(41340)
中心(41111)
业大(40020)
(39215)
(39168)
经济学(37844)
研究所(37772)
经济学院(34619)
(34369)
师范(34031)
北京(33755)
农业(33251)
财经大学(32094)
(31466)
基金
项目(191851)
科学(152084)
基金(141804)
研究(139861)
(122367)
国家(121413)
科学基金(105632)
社会(90492)
社会科(86050)
社会科学(86027)
基金项目(74968)
(74384)
自然(68618)
自然科(67094)
自然科学(67075)
自然科学基金(65877)
教育(65243)
(62421)
资助(58389)
编号(56545)
成果(44166)
(43663)
重点(42876)
(40713)
(40386)
教育部(38141)
国家社会(37901)
科研(37830)
创新(37756)
人文(37456)
期刊
(119233)
经济(119233)
研究(74186)
中国(43621)
(41787)
学报(39819)
管理(38082)
科学(36634)
(36165)
大学(30894)
学学(29291)
技术(25225)
农业(24844)
教育(23771)
(21932)
金融(21932)
经济研究(20961)
财经(20660)
业经(20536)
(20312)
(17758)
问题(17379)
国际(17311)
商业(14306)
统计(14264)
技术经济(14029)
(13868)
(12966)
理论(12715)
(12581)
共检索到387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以双边汇率与贸易数据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全球价值链是否弱化汇率对出口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发现全球价值链通过后向参与的对冲效应与前向参与的竞争效应来削弱出口的汇率弹性,其削弱程度受全球价值链参与度以及进口投入来源分布与出口市场分布契合情况的影响。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后,我国全球价值链后向参与度对汇率弹性的弱化效应已然下降,前向效应是削弱人民币汇率与出口联系的主要因素。相对而言,对发展中国家出口中的后向效应要强于对发达国家(地区)出口中的后向效应。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审慎对待全球价值链对货币政策效果产生的影响,以避免作出过于乐观的政策预期。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天顶  唐夙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的视角考察了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竞争力的影响作用,选取20002015年42个国家的制造业出口贸易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在传统分析范式下,作者发现实际有效汇率上升即本币贬值对本国制造业出口存在统计学意义上显著的影响作用。随后,运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将融入全球价值链的因素纳入实证研究模型中,结果发现出口贸易的汇率弹性下降。这表明在考虑了全球价值链的条件下,一国货币贬值对其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减弱。最后,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即要改善一国的贸易收支,汇率贬值无法作为有效的政策手段,未来政策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印梅  张艳艳  
文章检验了我国出口汇率弹性的变动趋势,发现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总体上呈现弱化的过程。通过构建微观分析框架,深入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削弱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理论机制,并利用我国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全球价值链参与程度对我国出口的直接影响有限,而中间品进口与中间品出口均削弱了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其削弱程度与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呈正比。比较而言,中间品进口对汇率变动后出口效应的影响力要强于中间品出口的影响力,但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出口贸易影响弱化的原因却在于我国中间品出口的大幅增长。因此在生产全球化背景下,央行汇率政策制定的预期中需要考虑全球价值链参与因素。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邓水兰  温诒忠  
据江西省月度出口额与用美元表示的出口价格之间的实证分析表明,汇率变动对江西出口贸易没有显著的影响,这主要得益于江西省出口的商品是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贸易主要是以加工贸易为主。尽管如此,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汇率变动对出口企业所带来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江西必须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保证出口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睿伣  
文章基于2016版WIOTs数据,运用WWZ的16部分增加值贸易分解法,采用GVC指数法,应用SAS9.4软件,从三个层次(整体、产业、行业)分析中国出口贸易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参与的程度、所处的地位、获取的收益等情况。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进口国增加值明显低于其他国增加值,说明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外增加值主要是来自直接进口国以外的其他经济体;(5)来自于国外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显著高于来自于国内账户的纯重复计算部分,表明中国制造业的国际生产分工程度高于国内生产分工;(6)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程度最高,但只是参与全球价值链中较为低端的生产环节,技术含量并不高;(7)中国中低技术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中具有相对优势地位,较为成功地融入全球价值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尹伟华  
本文利用最新的WIOD数据和WWZ方法对2000—2014年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出口中国内增加值占比呈先降后升趋势,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反全球化浪潮高涨,严重破坏了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和合作;(2)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占主导地位,而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内增加值上升趋势明显,表明中国制造业正从全球价值链低端向中高端攀升;(3)以最终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显著高于以中间品出口的国外增加值,表明中国制造业主要从事进口零部件进行最终品组装的低端环节;(4)直接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印梅  张二震  
从双边贸易价值链嵌入的前向嵌入度与后向嵌入度指标入手,分析价值链嵌入对汇率出口弹性的影响机制,并以中国对美国出口为例对影响情况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美双边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显著,但影响效率下降。按行业分类,中国低技术行业出口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要高于高技术行业,高技术行业出口中的后向对冲效应与前向竞争效应均显著高于低技术行业。汇率的直接影响与价值链嵌入效应的双重差异,将导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后,中国对美出口中高技术行业产品比重的上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昱东  崔日明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视角系统分析了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定价话语权的重要意义,并基于我国出口贸易定价权面临的重要问题,提出了近期、中期和远期等三个阶段性对策建议,近期建议主要围绕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等内容展开;中期建议主要包括引导中资企业步入技术研发与市场研发的良性互动轨道等方面;远期建议主要围绕打造中资企业主导的全球价值链这一最终目标展开。以期为提升我国出口贸易定价话语权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吕淑芳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出口贸易有着重要影响。从我国2009年1月至2013年11月之间人民币有效汇率、出口总额等指标的分析看,人民币汇率变化带动出口贸易的变化。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和出口贸易呈正向关系,但是这种变化是适度的。如果人民币汇率持续快速上升,将对我国出口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严重冲击。为此,可以分别采取积极扩大内需、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开拓新兴市场和鼓励外商投资等应对措施。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魏俊杰  
本文研究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机制,测算中国进出口贸易弹性并估计J曲线效应。结果显示,人民币汇率变动在短期内对于调节进出口贸易及其差额的作用有限。相较于汇率变动,外需对于出口金额的影响程度更大,内需和大宗商品价格对于进口金额影响更大,表明进出口贸易的收入效应远大于汇率的价格效应。此外,汇率变动对进出口贸易收支变动的时滞约为一年,双边汇率的J曲线效应更为显著,这与中国进出口计价结算中美元占比较高有关。本文认为,在人民币汇率弹性显著增强的背景下,外贸企业要进一步树立汇率风险中性意识,加强汇率风险管理能力;金融机构要丰富外汇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自身汇率风险敞口管理;政府部门要进一步丰富汇率避险服务,完善人民币跨境交易结算的基础设施,培育更多贸易双循环企业,提高对内外部经济形势变化的适应能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翟孝强  
文章在考虑全球价值链(GVC)前向联系和后向联系的基础上,建立汇率变动影响出口贸易的理论模型,评估汇率变动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规模和出口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忽视GVC因素会导致出口贸易整体的汇率传递率低估7. 9%,汇率弹性高估15. 1%,电子信息和机械设备两个行业的汇率弹性高估30%以上。尽管GVC后向联系主导出口贸易的汇率传导机制,但前向联系在个别行业的影响力也不容忽视,并且随着制造业的价值链提升而趋于增强。GVC联系的行业差异和国别差异导致出口贸易弹性表现出鲜明的行业特征和国别特征,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出口行业结构的高级化调整和出口市场结构的多元化调整。主要货币汇率的非对称变动虽然有利于中国出口总量的规模扩张,却不利于出口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彦芳  陈淑梅  
基于全球价值链分解理论框架及分解结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网络特征及网络结构两方面探究了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网络格局。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全球制造业贸易的繁荣,同时也加剧了贸易网络中其与主要贸易伙伴相互依赖的不对称性。全球贸易网络不仅是中国发挥制造业大国影响力的媒介,而且为中国制造业发展提供了进阶平台。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贸易网络中实现了由边缘向核心的过渡,且参与全球价值链的环节日益增多,价值链条不断延伸,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发达国家对全球制造业贸易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田涛  陈鹏  商文斌  
基于1995年1月至2013年9月的SITC标准的分类数据,运用DCC模型从均值层面与波动层面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变动与我国出口贸易的关系。研究表明:整体上人民币汇率与我国出口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但是其对分类产品出口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性。汇率变动对我国资源型产品与食料类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小而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影响较大,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不确定性是分别影响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的主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