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823)
2023(18650)
2022(15755)
2021(14813)
2020(12245)
2019(28016)
2018(27548)
2017(52164)
2016(28138)
2015(31697)
2014(31556)
2013(30711)
2012(28612)
2011(25895)
2010(26036)
2009(24018)
2008(23383)
2007(20473)
2006(18215)
2005(16442)
作者
(79198)
(66211)
(65861)
(62423)
(42376)
(31504)
(29989)
(25807)
(25256)
(23578)
(22577)
(22390)
(21184)
(20945)
(20715)
(20517)
(19635)
(19106)
(19089)
(19064)
(16676)
(16201)
(16068)
(15345)
(14889)
(14737)
(14582)
(14531)
(13318)
(13252)
学科
(118985)
经济(118842)
管理(77760)
(74534)
(59701)
企业(59701)
方法(48883)
数学(42848)
数学方法(42169)
中国(37238)
(33377)
(27954)
地方(26916)
业经(26036)
(23998)
贸易(23981)
(23346)
(22943)
(22666)
农业(21974)
(20459)
银行(20427)
(20171)
金融(20164)
(19794)
理论(18680)
技术(17898)
环境(17773)
(17686)
(17451)
机构
大学(393910)
学院(393702)
(167696)
经济(164405)
管理(150882)
研究(140403)
理学(129081)
理学院(127621)
管理学(125220)
管理学院(124470)
中国(107805)
(84325)
科学(82715)
(77365)
(69998)
中心(64337)
(63605)
研究所(63374)
财经(60614)
(59416)
(55272)
业大(55151)
北京(53752)
(53700)
师范(53140)
经济学(51539)
(51026)
农业(49538)
(47186)
经济学院(46284)
基金
项目(262816)
科学(209077)
研究(195015)
基金(192198)
(168036)
国家(166404)
科学基金(142904)
社会(125103)
社会科(118593)
社会科学(118569)
(101009)
基金项目(99281)
自然(90748)
教育(90568)
自然科(88748)
自然科学(88723)
自然科学基金(87156)
(85935)
资助(79854)
编号(78591)
成果(65097)
(59910)
重点(59429)
(59093)
课题(55457)
(54994)
国家社会(52545)
创新(51317)
教育部(51150)
科研(49919)
期刊
(187557)
经济(187557)
研究(121226)
中国(84513)
(59063)
学报(58907)
管理(58497)
(57655)
科学(55795)
教育(49276)
大学(45854)
学学(42764)
农业(40662)
(40253)
金融(40253)
技术(36283)
经济研究(31233)
业经(30646)
财经(29679)
(25706)
问题(24255)
(22103)
(21462)
世界(19921)
图书(19859)
国际(19820)
统计(19789)
技术经济(19051)
(18056)
科技(17840)
共检索到606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志彪  张杰  
全球价值链(GVC)的分离与整合,形成发展中国家代工者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或国际大购买商四种现实对接关系集合。其中,俘获型网络治理关系成为发展中国家在现有国际贸易格局下不得不接受的既成事实,由此造成发展中国家的代工企业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与链的升级的高端价值链攀升过程。俘获型网络的产生源自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所具有的技术势力和国际大购买商所具有的市场势力,因此,发展中国家摆脱GVC背景下被俘获关系的出路在于基于国内市场空间的国内价值链(NVC)的培育。从NVC与GVC的比较视角出发,本文探讨了构建发展中国NVC的内在决定条件以及由NVC向GVC转变的可行路径,并据此提出中国代工企业如何在NVC条件下...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杰  刘志彪  
从需求因素视角入手,探析全球价值链的形成机制以及相关国家竞争力的来源,是在全球化背景下,认清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以及俘获型"结构封锁"价值链治理关系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过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不同层次需求市场的控制能力和本土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交互作用机制分析,本文解析了由于对需求控制能力的不同所导致的四种国家发展模式,并以四国(地区)为例深入探析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关系的形成机制及其主要手段。在此基础上指出中国本土企业如何利用本土市场需求结构空间的转换与逐步高度化,突破发达国家俘获型"结构封锁型"价值链治理关系"陷阱"的策略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徐毅鸣  
稀土产业是中国具有绝对资源优势的战略先导产业,却长期陷于弱小、无序和落后的状态,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国家竞争优势。由于稀土产业的特殊性,传统的研究方法难以解释制约中国稀土产业发展的根本因素。笔者基于中国稀土产业链受制于下游终端消费环节不振的现状,以价值链理论为核心剖析中国稀土产业对俘获型全球价值链的嵌入状况及由此带来的产业链升级障碍,提出了通过构建国家价值链推动中国稀土产业良性发展的战略路径及具体战略手段。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曹宇  叶红雨  
OEM企业以代工方式嵌入全球价值链(GVC)由低端向高端升级时,会遭到跨国公司的封锁,形成俘获型网络。本文通过OEM企业与跨国公司之间的动态博弈模型,建立以GVC附加值分布、空间分离度和升级模式为维度的OEM企业升级路径模型,并提出6条主要升级路径。OEM企业只有积极与全球价值链中间企业进行互动,同时嵌入跨国公司主导和中间企业主导的价值链分工体系中,获得最大程度的技术溢出和知识转移,才能最终实现价值链攀升。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徐建伟  葛岳静  刘璐  万为  
经济全球化形成的全球价值链中存在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产业的依附现象,形成俘获型价值链,从而难以实现功能和价值链的升级。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的突破对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文章以爱尔兰和印度为例,分析了其软件产业的发展历程,论证其实现俘获型价值链突破的程度,并从竞争优势和动态比较优势的角度多因素地分析其软件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通过分析发现两个国家借助自身资源、市场等优势和创新,其软件产业正逐渐从价值链的中低环节向中高环节推进,产业链不断升级。产业上发展落后的国家可能借助传统比较优势的提升和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实现产业升级和竞争力的提升,这也是突破俘获型价值链的可能之所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杰  冯彩  
从需求竞争角度入手,是理解全球价值链分工格局下发展中国家竞争优势升级困境来源的关键切入点。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结构型封锁"得以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其技术势力与市场势力的融合,而市场势力是决定性因素。我国国内需求不足与结构失衡是导致"结构封锁"的主要原因。中国本土企业对发达国家"结构封锁"的突破之道在于:本土市场高端需求的培育与需求结构的协调;"自主独立"与"交换酬码"的战略平衡;"市场创造技术"与"市场交换技术"发展策略的平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升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少军  刘志彪  
本文首先对全球价值链理论关于产业升级乐观论和悲观论的两种前景进行了回顾,并着重从空间关联维度剖析了该理论的不足。其次,本文对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命令控制和联系服务的两个分支进行了梳理,并侧重从产业关联维度挖掘了该理论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全球价值链理论和全球城市网络理论的交叉融合,并从发展中国家的现实状况和升级使命审视了两种理论在交融过程中所忽视的问题。本文最后指出,突破两种理论关于升级路径探究相对单一的不足后,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构建国内价值链和国内城市网络、发展先进生产者服务业来推进产城互动、协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星  
后进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存在赶上发达国家的可能性,是因为后进国具有后发优势,其中,主要是在转换成本上占有优势。所谓转换成本是指由一种状态或行为转换为另一种状态或行为所造成的损失和需要付出的代价。在技术进步中,它是指从一种技术(产品或工艺)转换为另一种技术(产品或工艺)的损失和需支付的费用。在技术进步中转换成本主要表现为:(1)新产品推出可能导致原有产品销售量及价格的下降;(2)产品或工艺的创新可能导致尚未达到预定使用寿命的有形资产提前报废损失;(3)采用新技术导致原有生产过程的中断,由于减产、停产将给企业带来利润的损失和财务的困难;(4)新技术的采用可能导致原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林生  曹东坡  
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的俘获型价值链治理模式下,我国制造业企业长期陷入价值链低端锁定。集聚作为生产者服务业嵌入制造业生产过程的一种有效机制,对于制造业企业的升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球价值链"主导企业-代工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生产者服务业集聚通过放松代工企业的激励相容约束增加了其突破价值链低端锁定状态的可能性。实证研究表明,生产者服务业集聚有助于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突破低端锁定,而对于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升级发展却无显著影响。技术密集型制造业的自身发展定位出现错位、生产者服务业体制改革不彻底和发展水平偏低可能是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所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炳念  康博  
文章从发展中国家企业技术结构和市场势力的的视角,分析了非对称国际分工体系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要求。研究发现,为了规避风险和获取适当的竞争优势以应对非公平、非对称的国际分工体系,实现本国经济有效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国家不得不选择固定的或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而非"完全"浮动的汇率制度。所谓"公平""自由""不干预"的"完全"浮动汇率制度在"非公平"的国际分工体系下本身扶强抑弱,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国裕,周骏  
在过去的20年间,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经历了增长与挫折;文章选取了几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从空间的扩展与重构、社会空间分异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总结出具有一般性的发展中国家大都市区空间发展的解析模式,并提出了解决空间发展症结的关键举措。最后,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大都市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若干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