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56)
- 2023(17488)
- 2022(14704)
- 2021(13486)
- 2020(11516)
- 2019(25942)
- 2018(25558)
- 2017(48872)
- 2016(26331)
- 2015(29735)
- 2014(29338)
- 2013(29359)
- 2012(27009)
- 2011(24436)
- 2010(24602)
- 2009(23636)
- 2008(23706)
- 2007(21497)
- 2006(18834)
- 2005(17392)
- 学科
- 济(118682)
- 经济(118530)
- 业(100598)
- 管理(91895)
- 企(88800)
- 企业(88800)
- 方法(50428)
- 数学(40534)
- 数学方法(40219)
- 财(36362)
- 农(35829)
- 业经(34554)
- 中国(31669)
- 制(27149)
- 务(24632)
- 财务(24589)
- 财务管理(24544)
- 农业(24137)
- 贸(23845)
- 贸易(23833)
- 企业财务(23224)
- 易(23206)
- 技术(21365)
- 地方(20687)
- 和(20188)
- 体(19599)
- 银(19108)
- 银行(19080)
- 理论(19004)
- 学(18981)
- 机构
- 学院(387191)
- 大学(382404)
- 济(170869)
- 经济(167709)
- 管理(151435)
- 研究(130475)
- 理学(129326)
- 理学院(128010)
- 管理学(126277)
- 管理学院(125533)
- 中国(103006)
- 京(80496)
- 财(80362)
- 科学(74593)
- 所(65669)
- 财经(63126)
- 农(62769)
- 中心(59208)
- 江(58893)
- 研究所(58759)
- 经(57147)
- 业大(52789)
- 经济学(52611)
- 北京(51026)
- 农业(49190)
- 经济学院(47433)
- 范(46782)
- 院(46654)
- 财经大学(46400)
- 师范(46372)
- 基金
- 项目(246429)
- 科学(196229)
- 研究(184039)
- 基金(180789)
- 家(155276)
- 国家(153964)
- 科学基金(133591)
- 社会(120079)
- 社会科(114015)
- 社会科学(113989)
- 省(95912)
- 基金项目(94791)
- 自然(83634)
- 教育(83429)
- 自然科(81705)
- 自然科学(81682)
- 自然科学基金(80295)
- 划(79397)
- 编号(74041)
- 资助(73766)
- 成果(59876)
- 部(55576)
- 重点(55262)
- 发(54195)
- 创(53941)
- 课题(50731)
- 国家社会(50131)
- 创新(49766)
- 制(49676)
- 教育部(48273)
- 期刊
- 济(196858)
- 经济(196858)
- 研究(117638)
- 中国(76171)
- 财(66029)
- 管理(60683)
- 农(59494)
- 学报(52884)
- 科学(52464)
- 大学(41091)
- 农业(40443)
- 学学(38855)
- 融(38197)
- 金融(38197)
- 教育(35305)
- 技术(34592)
- 业经(33306)
- 财经(32221)
- 经济研究(32011)
- 经(27919)
- 问题(25682)
- 业(24216)
- 贸(22754)
- 技术经济(21597)
- 世界(20728)
- 国际(20452)
- 商业(18964)
- 现代(18603)
- 统计(17686)
- 财会(17644)
共检索到590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易宇 周观平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是党和国家在新发展阶段对中国制造业的要求。作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传统优势已不再明显,正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加之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发展,全球产业链、价值链正经历着深度重构,"两头挤压"态势显现。本文从竞争优势角度,依据相关理论,对中国制造业从生产要素保障、产业支撑体系和产业优化创新能力三个维度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塑造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
制造业 产业链 竞争优势 国际比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陈圳
聚焦中国优势制造业,通过使用基于贸易增加值数据分解的框架测算连续20年的中国数据,分析和评估我国优势制造业的竞争力发展状况。研究发现:在优势制造业方面,中国制造业整体具有明显优势,其中的中、高技术行业相对于低技术和新兴制造业,更具显著竞争力;以核电、航空和高铁为代表的高技术行业、新兴制造业的中间品出口主要是依靠国内增加值的中间品出口实现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而代表低技术行业的纺织业依靠融入全球价值链保持全球同行业的竞争优势;在全球垂直专业化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我国优势制造业中普遍存在参与国际分工的依赖程度弱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怀政
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与发展标志着新世纪国际生产体系的重大变革。跨国公司正逐步把中国纳入其全球战略体系,实现全球一体化生产、销售和研发。随着中国逐步融入全球生产网络,我国制造业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当务之急是要以跨国公司对华投资战略调整为契机,通过配套生产、OEM、合同制造、战略联盟等方式进入跨国公司全球产业链,同时要适度进行产业链节点的横向扩张和纵向延伸,努力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链提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倩男
医药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它的发展已成为21世纪重要的经济增长点。近年来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也在逐步提升之中。本文构建了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的演化阶段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医药制造业竞争优势基本上处于生产要素导向阶段,要提升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必须实行跨越式发展和提高医药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医药制造业 竞争优势 产业演化 科技创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曲玥 都阳
文章结合汇总数据和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微观数据,全面测算了中国制造业在面临工人工资上涨冲击时,其单位劳动力成本的变化。发现在2004年之前,总体上看劳动力生产率的提高化解了工资的上涨,单位劳动力成本始终下降。而在2004年后,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轨迹开始分化,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开始上升,而非劳动密集型产业单位劳动力成本依然下降。因此,中国制造业未来的竞争优势需依靠产业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来带动。
关键词:
制造业 竞争优势 单位劳动力成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辛永容 陈圻
文章基于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与劳动生产率相关数据,通过ARIMA相关理论来构建劳动力成本、劳动生产率以及单位劳动成本的发展趋势模型ARIMA(p,d,q),利用所建模型预测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在未来8年内的发展趋势,并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据此提出有利于中国制造业成本竞争优势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劳动力成本 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成本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震 张宏
以无偏性假设为起点,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放松无偏性假设,即在有偏性假设下,分别构建完全信息的静态及动态博弈模型,对OFDI的内生性作用加以证明;最后放松完全信息假设,构建有偏性、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成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选择OFDI,且快于竞争对手选择OFDI,可获取先动优势,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震 张宏
以无偏性假设为起点,构建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证明OFDI为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升级的内生性因素;随后放松无偏性假设,即在有偏性假设下,分别构建完全信息的静态及动态博弈模型,对OFDI的内生性作用加以证明;最后放松完全信息假设,构建有偏性、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完成OFDI对我国装备制造业国际竞争优势提升的理论分析。结果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中国装备制造业在国际竞争中选择OFDI,且快于竞争对手选择OFDI,可获取先动优势,提升其国际竞争优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查平 胡琴芳
制造业服务化作为传统制造业企业重构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受到学界高度关注,但对于以生产制造为主导的传统制造业企业应如何成功构建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企业在竞争优势构建中需要具备哪些关键资源或能力等问题,现有研究鲜有涉及。鉴于此,以我国三家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制造业企业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内外部关键因素,构建以"企业关键资源—企业独特能力—企业竞争优势"为框架的概念模型。研究发现,支持制造业服务化提供物开发与提供的内外软性无形关键资源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基础,而基于企业这些内外部关键资源衍生的能够支持客户特定情境服务需求的企业独特能力是成功构建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的关键,即制造业企业不仅要储备和培植以具有路径依赖、因果关系模糊的软性无形资源为主的内外部关键资源,而且要强化基于关键资源的企业独特能力的开发和培育。此外,组织内部管理层和员工层两个不同组成部分服务导向价值观的秉持对作用于制造业服务化战略竞争优势构建的企业独特能力有正向调节影响作用,即管理层和员工层秉持的服务导向价值观正向调节影响企业独特能力的强弱。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坡岭 那振芳
通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实现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和价值链开放布局的转型升级,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出发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和区域竞争优势互补性是产业链分工优化的基础,中间品贸易是这种制造业产业链国际分工的纽带,以我国制造业产业的中间品贸易特征来定位产业链国际化布局的区位布局,是实现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基本方向。我国制造业在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上的竞争优势变化反映了"一带一路"区域分工的基础,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间品贸易网络特征则揭示了产业链分工的区位选择方向。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需要增强在国际规则制定中的话语权,创新产能合作和产业转移的模式,把控产业链分工国际化的节奏,平衡发展,在实现产业升级的同时,避免我国经济出现产业空洞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许晗
本文基于现阶段经济转型的大背景,回答了企业如何根据这种新的发展要求来积极主动调整自身的竞争策略以达到保持竞争优势的目的。在传统的波特竞争模式下,通过分析外界环境变化对企业资源带来的影响,探索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的方式。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设计 资源整合 竞争优势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郑玉 戴一鑫
基于贸易附加值核算框架,本文采用WIOD数据库1995~2009年跨国制造业面板数据,通过面板工具GMM方法实证检验制造业投入服务化对其国际竞争力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制造业投入服务化总体上显著促进制造业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且该提升效应主要体现在制造行业中间品出口上;在细分服务类型上,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行业总出口、中间产品出口及最终品出口形式实现的国际竞争力均具促进作用,消费性服务业仅显著提高制造行业最终品出口,公共服务业对总出口和中间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对最终品出口的影响不显著;金融、设备租赁及咨询、技术服务等商务服务业对制造行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而零售及交通运输的影响相对较小。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恒梅 王曼莹
中国制造业做大做强需要在国际市场上构建新的竞争优势,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向客户提供成套解决方案或集成服务获得价值增值进而提升竞争力。尽管我国先后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来降低制造业服务化市场准入门槛,但仍存在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创新能力不强、制造业产业价值链延伸度不足、服务在价值链的比重较低、难以协调个性化生产与规模化生产的效率、中低端制造业企业提供附加服务的动力不足、中小型制造企业缺乏持续发展动力等问题。为促进制造业服务化转型,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确定制造业企业的转型方向;制造业应重构企业价值链、充分利用“互联网+制造业”为客户提供智能服务、重视终端消费者的个性化体验、采取多种服务方式并转变为集成服务的供应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