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6)
2023(12420)
2022(9911)
2021(8991)
2020(6949)
2019(15440)
2018(14881)
2017(27833)
2016(14563)
2015(16244)
2014(15199)
2013(15199)
2012(13603)
2011(12356)
2010(11886)
2009(11057)
2008(10121)
2007(8610)
2006(7516)
2005(6689)
作者
(38734)
(32281)
(32232)
(30647)
(20225)
(15223)
(14419)
(12563)
(12174)
(11272)
(11016)
(10571)
(10131)
(10085)
(9987)
(9819)
(9776)
(9267)
(9205)
(9119)
(7904)
(7765)
(7749)
(7320)
(7277)
(7177)
(6963)
(6827)
(6383)
(6287)
学科
(66639)
经济(66594)
管理(41792)
(37529)
(29911)
企业(29911)
方法(24701)
数学(21902)
数学方法(21738)
中国(21135)
(18861)
贸易(18853)
(18541)
(18077)
业经(16295)
环境(15655)
产业(12778)
地方(12624)
(11672)
(11345)
农业(11342)
(11002)
(10809)
(10431)
银行(10417)
(10204)
金融(10202)
(10170)
(10017)
(9950)
机构
学院(201524)
大学(196908)
(95106)
经济(93754)
管理(75173)
研究(73233)
理学(64856)
理学院(64219)
管理学(63344)
管理学院(62979)
中国(55930)
科学(41113)
(40954)
(38375)
(35190)
研究所(32236)
中心(32088)
经济学(31261)
财经(31242)
(29130)
(28648)
经济学院(28322)
(27462)
(27043)
业大(26433)
北京(25899)
(25108)
师范(24891)
财经大学(23201)
农业(22821)
基金
项目(139331)
科学(111764)
研究(105197)
基金(102761)
(89365)
国家(88727)
科学基金(76441)
社会(70811)
社会科(67594)
社会科学(67584)
(53666)
基金项目(52610)
教育(46898)
自然(45743)
(45081)
自然科(44701)
自然科学(44690)
自然科学基金(43895)
资助(41344)
编号(40684)
(33491)
重点(32069)
成果(31373)
(31238)
国家社会(30978)
(30369)
课题(28909)
创新(28496)
中国(28290)
发展(28052)
期刊
(102537)
经济(102537)
研究(60576)
中国(37656)
管理(28644)
(28035)
科学(27610)
学报(27225)
(27119)
大学(21221)
学学(20208)
农业(19936)
经济研究(19223)
教育(19072)
(18295)
金融(18295)
业经(17697)
技术(17323)
(15383)
财经(15085)
问题(13762)
国际(13596)
(13376)
世界(12109)
(11448)
技术经济(9793)
商业(9710)
科技(9234)
统计(9095)
现代(8729)
共检索到296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许彩慧   张开  
在全球产业链低碳化、区域化、短链化的背景下,国际产业链体系正发生深度演变,中国“双碳”战略引发了新一轮能源革命,产业链绿色转型正是抢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主动作为。文章立足于绿色产业链的科学内涵,研究全球产业链绿色转型大趋势,探寻中国产业链绿色转型存在的重要机遇,分析“双碳”窗口期下中国产业链绿色转型面临的现实困境,提出中国产业链绿色发展的优化路径选择,这对于稳妥有序地推进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实现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统一,优化产业生态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也为中长期中国产业链安全治理明确了方向和重点。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高姗姗   许彩慧  
近年来,绿色低碳转型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前沿端口,国际产业链和分工体系正发生深度演变,全球性的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正逐步形成。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不仅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抢抓全球低碳经济发展新机遇的主动作为,立足于全球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要素及作用传导机理,探究中国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国内外双重机遇和挑战,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的现实逻辑。从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改革低碳绿色政策机制角度对中国产业链绿色低碳转型提出具体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禹湘  储诚山  周枕戈  
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国之基和兴国之本。工业作为我国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对资源环境产生了很大影响。无论是从提高国际竞争力,还是从国内可持续发展的视角看,推进中国工业绿色发展必要而紧迫。《巴黎协定》将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显著影响。中国工业领域实现深度绿色转型,需明确气候变化新目标,建立倒逼机制,坚持开放、共享的发展指导理念,围绕"南南合作"及"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工业绿色低碳产能输出,以适应国际国内新的气候治理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罗良文  马艳芹  
“双碳”目标下增强产业链韧性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基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引领,绿色政策、绿色金融、绿色技术和绿色产业为产业链韧性提升夯实要素基础、提供发展动力。然而,产业链韧性提升过程中存在堵点和卡点,体现在产业基础能力薄弱导致产业链不安全、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产业链不强健、供需存在结构性失衡导致产业链不通畅和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导致产业链不均衡。鉴于此,应从宏观层面上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中观层面上推进区域、产业的协作创新,微观层面上发挥好市场机制和激发企业的市场活力,为实现“双碳”目标下产业链韧性提升提供动力和保障。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伯强  
中国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低碳清洁转型的关键时期。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核心是能源供给侧和能源消费改革及创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本文通过分析能源革命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指出目前能源革命正处于重要的时间窗口。由于能源消费和生产革命对促进低碳清洁转型的重要作用,以及能源制度对低碳清洁转型的保障作用,所以需要通过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完善能源体制,以支持中国低碳清洁转型顺利推进。在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需准确理解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要通过促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改革加快能源价格机制和能源体制改革,完善能源制度。中国新能源依靠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实现了跨越发展,未来中国需要巩固能源制度自信,以及进一步发扬和传播自信。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静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苏静  
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在中国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内绿色金融体系日渐完善,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得以建立,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和城市层面形成了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就国际合作而言,绿色金融认定及分类标准逐步与国际接轨。但在“双碳”背景下,现有绿色金融法律政策体系、产品创新体系等仍与“双碳”目标的要求有较大距离,同时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在“双碳”背景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应从法律政策体系、市场体系、风险管理机制、发展模式等方面逐步予以完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郑慧   吴玉明   周懿  
“双碳”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低碳经济的实现有赖于工业的低碳发展,而传统制造业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在节能减排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当前形势下,我国传统制造业既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分析“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以及我国传统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双碳”目标下传统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策略。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游建民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伟  游建民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价值链绿色化不断驱动国内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根据产业链演进的驱动要素划分产业链的演进阶段,分析各个阶段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及其碳排放强度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将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置于全球价值链的治理模式中,分析产业链绿色低碳化升级的实现路径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发生变化,产业链的碳排放强度不断降低,产业链低碳化升级趋势明显。在全球价值链治理模式下,产业链将会根据不同演进阶段中碳排放变化的趋势、产业链升级轨迹以及产业链治理模式的变化进行低碳化的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范如国  张应青  崔迎迎  
基于复杂社会网络理论,以集群企业适应性偏好行为为切入点,认为集群企业行为在不同的演化阶段具有不同的偏好行为特征,文章创新性地提出产业集群的成熟期是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并构建了具有适应性偏好择优连接机制的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复杂网络演化模型;通过分析集群网络结构动态演化过程所涌现出的宏观结构特征,系统地揭示了企业适应性偏好行为对集群演化和转型升级的作用机制和过程。研究发现,企业适应性偏好行为是推动产业集群网络结构动态演化和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成熟阶段是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重要"窗口期",提高企业在集群成熟阶段适应性偏好行为的活跃性有利于集群网络结构和功能的优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宝娣  钟城豪  于德湖  韩青  
老旧社区改造工作是提升居民获得感、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在城市更新背景下实现我国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需要积极探索老旧社区绿色低碳化转型路径。首先梳理了社区尺度碳排放核算、碳排放影响因素和减碳策略研究现状;其次归纳总结了老旧社区绿色低碳改造面临的转型挑战;最后提出了基于“策略—机制—评价”的路径:(1)以社区碳排放科学计量,溯源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社区整体和单独减碳空间,探索精准策略;(2)依托议事会、活动平台搭建,构建社区多主体参与、协作机制,有效推进社区更新;(3)建立全过程、分等级的社区改造评价体系,同时应对反馈能够及时优化,扩大示范效应,吸引市场化投资。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林生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并对实现“双碳”目标作出全面部署。“双碳”目标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战略方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双碳”目标并非单纯生态保护主义,而是涉及生态、经济、能源等多维度的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旅游业作为经济系统变革、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重要产业载体,也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产业部门之一。
关键词: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邓铭江  明波  李研  黄强  李鹏  吴萌  
新疆是我国最重要的资源宝库和能源基地之一。如何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实现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在系统总结新疆主要能源的储量及分布的基础上,梳理现阶段能源生产与消费现状,分析能源转型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能源绿色转型路径及相关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1)新疆能源系统中化石能源占比超过85%,碳减排任务异常艰巨;(2)新疆“弃风、弃光”问题严峻,弃电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要实现新疆能源系统的绿色转型,须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加快水—风—光—储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扩大电力对外输送通道,推进“电气化新疆”进程,发展CCUS与大规模储能新技术等。研究结果可为新疆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俊峰  李强  
上游"绿色油田"保护碧海蓝天,中游"绿色发电"促进环境友好,下游"绿色炼化"助力治污攻坚,低碳产业贡献清洁能源。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海油)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及产品结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能源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之路,荣获国务院国资委"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企业"、联合国全球契约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