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9)
- 2023(14856)
- 2022(12499)
- 2021(11546)
- 2020(9290)
- 2019(21023)
- 2018(20495)
- 2017(38904)
- 2016(20572)
- 2015(22981)
- 2014(22433)
- 2013(22369)
- 2012(20900)
- 2011(19400)
- 2010(19689)
- 2009(18365)
- 2008(17823)
- 2007(15774)
- 2006(14405)
- 2005(13285)
- 学科
- 济(96685)
- 经济(96598)
- 管理(56651)
- 业(54221)
- 企(41442)
- 企业(41442)
- 中国(34112)
- 方法(31614)
- 农(27866)
- 数学(27313)
- 数学方法(27057)
- 地方(26521)
- 业经(21961)
- 贸(20646)
- 贸易(20630)
- 易(20021)
- 财(18961)
- 农业(18097)
- 制(17814)
- 银(16928)
- 银行(16917)
- 行(16549)
- 融(16403)
- 金融(16402)
- 学(15860)
- 发(15749)
- 环境(15590)
- 地方经济(14374)
- 产业(14131)
- 策(13936)
- 机构
- 学院(292674)
- 大学(288596)
- 济(134012)
- 经济(131357)
- 研究(110878)
- 管理(109197)
- 理学(91958)
- 理学院(90840)
- 管理学(89601)
- 管理学院(89016)
- 中国(86587)
- 京(63306)
- 科学(62419)
- 财(59503)
- 所(55291)
- 中心(49553)
- 研究所(49520)
- 财经(45764)
- 江(44800)
- 农(43536)
- 经济学(41788)
- 经(41580)
- 范(41291)
- 北京(41053)
- 师范(41002)
- 院(40250)
- 经济学院(37459)
- 业大(36571)
- 州(36047)
- 财经大学(33543)
- 基金
- 项目(187168)
- 科学(150189)
- 研究(142708)
- 基金(136520)
- 家(117222)
- 国家(116267)
- 科学基金(100403)
- 社会(94082)
- 社会科(89466)
- 社会科学(89452)
- 省(71849)
- 基金项目(70469)
- 教育(64337)
- 自然(60699)
- 划(60658)
- 自然科(59330)
- 自然科学(59319)
- 自然科学基金(58252)
- 编号(57321)
- 资助(55774)
- 发(47015)
- 成果(46928)
- 重点(42541)
- 部(42006)
- 课题(41249)
- 国家社会(39536)
- 创(39258)
- 发展(39168)
- 展(38578)
- 创新(36782)
- 期刊
- 济(159470)
- 经济(159470)
- 研究(98778)
- 中国(64330)
- 管理(43476)
- 财(42608)
- 农(41967)
- 科学(38420)
- 学报(36050)
- 教育(34227)
- 融(34164)
- 金融(34164)
- 农业(28998)
- 大学(28317)
- 经济研究(27314)
- 业经(26639)
- 学学(26322)
- 技术(25742)
- 财经(22459)
- 问题(21901)
- 经(19785)
- 贸(19110)
- 国际(18001)
- 世界(17240)
- 业(15884)
- 技术经济(14660)
- 现代(14382)
- 商业(14324)
- 坛(13612)
- 论坛(13612)
共检索到4691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全球产业链发展正呈现新趋势,产业链布局趋向本土化、区域化、松动化,产业链组织则呈现短链化、集群化、智能化趋势。产业链的深刻变革将会对中国城市发展格局产生一定影响。从区域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给不同地区城市带来异质性影响,中部和西部城市发展将迎来新一轮机遇。从城市群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加速都市圈和城市群的崛起。从城市视角看,产业链变革将深刻影响不同层级城市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主要发挥科技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的功能,成为头部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主要发展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构成颈部城市;城市群内中小城市主要发展本城市群主导产业链的中低端环节,构成腰部城市;非城市群内的中小城市将变成消费型城市,属于腿部城市。新形势下优化我国城市发展格局,应从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分类施策推动东中部和西部城市错位联动发展;强化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多措并举打造产业链创新链服务链集聚地;布局多层嵌套城市体系,分级定策助推不同层级城市发挥优势功能。
关键词:
产业链 城市格局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沈立 刘笑男
目前,全球产业链体系正处于转型期,技术因素使得现有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遭遇瓶颈,经济因素驱动第五次产业转移浪潮提速,安全因素推动全球产业链布局重构加速。未来,若干以区域中心国家掌控核心环节、周边国家配套生产为特征的区域循环体系或将取代以往的全球大循环体系。其中,亚洲区域循环主要以中国为核心,包括东盟、日本、韩国等周边国家和地区;北美区域循环主要以美国为核心,包括墨西哥、加拿大等周边国家;欧洲区域循环主要以德国为核心,包括欧盟、英国等国家和地区。亚洲、北美、欧洲三大区域循环相对独立而又紧密关联,由此呈现“三足鼎立、互联互通”的格局。基于此,建议加快畅通国内循环,推进建设“一带一路”,构建与欧美国家之间的新型经贸联系。
关键词:
产业链 供应链 新发展格局 区域循环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焕广 李新海 余嘉玲
新世纪以来,中国玉米的生产和消费都保持了较快增长。玉米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2020年播种面积为4126.4万公顷,总产量达到2.61亿吨。近几年,受相关调控政策的影响,中国玉米产量出现小幅下降,供需缺口加大,导致2020年玉米进口量急剧增加至1130万吨,创历史新高,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本文分析了过去20年中国玉米供需及贸易发展趋势、相关调控政策转变及其对玉米产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未来中国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的制约因素和发展潜力,并对"十四五"期间中国玉米产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预测结果显示,到2025年中国年度玉米供需缺口约为2000万吨,若通过政策激励玉米恢复生产面积、通过技术提升单产,供需缺口可下降到800万吨左右。最后本文提出以下建议:(1)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市场预期;(2)加大科技投入,有效提高玉米单产和降低成本;(3)增加农田和水利基础设施投资,保持耕地和水资源可持续发展;(4)强化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促进规模经营和机械化发展;(5)适度增加玉米和替代品的进口,提前向国际市场释放信号等促进中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产业 发展趋势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碚
20世纪后半叶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世界工业化出现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新变化。除了苏联解体这样的政治性事变导致地缘政治格局发生巨大变化之外,促使世界工业化基本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首先是国际经济格局特别是产业发展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其中,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是这一变化的最重要表现之一。中国崛起成为加速世界经济重心东移的巨大引擎。中国工业化进程不仅表现得惊人的快速,往往被称为"压缩式的工业化",即在一个相对很短的时期内完成其他国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的过程;而且突出地具有区别于,甚至是相反于其他国家的许多特点。当前,中国工业正处于进军世界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关键阶段。工业化是一个经济和社会结构剧烈变化而在其过程中...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石莉萍 戴翔 孙大伟
当前,全球价值链分工演进表现出新趋势,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制造业服务化等转型发展带来了历史性机遇。为此,应通过打造综合竞争优势等方式,顺应新形势,把握新机遇,在全球价值链进一步深入拓展和重构中,逐渐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乃至主导全球产业链和创新链转变,以助推我国制造业从主要依靠中低端产业的规模扩张逐渐向产业链中高端挺进。
关键词:
全球价值链 新趋势 制造业 创新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曲维玺 韩家平
保理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发展最快的供应链金融业务,在促进国内外信用贸易、满足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1世纪以来,全球保理行业一直保持8%左右的年复合增长率,总体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典型的逆周期特点。2017年全球保理业务加速增长,对经济的贡献率有所上升,中国再次超过英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保理市场,其中商业保理的贡献尤为突出。目前保理业务与科技加速融合、创新活跃,我国保理业务创新已走在全球前列。与此同时,我国保理行业(尤其商业保理行业)还面临法规不完善、支持政策缺乏、税负过重、外汇结转障碍、融资渠道狭窄和风险控制难等问题,亟须尽快加以解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燕 黄凯
本文分析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在原有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基础上所作的变化。文章第一部分分析制定新的汽车产业政策的必要性,第二部分比较了新旧政策的几点主要变化,第三部分指出了未来政策变化的趋势。
关键词: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变化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詹晓宁 欧阳永福
一、全球外国直接投资趋势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UNCTAD)初步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FDI流量下降了8%,约为1.26万亿美元(图1)。这创下了近五年来全球FDI流动的最低水平,同时也是2008年经济危机以来的第二个最低点。这一趋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田华文
采用词频分析与文本分析法,对近10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的主要政策文本进行了分析,发现近10年间我国该领域政策的一些变化可概括为四个方面:政策目标重视减量化与资源化;政策主体强调家庭、社区与公众参与,政策客体开始重视垃圾存量治理;志愿性政策工具受到重视;综合治理的政策理念被强调。政策内容的变化与政策环境密不可分,按照这一思路,可以预测未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将在五个方面加以调整,分别是:基于市场的激励性政策;围绕垃圾分类更严格的监管措施;家庭与企业的责任;教育与宣传;针对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更具鼓励性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政策 政策目标 垃圾分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燕玲
在线旅游是旅游行业的增长加速器,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创新空间。为助力我国在线旅游市场的可持续繁荣发展,本文以在线旅游发展现状为基础,依托详实公开数据,对国内在线旅游产业链、竞争格局与市场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当前在线旅游产业链正朝向数字渗透助力实现信息联通整合、数据驱动管理效率最大化、社交应用赋能旅游交易便捷化、智能化支撑平台改善服务闭环等方向升级转型;BAT赋能头部企业,推动在线旅游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在线旅游呈现用户年轻化、市场下沉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数字化等发展趋势,未来具有广阔成长空间和创新空间。
关键词:
在线旅游 产业链 竞争格局 发展趋势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李隆玲 田甜 武拉平
基于全球粮食供求形势,讨论了国际上主要的多边组织FAO、WTO和G20对粮食安全对策略。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立科学和完善的粮食储备体系、培育健全的粮食流通体系、围、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组织是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政策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国际多边组织 粮食安全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景熙 何懿
本文从宏观和动态的角度对1978年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系统转型过程中,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升级与人口城市化趋势之间的关联性作实证性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结果显示,经济系统内存在产业结构变动→就业结构变动→城市化率的变动的单向因果关系。进一步以城市化率、一二三次产业产值和就业比重为系统内生变量所作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有较强的短期驱动力,其中,第三产业就业变动的驱动最为强劲;但从长期看,产业-就业结构变动对城市化驱动力逐渐弱化,即按既有的结构变动模式将很难对城市化产生更强劲的推动作用。本研究结果之政策含义是:①惟有通过新的产业-就业结构升级才能对城市...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就业结构 城市化 VEC模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孙新章
本文从农业经济、农产品生产、畜产品生产和农业多功能性四个方面分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格局的特征,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判断。结果表明,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速度将由以往的"急进式"转变为"温和式",2020年前后中国农业在产值上将进入农牧基本平衡阶段,"以牧为主"的生产格局将最先在经济发展水平的"中间地带"出现;粮食生产呈现向主产区集中趋势,区域供需不平衡现象更加突出,东北地区作为"国之粮仓"的地位将日渐巩固,黄淮海地区由目前的"供需有余"转为"供需基本平衡",长江中下游地区由目前的"供需基本平衡"转为"供不足需";畜产品总体呈现北强南弱态势,肉类、禽蛋生产将进一步向黄淮海、东北地区集中,西南地...
关键词:
农业发展格局 演变特征 趋势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沈立 倪鹏飞
新中国成立以来,"东部主导"是中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的基本特征,东西分化、南北分异、东北衰落等问题则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目前,板块分化重组和城市群崛起使得工业空间格局出现新的变化,"东中一体""东北衰落""南北分化""总体集聚、局部扩散"等现象成为突出特征。未来,中国工业发展空间格局将呈现如下趋势:生产力布局加速调整,带状经济显现;板块间分化深入发展,块状经济出新;产业链集群快速发展,群状经济凸显。基于此,建议采取"东西合作、东北振兴、北方隆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以城市群为重点打造产业链集群,以经济带为纽带打造产业发展轴,推动中国区域工业协调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基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序威
本文试图在对我国解放后城市和区域规划工作发展的曲折历程作简单历史回顾的基础上着重阐明自实行开放、改革以来,我国城市、区域规划的广度、深度方面出现的几种新发展趋势。一、城市规划高潮的形成及其对区域规划的推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