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62)
- 2023(7355)
- 2022(6250)
- 2021(5474)
- 2020(4512)
- 2019(10200)
- 2018(10063)
- 2017(19463)
- 2016(10351)
- 2015(11596)
- 2014(11981)
- 2013(12023)
- 2012(11645)
- 2011(10855)
- 2010(11254)
- 2009(10431)
- 2008(10230)
- 2007(9364)
- 2006(8669)
- 2005(8069)
- 学科
- 济(72479)
- 经济(72436)
- 管理(28121)
- 业(25818)
- 企(21177)
- 企业(21177)
- 方法(20460)
- 地方(19993)
- 数学(17442)
- 数学方法(17333)
- 中国(14815)
- 地方经济(14437)
- 业经(14215)
- 农(12796)
- 学(11967)
- 产业(11734)
- 财(11238)
- 制(10568)
- 体(8963)
- 融(8886)
- 金融(8885)
- 农业(8665)
- 贸(8578)
- 贸易(8571)
- 理论(8292)
- 易(8187)
- 环境(8089)
- 经济学(7928)
- 银(7911)
- 银行(7902)
- 机构
- 学院(160972)
- 大学(157713)
- 济(81178)
- 经济(79699)
- 研究(59155)
- 管理(56419)
- 理学(47203)
- 理学院(46642)
- 管理学(45984)
- 管理学院(45670)
- 中国(44619)
- 财(34681)
- 京(33245)
- 科学(32143)
- 所(29840)
- 财经(27150)
- 经济学(26934)
- 研究所(26401)
- 江(26211)
- 中心(25633)
- 经(24318)
- 经济学院(24000)
- 北京(21554)
- 院(21126)
- 范(21062)
- 师范(20887)
- 农(20713)
- 州(20618)
- 财经大学(19669)
- 业大(18260)
- 基金
- 项目(94368)
- 科学(74187)
- 研究(73171)
- 基金(66782)
- 家(56502)
- 国家(56033)
- 社会(48412)
- 科学基金(47892)
- 社会科(46096)
- 社会科学(46088)
- 省(37829)
- 基金项目(34363)
- 教育(32750)
- 划(30030)
- 编号(29260)
- 资助(27953)
- 自然(27011)
- 自然科(26293)
- 自然科学(26289)
- 自然科学基金(25860)
- 成果(24346)
- 发(23784)
- 重点(21605)
- 课题(21489)
- 部(20683)
- 发展(20435)
- 国家社会(20375)
- 展(20156)
- 创(19368)
- 性(19101)
共检索到2617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光溪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青 黄亮雄
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引起了国际的担忧。文章首先采用类比先进经济体的方法,构建了中国1997~2011年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数以2004年为临界点,呈"倒U型"趋势,前期快速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后期进入缓慢调整期,降低了与先进经济体的相似度。计量分析显示,总体上,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得愈发相似于先进经济体,全球经济失衡程度加剧,但2004年之后,中国进行的产业结构调整探索,有助于改善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在未来的调整与治理中,中国需权衡好产业升级与人们生存发展的关系以及国内发展与国外利益的关系。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卫平 钟表
笔者从全球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近期加剧与次贷危机爆发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全球经济失衡与平衡、再平衡的进程进行了探讨。世界经济失衡含义的变化,使之从反映南北经济关系演化为经常账户的不可持续,本次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和次贷危机的爆发集中体现了美国国内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严重失衡以及全球金融发展极度不平衡的全球经济失衡实质。次贷危机既是对此前全球经济失衡过度积累的系统性风险的集中反映,也是对过度失衡进行的破坏性调整和再平衡。平衡的实质是使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再平衡的实质是对原有全球主要经济体增长模式进行调整,前者是质变,后者是量的调整而不是质的改变。人民币汇率不是再平衡的工具,对美元大幅升值单方...
关键词:
全球经济失衡 次贷危机 平衡 再平衡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森
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是一个同时进行的过程,但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异步性。研究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探究如何更好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而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决经济增长结构性障碍的关键所在。基于此,本文对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以期为推动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荣岩 丛屹
国际间的产业梯度转移更替是中国对外贸易失衡的内在原因,而失衡引发的诸多问题则会削弱中国目前的劳动比较优势。本文探讨了通过产业梯度策略来解决失衡问题并保持长期增长的合理性和现实条件,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过渡的基础,应该将劳动密集型产业由东部逐步转移至中西部,在避免失业冲击的前提下进行产业梯度升级。
关键词:
世界经济 失衡 比较优势 产业梯度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飞
在我国特别是在资源型地区,由于市场机制调节产业结构的机制存在要素自由流动不畅、利益机制传导受阻、核心技术缺乏等问题,使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受到较大影响,导致这些地区往往存在严重的产业结构失衡与产业升级较慢等问题。当前,资源性经济景气下降,诸如山西这样资源型地区的"寒号鸟"们再次感受到了冬天的寒冷,又到了市场倒逼机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需抓住我国深入市场化改革的机遇,破除阻碍市场调节产业结构调整机制的多重障碍,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激活国企利益机制功能和创新科研机制确立核心技术研发主体等措施,完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佟福全
世界经济尽管在2005年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增长,然而, 那是在全球经济失衡中进行的。这种带有全球性的经济失衡现象,表现形式如何、原因何在及其对世界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这势必会愈来愈引起人们的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失衡的表现形式人们对经济失衡用不着“谈虎色变”,但也决不可忽视经济失衡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张哲
现有的关于三次产业演变的结构调整理论不能给特定区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具体的措施。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是结构调整,特别是战略性结构调整的基础。结构调整对分工和专业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具有放大作用。健全高效的市场经济体制是区域分工和专业化不断演进的前提条件。
关键词:
区域分工 专业化 产业结构调整 机理分析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金碚 吕铁 李晓华
在对我国工业化发展阶段及其与产业结构变动的关系进行分析后,本文认为,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比重高是由我国的发展阶段决定的;总体上判断,我国工业的比重仍处于合理范围;我国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有其合理性;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各层次产业之间比例的高低,而是由产业的发展方式粗放和发展质量低下引发的相关问题。据此提出,"十二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应该放在解决可能会影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重大产业发展问题上,如科学发展、充分就业、产业升级、增强竞争优势等。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戴文益
一、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产业政策调节机制与市场机制的有机结合及其表现方式现阶段,我国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而决定了我国经济运行机体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结合体。计划经济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建立的,反映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要求的经济制度和国民经济管理制度,决定了经济机体本身的性质,在经济运行中的相应形式为计划机制。计划机制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产业政策调节机制,具体地说,就是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化大生产中各种产业之间,产业内部之间的产业经济活动,需要通过一定的计划性指标和手段加以调节和协调,以保证整个国家宏观产业结构能够向各地保持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和产业素质的提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邓斌 薛杨
2009年以来,二十国集团(G20)成为美国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联合治理世界经济失衡的新框架。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失衡的重要当事方和G20的主要参与者,在世界经济失衡调整中发挥着重大影响力。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仍然主导失衡调整进程的前提下,中国应确立参与失衡调整的总体目标和应对策略。文章结合世界经济格局和中国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分析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失衡调整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期为中国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及其调整、促进中国经济内外平衡和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世界经济失衡 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子先 赵青松 何亚东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乃新
经济全球化带来了世界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循环积累起的“全球失衡”使美国全球经济“火车头”地位进一步增强,发展中大国群的“引擎”作用逐步显现。如果主要“利害关系者”能进行互利互惠的协同调整,进一步增强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多元化发展趋势,不仅能使降低矫正失衡的成本,更长远地看将造就一个更加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关键词:
全球失衡 世界经济 增长动力多元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光溪
纵观近一百多年的发展史,世界经济始终是在平衡与不平衡的交替轮回中发展的。这种轮回交替轮回的实质根源于要素配置和资本运动规律所驱动的全球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具有规律性、长期性和趋势性。这种产业在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和地区间转移,加之他们经济内部的不平衡发展问题,使得国别、地区经济不平衡问题凸显。这种世界经济的结构性不平衡根源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转移,并在多边和区域经济合作、金融全球化便利的推动下得到强化,其深层的原因是由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国别贸易结构和贸易条件不平衡、贸易规则制定权不平衡、贸易福利分配不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赵夫增
本文认为,亚洲依赖美国市场来弥补需求,美国依赖亚洲的廉价出口和官方储备来抑制通胀和实现低成本融资,二者形成共生模式,经常帐户失衡是其枢纽。模式形成的根本原因在于世界经济结构性变化,即经济全球化和金融膨胀。经济全球化造成的竞争加剧和廉价出口抑制了商品通胀,为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的货币扩张政策提供了空间,后者转而推动了金融膨胀。基于金融膨胀的负债消费扩大了美国的需求和进口,因此美国与亚洲为主的其他国家之间形成经常帐户失衡。但失衡局面不断腐蚀美元信用,使得模式不可持续,因此利益各方将会追求渐进式调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