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05)
2023(6686)
2022(5644)
2021(5035)
2020(3816)
2019(8635)
2018(8512)
2017(15652)
2016(8465)
2015(9354)
2014(9446)
2013(9244)
2012(9089)
2011(8466)
2010(8701)
2009(8004)
2008(7834)
2007(7100)
2006(6704)
2005(6446)
作者
(25597)
(21256)
(21235)
(19893)
(13502)
(10137)
(9534)
(8207)
(8125)
(7681)
(7265)
(7061)
(6895)
(6858)
(6657)
(6510)
(6363)
(6166)
(6107)
(6102)
(5500)
(5277)
(5107)
(4923)
(4858)
(4788)
(4751)
(4695)
(4333)
(4245)
学科
(41643)
经济(41608)
管理(23602)
(21198)
地方(17108)
中国(15693)
(15306)
企业(15306)
环境(12734)
(12578)
业经(10691)
地方经济(9841)
(9752)
方法(9273)
农业(8806)
(8435)
(8114)
金融(8114)
(7779)
银行(7771)
(7687)
发展(7198)
数学(7182)
(7171)
数学方法(7106)
(6964)
(6906)
贸易(6895)
(6832)
(6827)
机构
学院(123587)
大学(120489)
(50935)
经济(49752)
研究(48692)
管理(42744)
中国(37095)
理学(35110)
理学院(34610)
管理学(34077)
管理学院(33848)
科学(29454)
(27578)
(25361)
(23175)
研究所(22672)
中心(21601)
(21175)
(20959)
(19795)
师范(19618)
北京(18230)
(17674)
财经(17259)
(17198)
业大(16430)
农业(16120)
(15916)
师范大学(15604)
(15469)
基金
项目(75934)
科学(59547)
研究(58911)
基金(51856)
(44805)
国家(44328)
科学基金(37478)
社会(37221)
社会科(35212)
社会科学(35205)
(31867)
基金项目(26991)
教育(26129)
(26091)
编号(24563)
(23685)
自然(21839)
自然科(21235)
自然科学(21231)
自然科学基金(20809)
成果(20502)
资助(20495)
发展(19444)
(19077)
课题(18469)
重点(17699)
(15968)
(15794)
国家社会(15066)
(15017)
期刊
(68580)
经济(68580)
研究(42029)
中国(33490)
(21305)
教育(19848)
管理(17566)
学报(17425)
科学(17357)
(16842)
农业(14866)
(14499)
金融(14499)
大学(13405)
业经(12954)
学学(12256)
技术(11380)
经济研究(10697)
问题(8630)
财经(8421)
(7734)
图书(7464)
(7322)
资源(6829)
(6599)
论坛(6599)
商业(6551)
(6440)
世界(6375)
(6358)
共检索到2097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广学  张勇  王志杰  
把开掘和提升青年的主体性作为价值目标,使网络思政教育领时代风气之先。青年的社会地位和影响不断被重新界定,社会网络化和青年化的趋势愈发彰显。注重教育尤其是网络时代育人事业的复杂性、全局性和系统性。青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社会深度融入世界发展,全球化和信息化深刻影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蒋广学  张勇  
今年是中国接入互联网20周年。技术进步带来的网络全球互通,不仅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社会交往方式,更是催生了作为客观存在形态的虚拟环境,经由网络社交到网络社区的过渡,最终形成了自发、自觉、自为的网络社会。这种影响是全面、持续且深远的,身处其中的高校需要不断适应、积极融入。当然,从高校育人的角度,目前更为急迫的是要辩证看待网络对于教育对象即大学生成长的"双刃剑"作用,网络世界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商志晓  
五大发展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我们党发展认识的进一步推进、丰富与深化。要确保发展的性质、方向、重点合乎实际要求,合乎人民利益,合乎国家发展战略。只有在适应时代和实践要求的发展理念的指引下,才能够科学回答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顺应时代要求,合乎我国实际,对"十三五"时期以至今后一个较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创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周晓歌  夏少颜  
随着大众旅游初级阶段的到来,我国旅游业也相应进入了国家战略体系,加上旅游教育和人才培养层次的提升,基于中国学术立场和现实诉求的理论创新已是当务之急。在分析总结旅游发展阶段特征和当代旅游发展的核心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文章提出了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核心观点:构建以旅游法为核心的国家意志体系,以旅游经济监测与预警为中心的宏观调控体系,以游客满意为导向的微观监管体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宜宜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稳步实施,教育可持续发展已经融入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完整体系中,高校可持续发展,需要树立"以人为本"的青年教师素质与能力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广大青年教师的素质。要求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引进标准;加强岗前培训,推行高校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华银  王丽华  
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将其培养成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高职学生的成长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有专业建设和文化建设两大核心,根据"冰山结构""坐标结构"和"椭圆结构"理论,高职院校应坚持专业建设与文化建设"双核共振"为高职学生可持续职业发展奠基的育人理念,并可在高职内涵建设的不同层面使这一理念得以实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唐  
环境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战场和抓手,在倒逼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包括促使各级领导干部转变发展理念,牢固树立绿色发展观,促进发展方式诸如:产业、能源、运输和用地等结构方面的优化和升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眺眺  尹怀斌  
"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为人类社会发展确立的至善理念,共享发展是其重要原则。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共享发展理念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规定了价值目标、原则,既坚持了经典作家关于发展的至善理念,也体现了当代中国结合自身实际在实践中不断创新的特点,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当代中国的共享发展理念应从其历史维度、理论内核和时代特征三个方面来理解。共享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需要我们深刻思考和正确认识实践中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准确理解"获得感"的社会实践意义,全面提升"改善和保障民生"的能力水平,积极培育共享文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眺眺  尹怀斌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解放思想、锐意进取,以实践创新推动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创新,形成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开辟了党治国理政的新境界,开拓了科学发展的新路径,开创了改革开放发展的新天地。新发展理念强调,通过创新发展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弘宇  钟钦  
文章论述了网络环境下大图书馆理念的形成及其在新世纪里的发展,同时阐述了大图书馆理念在实现图书馆 网络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和图书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德敏  董正爱  
环境权是于20世纪中后期基于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而提出的一种新的理论、新的理念,已经成为环境法的理论基础和支撑。一般认为,环境权维护的是人对环境的权利及利益,是传统人权理论的延伸与扩展。但环境权在其从提出、发展及被人们所逐渐接受的过程中就充斥着各种争论,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人类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和"生态中心主义"的环境权观等各种主张。突破传统法学的樊篱,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对环境权理念予以审视,从而以环境权为中心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并积极推动环境权入宪在当前显得尤为重要。重视环境权的现实意义,将环境权的具体权利框架在法律体系中建构起来,推进环境权从应有权利向实有权利转化,有益于促进环境权的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董云棣  
论述了大图书馆理念的含义、特性及其形成和发展 ,重点阐述了大图书馆理念推动全球图书馆事业进步的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继远  张军民  
本文从人与环境的关系出发 ,按照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住区环境创造的客观要求 ,提出了城市住区环境创造的观念、方法与措施。文章指出 ,城市住区环境创造应以人为本 ,达到空间环境充足、生态环境优良、视觉环境优美、文化环境典雅、人文环境高尚、智能环境先进 ,使人、空间和环境有机结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