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09)
- 2023(7565)
- 2022(6338)
- 2021(5952)
- 2020(4819)
- 2019(10604)
- 2018(10415)
- 2017(20413)
- 2016(10546)
- 2015(11360)
- 2014(10823)
- 2013(10127)
- 2012(9203)
- 2011(8175)
- 2010(8458)
- 2009(7969)
- 2008(7726)
- 2007(6892)
- 2006(6196)
- 2005(5610)
- 学科
- 济(36167)
- 经济(36129)
- 管理(33385)
- 业(32075)
- 企(26742)
- 企业(26742)
- 财(14014)
- 方法(13833)
- 农(13220)
- 数学(12082)
- 数学方法(11887)
- 中国(10325)
- 务(9582)
- 财务(9562)
- 财务管理(9552)
- 制(9541)
- 业经(9296)
- 企业财务(9083)
- 策(8911)
- 贸(8629)
- 贸易(8624)
- 易(8197)
- 农业(8181)
- 地方(7039)
- 银(6591)
- 银行(6590)
- 环境(6492)
- 体(6488)
- 行(6312)
- 及其(6157)
- 机构
- 学院(141836)
- 大学(135147)
- 济(57712)
- 经济(56460)
- 管理(54412)
- 理学(46279)
- 理学院(45879)
- 管理学(45114)
- 管理学院(44856)
- 研究(44804)
- 中国(35613)
- 财(30875)
- 京(27229)
- 科学(24809)
- 财经(23396)
- 江(21784)
- 所(21454)
- 经(21170)
- 中心(20953)
- 研究所(18800)
- 农(18754)
- 范(18005)
- 师范(17876)
- 州(17693)
- 北京(17201)
- 财经大学(17184)
- 业大(16936)
- 经济学(16840)
- 院(16715)
- 商学(15122)
- 基金
- 项目(88509)
- 科学(70734)
- 研究(69795)
- 基金(63412)
- 家(53432)
- 国家(52940)
- 科学基金(46560)
- 社会(43688)
- 社会科(41423)
- 社会科学(41415)
- 省(35361)
- 基金项目(32477)
- 教育(32416)
- 编号(30730)
- 自然(29142)
- 划(29083)
- 自然科(28496)
- 自然科学(28489)
- 自然科学基金(27970)
- 资助(26030)
- 成果(24778)
- 课题(20869)
- 重点(19646)
- 发(19584)
- 部(19316)
- 项目编号(18947)
- 创(18907)
- 性(18515)
- 年(18346)
- 制(17591)
共检索到216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燕 林晓华 王英琪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怎样选择减持行为是其对资本利得收益与控制权收益进行权衡后的博弈结果。文章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大股东的收益分布作为考察对象,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决策进行讨论。大股东用以套现的股份获取的资本利得收益和维持控股地位获取的控制权溢价的弹性,内生决定了大股东收益的积累路径和大股东对最优股权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全流通 资本利得 控制权收益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燕 杨桐 郑甘甜 龙子午 杜为公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是否减持了股份,以及大股东所持股份在全流通背景下体现出何种特征。实证检验结论发现,2008—2014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平均每年比上年减少0.3801%,共1186家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生了减持。大股东减持的样本中,减持幅度最大达到55.5%。Z指数、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国有大股东、上市公司规模、资本积累率与大股东减持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结构 大股东 减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小艳 张洁
本文以2010~2015年深交所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为样本,分析影响第一大股东减持的因素,发现公司业绩、估值水平对大股东减持有显著影响。实证检验表明,净资产收益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的公司,大股东减持越少;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大股东减持正相关,在不受到威胁的情况下持股越多减持越多;股东性质和股权制衡度负相关,国有股东更倾向于持有股票,而在股权制衡度越高的公司,大股东为了保证控制地位减持少。
关键词:
全流通 大股东减持 减持动机 利益保护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 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关键词:
大股东 股份减持 问题 对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燕 杨桐 杜为公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二元性股权配置格局,为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但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使控股股东的股份获得了流通性,从而可能带来控股股东的减持和资本市场大规模扩容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和心理压力等,在证券市场已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减持甚至可能引起市场动荡。鉴于此,本文研究控股股东减持的动机、风险与防范措施,对稳定证券市场、重拾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流通 控股股东 减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高燕 杨桐 杜为公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了我国证券市场特有的二元性股权配置格局,为发挥资本市场的定价功能扫除了制度性障碍。但股权分置改革后全流通的证券市场使控股股东的股份获得了流通性,从而可能带来控股股东的减持和资本市场大规模扩容所带来的市场压力和心理压力等,在证券市场已严重挫伤投资者信心的情况下,控股股东减持甚至可能引起市场动荡。鉴于此,本文研究控股股东减持的动机、风险与防范措施,对稳定证券市场、重拾投资者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全流通 控股股东 减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严复海 刘祥磊
本文以2005~2009年支付现金股利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正相关,但股权分置改革后,现金股利支付水平与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关系减弱,大股东利用现金股利侵占中小股东的隧道挖掘行为减弱。
关键词:
大股东 股权分置改革 现金股利侵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韩京芳 王珍义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交易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以2007年至2010年A股市场大股东交易作为研究对象,验证了不同类型大股东交易利用信息优势程度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具有明显信息优势,其交易行为具有信息传递功能,可以缓解与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控股股东的逆向投资也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股票市场定价功能;而非控股股东信息优势不明显,其交易行为更多地受市场波动性影响,对市场稳定性的冲击较大。
关键词:
大股东交易 信息优势 逆向投资 市场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利红 刘国常
本文以2007-2011年大股东减持数据为样本,采用面板数据的静态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股票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通过对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进行分组以后发现,对于私人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越严重,大股东当年的减持概率和减持比例越大;而对于政府控制的上市公司,大股东掏空和减持之间不存在显著关系。
关键词:
大股东 掏空 减持 全流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艳花
主持人的话:2015年7月8日,为应对股市异常波动期间的市场非理性下跌,证监会发布第18号公告,规定自当日起的6个月内,上市公司大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管(以下简称"董监高")不得通过二级市场减持本公司股份。面对2016年1月8日即将到来的解禁期,市场普遍预期负面,并形成股市下跌压力。1月7日,证监会出台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董监高减持股份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减持新规"),以期疏解减持压力、稳定市场预期。原本作为市场上正常的交易行为,大股东及董监高的减持却一直是令A股市场困扰的问题。尤其是在A股从异常波动逐步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曹国华 林川
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不同行业的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行为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并非由个别行业的异常值引起,而在行业间普遍存在,行业差异对于大股东减持行为具有稳定的解释力度。导致大股东减持行为出现行业差异的因素,包括行业前期减持水平、行业前期生命周期及行业前期现金股利水平,若上市公司所处行业前期减持力度越大或其属于成熟性行业或衰退性行业,或者上市公司前期发放现金股利水平越高,那么当前大股东减持的力度越小。在目前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并不十分健全、投资者保护有待进一步完善的情形下,监管部门在确定重点监管行业时,只有根据各行业的具体情况实施有差别的监管措施,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全流通 大股东 中小股东 利益博弈
[期刊] 改革
[作者]
杜育华
"独立化"后的独立董事会削弱大股东治理机制的有效性,其本身也难以发挥监督经理层、保护股东利益的作用,从而可能诱发股东与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损害股东整体利益。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双重委托代理问题及投资者法律保护较弱的现实情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结构应从两方面着手:政府选择合适的国家终极产权控制方式和合理的代理人行使国有股股权优化大股东治理;制定和切实实行保护小股东的外部强制规则。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杜烽
本文基于大股东财富增值的角度,通过构建大股东的效用函数模型,研究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在股份增持活动中的利益倾向和可能的行为选择。研究表明,不管是通过二级市场,还是通过认购新股的方式增持,大股东均有操纵价格的动机,价格操纵的空间大小与操纵成本密切相关。并且,当大股东通过资产注入方式认购新增股份时,还会借助虚增注入资产价值的方式实现利益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