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49)
- 2023(17369)
- 2022(15389)
- 2021(14421)
- 2020(12462)
- 2019(28407)
- 2018(28410)
- 2017(54963)
- 2016(30099)
- 2015(33946)
- 2014(33992)
- 2013(33708)
- 2012(31263)
- 2011(28052)
- 2010(28069)
- 2009(26540)
- 2008(26206)
- 2007(23297)
- 2006(20422)
- 2005(18169)
- 学科
- 济(119321)
- 经济(119178)
- 管理(91511)
- 业(88425)
- 企(75547)
- 企业(75547)
- 方法(57357)
- 数学(49806)
- 数学方法(49241)
- 财(35721)
- 农(31674)
- 中国(29330)
- 学(27819)
- 业经(25714)
- 务(24772)
- 财务(24690)
- 财务管理(24638)
- 地方(23481)
- 企业财务(23446)
- 制(22972)
- 贸(22057)
- 贸易(22045)
- 易(21270)
- 农业(20719)
- 环境(20346)
- 理论(19713)
- 和(19073)
- 银(17981)
- 银行(17910)
- 划(17805)
- 机构
- 大学(432267)
- 学院(430886)
- 管理(167405)
- 济(167142)
- 经济(163299)
- 理学(144500)
- 研究(143493)
- 理学院(142888)
- 管理学(140246)
- 管理学院(139504)
- 中国(107456)
- 京(92349)
- 科学(92096)
- 财(79027)
- 农(75507)
- 所(74479)
- 研究所(67764)
- 业大(67701)
- 中心(65388)
- 江(64243)
- 财经(63048)
- 农业(59787)
- 北京(58288)
- 经(57102)
- 范(55986)
- 师范(55339)
- 州(52104)
- 院(51836)
- 经济学(49414)
- 财经大学(46763)
- 基金
- 项目(290323)
- 科学(225560)
- 基金(208759)
- 研究(207639)
- 家(183361)
- 国家(181814)
- 科学基金(154420)
- 社会(127701)
- 社会科(120769)
- 社会科学(120730)
- 省(114201)
- 基金项目(111324)
- 自然(103461)
- 自然科(100972)
- 自然科学(100937)
- 自然科学基金(99114)
- 划(96465)
- 教育(95821)
- 资助(87253)
- 编号(85669)
- 成果(69321)
- 重点(65182)
- 部(63457)
- 发(61027)
- 创(59549)
- 课题(58587)
- 科研(56530)
- 创新(55565)
- 大学(53920)
- 计划(53781)
- 期刊
- 济(185251)
- 经济(185251)
- 研究(124148)
- 中国(80754)
- 学报(73648)
- 农(67446)
- 科学(65277)
- 财(63621)
- 管理(60558)
- 大学(54322)
- 学学(51268)
- 农业(46134)
- 教育(45450)
- 融(37323)
- 金融(37323)
- 技术(36476)
- 业经(31309)
- 财经(30765)
- 经济研究(30073)
- 经(26165)
- 业(25004)
- 问题(24052)
- 图书(22498)
- 版(21529)
- 技术经济(21223)
- 理论(20313)
- 商业(20244)
- 科技(20011)
- 现代(18794)
- 财会(18773)
共检索到630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徐慧玲
随着上市公司控制权的转移,投资者保护在全流通环境下有了新的内涵。文章从公司的委托代理问题出发,构建了控股股东、中小股东和经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各方决策的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结果显示,股权的集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公司的"内部人控制";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应对控股股东和经理人的违规操作进行严厉惩罚,降低投资者的监督稽查成本,健全上市公司的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全流通 大股东 中小股东 利益博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春玲
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思想和方法,分析了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在选择上市公司股利政策过程中的博弈问题。针对发现的问题,文章提出了建立适度股利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股利 博弈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马若微
由于大部分国家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现况,使得研究公司治理问题的分析框架、核心内容发生了改变。而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目前的研究都普遍缺乏对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界定以及一个合理的度量方法,本文就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侵占 中小股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首先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研究现状做了述评,描述了控股股东的普遍存在和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同中小股东、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隧道"理论)、控股股东同经营者合谋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的同股不同权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主要特征包括表现、实现手段、后果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发展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个案做了案例分析,对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完善股东大会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许鹭 罗文超
2001年12月,三联集团对郑州百文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重大资产与债务重组,成为其最大控股股东(直到2007年年底),公司的名称也变更为三联商社股份有限公司。重组后的三联商社自2004年利润开始持续下降,2006年仅有116万元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750万元,而非经常性损益的重要来源则是控股股东三联集团高达900多万元的资金占用费。三联集团正是通过关联采购交易实现资金占用这一主要手段来掏空上市公司三联商社的利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俞彬 钱美芬
全流通问题一直是资本市场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中国股票市场止步不前,资本市场从结构上说处于一个不正常的状态,这种结构上的不正常状态主要是指股权分置。股权分置造成了非流通股和流通股股东利益的冲突,导致上市公司肆意圈钱,中小股东的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股权结构“一股独大”,经营效率低下,股权分置已公认为阻碍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最大障碍。从2005起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终于在证监会的推动下加快了进程,如今多家企业完成股改,全流通正在对中国资本市场产生深刻影响,它使得各个股东利益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趋于一致,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些特殊性却使得全流通成为滋生股东利益新冲突的温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岑维 童娜琼 何潇悦
本文使用2010~2013年深交所互动易平台数据分析了投资者关注度在促进降低信息不对称、提高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以及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关注度能够显著提高中小股东利益的保护并降低企业股权融资成本。研究同时发现,在降低企业和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方面,投资者关注度与信息披露质量之间存在替代效应。研究证实了以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为衡量的投资者关注度在提高上市公司治理水平和保护中小股东权益方面存在显著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私有收益 侵占效应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胡志勇 余思明 黄琼宇
本文以沪深股市2011~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社会公众网络投票的数据,研究投资者保护、中小股东网络参与及其经济后果。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保护程度越高,公司价值越高;中小股东网络参与积极性同样能够提升公司价值;并且在投资者保护和中小股东网络参与共同作用下公司价值得到更明显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为提升投资者保护和促进中小股东网络参与率提供了政策支持。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中小股东 网络参与 公司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万俊毅
股权集中型公司是现代公司的主流组织形态之一,其代理成本主要产生于控股股东与小股东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通过发行多种类股票、交叉持股和金字塔式控股等方式,控股股东能够获取比与其股权份额相对应的名义控制权更大的实际控制权,因而更容易发生以侵害小股东权益作代价追求控制权私下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致使代理成本高昂。声誉机制和法律手段能够迫使控股股东收敛侵占行为,且法律手段较声誉机制更为有效。在中国,声誉机制对控股股东基本不起作用,保护小股东权益的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完善相关立法并加大执法力度。
关键词: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权 小股东权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邓健 李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石子印
大股东对公司管理层监管的同时会产生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解决思路不应该是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和我国的国情,他没有积极性去做这件事情,即时做也会产生诸多问题,只能是情况更加复杂。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完善和落实法律对中小股东的保护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耿 范运
股权分置改革涉及到包括非流通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在内的诸多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由于现实中复杂利益分配关系的客观存在,参与人有不同的行为取向,而流通股股东处于博弈力量明显较弱的一方。为了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需要管理层适当介入,为股改提供一个相对公平的市场环境。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许辉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事件频频发生。控股股东作为上市公司的所有者,是通过直接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间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既然控股股东也是公司的所有者,利益也与公司利益紧密相关,因而,这种侵占行为也必然会给自己造成损失。那么,控股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进而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又是什么?本文试图就控股股东的侵占动机、强烈程度进行量的度量、分析,提出保护中小股东利益的建议。
关键词:
控股股东 中小股东 侵占动机 净收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