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66)
- 2023(10487)
- 2022(9230)
- 2021(8543)
- 2020(7504)
- 2019(17396)
- 2018(17500)
- 2017(34686)
- 2016(18883)
- 2015(21279)
- 2014(21147)
- 2013(20627)
- 2012(18767)
- 2011(16729)
- 2010(17230)
- 2009(16416)
- 2008(16032)
- 2007(14480)
- 2006(12324)
- 2005(10885)
- 学科
- 济(79789)
- 经济(79719)
- 管理(52121)
- 业(52049)
- 企(42696)
- 企业(42696)
- 方法(42006)
- 数学(38103)
- 数学方法(37491)
- 农(21368)
- 财(20945)
- 中国(18312)
- 业经(15529)
- 学(14895)
- 地方(14824)
- 贸(14770)
- 贸易(14763)
- 易(14181)
- 务(14111)
- 财务(14065)
- 财务管理(14037)
- 农业(13944)
- 制(13924)
- 企业财务(13216)
- 理论(12808)
- 和(11404)
- 银(10713)
- 银行(10687)
- 融(10466)
- 金融(10464)
- 机构
- 学院(266615)
- 大学(262352)
- 济(107817)
- 经济(105577)
- 管理(102633)
- 理学(89037)
- 理学院(88124)
- 管理学(86166)
- 管理学院(85694)
- 研究(83751)
- 中国(63260)
- 京(54283)
- 科学(52470)
- 财(49712)
- 农(44769)
- 所(42945)
- 业大(40205)
- 财经(39922)
- 江(39346)
- 中心(39233)
- 研究所(38930)
- 经(36078)
- 农业(35448)
- 北京(33862)
- 经济学(33175)
- 范(33005)
- 师范(32660)
- 州(31809)
- 经济学院(30177)
- 院(29723)
- 基金
- 项目(175650)
- 科学(137304)
- 研究(126799)
- 基金(125903)
- 家(109391)
- 国家(108543)
- 科学基金(93122)
- 社会(78590)
- 社会科(74530)
- 社会科学(74504)
- 省(70771)
- 基金项目(66108)
- 自然(61498)
- 教育(60669)
- 自然科(60152)
- 自然科学(60137)
- 自然科学基金(59045)
- 划(58896)
- 资助(53615)
- 编号(53459)
- 成果(42401)
- 重点(39852)
- 部(38527)
- 发(37520)
- 创(36770)
- 课题(36480)
- 创新(34301)
- 科研(34256)
- 教育部(33125)
- 大学(33021)
- 期刊
- 济(115586)
- 经济(115586)
- 研究(73534)
- 中国(47331)
- 学报(40869)
- 财(40628)
- 农(40519)
- 科学(36952)
- 管理(36241)
- 大学(30537)
- 学学(28945)
- 教育(28137)
- 农业(27342)
- 技术(24935)
- 融(22701)
- 金融(22701)
- 业经(21198)
- 经济研究(20680)
- 财经(19493)
- 经(16658)
- 统计(15906)
- 业(14997)
- 问题(14990)
- 商业(14572)
- 策(14281)
- 技术经济(13986)
- 决策(13071)
- 版(12754)
- 理论(12090)
- 财会(11951)
共检索到3802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耿 杜烽
本文基于大股东财富增值的角度,通过构建大股东的效用函数模型,研究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在股份增持活动中的利益倾向和可能的行为选择。研究表明,不管是通过二级市场,还是通过认购新股的方式增持,大股东均有操纵价格的动机,价格操纵的空间大小与操纵成本密切相关。并且,当大股东通过资产注入方式认购新增股份时,还会借助虚增注入资产价值的方式实现利益转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崔宏 夏冬林
通过对兴业房产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其公司控制权市场机制表现出了与西方主流理论和国内普遍研究结论截然不同的特征。在外部,公司股权的全流通与分散性没有引发更多的市场接管行为;在内部,代理权结构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超稳定性特征,且持股比例相近的股东对大股东的监督机制也归于失效。在公司控制权市场双向失灵的状态下,公司股票的全流通条件使公司遭遇了另一种“流动性”风险。该案例为我们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机制提供了若干思考和启示。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结构 控制权市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耿 陈秋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所持有的限售股取得了上市流通权。为了满足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大股东频频在二级市场上进行股份减持。根据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在大股东股权减持的过程中暴露出一些主要问题,所以需要采取一些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包括丰富大股东出售股票的渠道,严格信息披露,弱化大股东的信息垄断优势,建立健全大股东股份减持的制度规定等措施。
关键词:
大股东 股份减持 问题 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柴聪 孙红梅
随着大量限售股的陆续解禁,我国证券市场逐渐步入"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非流通股获得流通权,其利益与二级市场股价开始联动,而大股东的侵害行为也随之发生嬗变。由原来的"隧道挖掘"行为,变为全流通后二级市场新的操纵行为。文章据此变化对全流通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新的利益博弈格局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关键词:
全流通 大股东 中小股东 利益博弈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黄志忠 周炜 谢文丽
本文通过建模在理论上分析了大股东减持股份的动机,发现除了逢高减持外,公司业绩差、公司巨额对外担保、大股东严重掏空也是大股东减持的原因。经验证据支持理论分析的结果。研究表明在股权全流通时代,大股东通过转移公司资源或利润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仍然是阻碍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大股东能够顺利地掠夺中小股东的财富,根源在于法律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不够。研究发现在法律制度环境指数较低的地区上市公司更容易遭受大股东的减持。
关键词:
大股东 减持 掏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燕 林晓华 王英琪
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怎样选择减持行为是其对资本利得收益与控制权收益进行权衡后的博弈结果。文章引入了不确定性因素,以全社会大股东的收益分布作为考察对象,对全流通背景下大股东的减持决策进行讨论。大股东用以套现的股份获取的资本利得收益和维持控股地位获取的控制权溢价的弹性,内生决定了大股东收益的积累路径和大股东对最优股权结构的选择。
关键词:
股权结构 全流通 资本利得 控制权收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蔡奕 严晓宁
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证券市场不再存在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股东的界分,而代之以新的股东类别差异。这一深刻的制度性变革直接促使全流通时代大股东的行为发生了嬗变。本文以全流通后大股东类别及其行为特征分析为基础,围绕全流通后大股东行为变化的主线,分析了不同类别大股东行为的变化,并针对大股东行为的变化提出了引导和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全流通市场 大股东行为 市场监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维钢 谭晓雨
本文首先对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研究现状做了述评,描述了控股股东的普遍存在和大股东股权高度集中、大股东同中小股东、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利益("隧道"理论)、控股股东同经营者合谋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博弈的同股不同权的现状。阐述了我国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利益博弈的主要特征包括表现、实现手段、后果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对发展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博弈个案做了案例分析,对加强公司治理结构制度建设、保护中小股东利益、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力量、完善股东大会制度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唐松 温德尔 赵良玉 刘玉
2012年,中国证监会鼓励上市公司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的事件受到了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不同产权性质企业的大股东增持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发现:从动机看,非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决策与公司前期股价的低估程度显著相关,而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决策与公司前期股价表现之间的关系则较弱;从后果看,国有大股东增持后一年内股票超额报酬率的改善程度比非国有大股东增持后显著要低。这些结果表明,非国有大股东的增持是基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市场化行为,而国有大股东的增持则可能是配合政府政策的短期行为。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国有大股东的这种非市场化增持行为在中央控制的国有企业中尤为明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任碧云 杨克成
本文研究了上市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增持行为的关系,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增持倾向显著正相关,大股东在股权质押后会倾向于通过增持股份来防范股价下跌风险进而实现自我保护目的,而大股东面临的较强财务约束使其无意愿和能力进行大幅增持,其增持行为具有较多象征意味。本文为大股东增持股份动机提出了新的解释,择时和自保的双重动机得到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俞红海 徐龙炳
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随着大批限售股解禁,大小非减持已成为当前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面临的关键问题。文章在理论上首次通过动态模型研究大股东减持,结果发现控股股东最优减持与其现金流权及公司治理水平正相关,而与控制权私利、外部市场回报负相关,且减持并非其必然选择。同时,由于调整成本的存在,控股股东减持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基于第一大股东减持数据,实证研究结果基本验证了理论发现。文章揭示了大股东减持的内在机制,为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持股结构调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当前市场上的减持现象。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高燕 杨桐 郑甘甜 龙子午 杜为公
本文以2008—2014年中国沪深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分置改革后大股东是否减持了股份,以及大股东所持股份在全流通背景下体现出何种特征。实证检验结论发现,2008—2014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持股平均每年比上年减少0.3801%,共1186家次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发生了减持。大股东减持的样本中,减持幅度最大达到55.5%。Z指数、股权集中度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国有大股东、上市公司规模、资本积累率与大股东减持显著负相关,财务杠杆与大股东减持显著正相关。
关键词:
全流通 股权结构 大股东 减持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申尊焕 龙建成
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已有文献缺乏对大股东侵害成因和程度的研究。依据公共选择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本文模型指出实施监督职能但没有得到相应投资收益是大股东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重要原因,大股东的侵害包括以补偿监督成本为目的的第I类侵害、要求监督成本的支出取得合理投资回报为目的的第II类侵害和大股东利用公司内部信息以最大化其收益为目的的第III类侵害,且不同类型的侵害对大股东和公司的意义不同。为有效解决大股东侵害问题,并提高大股东的监督水平,就应对大股东的第I类和第II类侵害进行补偿,并对第III类侵害进行惩罚。
关键词:
大股东侵害 监督 补偿 惩罚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少飞 张勇
以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股权质押与公司股份回购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会增加公司股份回购的频率和回购金额,但是大股东的持股比例会影响这一关系,随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增加,大股东股权质押与公司回购的正相关关系会呈现先增后减的现象。按照大股东持股比例进行分组,在25分位数以下和75分位数以上的组中,大股东股权质押对股份回购的影响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大股东股权质押后的股份回购会损害公司价值,而二股东的股权质押会强化大股东股权质押与股份回购的正相关关系,并且该正相关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中更为显著。
关键词:
大股东持股比例 股权质押 股份回购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