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17)
- 2023(13043)
- 2022(11368)
- 2021(11093)
- 2020(9265)
- 2019(21887)
- 2018(21583)
- 2017(41318)
- 2016(22165)
- 2015(25304)
- 2014(25064)
- 2013(24994)
- 2012(22894)
- 2011(20650)
- 2010(20479)
- 2009(18873)
- 2008(18521)
- 2007(16141)
- 2006(14318)
- 2005(12985)
- 学科
- 济(90061)
- 经济(89953)
- 管理(67180)
- 业(65470)
- 企(55727)
- 企业(55727)
- 方法(42768)
- 数学(37348)
- 数学方法(36917)
- 财(26758)
- 中国(25678)
- 农(23283)
- 业经(19542)
- 制(19245)
- 贸(18764)
- 贸易(18753)
- 易(18159)
- 务(18156)
- 学(18093)
- 财务(18084)
- 财务管理(18050)
- 企业财务(17170)
- 地方(15392)
- 农业(14976)
- 和(14690)
- 理论(13991)
- 银(13921)
- 体(13898)
- 银行(13887)
- 环境(13526)
- 机构
- 大学(318136)
- 学院(314434)
- 济(130405)
- 经济(127768)
- 管理(126966)
- 理学(109784)
- 理学院(108620)
- 管理学(106809)
- 研究(106806)
- 管理学院(106252)
- 中国(83034)
- 京(68919)
- 科学(64056)
- 财(60829)
- 所(53467)
- 财经(48823)
- 研究所(48407)
- 中心(47619)
- 农(45252)
- 北京(44888)
- 经(44531)
- 江(43464)
- 业大(43431)
- 范(40995)
- 师范(40694)
- 经济学(39184)
- 院(38814)
- 财经大学(36488)
- 州(35967)
- 经济学院(35307)
- 基金
- 项目(210891)
- 科学(166253)
- 研究(156273)
- 基金(154716)
- 家(134005)
- 国家(132920)
- 科学基金(114434)
- 社会(98698)
- 社会科(93520)
- 社会科学(93495)
- 基金项目(81934)
- 省(78606)
- 自然(74110)
- 自然科(72406)
- 自然科学(72390)
- 教育(71163)
- 自然科学基金(71093)
- 划(67212)
- 资助(64967)
- 编号(63537)
- 成果(52194)
- 部(47916)
- 重点(46667)
- 发(44001)
- 创(43308)
- 课题(42991)
- 教育部(41497)
- 国家社会(40590)
- 创新(40401)
- 科研(40376)
- 期刊
- 济(142747)
- 经济(142747)
- 研究(98650)
- 中国(57408)
- 财(47226)
- 管理(47079)
- 学报(46255)
- 科学(43971)
- 农(40607)
- 大学(35322)
- 教育(33449)
- 学学(32855)
- 农业(28609)
- 融(27840)
- 金融(27840)
- 技术(25386)
- 经济研究(24570)
- 财经(23719)
- 业经(23059)
- 经(20164)
- 问题(18453)
- 图书(17403)
- 贸(16299)
- 理论(15895)
- 业(15464)
- 技术经济(15190)
- 世界(14491)
- 国际(14319)
- 商业(14219)
- 实践(14187)
共检索到4655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金文辉
本文借助西方成熟市场的估值体系,并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的特点,充分考虑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上市公司的价值,将并购中目标公司的价值分为内在价值和"壳价值"两个部分,并得出了目前资本市场条件下并购目标上市公司的估值公式。这个公式的创新点在于充分考虑了上市公司"壳资源"的价值;同时我们也针对上市公司估值因素进行探讨,尤其在现有我国资本市场条件,估值因素问题研究,有效解决了我国在估值问题存在偏差。本文研究意义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1)将成熟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结合新兴资本市场制度体系特点,形成我国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估值体系,以此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并购活动参照;(2)通过"壳资源"估值问题研究,有助于我国...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并购 价值评估 壳资源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晔 周成跃
长期以来上市公司控股权的非流通性使我国的证券市场失去了并购、反并购博弈这一最具波澜和最振奋人心的题材。随着股权分置改革接近尾声,"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控制权市场已初现雏形,中国资本市场结构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从理论上来讲,并购在本土资本市场的盛行将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卫平
由于股权流动性受限,以及公开财务信息严重缺乏,并且无法对目标公司未来收益进行精准无偏差的预测,因而非上市公司并购中股权估值的确认一直是公司并购理论及实践中的一个难题。在总结现行股权估值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目标公司的价值应该等于其收购前的独立价值与各项溢价和折价因素的调整价值之和。对于并购后实际实现收益与并购时测算收益之间的差异形成的估值偏差,通过事先签订估值调整协议进行并购后的股权调整或差价偿付,从而达到对估值偏差的最终修正。
关键词:
并购 非上市公司 股权交易 价值评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建
随着股权分置问题的解决,A股全流通时代即将来临,这为通过证券二级市场的收购兼并活动发挥证券市场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创造了条件。上市公司并购活动是二级市场永恒的题材。上市公司并购投资机会,是指因上市公司发生并购行为而导致二级市场股价上涨的现象。本文站在A股市场投资者立场,寻找二级市场中因上市公司发生并购行为给投资者带来的并购投资机会。
关键词:
全流通 寻找 并购 机会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丽
股权分置改革结束进入全流通时代后,并购市场将在宏观和微观层面都发生新的变化,并购财务运作模式也将随之呈现新的发展趋势。本文在分析全流通时代并购市场环境变化的基础上,对并购财务运作中的估值体系、支付手段以及融资渠道所呈现的新的特征进行研究。
关键词:
全流通时代 并购 财务运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瑞兰
股权分置改革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项重大制度变革,对资本市场环境产生了重大影响。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上市公司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发生改变。本文研究了全流通时代大股东效用函数的改变、广泛运用的管理层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主导市场以及日益活跃的收购兼并活动等所带来的上市公司会计异化行为,提出了加强对大股东和高管的监管、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等规范上市公司会计行为的对策。
关键词:
股权分置 全流通 会计行为异化 会计信息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要素设计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学勇 张雷妮 陈欢 钟弥嘉
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的全流通时代,我国上市公司控制权市场正全方位形成。本文选取全流通条件下沪深两市61家上市公司共63起大宗股权转让交易为研究样本,在以10%为控制权基准的情况下,采用大宗股权溢价法估算出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的平均控制权价值为3.28%。进一步研究发现:控制权价值与转让比例、公司业绩、两权分离度呈正相关关系,与独立董事比例反向变动,而且外资增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高,外资减持的公司控制权价值较低。最后,本文对产生股权转让溢价的过度支付假说和信息优先假说进行检验,没有发现支持这两种假说的证据,同时,基于期权定价理论对样本中限售股价格进行调整,进一步证实了中国上市公司控制权价值的存...
关键词:
控制权价值 过度支付 信息优先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潘妙丽 张玮婷
近年来,A股市场并购重组过程中的"高估值、高承诺"问题日益突出,为上市公司并购后的持续发展及协同效应的发挥埋下了隐患。本文梳理了我国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资产评估的现状并研究发现,现有资本评估过程中,在评估机构独立性、资产评估方法、业绩承诺、会计处理方法与评估信息披露方面存在问题。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完善现有并购重组的评估方法,平滑业绩影响,提高评估透明度,提升评估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一平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水平 有效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悦
对已有文献的回顾表明,大多数研究认为股权的适度集中有利于公司治理和公司绩效,责任大股东能够对经理人进行有效监督从而较好地解决委托代理问题。在股权分置时代,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最基本的特征是股权高度集中,并且居于绝对控股地位的国家股、法人股不可流通,由此引发了公司治理的一系列缺陷。股权分置改革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实现了股份全流通和股权的逐步分散化。这些变化在根本上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治理结构和提升绩效,但是具体效果还取决于法律对股东利益保护、资本市场发展水平等制度性因素,并且对不同行业的作用效果存在差异。必须引起重视的是,股份全流通虽然能抑制"控股大股东控制"问题,但是如果出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满池
通过一个二阶段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证明了上市公司并购中普遍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通过比较静态分析,讨论了并购方实施价值支持策略的成本,市场经营的风险以及收购方对于短期利益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对收购方在兼并后策略选择的影响;通过对比股权分置状态和全流通条件下收购方后期的股权转让价格以及股权流通的比例,分析了全流通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行为的影响。
关键词:
全流通 并购 上市公司 博弈模型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朱小平 柯明
随着上市公司限售流通股的陆续解禁,资本市场正在进入一个博弈重构的股份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和手段也呈现出新的变化和特点。在此背景下,防范和遏制虚假信息披露、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就显得尤为迫切。一、全流通时代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的动机主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程凤朝 刘家鹏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已经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的一个主旋律。而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问题又成为同一控制下的并购重组的核心与焦点问题,各方面争论较多,现实作法中也确实存在值得研究的问题。本文通过模型分析与模拟计算的方法对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定价方法进行了分析论证,以此推导出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及所购买资产价值可能存在的误差以及可能的人为操纵偏差。最后给出了并购重组中定价方面相应的机制设计和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