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5)
- 2023(10748)
- 2022(9286)
- 2021(8658)
- 2020(7381)
- 2019(16850)
- 2018(16688)
- 2017(31702)
- 2016(17045)
- 2015(18926)
- 2014(18638)
- 2013(18163)
- 2012(16769)
- 2011(15166)
- 2010(15438)
- 2009(14393)
- 2008(14328)
- 2007(13076)
- 2006(10994)
- 2005(9929)
- 学科
- 济(67446)
- 经济(67376)
- 管理(49620)
- 业(49554)
- 企(41241)
- 企业(41241)
- 方法(34157)
- 数学(30299)
- 数学方法(30010)
- 财(21084)
- 农(19045)
- 中国(16352)
- 务(14712)
- 财务(14684)
- 财务管理(14656)
- 学(14508)
- 制(14386)
- 业经(14337)
- 企业财务(13961)
- 贸(13328)
- 贸易(13324)
- 易(12791)
- 农业(12111)
- 地方(11552)
- 银(10861)
- 银行(10831)
- 理论(10510)
- 融(10411)
- 金融(10409)
- 和(10308)
- 机构
- 学院(243961)
- 大学(241999)
- 济(97056)
- 经济(94970)
- 管理(91650)
- 理学(79327)
- 理学院(78452)
- 研究(78108)
- 管理学(76997)
- 管理学院(76535)
- 中国(59291)
- 京(49662)
- 科学(48891)
- 财(47030)
- 农(42961)
- 所(39997)
- 财经(37764)
- 业大(37223)
- 中心(36692)
- 研究所(36275)
- 江(36007)
- 经(34271)
- 农业(34152)
- 范(30926)
- 北京(30746)
- 师范(30584)
- 经济学(30174)
- 州(29176)
- 财经大学(28172)
- 院(27745)
- 基金
- 项目(160745)
- 科学(125815)
- 基金(116314)
- 研究(116222)
- 家(101425)
- 国家(100598)
- 科学基金(85856)
- 社会(73129)
- 社会科(69327)
- 社会科学(69302)
- 省(63574)
- 基金项目(61383)
- 自然(56000)
- 自然科(54733)
- 自然科学(54714)
- 教育(54536)
- 自然科学基金(53780)
- 划(53280)
- 编号(48267)
- 资助(47956)
- 成果(38953)
- 重点(36472)
- 部(35682)
- 发(33976)
- 创(33661)
- 课题(32587)
- 科研(31628)
- 创新(31446)
- 性(31298)
- 教育部(30600)
- 期刊
- 济(105465)
- 经济(105465)
- 研究(67780)
- 中国(43918)
- 学报(40246)
- 农(39201)
- 财(39002)
- 科学(35401)
- 管理(31779)
- 大学(29780)
- 学学(28296)
- 农业(26268)
- 教育(24846)
- 融(22879)
- 金融(22879)
- 业经(19929)
- 技术(19691)
- 财经(18996)
- 经济研究(18691)
- 经(16218)
- 业(13968)
- 问题(13672)
- 商业(13336)
- 版(12642)
- 技术经济(11654)
- 理论(11450)
- 财会(11403)
- 统计(11339)
- 贸(11308)
- 图书(10754)
共检索到3491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4月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使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开始进入全流通时代,我国资本市场的所有基本功能得以正常发挥,上市公司对高管进行股权激励成为现实可能,故对于股权激励有效性的研究意义重大。文章选取2009—2011年间处于股权激励实施状态中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权激励水平与企业绩效之间的相关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激励股总数及高管所授予激励股占当期总激励权益有益于提高公司价值,缓解委托代理冲突,股权激励公司规模的适度扩大、"两职分离"也有益于公司绩效的提升。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汝俊 龙子午 姚逍遥
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以来来,部部分非流通股转为流通股,有关股权激励制度负面效应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并未系统全面地分析股权激励公司中可能存在的经理人择机行为行为。文章从阐述经理人牟利动机出发出发,通过动态贝叶斯纳什均衡分析股权激励制度原理所引发的经理人行为动机,结合市场调整模型实证检验股权激励公司中压低行权价或授予价的现象现象,并比较分析激励类型、公司性质对这种择机行为的影响程度,从股权激励计划要素、环境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为完善公司股权激励提供一定的借鉴。
[期刊] 会计之友(下旬刊)
[作者]
王一平
随着股改的结束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中国资本市场进入了全流通时代。这为解决股票期权激励难题提供了有利时机。文章通过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以此来分析股票期权激励的有效性。最终得出结论:在全流通时代,中国上市公司高管人员股票期权激励对公司业绩的提升起到了较好的激励作用,但激励方案的合理性还有待调整。
关键词:
上市公司 股票期权 股权激励水平 有效性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谢获宝 丁宇璇
本文以上海家化股权激励合约为例,重点研究了股权激励合约中股票期权的行权条件和行权价格,发现行权条件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短期决策,行权价格的选择侧重于引导经营者的长期决策,这两个要素分别反映了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在短期和长期目标上达成的一致,二者的利益由此得到统一,从而形成一个有效的股权激励合约。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闽军 李玉宝
本文在对现有我国企业实行股权激励有效性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股权激励在我国企业中没有完全发挥其对经营者激励作用 ,业绩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激励模式所起的激励作用软弱 ,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本身独特的运行机制及在激励机制设计、外部环境等方面存在问题 ,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为股权激励有效实行提供保障
关键词:
股权激励 有效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沈红波 曹军 高新梓
随着全流通对资产定价和市场环境的逐步改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问题受到市场各方的关注,设计符合国情的股权激励方案显得尤为迫切。本文以截至2009年底完成股改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筛选出129家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并披露详细信息的公司,从激励对象、激励方式等角度对股权激励契约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实行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在行业分布上具有明显特征,且股权激励方案关键要素的设计具有与国际市场不同的特点。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特点的股权激励制度建议。
关键词:
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激励 要素设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夏纪军 张晏
控制权配置与激励安排是组织治理中的两个重要工具,本文首先从组织中委托人私人收益角度分析委托人控制权与代理人激励之间可能的冲突,进而通过上市公司数据对这一冲突关系进行经验检验。我们的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股权激励之间存在显著的冲突,而且这种冲突与股权性质、公司成长速度相关。民营控股公司中的冲突程度显著弱于其他类型公司,国资委控股公司中的冲突显著强于其他类型公司;而公司成长速度越快,大股东控制权与管理层激励之间的冲突越强。本文的研究结果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上市国有企业中股权激励效果不显著、甚至出现负效应的经验现象,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晓京
股权激励在解决产权分离下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上起到了关键作用,我国自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后,也进入了股权激励方案出台的黄金时期,大批公司开始出台股权激励政策,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也是其中的一员。本文对青岛海尔公司的数期股权激励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该公司正确选择了激励对象、拥有较长的行权期限、制定了略嫌严苛的行权条件,从而提高了股权激励有效性,其在制定激励方案、挑选恰当时机、建立有效监管机制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
关键词:
股权激励 青岛海尔 公司价值 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英凯 周静 杨安华
薪酬激励与股权激励是中国上市公司中最主要的两种管理层激励方式,而能否为股东创创造价值则是判断管理层激励是否有效的一般标准。文章以2006年沪、深两市所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采用修正后的托宾Q值作为衡量企业价值的指标,着重考察了薪酬激励和股权激励对企业价值的贡献。结果发现:前者对提升企业价值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则无益于公司市场价值的增加。这意味着中国上市公司当前的管理层激励主要依靠提高管理层的薪酬而得以实现,而管理层持股需要继续得到监管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
薪酬激励 股权激励 企业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廖水生 梁淑红
本文利用2005~2012年年末仍未行权的股权激励样本,以股价变动1%所引起的各授予对象的股权期权和限制性股票的价值变动额占其总收入的比重来衡量股权激励程度,分别从董事会、高管层、CEO和CFO四个角度研究了其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关系。一、引言2005年以来,中国证监会陆续发布有关股权激励相关制度规定以规范证券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行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秉祥 惠祥
本文以我国2006-2011年实施完成或正在实施股权激励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公司特征、股权激励方案要素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影响,以及股权激励方案要素的中介作用,探讨各因素对股权激励有效性的作用程度。实证研究表明:股权集中度、高管能力和企业发展前景是影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有效性的三大因素,激励强度和业绩条件促进股权激励有效性发挥;激励力度和业绩条件的中介效用在股权集中度和公司发展前景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关系中表现最为明显,业绩条件在股权集中度对股权激励有效性影响中发挥遮掩效用。因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桂芬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2011—2017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股权激励、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股权激励有利于提高企业创新绩效;股权激励力度越大,内部控制有效性越高;内部控制有效性与企业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具有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具有不完备性,通过提高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可以抑制高管的自利动机和冒险行为,确保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绩效促进作用的发挥。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提高在股权激励与企业创新绩效之间发挥中介作用。
关键词:
股权激励 内部控制有效性 企业创新绩效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会起
目前我国企业正在进行经营者激励机制改革,并把股权激励作为今后改革的方向。我国上市公司中目前实施的股权激励模式大致分为三类:业绩股票或业绩单位、虚拟股票与股票增值权、延期支付方式。延期支付方式作为一种终极评分的股权激励模式,在遏制高管人员的自利性盈余管理行为、解决委托代理问题方面相对有效,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完善之处,建议按以下思路进行改进:支付期限宜采用分期行权制;薪酬折算采用递增的动态折价方式;设置限制性的奖励条件及相应的惩罚机制;将经济增加值与现金含量的收益质量指标共同作为业绩评价的考核标准。
关键词:
高管人员 股权激励 盈余管理 延期支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杨慧辉 赵媛 潘飞
经理人的自利机会主义行为会使利益相容的股权激励失效已在西方引起广泛关注,国内对股权激励成为高管利益输送渠道和福利安排的质疑不断。本文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颁布后截止2010年末已由董事会授予股票或期权的92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以及回归分析,在控制影响盈余管理动机和程度的其他因素后,研究股权激励披露日、行权日和出售日前股权激励水平、激励方式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发现披露日以及行权日之前经理人进行了向下的盈余管理,出售日前则进行了向上的盈余管理。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采用股票期权激励方式与盈余管理发生的概率和程度正相关,激励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映浩
文章对如何使激励作用持续有效的问题,从增加激励的针对性、讲求激励的艺术性、实行战略性激励三个方面对激励作用的持续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激励 持续有效 激励的艺术性 战略性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